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April月
919:30:58
說生抱歉<(_ _)>浮萍
  不知是不是因為之前在下"大放厥詞"的關係,弄得這邊的許久沒有網友留言.或許是在下未弄清這個留言版的定位的緣故吧?!才會說了些不大適合這邊的留言,謹此至上深深的歉意<(_ _)>
  期望有幸福的未來~*
  ========================[轉貼]我是分格線==================
   在下或許真的有些偏頗不客觀也說不定,但至少在下自認自己是實際去接觸過留下來的紀錄、覺得他們君臣間的相處行事,深有道理可玆學習,在下才願意特意花那個時間心思去接觸的,而不是因為歷史或哪些人給了他什麼樣的評價,就認為他是什麼樣的人。今天就算大家瞧不起他(不管這個他是太宗或煬帝、明君或暴君)又如何?只要在下能真切低從他過去的言行、留下來的隻字片語中得到一點啟發收穫,在下就很感激他能讓在下自己不用在犯過錯、付出代價後才能有所收穫;若是他留下來的是許多有益於我的人生、國家大政的道理經驗呢?那又怎容在下不敬之為師?
   在下之所以會在這邊回這些話,主要是希望大家(不是針對您,說不定您認識得比在下深= =|||)能真正去接觸過、有足夠的心得後再發言,而不隨便低人云亦云;更是希望有人能多多接觸這些經驗的傳承,而請盡量不要讀了歷史卻只知道些讚美批評之詞,卻不知道他們到底好在哪裡、政策確立的好壞與當時環境的關係、該如何實踐以及實施時的艱難在哪裡、該注意哪些細節才能像他們那樣使事情完美;什麼才是真正危險的、該備預不虞的?哪些是我們該借鑑學習、效法甚至改進的?哪些錯誤是我們可能會不知不覺間跟他們一樣犯下而必須警惕在心的?
  「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書,則能以良史之憂憂天下!」深勉之。
  
   《貞觀政要.訥諫》
  貞觀六年﹐有人告尚書右丞魏徵﹐言其阿黨親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其事﹐乃言者不直。彥博奏稱﹐徵既為人所道﹐雖在無私﹐亦有可責。遂令彥博謂徵曰:「爾諫正我數百條﹐豈以此小事﹐便損眾美?自今以後﹐不得不存形跡。」居數日﹐太宗問徵曰:「昨來在外﹐聞有何不是事?」徵正色曰:「前日令彥博宣敕語臣云:『因何不存形跡?』此言大不是。臣聞君臣同契﹐義皆一體。未聞不存公道﹐惟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國之興喪﹐或未可知!」
  太宗懼然改容曰:「前發此言﹐尋以悔之﹐實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懷隱避。」徵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許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但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太宗曰:「良忠有異乎?」徵曰:「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獨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太宗曰:「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計。」乃賜絹二百匹。
  
  《貞觀政要.論君道》
  魏徵奏:……若能鑑彼之所以失,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雖休勿休。焚鹿臺之寶衣,毀阿房之廣殿,懼危亡於峻宇,思安處於卑宮,則神化潛通,無為而治,德之上也。若功成不毀,即仍其舊,除其不急,損之又損。雜茅茨於桂棟,參玉砌已土階,悅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之者逸,作之者勞,億兆悅以子來,群生仰而遂性,德之次也。若惟聖罔念,不慎厥終,忘締構之艱難,謂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儉,追雕牆之靡麗,因其基以廣之,增其舊以飾之。觸類而長,不知止足,人不見其德而勞役是聞,斯為下矣。……
  
  《貞觀政要.論君道》
  太宗手詔答曰:
  省頻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攬忘倦,每達宵分。非公體國情深,啟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平吳以後,務在驕奢,不復留心治政。丞相何曾一天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國遠圖,但說生平常語,此非貽厥孫謀者也。爾身猶可以免。』指諸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於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及臺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後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顛而不扶,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几案,視等韋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歌於昨日,若魚若水,遂爽於當今。遲復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貞觀政要.論政體》
  「……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間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難違一官之小情,頓為萬人之大弊,此實亡國之政,卿輩特須在意防也。……卿等須滅私徇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
  「中書門下,機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實重,詔敕如有不穩便,皆須執論。比來惟覺阿旨順情,唯唯茍過,遂無一言諫諍者,豈是道理?若惟署詔敕、行文書而已,人誰不堪?何須簡擇,以相委付?……」
  「……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論,大事又將不可救,社稷傾危,莫不由此。隋主殘暴,身死匹夫之手,率土蒼生,罕聞嗟痛。公等為朕思隋氏滅亡之事,朕為公等思龍逄、朝錯之誅,君臣保全,豈不美也!」
  [PS:漢景帝時之『朝錯』,打不出『ㄔㄠˊ』字,取同義字代之,後同。]
  
  《貞觀政要.論求諫》
  太宗謂房玄齡曰:「……公等亦須受人諫語,豈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護短不納?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
  貞觀十五年,太宗問魏徵曰:「比來朝臣都不論事,何也?」對曰:「陛下虛心採納,誠宜有言。然古人云:『未信而諫,則謂之謗己;信而不諫,謂之尸祿。』但人之材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懷忠直而不能言;疏遠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懷祿之人,慮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與緘默,俯仰過日。」太宗曰:「誠如卿言。朕每思之,臣欲進諫,輒懼死亡之禍,夫與赴鼎鑊、冒白刃。亦何異哉?故忠貞之臣,非不欲竭誠,乃是極難。所以禹拜昌言,豈不為此也!朕今開懷抱、納諫諍,卿等無勞怖畏、遂不極言。」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嘗問建議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諫舜禹者十有餘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遂良曰:「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太宗曰:「卿言是也,朕所為事,若有不當,或在其漸,或已將終,皆宜進諫。比見前史,或有人臣諫事,遂答『業已為之』,或道『業已許之』,竟不為停改。此則危亡之禍,可反手而待也。」
  
  《貞觀政要.論納諫.直諫》
  ……徵正色曰:「臣聞竭澤而魚,非不得魚,明年無魚;焚林而畋,非不獲獸,明年無獸。若次男以上,盡點入軍,租賦雜徭,將何取給?且比年國家衛士,不堪攻戰,豈為其少?但為禮遇失所,遂使人無鬥心。若多點取人,還充雜使,其數雖多,終是無用。若精簡壯健,遇之以禮,人百其勇,何必在多?陛下每云,我之為君,以誠信待物,欲使官人百姓,並無矯偽之心。自登極以來,大事三數件,皆是不信。復何以取信於人?」太宗愕然曰:……
  
  《貞觀政要.論納諫.直諫》
  貞觀八年,左僕射房玄齡、右僕射高士廉於路逢少監竇德素,問北門近來更何營造。德素以聞。上乃謂玄齡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君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士廉拜謝。玄齡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且有利害,役工多少,陛下所為善,當助陛下成之;所為不是,雖營造,當奏陛下罷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齡等問既無罪,而陛下責之,臣所不解;玄齡不識所守,但知拜謝,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
  
  《貞觀政要.論任賢》
  房玄齡:
  ……是時,賊寇每平,眾人竟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與之潛相申結,各致死力。……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力,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
  魏徵:
  ……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乃詔曰:「昔惟魏徵,每顯予過。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內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誰之責也?自斯以後,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
  王珪:
  ……(王珪)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處繁理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胄;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PS: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真好…….]
  虞世南:
  ……世南雖容貌儒懦,若不勝衣,而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諷,多所補益。……(太宗)嘗謂侍臣曰:「朕因暇日,每與世南商榷古今,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嘗不悅;有一言之失,未嘗不悵恨。其肯誠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於我,猶一體也。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實當世名臣、人倫準的。吾有小善,必將順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顏而諫之。……
  李勣:
  ……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一至於此。朕今委任李勣并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里長城耶?」……
  李大亮:(此繫《論納諫》篇)
  李大亮貞觀初為涼州都督,嘗有臺使至州境,見有名鷹,諷大亮獻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書曰:「……使遣獻鷹,遂不曲順,論今引古,遠獻直言,披露腹心,非常肯到。覽用嘉歎,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復何憂!……」
  
  
  《帝範.求賢第三》
  夫國之匡輔,必待中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是明君旁求俊義,博訪英賢,搜揚側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故求之斯勞,任之斯逸,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此乃求賢之貴也。
  
  《帝範.審官第四》
  夫設官分職,所以闡化宣風。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製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樑,短者以為栱角。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不以小過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帝範.訥諫第五》
  夫王者高居深視,虧聽阻明,恐有過而不聞,懼有闕而莫補,所以設(革召)樹木,思獻替之謀;傾耳虛心,佇忠正之說。言之而是,雖在僕隸芻蕘,猶不可棄也;言之而非,雖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義可觀,不責其辯;其理可用,不責其文。……
  
  《帝範.賞罰第九》
  ……防其害源,開其利本,顯罰以威立,明賞以化之。威立則惡者懼,化行則善者勸。適己而妨於道,不加祿焉;逆己而便於國,務施行焉。故賞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罰者不怨上,惡之所當也。故《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此賞罰之權也。
  
  《帝範.閱武第十一》
  夫兵甲者,國之凶器也。土地雖廣,好戰則人凋;邦國雖安,忘戰則人殆。凋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
  
  《帝範.終》
  ……古人有云:非知之難,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終實難。是以暴亂之君,非獨明於惡路,聖哲之主,非獨見於善途。良由大道遠而難遵,邪徑近而易踐。小人俯從其易,不得力行其難,故禍敗及之;君子勞處其難,不肯安居其易,故福慶流之。故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欲悔非於既往,惟慎禍於將來。當擇哲主為師,毋以吾前為鑑。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祇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吾在位以來,所缺多矣。……
  
  
  《百鏡諫.辨皇王諫也.白居易》
  ……太宗常以人為鏡,鑑古鑑今不鑑容。四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別有鏡,不是揚州百鍊銅。
  
  
梦回大唐
[现1条]
经典值10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April月
713:50:1
大唐帝国万万年!我们一定要重现大唐,让韩国,日本,越南,中亚回到大唐。唐正桓
  多少次,我看到今日中国的现状不由得仰天长叹。为何我们不能像大唐那样傲看全球呢?我崇拜伟大的大唐,大唐在一千年后的今日一定会复兴!!!
  
   大唐帝国万岁!
梦回大唐
[现1条]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最新经典Top 5
□唐正桓:大唐帝国万万年!我们一定要重现大唐,让韩国,日本,越南,中亚回到大唐。(2004/4/7 13:50:01)
多少次,我看到今日中国的现状不由得仰天长叹。为何我们不能像大唐那样傲看全球呢?我崇拜伟大的大唐,大唐在一千年后的今日一定会复兴!!!
  
   大唐帝国万岁!

□浮萍:說生抱歉<(_ _)>(2004/4/9 19:30:58)
不知是不是因為之前在下"大放厥詞"的關係,弄得這邊的許久沒有網友留言.或許是在下未弄清這個留言版的定位的緣故吧?!才會說了些不大適合這邊的留言,謹此至上深深的歉意<(_ _)>
  期望有幸福的未來~*
  ========================[轉貼]我是分格線==================
  在下或許真的有些偏頗不客觀也說不定,但至少在下自認自己是實際去接觸過留下來的紀錄、覺得他們君臣間的相處行事,深有道理可玆學習,在下才願意特意花那個時間心思去接觸的,而不是因為歷史或哪些人給了他什麼樣的評價,就認為他是什麼樣的人。今天就算大家瞧不起他(不管這個他是太宗或煬帝、明君或暴君)又如何?只要在下能真切低從他過去的言行、留下來的隻字片語中得到一點啟發收穫,在下就很感激他能讓在下自己不用在犯過錯、付出代價後才能有所收穫;若是他留下來的是許多有益於我的人生、國家大政的道理經驗呢?那又怎容在下不敬之為師?
  在下之所以會在這邊回這些話,主要是希望大家(不是針對您,說不定您認識得比在下深= =|||)能真正去接觸過、有足夠的心得後再發言,而不隨便低人云亦云;更是希望有人能多多接觸這些經驗的傳承,而請盡量不要讀了歷史卻只知道些讚美批評之詞,卻不知道他們到底好在哪裡、政策確立的好壞與當時環境的關係、該如何實踐以及實施時的艱難在哪裡、該注意哪些細節才能像他們那樣使事情完美;什麼才是真正危險的、該備預不虞的?哪些是我們該借鑑學習、效法甚至改進的?哪些錯誤是我們可能會不知不覺間跟他們一樣犯下而必須警惕在心的?
  「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書,則能以良史之憂憂天下!」深勉之。
  
  《貞觀政要.訥諫》
  貞觀六年﹐有人告尚書右丞魏徵﹐言其阿黨親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其事﹐乃言者不直。彥博奏稱﹐徵既為人所道﹐雖在無私﹐亦有可責。遂令彥博謂徵曰:「爾諫正我數百條﹐豈以此小事﹐便損眾美?自今以後﹐不得不存形跡。」居數日﹐太宗問徵曰:「昨來在外﹐聞有何不是事?」徵正色曰:「前日令彥博宣敕語臣云:『因何不存形跡?』此言大不是。臣聞君臣同契﹐義皆一體。未聞不存公道﹐惟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國之興喪﹐或未可知!」
  太宗懼然改容曰:「前發此言﹐尋以悔之﹐實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懷隱避。」徵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許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但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太宗曰:「良忠有異乎?」徵曰:「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獨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太宗曰:「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計。」乃賜絹二百匹。
  
  《貞觀政要.論君道》
  魏徵奏:……若能鑑彼之所以失,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雖休勿休。焚鹿臺之寶衣,毀阿房之廣殿,懼危亡於峻宇,思安處於卑宮,則神化潛通,無為而治,德之上也。若功成不毀,即仍其舊,除其不急,損之又損。雜茅茨於桂棟,參玉砌已土階,悅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之者逸,作之者勞,億兆悅以子來,群生仰而遂性,德之次也。若惟聖罔念,不慎厥終,忘締構之艱難,謂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儉,追雕牆之靡麗,因其基以廣之,增其舊以飾之。觸類而長,不知止足,人不見其德而勞役是聞,斯為下矣。……
  
  《貞觀政要.論君道》
  太宗手詔答曰:
  省頻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攬忘倦,每達宵分。非公體國情深,啟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平吳以後,務在驕奢,不復留心治政。丞相何曾一天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國遠圖,但說生平常語,此非貽厥孫謀者也。爾身猶可以免。』指諸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於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及臺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後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顛而不扶,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几案,視等韋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歌於昨日,若魚若水,遂爽於當今。遲復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貞觀政要.論政體》
  「……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間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難違一官之小情,頓為萬人之大弊,此實亡國之政,卿輩特須在意防也。……卿等須滅私徇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
  「中書門下,機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實重,詔敕如有不穩便,皆須執論。比來惟覺阿旨順情,唯唯茍過,遂無一言諫諍者,豈是道理?若惟署詔敕、行文書而已,人誰不堪?何須簡擇,以相委付?……」
  「……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論,大事又將不可救,社稷傾危,莫不由此。隋主殘暴,身死匹夫之手,率土蒼生,罕聞嗟痛。公等為朕思隋氏滅亡之事,朕為公等思龍逄、朝錯之誅,君臣保全,豈不美也!」
  [PS:漢景帝時之『朝錯』,打不出『ㄔㄠˊ』字,取同義字代之,後同。]
  
  《貞觀政要.論求諫》
  太宗謂房玄齡曰:「……公等亦須受人諫語,豈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護短不納?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
  貞觀十五年,太宗問魏徵曰:「比來朝臣都不論事,何也?」對曰:「陛下虛心採納,誠宜有言。然古人云:『未信而諫,則謂之謗己;信而不諫,謂之尸祿。』但人之材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懷忠直而不能言;疏遠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懷祿之人,慮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與緘默,俯仰過日。」太宗曰:「誠如卿言。朕每思之,臣欲進諫,輒懼死亡之禍,夫與赴鼎鑊、冒白刃。亦何異哉?故忠貞之臣,非不欲竭誠,乃是極難。所以禹拜昌言,豈不為此也!朕今開懷抱、納諫諍,卿等無勞怖畏、遂不極言。」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嘗問建議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諫舜禹者十有餘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遂良曰:「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太宗曰:「卿言是也,朕所為事,若有不當,或在其漸,或已將終,皆宜進諫。比見前史,或有人臣諫事,遂答『業已為之』,或道『業已許之』,竟不為停改。此則危亡之禍,可反手而待也。」
  
  《貞觀政要.論納諫.直諫》
  ……徵正色曰:「臣聞竭澤而魚,非不得魚,明年無魚;焚林而畋,非不獲獸,明年無獸。若次男以上,盡點入軍,租賦雜徭,將何取給?且比年國家衛士,不堪攻戰,豈為其少?但為禮遇失所,遂使人無鬥心。若多點取人,還充雜使,其數雖多,終是無用。若精簡壯健,遇之以禮,人百其勇,何必在多?陛下每云,我之為君,以誠信待物,欲使官人百姓,並無矯偽之心。自登極以來,大事三數件,皆是不信。復何以取信於人?」太宗愕然曰:……
  
  《貞觀政要.論納諫.直諫》
  貞觀八年,左僕射房玄齡、右僕射高士廉於路逢少監竇德素,問北門近來更何營造。德素以聞。上乃謂玄齡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君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士廉拜謝。玄齡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且有利害,役工多少,陛下所為善,當助陛下成之;所為不是,雖營造,當奏陛下罷之。此乃君使臣、臣事君之道。玄齡等問既無罪,而陛下責之,臣所不解;玄齡不識所守,但知拜謝,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
  
  《貞觀政要.論任賢》
  房玄齡:
  ……是時,賊寇每平,眾人竟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與之潛相申結,各致死力。……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力,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
  魏徵:
  ……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乃詔曰:「昔惟魏徵,每顯予過。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內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誰之責也?自斯以後,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
  王珪:
  ……(王珪)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處繁理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胄;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PS: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真好…….]
  虞世南:
  ……世南雖容貌儒懦,若不勝衣,而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諷,多所補益。……(太宗)嘗謂侍臣曰:「朕因暇日,每與世南商榷古今,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嘗不悅;有一言之失,未嘗不悵恨。其肯誠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於我,猶一體也。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實當世名臣、人倫準的。吾有小善,必將順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顏而諫之。……
  李勣:
  ……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一至於此。朕今委任李勣并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里長城耶?」……
  李大亮:(此繫《論納諫》篇)
  李大亮貞觀初為涼州都督,嘗有臺使至州境,見有名鷹,諷大亮獻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書曰:「……使遣獻鷹,遂不曲順,論今引古,遠獻直言,披露腹心,非常肯到。覽用嘉歎,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復何憂!……」
  
  
  《帝範.求賢第三》
  夫國之匡輔,必待中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是明君旁求俊義,博訪英賢,搜揚側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故求之斯勞,任之斯逸,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此乃求賢之貴也。
  
  《帝範.審官第四》
  夫設官分職,所以闡化宣風。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製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樑,短者以為栱角。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不以小過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帝範.訥諫第五》
  夫王者高居深視,虧聽阻明,恐有過而不聞,懼有闕而莫補,所以設(革召)樹木,思獻替之謀;傾耳虛心,佇忠正之說。言之而是,雖在僕隸芻蕘,猶不可棄也;言之而非,雖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義可觀,不責其辯;其理可用,不責其文。……
  
  《帝範.賞罰第九》
  ……防其害源,開其利本,顯罰以威立,明賞以化之。威立則惡者懼,化行則善者勸。適己而妨於道,不加祿焉;逆己而便於國,務施行焉。故賞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罰者不怨上,惡之所當也。故《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此賞罰之權也。
  
  《帝範.閱武第十一》
  夫兵甲者,國之凶器也。土地雖廣,好戰則人凋;邦國雖安,忘戰則人殆。凋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
  
  《帝範.終》
  ……古人有云:非知之難,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終實難。是以暴亂之君,非獨明於惡路,聖哲之主,非獨見於善途。良由大道遠而難遵,邪徑近而易踐。小人俯從其易,不得力行其難,故禍敗及之;君子勞處其難,不肯安居其易,故福慶流之。故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欲悔非於既往,惟慎禍於將來。當擇哲主為師,毋以吾前為鑑。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祇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吾在位以來,所缺多矣。……
  
  
  《百鏡諫.辨皇王諫也.白居易》
  ……太宗常以人為鏡,鑑古鑑今不鑑容。四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別有鏡,不是揚州百鍊銅。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梦回大唐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