2024年May月
416:6:23
留言玉瑤
  爸妈您们好吗?我又想你你们了!愿你们在天快乐生活!保佑好你们的子子孙孙万事如意!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23年September月
3014:11:48
留言访客
  每逢佳节倍思父母,愿你们在天堂快乐!护佑后辈们健康,顺利!服成叩拜。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21年September月
2118:5:29
留言汤玉成
  爸爸妈妈您們好!今年又是中秋节了,你們看到牛郎和织女吗?还看到十二号卫星上天,还戴3个航天呢!我們一切都好,请父母大人‘你们在天上守护好你们的子孙后代!健健康康的成长!更好为人民服务。(儿媳玉瑶呈上)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9年April月
416:16:2
留言曾红霞
  怀念父亲母亲,怀念所有逝去的親人。愿你你一切都好。请你们护佑你们的后辈和再往下的儿孙辈们一切顺利,健康,有为。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9年April月
415:52:35
留言访客
  缅怀父亲母亲,缅怀所有逝去的親人们。硕你们在天堂愉快,你们的灵魂护佑所有的后人,让他们平安健康一切顺利。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9年April月
415:45:9
留言访客
  缅怀親人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0年October月
2318:21:10
留言汤玉成
  2010年10月23日是母亲95岁生日,我们全家人祝你老人家生日快乐!母亲一生勤劳俭仆,对子女慈爱有加,是我们全家的主心骨.你累了一辈子,正当要安享晚年的时候,却离我们去,我们万分痛心!我们永远怀念你!我们永远爱着你!今天是你生日,我们为你送上生日蛋糕,祝你生日快乐!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2009年October月
1815:14:57
祭奠汤玉成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来看看爸妈,愿你们过得愉快!愿你们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小辈事业兴旺!
经典值4
[编辑][退顶][取消]
2008年March月
279:19:13
来看看爷爷奶奶,我们都很好,你们好吗?小珏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rch月
279:19:0
来看看爷爷奶奶小珏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rch月
410:27:11
萱草花--母亲的花汤玉成
  萱草花--母亲花
经典值0
[编辑][退顶][取消]
2008年March月
410:24:7
萱草花--母亲的花汤玉成
  萱草花---母亲花: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rch月
410:12:7
萱草花--母亲的花汤玉成
  今天,3月4日是我们的母亲曾琼逝世26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个日子,特搞抄一首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萱草>>,留在这里以备忘却:
   萱草虽微花,弧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附录)
  萱草文化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萱草的诗词:
  
  萱草 明 高启
  
  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
  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
  
  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
  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
  
  
  萱草 唐 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
  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
  积雪莎庭小,微风藓砌幽。
  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
  
  萱草 宋 苏东坡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萱 唐 李峤
  
  徒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
  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萱草 宋 苏辙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内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萱草 宋 朱熹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
  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
  
  对萱草 唐 韦应物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余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咏常季庭前萱草 清 姚永概
  
  阶前忘忧草,乃作贵金花。
  六出向我笑,须端缀粟芽。
  君持杯谓我,所忧胡琐琐。
  酌酒对此花,自计未为左。
  我思植瑶草,灌以醴泉流。
  枝叶日茂美,佩之百疾瘳。
  世间闲草木,那得解余愁。
  斯言傥不遂,愿逐庐遨游。
  
  
经典值0
[编辑][退顶][取消]
2008年January月
2317:15:30
"爸爸,我是美国人."--介绍新书<<漓水留痕--汤松年与挂林教育>>汤玉成
  
   爸爸,我是美国人
   --介绍新书《漓水留痕---汤松年与桂林教育》
   "这次回乡,我的一个五岁的孩子,一天,他与邻家的孩子吵嘴,他们互相间都说:"你雄!你是日本人,我是美国人!"我偶然听了,还只觉得那不过是儿童的天真语言,满不在乎,可是,当我走完一转我那不大的家乡后,才发觉这已经几乎成为骂人而又自尊的口头蝉了。
   我默然的有所感:为什么中国人就不"雄"!
   骂日本人不"雄"也许是正确的,他打了败仗。可是,咱们中国不是也列为战胜国之一,而且也曾列入"四大"、"五强"之中吗?为什么就比不上美国人那样来得"雄"!
   我倒不是一个偶像的崇拜主义者,"雄"与"不雄",那是一个事实具在的问题,用不着巧辩。一个已经倒了威的大官,硬要关起大门,穿起袍褂,对他的家人们耀武扬威,那,至多也不过是令人啼笑皆不是而已。
   问题,倒是我们这后一代的民族幼苗,国家栋梁,这样的瞧不起有四千余年文化的祖國,才真是我们教育同仁值得异常注意的大事。而又何况,这现象是存在于今天祖国正极度的危难中。
   我们感激友邦对我们的援助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应该的。但,一个大前提是不能"忘本"。假如,由于感激他人,而失掉了自己的自尊心,甚而至于出卖了祖宗,借重外人来炫燿自己,那我就真不知道要说什么。......
  如是,我告诉我的孩子:"你应该这样说:你雄!你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
   我们是中国人啊!希望不要失掉这一点最基本的"国魂"。"(发表于1946年9月1日)
   这篇<<爸爸,我是美国人>>的文章,全文引自最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漓水留痕---汤松年与桂林教育>>。
   <<漓水留痕>>这本书,汇集了教育家汤松年解放前后五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丰富经验.
   这本书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高度重视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二),非常强调学习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特别倡导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的科学研究。
  (四),努力推进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实践.
   除此之外,汤松年在关于教育教学的其他方面也有深刻的认识和超前的见解.他早在三十年前就赞成和提倡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提倡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和谐相处,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等等.
   《漓水留痕》书中文章,都是汤松年的第一手资料,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亲自写成的。很多文章首次披露了桂林市中小学教育史上一些珍贵的资料,很有史料价值。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07年December月
2216:35:25
冬至祭拜父母及逝去的亲人汤玉成
  今天是冬至,祝父母及逝去的亲人节日快乐!
  摘录一篇关于冬至的文章作为纪念.
  
   冬至特别祭拜
  
  【冬至节的由来】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阴、阳象征生命的平衡与协调,中国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亦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只因“阳”的光明与温暖将会逐渐取缔“阴”的极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阴历的日期则不一定,但大抵不超过阴历的十一月。在《尚书》“尧典”中称冬至为“日短”,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 。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节的传说】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传说之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民间习俗】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现在的冬至节,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话:“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祥,履长纲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的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集市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各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立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女孩子们则习惯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种各样。大人们往往也要凑热闹参加玩耍。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过去为人佣工打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冬至饮食习俗】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冬至节,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山区传统是吃糕,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馄饨]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吃“捏冻耳朵”]“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吃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荞麦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吃菜包]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关于NETOR纪念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 NETOR纪念地图
  --------------------------------------------------------------------------------
  Copyright (C)2000-2007 Netor.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010-51653172
  京ICP证号010319 中国殡协会员号CFA-0363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留言置顶
汤玉成:萱草花--母亲的花
萱草花--母亲花
(2008/3/4 10:27:12)
[编辑][消顶]
汤玉成:萱草花--母亲的花
今天,3月4日是我们的母亲曾琼逝世26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个日子,特搞抄一首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萱草>>,留在这里以备忘却:
  萱草虽微花,弧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附录)
  萱草文化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萱草的诗词:
  
  萱草 明 高启
  
  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
  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
  
  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
  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
  
  
  萱草 唐 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
  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
  积雪莎庭小,微风藓砌幽。
  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
  
  萱草 宋 苏东坡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萱 唐 李峤
  
  徒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
  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萱草 宋 苏辙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内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萱草 宋 朱熹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
  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
  
  对萱草 唐 韦应物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余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咏常季庭前萱草 清 姚永概
  
  阶前忘忧草,乃作贵金花。
  六出向我笑,须端缀粟芽。
  君持杯谓我,所忧胡琐琐。
  酌酒对此花,自计未为左。
  我思植瑶草,灌以醴泉流。
  枝叶日茂美,佩之百疾瘳。
  世间闲草木,那得解余愁。
  斯言傥不遂,愿逐庐遨游。
  
  
(2008/3/4 10:12:07)
[编辑][消顶]
玉成:父母教育
为纪念父亲逝世22周年,特发他60年前(1946年)写的文章<<父母教育>>:
  最近各地教育当局于注意国民学校复员之工作后,又开始准备成人教育的实施了!曾经一度沦陷而损失又极惨重的广西,成人教育是有其再被重视的理由的。因为重建广西,最大而又最基础的力量,是人民大众。以此,我们除了希望政府当局对于今后成人教育的实施,如何去适当的配合本省现阶段的建设而勿使教育与政治脱节,教育与经济脱节外,我们还愿意提供一些有关父母教育的篘荛之言。
  过去,成人教育实施的内容,可以说是忽视了或正忽视着父母教育的。这,纯然是由于一般人的一种错误观念的结果:做父母是很自然的,焉用教育?实则,要使未来的社会主人翁能够得到健全的身心发展,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父母者实负有绝大的责任,而且是责无旁贷的。中国是一个教育并不普及的国家,为父母者可以说大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他们只知道溺爱,而无法对其子女施以适当的教育。以此,无数的天真的活泼的儿童,最可珍贵的童年生活,就不得不在最不合理的教育下过去了。我们希望政府今后对于成人教育的实施尽可能的加以“父母教育”这一课程的内容,而且我们希望教的材料要特别注意当时当地的实情。举例说,有些地方的人民,在儿童的衣著上是不合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太窄、太长,尤其吊着颈儿的褙袋,更是以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就宜针对这些实情,予以指导使其改善。又如,一般乡民,对于儿童的饮食是随父母的所好赐予的,结果,往往儿童消化不了,百病丛生,我们也应予以指导使其改善。…
  “父母教育”,在中国似乎还没有被人们注意,然而,在其他先进的国家是早已有之了!我们目前并不存着什么奢望:提倡父母学校,我们仅希望各地成人教育的实施中,对这一问题能予以启蒙的工作,这样,也就使苦难的儿童沾光了。
(2006/4/28 22:24:07)
[编辑][消顶]
43230馆家人:清明将至,献花祭奠.

(2006/4/2 16:55:47)
[编辑][消顶]
汤玉成:祭奠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来看看爸妈,愿你们过得愉快!愿你们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小辈事业兴旺!
(2009/10/18 15:14:58)
[编辑][消顶]
最新讨论
□汤玉成:谢谢(2006/11/7 9:49:21)
最新经典Top 5
□43230馆家人:为二老献花,永远怀念!(2005/9/5 21:37:33)

□43230馆家人:永远怀念!(2005/8/30 19:06:38)

□43230馆家人:早上好!美丽的鲜花送去绵绵思念!(2005/9/1 7:34:13)

□43230馆家人:提前送上中秋月饼,愿二老天堂快乐!(2005/9/15 7:32:42)

□玉成玉瑶:纪念母亲逝世24周年!(2006/3/4 17:00:4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