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 留言

2004年July月
2623:19:33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三--
  晋王朝的奠基者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三
   ● 许笑雨
  司马懿藏兵洞原来只是美丽传说
    提起司马懿,马上就会联想起阴险狡诈、老奸巨猾、残酷无情这些贬义词,历史上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不多,但似乎从每本书上都能找到这样的证据,可换个立场想想,这些词是不是也可以有另外的说法?在司马懿身上就是阴险狡诈、老奸巨猾,换了诸葛亮就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司马懿耍的就是阴谋,人家诸葛亮玩那就叫智慧;说敌人就是多疑,自己人就是警惕性强;司马当皇帝就是篡逆,姓刘的当皇帝就是天意……
    但在温县就不同,尤其是司马故里,听到的都是关于司马懿的好话,用在司马懿身上的尽是褒义词。杨文翰老人神秘地告诉记者:在安乐寨村东北,还有一处司马懿的藏兵洞,当年高平陵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千死士,就是在这里训练埋伏的,“藏兵洞最能体现司马懿的深谋远虑”。
    我们随着杨文翰穿过一片广阔的玉米地,来到他所说的藏兵洞前。这里有东西并排的6个大坑,每排3个,坑坑相连。从上往下看,每个坑都有六七米深,坑底水平方向挖有洞室,洞室口不足一人高,从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砖垒的洞口和石门。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什么藏兵洞,而是不知哪朝哪代哪个家族的墓穴。
    杨文翰老人说,“藏兵洞”是几十年前发现的,传说下面洞室里挖有不同方向的甬道,全长有20多公里,东边的出口在北平皋村。平皋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渡口,与对岸的虎牢关隔黄河而望,“司马懿的部队可以从一头进一头出,地下运兵,神出鬼没,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一样!彭德怀元帅就曾经说司马懿擅长打地道战和持久战” 。
    司马懿运用地道战是有历史记载的,东征公孙渊时,他就曾命令士兵从城外挖地道攻城,但要说眼前这6个大坑就是司马懿挖的地道,我看可能性不大。既然能通达20多公里,肯定有好事者亲身体验过,为什么至今还是传说?再说了,若真是这么重要的三国遗迹,考古部门也早该有定论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这些疑问时,同行的温县文化馆的同志悄悄告诉我:“文物部门曾经来考察过,说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汉墓。”
    杨文翰老人的心情我能理解,作为司马懿的老乡,总想在家乡找到更多的司马遗迹,他查找历史资料,力图找到“藏兵洞”存在的理论依据,就这样,他把“藏兵洞”与司马懿东征时使用的地道战和高平陵政变中的三千死士拉上了关系。
  高平陵政变让司马懿登上权力顶峰
    高平陵政变是司马懿政治生涯中最精彩的篇章,也是最能体现他深谋远虑或者说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历史事件。
    齐王曹芳即帝位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朝政,两人各领三千士兵,轮流值夜班保护皇帝。曹芳还是个未成年人,和木偶差不多。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权力斗争是明摆着的事。曹爽培植党羽,排挤司马懿,司马懿则不动声色,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曹爽先出手,奏请皇上将司马懿提拔成太傅,太傅就是皇帝的老师,级别很高,但没有实权。就这样司马懿明升暗降,被剥夺了军权,而曹爽将他的几个兄弟都安排到了重要部门,从此掌控了曹魏政权。司马懿为了迷惑麻痹曹爽,干脆向皇帝请了病假,长期在家休息。但在暗地里,司马懿招募训练了三千死士,并争取到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元老重臣的支持。
    开始的时候,曹爽对司马懿还是不放心,经常派人前去探查。曹爽的心腹河南尹李胜调往荆州任刺史,借着向司马懿辞行的机会前往打探消息。司马懿当然知道李胜的来意,又故伎重演,装疯卖傻起来。他假装已经病入膏肓,两个侍女给他穿衣服都穿不上,喂他喝粥他洒得满身都是。也难怪后人评价司马懿阴险狡诈,这形象确实不怎么样。
    李胜对司马懿说:“蒙皇上恩典,任我为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司马懿装着老糊涂了,故意打岔说:“我年老多病,死在旦夕。君去并州,靠近胡人,要做好防备。恐怕我们是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还请你多照顾。”李胜说:“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又支吾了半天,才装作恍然大悟地说:“是我老糊涂了,刚才没听明白,你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
    李胜回去后一五一十地给曹爽做了回报,说司马懿已是行尸走肉,无需顾虑了。曹爽大喜,从此便再不提防司马懿了。
    公元249年,魏帝曹芳拜谒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四人及其心腹率领禁卫军出城护驾。
    司马懿看时机成熟,立即展开行动。他带领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和三千死士假传太后旨意关闭城门,占据武器库,并派兵占领城南洛水上的浮桥,封锁曹爽回京的通道。然后司马懿派司徒高柔临时行使大将军的权力,占领曹爽的军营,命太仆王观行使中领军的权力。这样,司马懿就完全控制了军权。
    布置完毕后,司马懿和太尉蒋济等人联名上书魏帝曹芳,列出曹爽的种种罪状,并要求罢免曹氏兄弟的权力,如若不然,就军法处治。奏章传到高平陵,曹爽兄弟慌忙把皇帝车驾留在伊水,征发了几千名屯田兵筑寨守卫。
    司马懿接二连三地派人去劝说曹爽投降,并说自己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最多革职免官,绝不治罪。
    曹爽的谋士桓范逃出洛阳来到伊水,一见曹爽就说:“赶快带着皇上到许昌,下诏命令全国的军队镇压司马懿的叛乱!”曹爽犹豫不决。桓范又说:“天子跟着你们,号令天下谁敢不应,若不这样,你们连个老百姓也当不成,就等着砍头吧!”曹氏兄弟默然不语,从初更一直拖到天亮,最后曹爽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刀狠狠地往地下一扔,说:“免官就免官,好歹还能当个富家翁!”气得桓范失声痛哭,嘴里大骂:“曹子丹(曹真)恁有本事,怎么生了你们几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连累我和你们一起被杀头!”
    曹爽等人回到洛阳,向司马懿请罪。过了没多久,司马懿就以大逆不道、企图谋反的罪名将曹爽集团全部处死,并灭其三族。当时太尉蒋济曾以“曹真有功,不应灭其子嗣”为由建议司马懿留下曹爽的性命,但司马懿一点都没有手软。
    司马懿收拾曹爽一伙的时候,还跟曹爽的心腹何晏开了个玩笑。何晏是魏晋名士,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个很有名的人物。司马懿让何晏去主持审理曹爽集团的“谋反”大案。何晏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也顾不上什么昔日好友、旧时同僚了,刑讯逼供,坑骗引诱,啥招都使出来了,为的是讨好司马懿,幻想着得到宽恕。
    等到何晏将案子的审判结果呈给司马懿看的时候,司马懿用手指头比划了一个“八”字,意思是要杀八个家族他才解恨。何晏报上去的只有桓范、丁谧等7个人,司马懿一个劲摇头,说还不够。何晏岂不明白,战战兢兢地问:“难道还有我?”司马懿点头道:“这就对了!”当即把何晏推出斩首灭门。
    高平陵政变后,曹魏政权完全被司马氏集团掌控。
    了解了这段历史,在司马懿名字的前面加上几个解恨的贬义词似乎就合情合理了,可冷静观察中国历史,最高权力的争夺,从来就是伴随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有人说司马懿嗜杀、残忍,平辽东公孙渊时,“男子年十五以上皆杀之”;杀曹爽,“支党皆夷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娣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但冷血残酷本来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本性,没有这样的品质,司马懿如何能挤进最高统治者的行列?
  
  虽然劣迹多多也有历史功绩
    司马懿无疑是个杀人魔王,是玩弄阴谋的老手,但不该因此妨碍对他公正评价。正是因为司马懿这些特点太突出了,后人才忽视了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比如倡导和创建军屯。
    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民屯、军屯两种屯田制度。司马懿最早向曹操提出建立军屯的问题,并得到采纳。到了曹丕时期,军屯已经推行得很广泛了,凡是有军队驻扎的地方都有军屯的设置。司马懿几次与诸葛亮相持,最终能够取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军屯带来的充足粮草。
    别以为司马懿除了会打仗就是会搞阴谋,他任雍州和凉州集团军总司令、主持对蜀国战事期间,为了增强实力,大力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促进了关中地区屯田基地的建设,并且组织兴修水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青龙三年,关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司马懿把关中贮存的500万斛小麦拿出来救济灾民。曹魏和东吴邻近地带的屯田,主要集中在淮河南北,也是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在这里开辟的。
    客观评价,司马懿是位实力派的铁腕人物,其一生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晋王朝取代曹魏奠定了坚实基础。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握朝政,排除异己。后来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称晋王,立其子司马炎为王太子。不久,司马炎就逼着曹魏的最后一个皇帝曹奂让位,正式当上了皇帝,称晋武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懿被追认为晋宣帝。
  
  2003-10-08 大河报
  
  
司马懿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uly月
2623:15:56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二--
  兵动若神 计无再谋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二
   ● 许笑雨
  虢公台上 大宴乡亲
    与安乐寨村一路之隔的上苑村是当年晋城的御花园,如今已经完全没有了皇家气象,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中原村庄。上苑村北有座土台,叫虢公台,这个已被考古证明与司马懿有关的重要遗迹,还是一堆土。
    考察中原的历史,你会发现许多遗迹都只是一堆土,这是“逐鹿中原”连年征战的结果。春秋时期,晋献公攻打虢国,虢公由秦国逃到温国。满怀复仇之恨的虢公在这里筑起高台,联合诸侯国登台誓师伐晋,后人称之为虢公台。安乐寨村、上苑村周围一马平川,唯有此台兀然突起,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摩天岭。1947年的春天,国民党联合孟县的反动势力,由孟县向温县进攻,人民解放军在此英勇阻击,并取得胜利,史称“摩天岭战役”。
    虢公台与司马懿的瓜葛,也是因为战争。景初二年,司马懿东征公孙渊,路过老家时,在虢公台上大摆宴席,和当地官吏、父老乡亲畅饮数日,所以虢公台又叫贺酒台。
    无论后世如何评论司马懿,他的品格如何值得怀疑,但司马懿头上那顶杰出军事家的帽子恐怕是谁也摘不掉的。在70多岁的杨文翰老人心中,司马懿就是位无人能比的大英雄。最近十几年来,为了挖掘整理司马故里的历史文化,老人走遍了温县的沟沟坎坎,自费出版了《司马故里赞歌》一书。有他的讲解,再平常的土堆也能变得生动起来。
    如今的虢公台已经看不出它是一个台子了,从西面望去,它是一条七八米高、300多米长的土垣,四周是高高低低的玉米地和棉花地。杨文翰说:附近用土都从这儿取,就是山也能挖完!正在地里施肥的一个农民很乐意参加我们的讨论,他放下手中活计,热情地用方言说个不停。他说早些年土台上还有建筑,土墙上有打仗留下的炮眼和枪眼……而对于1000多年前的司马懿和2000多年前的虢公,这个憨厚的农民笑着说:恁早的事,谁还记得?
  率军远征 平定辽东
    景初元年,魏国辽东(今天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的地区)太守公孙渊反叛,幽州刺史毋丘俭前去征讨,结果无功而返。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联合鲜卑人对魏进行侵扰。
    第二年,曹魏朝廷命令司马懿远征辽东。临行前,魏明帝找司马懿谈话,说:“此次出征本来不想麻烦你,但为求必胜,只有你去我心里才踏实。你估计公孙渊会用什么计策?”司马懿侃侃而答:“弃城而走,是上计;据辽水以抗大军,是中计;死守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坐以待毙,是下计。”明帝追问:“他到底会用何计?”答:“公孙渊一定会认为朝廷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必先据辽水而后死守,这是中下计。”明帝又问:“往返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回答得更加干脆:“去100天,回来100天,打仗用100天,休息60天,一年肯定够了。”
    这是《三国志》里的记载。
    司马懿率军自京城出发,路过家乡温县,在虢公台上宴请父老乡亲。趁着酒兴,他赋诗一首:“天地开阔,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虽然这诗赶不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气势,但也能看出当年司马懿对这场战争的必胜信心。
    司马懿率军进入辽东后,公孙渊果然派数万兵士在辽水东岸驻扎,连营六七十里。司马懿命令军队虚张声势,吸引敌军的主力,而自己的精锐部队则悄悄渡过辽水,直奔公孙渊的老巢襄平。
    手下将领不解其意,司马懿就给他们上了一堂军事课:敌人坚营高垒,不与我战,目的是想让我军疲惫松懈。我攻其所必救,令其不得不与我战。如今敌人重兵在外,巢穴空虚,我打襄平,敌人必定惊慌,惧而求战,战则必败!
    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害怕襄平有失,慌忙应战,司马懿纵兵逆击,三战连捷。公孙渊退守襄平,从“据辽水抵抗”的中计转入“坐守襄平”的下策。司马懿立即进军准备围城。
    可恰逢此时,辽东下起了连绵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迫于水势,无法对襄平合围,而敌方却可以借机出城放牧、打柴。魏将建议“断其樵牧”,司马懿没有同意,又给大家上了一堂军事课:我们不远千里来此作战,不怕敌人进攻,就怕敌人逃跑,使战事旷日持久,或者留下后患。现在敌军粮草将尽,我们若抢夺他们的牛马,断了他们的樵牧,不是逼他们逃跑吗?现在我们就是要造成无计可施的假象,让他们安心待在城里,等到雨水过后,公孙渊就成了瓮中之鳖,想跑也跑不了了。
    时年八月,辽东雨停之后,司马懿急命大军合围,将襄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魏军在城外筑起土山,登高俯击,箭如雨下,昼夜猛攻。同时司马懿又令军士挖地道攻城。无奈,公孙渊只得派其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到魏军大营求和,提出“魏军解围后撤就投降”的条件。司马懿一听,二话没说,就把王建和柳甫的头给砍了。公孙渊又派人到魏营,提出“以儿子换和平”的新建议,请求解围。这次司马懿没杀来使,而是让他当传话筒,连挖苦带讽刺地给公孙渊也上了一课:“军事行动大体上有5个步骤: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你不自己绑着来投降,只有死路一条了。”
    司马懿一番羞辱逼得公孙渊只有孤注一掷实施突围。结果公孙渊在突围时被魏军击杀,辽东遂平。
  
  速战速决 拿下孟达
    1700多年前平定辽东的战役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也多多少少让我们看到司马懿性格的一个侧面。
    杨文翰老人骄傲地说:“没出兵就能看到胜利,还知道如何胜、胜在哪儿,你说司马懿厉害不厉害?另外,司马懿还把平定辽东的战役和讨伐孟达的战役对比,那段论述精彩得很啊!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你说这公平不公平啊!”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年司马懿在总结平定辽东的战役时,确实把这次战役与10年前也是由他指挥的讨伐孟达的战役做过比较,说明因敌施法、灵活变通的道理。
    孟达原是蜀将,因为早年没出兵营救关羽,得罪了蜀国的“一把手”刘备,另外他与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也不和。孟达觉得自己在蜀国没法儿混了,就率部投降了魏国。曹丕对孟达很是宠信,提拔他为新城太守。曹丕死后,在诸葛亮的策反下,孟达又想叛魏归蜀。诸葛亮为了促使孟达下决心,甚至专门向魏国透露孟达有意归蜀的消息。当时司马懿驻军宛城(今南阳),得到这个情报后,一面写信给孟达假意安抚,一面火速出兵。孟达看罢书信果然中计,以为司马懿对其并未怀疑,就犹豫不决,放慢了降蜀的步伐。而司马懿大军却星夜兼程,只用8天就兵临城下,让孟达措手不及。
    此前,孟达曾在信中对诸葛亮说:听说我举事的消息,司马懿一定会先向朝廷报告,请旨定夺。南阳距洛阳800里,离我这儿1200里,司马懿请示完再赶到我这里,至少得一个月。而那时,我就完全准备好了。况且我这里山高路险,司马懿恐怕不会亲自来。若别人来战,我就更没顾虑了。
    谁知司马懿竟然提前20天赶到,完全出乎孟达所料。司马懿一边分兵抵抗吴、蜀援军,一边亲率主力昼夜攻城。16天之后,司马懿攻破城池,杀了孟达,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场战役。
    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时,许多将领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像当年解决孟达时速战速决,司马懿说:当时孟达兵少而粮多,足以支撑一年。而我军兵力四倍于敌人但粮草不够维持一月,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即便是付出惨重伤亡的代价,我也在所不惜,实在是粮草逼的啊!现在情况恰好相反,贼众我寡,贼饥我饱,当然不用急于攻城。
    后来的唐太宗对司马懿颇有微词,但对他指挥的这两次战役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为“兵动若神,计无再谋”。
    公元219年,关羽围樊城,杀庞德,虏于禁,吓得曹操想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分析局势后建议曹操不要迁都,他说:于禁等人失败是因为不习惯水战,并非打不过,守不住。随便迁都,是向敌人示弱,而且会让老百姓害怕。刘备和孙权貌合神离,关羽得意,孙权心里并不舒服,可以联络孙权,让他从后面攻击关羽,樊城之围就可以解除了。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暗中勾搭孙权,结果关羽在魏吴的夹攻下一败涂地,不但失了荆州,连自己也身首异处。这一战甚至使诸葛亮原定的北伐中原战略计划无法实现,对后来的蜀魏战争影响很大。
  2003-10-07 大河报
  
  
司马懿
[现0条]
经典值6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uly月
2623:13:14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一--
  温县世家 司马望族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一
   ● 许笑雨
    有人说,一切历史归根结底都是当代史,我理解这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历史都是人们根据现实的需要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大到政治、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恩怨、地方利益……都可能驱动历史学家改编历史。不久前,一次关于司马懿故里的采访让我对这个论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豪华宫殿 仅剩残垣
    传统戏剧中司马懿的脸谱和曹操差不多,面孔完全涂成白色,眼细如线,面颊布满皱纹,标准的奸臣模样。其实,司马懿的形象原本并非这么差,和他同时代的政治军事大家以及其后的一些史书,例如唐初修撰的《晋书》,对司马懿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自宋以降,司马懿的历史地位似乎逐渐下降,明清至今,在戏剧、小说、说唱及其他民间艺术中,司马懿更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人物或反面人物。
    因为人物特殊,司马故里之行也注定不同寻常。据史籍记载,司马懿的老家在河南温县孝敬里,就是今天温县县城西南13公里的安乐寨村。司马昭被封为晋王以后,以其家乡为中心,划地9平方公里,按照帝都的规模建筑城池,时称晋城。晋城坐北朝南,为正方形,城墙用层层黏土夯筑,坚如石板,当地人也叫它“板城”。古晋城分内外两座城池,外城因为临近黄河,历经水患战乱,早已不留痕迹地湮灭了。内城居中偏西,过去叫“安乐宫”,是帝王们居住的宫殿。司马家族倒台后,再叫“宫”显然就不合适了,最终易名“安乐寨”。明清两代曾对安乐寨进行修葺,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安乐寨只剩下西北角数十米长的城墙了。
    眼前这仅存的数十米土垣,哪还能看出“城”和“墙”的模样啊!完全是一个破土堆嘛。这个土堆临温(县)孟(州)公路,高约六七米,被沿街房屋分割成一截一截的。我站在这里,听当地的杨文翰老人讲古晋城的宏伟壮大,感觉很有点“画饼充饥”的味道。可就是这些土堆,竟是司马懿故里最重要的遗迹之一。
    70多岁的杨文翰是当地最执著的司马文化研究者,听说记者来寻访司马遗迹,老人兴奋地说:“那可多了,上苑村是当年‘安乐宫’的御花园,招贤村原来设有司马懿招贤纳士的场所,禅房村是司马氏家族祭祀之地,梨园村当年有‘安乐宫’的戏院,除此之外,周围还有护驾庄、校尉营等村庄……你听这名字,就知道当年‘安乐宫’的规模了。”
    此前,记者到安乐寨村所属的招贤乡乡政府联系采访时,在办公室的墙上看到过这些有趣的村名。当时,每个村名后面都记录着上个月这个村各项工作完成的情况,比如防汛抗旱是否达标,计划生育有没有违规……正因为这些村名,表格里枯燥严肃的内容在我眼里也仿佛生动起来。可遗憾的是,如今这些地方大都有“名”无“实”。否则,我们也不至于站在土堆跟前发思古之幽情了。
    一位50多岁的村民正在自家门前弹棉花,听见我们对这城墙的猜测议论,他边看边笑。我问他:“你小时候,这城墙啥样?”他风趣地说:“咱们现在就站在城墙上呢!1974年修温孟公路,这一段是沿着城墙修的,公路下面垫的全是老城墙的土。以前这城墙可高得很,站在城外,你连城里的树梢都瞧不见!”寻访古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遗憾:你要找的东西总是刚刚消逝,好像你总是只晚来了一步。
  被迫无奈 入朝为官
    司马氏家族自古就是名门望族。司马氏的先祖休父在周朝时克徐戎(今徐州一带的部落)有功,周宣王将“司马”这个官职的名称赐给休父为姓,这就是司马家族之源。秦汉之际,司马懿的13世祖又因为伐秦有功,项羽封其为殷王,从此定居温县。司马家在温县定居8代之后,出了个司马钧,官至征西将军。钧生子司马量,任豫章太守;量生子司马隽,为颍州太守;隽生子司马防任洛阳令、京兆尹。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
    如果考察了司马家族的这段历史,你就不会对后来司马懿和他两个儿子都能成为政治家和军事家感到奇怪了。原来人家身体里有老祖宗留下的这方面的基因。司马防有8个儿子,皆有才识,时称“八达”,司马懿排行老二。旧史上说司马防家教很严,几个儿子虽已长大成人,但老子不说“进来”,儿子们都站在门口不敢进屋,不让坐就不敢坐,不问就不敢说话……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少年时聪明多谋略,博学广闻,“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南阳太守杨俊很善于观察人,他看到司马懿后,对别人说:这个小孩长大后,肯定不是一般人。尚书崔琰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是好朋友,他有一次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无比,才能在你之上。
    20岁出头时,司马懿被推荐当上了河内郡一个负责户口、田赋登记的官员。时任司空的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决定提拔他当官。没想到司马懿竟不领情,推托说自己身患风痹不能应征。而真正的原因是司马懿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出身不好。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曹操被称作“赘阉遗丑”,常常受到世家大族的歧视。以司马家族的门第,司马懿当时看不起曹操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如今在温县,还流传着一些反映司马懿装病这段历史的民间故事:司马懿拒绝征召,曹操顿起疑心,便派人扮成刺客前往试探。这天深夜,“刺客”翻墙越院进入司马懿住处,提剑便刺。警觉的司马懿马上悟到这是曹操派来打探虚实的,于是将计就计,放弃反抗,静卧不动。“刺客”见状,认定司马懿真是得了风痹,便收手而去。
    还有一个故事是与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有关的:有一天下雨,司马懿忽然想起他的书还在院子里晒着呢,情急间跳下床跑到院中收书,竟忘了自己正在装病。这一幕被家中一个婢女看到了。张春华知道后,立即将婢女杀死灭口。从此司马懿对他的夫人刮目相看。民间故事的可信度不得而知,但从中倒能看出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司马懿是个什么样子。
    公元208年,已经当上丞相的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入朝为官,并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来!就这样,司马懿不得已才应征入朝,当上了一个管理教育的官。可见,司马懿的仕途是伴随着恐惧开始的,他一生谨慎也是环境逼出来的。
  受遗二主 佐命三朝
    同朝为官,很快曹操就发现司马懿有“雄豪志”,而且听说他还有“狼顾相”。于是曹操就做了个试验:“召其(司马懿)前行令反顾,其果然面正向后而身不动。”“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这就是所谓的“狼顾相”。当时人们相信,有“狼顾相”的人易生反叛之心。曹操于是告诫曹丕:司马懿不甘人下,根本没有为人臣子的模样,你早晚提防着点。
    司马懿也看出了曹操对他的疑忌,于是更加“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让曹操觉得他是一个整日忙于琐碎事务、胸无大志的人。据说这一招还真有效,他很快就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我觉得这些故事不太可信,凭曹公的一世英明,岂能被司马懿的装模作样给骗了?况且,干活兢兢业业也未必就说明胸无大志。司马懿最终能成为曹氏的重臣,根本原因是他支持曹氏以魏代汉。
    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建议他自立为帝时,司马懿对曹操说:汉王朝气数已尽,十分天下你已有了九分,孙权俯首称臣,这是天意,做人要畏天知命啊!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立场和曹氏保持一致,才使曹操对他由猜忌转变为信任。
    曹操称魏王后,立曹丕为王太子,司马懿从此开始在王太子身边工作,经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深得曹丕的器重。公元220年在受禅台上完成的汉魏更迭的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司马懿一手操办的。临颍樊城镇的受禅台南面有一村,至今还叫司马营。当年司马懿在司马营附近驻扎有十几万军队,由此可见当时司马懿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
    曹丕称帝后,晋升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曹丕两次伐吴,都是委托司马懿镇守京都,“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曹丕在东征前曾下诏书说:我率军东征,你总领西边防务;我率军西征,你总领东边防务。
    曹丕临终前,令司马懿和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在曹叡时代,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了魏国最重要的谋臣和独当一面的军事首领。司马懿凭借拒蜀防吴的战功,由抚军大将军升为大将军、太尉。曹叡死后,他又担负起与曹爽同辅幼帝曹芳的重任。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可以说对曹魏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以晋代魏,统一了中国,也是得益于他打下的基础。
    历史上,随着司马懿从高大的正面人物逐渐“堕落”成反面角色,司马故里也渐渐湮没无闻了。虽然司马故里的名气越来越小,但博学的毛泽东主席却知道这个地方。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时,接见豫北各县市的负责同志,当介绍到温县的县委书记时,毛泽东张口就说:“你是从司马故里来的吧!”
  2003-10-06 大河报
  
  
司马懿
[现0条]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uly月
2622:36:8
再说司马懿--
  再说司马懿
  作者:逍遥の仙人  来源: ChinaE3.com  日期: 2003.05.23  浏览: 1/1/62
  再说司马懿
  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
  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也不能获胜。他们互相不能奈何得了对方。
  但是看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总是很被动,简直是忍让,遭受百般凌辱而不怒,其胆怯心理让魏国的其他将军都看不起。而且司马懿每每在优势明显的时候让诸葛亮轻易的脱(当然诸葛亮有优势的时候一样被司马懿化解)。可以这么说,司马懿几乎靠拖得诸葛亮病死,最终才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获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
  看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其后一次的辽东叛乱,叛军起兵十五万。当时相隔四千里地,魏军兵少路远,司马懿竟然能够做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仅以四万兵力,一年破敌。其攻击之强,战术之主动,与对峙蜀军时判若两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分析一下,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马懿曾被离间下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要靠诈病欺瞒魏国的君主,让魏君以为自己不会造成威胁。原因就是司马懿一直在魏国受到猜忌。
  而司马懿官复原职的原因是什么?是魏国没有对付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马懿。
  由此可见司马懿的生死仇人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马懿掌握权力的人。鸟尽弓藏的道理,司马懿没理由不知道的。
  于是司马懿采用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
  也许在空城计的那个时候,诸葛亮也许是看破了这一点,才大胆用计的吧。
  遥想当年,司马懿怔怔地看着城头上故作悠闲状弹琴的诸葛亮,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也罢,我注定要成就你诸葛亮的神话。”
  “回军!”一声令下。
  转过头来,是深深的无奈。
   责任编辑: admin
  
  
  
  
  
  
司马懿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uly月
2622:12:29
----
  中国历代名臣:秦汉三国
  
  用兵若神的军事家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河内温县(今河南禹县)人。出身于大士族地主家庭。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继位,他和曹爽受遗诏辅政。后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假称风瘫 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东汉以来累世二千石(郡太守)的地方豪族。其祖父司马僬曾为颖川太守,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一日见了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计掾。此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辟请为官。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落人曹操之手。他本属大士族之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后,怎肯屈节事之。于是,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征辟。曹操一向机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司马懿拒不应辟这使曹操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立即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禀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场浩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南方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以练水军,—面积极网罗人才。于是,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想起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定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他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未多想,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并命他与其子曹丕游处。很快便将其转为主簿。
  
    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又察知他有所谓“雄豪志”,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心中不禁警觉。他暗忖:槽与曹同音,“食槽”难道预示着司马氏将侵夺曹氏权柄?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一次,曹操见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将来必然干预我家政权。”但曹丕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这才使司马懿免于被害。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表现出满足现状的样子,曹操见此,这才安下心来,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诡诈无比的曹操又一次被这位青年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
  
  
  屯田积谷 经国远筹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已,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情况下,解决积谷和流民问题就成为稳定社会、克敌制胜的关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已升为军司马的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军屯”的建议。他说:“昔箕子陈谋,以谷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20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戍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欣然采纳。此后,司马懿还不断地强调劝农积谷的重要性,并具体领导了发展军屯的事宜。
  
    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司马懿奏请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汴,灌溉东南诸陂,开始在淮北大兴屯田。广漕渠300余里,溉田2万余顷。一年后,司马懿又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灌溉颖川南北诸陂万余顷。自此,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仓庾相望,自寿阳至京都洛阳,百姓屯田与军队屯田连成——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淮河流域与东吴接壤,司马懿在这里大规模屯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在当时,由于司马懿的倡导,曹魏政府在淮北有2万余人屯垦,淮南也有3万余人,而且还有4万余人在这一地区且耕且守。每年可得军粮500万斛。魏国的东南边防得到了巩固,这不能不说是司马懿的功劳。
  
  
  借吴灭羽 解围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7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生擒了于禁。然后又斩杀了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直逼樊城城下。曹操此时已到洛阳,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忙上前谏阻道:“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非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于国无碍。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也会助长了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意,自然是孙权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完司马懿的一席话,非常高兴,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要求自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取了宣都等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走麦城。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这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的谋略。
  
    不久,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后迁为丞相长史。
  
    这时,孙权举兵西进。曹丕召集群臣分析军情,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认为,东吴此次兴兵西进,意在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不多,难以持久抵御。于是,他们建议应及早命令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在孙权兵到之前,火速弃城,退居皖城。只有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欲与魏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决不敢冒然犯我。樊、襄二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千万不能放弃。”遗憾的是,曹丕固执己见,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命曹仁焚弃二城,退居皖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并未侵扰二城。曹丕闻讯,懊悔不迭。
  
  
  先斩后奏 速擒孟达
  
    公元219年,西蜀大将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延康元年(220年)便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却非常器重孟达,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然而,孟达对此并不满足,总在图谋自成大业。太和元年(227年),曹丕病逝,与孟达关系密切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位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却又深以其为患。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消灭孟达。为了充分做好准备,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又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旗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同时,他又给诸葛亮回信道:“皖城和洛阳远距800里,上庸又远离宛城1200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诸将领却认为,孟达是否与蜀汉勾结,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当机立断,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只精兵从宛城出发,大军偃旗息鼓,昼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以每日150里的急行军速度,仅用8天时间,便兵逼上庸城下。东吴、西蜀急忙派兵,从两路奔走,援助孟达。司马懿亦分出两支人马,分别阻击东西两线的援军,使其无法接近大兵围困的上庸一带。
  
    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公开反魏刚刚8天,司马懿就已兵临城下了,简直太神速了!”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军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又将全军分成8队,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城。孟达军心动摇。魏军攻到第13天时,眼见城池就要攻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虏了一万余人,迅速结束了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班师归皖。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
  
  
  以守为攻 智拒诸葛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志在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率大军北伐。蜀军进抵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魏军的形势非常危急。魏明帝急调荆州都督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邰、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谨慎行事,持重相抗。他断定,孤军深入的蜀军,必因军粮供应困难而急于求战。于是,他命令全军在险要之地筑好营垒,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被迫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结果被蜀军击退。后来,魏军吸取教训,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坚守不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
  
    蜀军无功而返,魏军谋士杜袭、督军薛悌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然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向陇右运粮。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举兵攻城,而会寻求野外作战。战场是在陇东,而不是在陇西。诸葛亮几出祁山都未能如意,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所致。此次归去必然大量积存谷物。依我看,不足三年他是不会举兵来犯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234年)才大举兴兵。其攻击的地点果然在陇东,采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野外作战。
  
    这一次,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10万大军出斜谷,人郧城,扎营于渭水南原。魏明帝甚为担忧,又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率步骑2万人,归司马懿节度指挥。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为垒。并派将军周当屯阳遂,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蜀军对峙于积石。诸葛亮大军受阻,不得前进,只得退到五丈原。司马懿清楚,诸葛亮虽经三年准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万大军的军需补给仍会十分困难。蜀国倾其国力进行伐魏战争,也很难经受起旷日持久地消耗。因此,诸葛亮还会像上次那样急于决战。于是,他严令部属,坚守营寨,不许出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持重”战略认识得更加清楚,他要以逸待劳,拖垮蜀军。
  
    诸葛亮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屯田养兵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双方相持数月,毫无动静。诸葛亮无可奈何,便决定采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从而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冷冷一笑,故作震怒说:“待我奏请圣上,不日与蜀军决战!”魏军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魏明帝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此后,每蓬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便假意要出战,辛毗便手持符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蜀将姜维闻之,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立于军门,魏军看来是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叹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应战,之所以一再请战,不过是向其属下显示军威而已。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假如他真心出战,又何必要千里迢迢向魏明帝请战呢?”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去魏营挑战,司马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使者。席间,司马懿与使者闲聊,漫不经心地问道:“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不知何意,如实答道:“仅吃三四升米。”司马懿又问起诸葛亮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毫无警觉,怀着钦敬的心情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凡20板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阅。”了解到这些情况,司马懿心中暗喜。送走使者,他对身边的将佐们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也?不久将死。”
  
    一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道:“诸葛亮虽率军10万,但已落人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懿对自己避而不战的策略十分自得,更加有信心了。不久,在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忧烦至极,病死于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北伐中原再度失败。
  
    司马懿老谋深算,以守为攻,终于成功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的,实质上,他是非常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慢慢地将蜀军拖垮,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徒唤奈何,含恨而逝。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攻其必救 远征公孙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祚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睿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睿一听,非常高兴。但仍有些担心,便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答道:“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们孤军深入,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睿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前去需要100天,回来需要100天,作战需要100天,休整需要60天,一年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了然于心,非常满意,便派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亲自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伐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4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并命令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送过温县,并令郡守等地方官吏沿途拜见。司马懿率军经孤竹,越碣石,逼近辽水。这一年,司马懿已经59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7岁。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的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起了一道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想用时间拖垮魏军。
  
    司马懿看罢地形,便命令一部分士兵大张旗鼓地向敌军的南翼猛攻。卑衍和杨祚见魏军攻势凶猛,惟恐南翼江防被破,急调精兵前去救援。这恰恰中了司马懿的声东击西之计。司马懿见燕军的精锐部队已急赴南翼,便立即亲率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并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众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问道:“将军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乘机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卑衍、杨祚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马回师猛击,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三战三捷。卑衍、杨祚率领残兵败将,慌忙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值多雨的季节,襄平地区连降暴雨,加上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有敢言迁营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十万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准。一个名叫陈硅的问他:“将军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6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司马懿笑道:“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供一年,我军人数4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4人攻打1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他竞争粮食。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但粮草充足;燕军虽多,但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的燕兵,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拚死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于敌,让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用兵的诀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众将听罢,莫不钦佩司马懿的才智。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已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它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韬光养晦 诛杀曹爽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位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利,司马懿失权,两个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入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懿。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诏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司马懿
[现0条]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uly月
2622:11:48
----
  中国历代名臣:秦汉三国
  
  用兵若神的军事家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河内温县(今河南禹县)人。出身于大士族地主家庭。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继位,他和曹爽受遗诏辅政。后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假称风瘫 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东汉以来累世二千石(郡太守)的地方豪族。其祖父司马僬曾为颖川太守,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一日见了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计掾。此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辟请为官。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落人曹操之手。他本属大士族之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后,怎肯屈节事之。于是,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征辟。曹操一向机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司马懿拒不应辟这使曹操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立即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禀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场浩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南方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以练水军,—面积极网罗人才。于是,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想起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定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他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未多想,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并命他与其子曹丕游处。很快便将其转为主簿。
  
    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又察知他有所谓“雄豪志”,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心中不禁警觉。他暗忖:槽与曹同音,“食槽”难道预示着司马氏将侵夺曹氏权柄?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一次,曹操见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将来必然干预我家政权。”但曹丕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这才使司马懿免于被害。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表现出满足现状的样子,曹操见此,这才安下心来,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诡诈无比的曹操又一次被这位青年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
  
  
  屯田积谷 经国远筹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已,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情况下,解决积谷和流民问题就成为稳定社会、克敌制胜的关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已升为军司马的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军屯”的建议。他说:“昔箕子陈谋,以谷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20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戍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欣然采纳。此后,司马懿还不断地强调劝农积谷的重要性,并具体领导了发展军屯的事宜。
  
    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司马懿奏请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汴,灌溉东南诸陂,开始在淮北大兴屯田。广漕渠300余里,溉田2万余顷。一年后,司马懿又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灌溉颖川南北诸陂万余顷。自此,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仓庾相望,自寿阳至京都洛阳,百姓屯田与军队屯田连成——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淮河流域与东吴接壤,司马懿在这里大规模屯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在当时,由于司马懿的倡导,曹魏政府在淮北有2万余人屯垦,淮南也有3万余人,而且还有4万余人在这一地区且耕且守。每年可得军粮500万斛。魏国的东南边防得到了巩固,这不能不说是司马懿的功劳。
  
  
  借吴灭羽 解围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7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生擒了于禁。然后又斩杀了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直逼樊城城下。曹操此时已到洛阳,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忙上前谏阻道:“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非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于国无碍。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也会助长了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意,自然是孙权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完司马懿的一席话,非常高兴,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要求自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取了宣都等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走麦城。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这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的谋略。
  
    不久,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后迁为丞相长史。
  
    这时,孙权举兵西进。曹丕召集群臣分析军情,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认为,东吴此次兴兵西进,意在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不多,难以持久抵御。于是,他们建议应及早命令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在孙权兵到之前,火速弃城,退居皖城。只有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欲与魏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决不敢冒然犯我。樊、襄二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千万不能放弃。”遗憾的是,曹丕固执己见,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命曹仁焚弃二城,退居皖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并未侵扰二城。曹丕闻讯,懊悔不迭。
  
  
  先斩后奏 速擒孟达
  
    公元219年,西蜀大将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延康元年(220年)便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却非常器重孟达,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然而,孟达对此并不满足,总在图谋自成大业。太和元年(227年),曹丕病逝,与孟达关系密切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位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却又深以其为患。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消灭孟达。为了充分做好准备,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又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旗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同时,他又给诸葛亮回信道:“皖城和洛阳远距800里,上庸又远离宛城1200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诸将领却认为,孟达是否与蜀汉勾结,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当机立断,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只精兵从宛城出发,大军偃旗息鼓,昼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以每日150里的急行军速度,仅用8天时间,便兵逼上庸城下。东吴、西蜀急忙派兵,从两路奔走,援助孟达。司马懿亦分出两支人马,分别阻击东西两线的援军,使其无法接近大兵围困的上庸一带。
  
    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公开反魏刚刚8天,司马懿就已兵临城下了,简直太神速了!”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军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又将全军分成8队,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城。孟达军心动摇。魏军攻到第13天时,眼见城池就要攻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虏了一万余人,迅速结束了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班师归皖。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
  
  
  以守为攻 智拒诸葛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志在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率大军北伐。蜀军进抵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魏军的形势非常危急。魏明帝急调荆州都督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邰、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谨慎行事,持重相抗。他断定,孤军深入的蜀军,必因军粮供应困难而急于求战。于是,他命令全军在险要之地筑好营垒,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被迫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结果被蜀军击退。后来,魏军吸取教训,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坚守不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
  
    蜀军无功而返,魏军谋士杜袭、督军薛悌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然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向陇右运粮。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举兵攻城,而会寻求野外作战。战场是在陇东,而不是在陇西。诸葛亮几出祁山都未能如意,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所致。此次归去必然大量积存谷物。依我看,不足三年他是不会举兵来犯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234年)才大举兴兵。其攻击的地点果然在陇东,采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野外作战。
  
    这一次,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10万大军出斜谷,人郧城,扎营于渭水南原。魏明帝甚为担忧,又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率步骑2万人,归司马懿节度指挥。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为垒。并派将军周当屯阳遂,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蜀军对峙于积石。诸葛亮大军受阻,不得前进,只得退到五丈原。司马懿清楚,诸葛亮虽经三年准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万大军的军需补给仍会十分困难。蜀国倾其国力进行伐魏战争,也很难经受起旷日持久地消耗。因此,诸葛亮还会像上次那样急于决战。于是,他严令部属,坚守营寨,不许出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持重”战略认识得更加清楚,他要以逸待劳,拖垮蜀军。
  
    诸葛亮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屯田养兵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双方相持数月,毫无动静。诸葛亮无可奈何,便决定采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从而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冷冷一笑,故作震怒说:“待我奏请圣上,不日与蜀军决战!”魏军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魏明帝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此后,每蓬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便假意要出战,辛毗便手持符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蜀将姜维闻之,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立于军门,魏军看来是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叹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应战,之所以一再请战,不过是向其属下显示军威而已。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假如他真心出战,又何必要千里迢迢向魏明帝请战呢?”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去魏营挑战,司马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使者。席间,司马懿与使者闲聊,漫不经心地问道:“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不知何意,如实答道:“仅吃三四升米。”司马懿又问起诸葛亮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毫无警觉,怀着钦敬的心情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凡20板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阅。”了解到这些情况,司马懿心中暗喜。送走使者,他对身边的将佐们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也?不久将死。”
  
    一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道:“诸葛亮虽率军10万,但已落人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懿对自己避而不战的策略十分自得,更加有信心了。不久,在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忧烦至极,病死于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北伐中原再度失败。
  
    司马懿老谋深算,以守为攻,终于成功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的,实质上,他是非常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慢慢地将蜀军拖垮,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徒唤奈何,含恨而逝。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攻其必救 远征公孙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祚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睿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睿一听,非常高兴。但仍有些担心,便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答道:“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们孤军深入,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睿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前去需要100天,回来需要100天,作战需要100天,休整需要60天,一年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了然于心,非常满意,便派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亲自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伐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4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并命令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送过温县,并令郡守等地方官吏沿途拜见。司马懿率军经孤竹,越碣石,逼近辽水。这一年,司马懿已经59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7岁。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的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起了一道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想用时间拖垮魏军。
  
    司马懿看罢地形,便命令一部分士兵大张旗鼓地向敌军的南翼猛攻。卑衍和杨祚见魏军攻势凶猛,惟恐南翼江防被破,急调精兵前去救援。这恰恰中了司马懿的声东击西之计。司马懿见燕军的精锐部队已急赴南翼,便立即亲率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并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众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问道:“将军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乘机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卑衍、杨祚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马回师猛击,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三战三捷。卑衍、杨祚率领残兵败将,慌忙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值多雨的季节,襄平地区连降暴雨,加上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有敢言迁营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十万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准。一个名叫陈硅的问他:“将军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6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司马懿笑道:“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供一年,我军人数4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4人攻打1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他竞争粮食。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但粮草充足;燕军虽多,但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的燕兵,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拚死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于敌,让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用兵的诀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众将听罢,莫不钦佩司马懿的才智。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已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它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韬光养晦 诛杀曹爽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位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利,司马懿失权,两个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入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懿。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诏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司马懿
[现0条]
经典值25
[编辑][置顶][取消]

最新经典Top 5
□--:再说司马懿(2004/7/26 22:36:08)
再说司马懿
  作者:逍遥の仙人  来源: ChinaE3.com  日期: 2003.05.23  浏览: 1/1/62
  再说司马懿
  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
  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也不能获胜。他们互相不能奈何得了对方。
  但是看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总是很被动,简直是忍让,遭受百般凌辱而不怒,其胆怯心理让魏国的其他将军都看不起。而且司马懿每每在优势明显的时候让诸葛亮轻易的脱(当然诸葛亮有优势的时候一样被司马懿化解)。可以这么说,司马懿几乎靠拖得诸葛亮病死,最终才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获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
  看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其后一次的辽东叛乱,叛军起兵十五万。当时相隔四千里地,魏军兵少路远,司马懿竟然能够做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仅以四万兵力,一年破敌。其攻击之强,战术之主动,与对峙蜀军时判若两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分析一下,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马懿曾被离间下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要靠诈病欺瞒魏国的君主,让魏君以为自己不会造成威胁。原因就是司马懿一直在魏国受到猜忌。
  而司马懿官复原职的原因是什么?是魏国没有对付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马懿。
  由此可见司马懿的生死仇人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马懿掌握权力的人。鸟尽弓藏的道理,司马懿没理由不知道的。
  于是司马懿采用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
  也许在空城计的那个时候,诸葛亮也许是看破了这一点,才大胆用计的吧。
  遥想当年,司马懿怔怔地看着城头上故作悠闲状弹琴的诸葛亮,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也罢,我注定要成就你诸葛亮的神话。”
  “回军!”一声令下。
  转过头来,是深深的无奈。
   责任编辑: admin
  
  
  
  
  
  

□--:--(2004/7/26 22:11:48)
中国历代名臣:秦汉三国
  
  用兵若神的军事家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河内温县(今河南禹县)人。出身于大士族地主家庭。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继位,他和曹爽受遗诏辅政。后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假称风瘫 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东汉以来累世二千石(郡太守)的地方豪族。其祖父司马僬曾为颖川太守,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一日见了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计掾。此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辟请为官。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落人曹操之手。他本属大士族之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后,怎肯屈节事之。于是,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征辟。曹操一向机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司马懿拒不应辟这使曹操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立即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禀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场浩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南方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以练水军,—面积极网罗人才。于是,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想起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定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他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未多想,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并命他与其子曹丕游处。很快便将其转为主簿。
  
    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又察知他有所谓“雄豪志”,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心中不禁警觉。他暗忖:槽与曹同音,“食槽”难道预示着司马氏将侵夺曹氏权柄?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一次,曹操见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将来必然干预我家政权。”但曹丕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这才使司马懿免于被害。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表现出满足现状的样子,曹操见此,这才安下心来,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诡诈无比的曹操又一次被这位青年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
  
  
  屯田积谷 经国远筹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已,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情况下,解决积谷和流民问题就成为稳定社会、克敌制胜的关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已升为军司马的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军屯”的建议。他说:“昔箕子陈谋,以谷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20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戍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欣然采纳。此后,司马懿还不断地强调劝农积谷的重要性,并具体领导了发展军屯的事宜。
  
    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司马懿奏请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汴,灌溉东南诸陂,开始在淮北大兴屯田。广漕渠300余里,溉田2万余顷。一年后,司马懿又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灌溉颖川南北诸陂万余顷。自此,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仓庾相望,自寿阳至京都洛阳,百姓屯田与军队屯田连成——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淮河流域与东吴接壤,司马懿在这里大规模屯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在当时,由于司马懿的倡导,曹魏政府在淮北有2万余人屯垦,淮南也有3万余人,而且还有4万余人在这一地区且耕且守。每年可得军粮500万斛。魏国的东南边防得到了巩固,这不能不说是司马懿的功劳。
  
  
  借吴灭羽 解围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7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生擒了于禁。然后又斩杀了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直逼樊城城下。曹操此时已到洛阳,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忙上前谏阻道:“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非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于国无碍。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也会助长了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意,自然是孙权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完司马懿的一席话,非常高兴,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要求自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取了宣都等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走麦城。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这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的谋略。
  
    不久,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后迁为丞相长史。
  
    这时,孙权举兵西进。曹丕召集群臣分析军情,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认为,东吴此次兴兵西进,意在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不多,难以持久抵御。于是,他们建议应及早命令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在孙权兵到之前,火速弃城,退居皖城。只有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欲与魏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决不敢冒然犯我。樊、襄二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千万不能放弃。”遗憾的是,曹丕固执己见,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命曹仁焚弃二城,退居皖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并未侵扰二城。曹丕闻讯,懊悔不迭。
  
  
  先斩后奏 速擒孟达
  
    公元219年,西蜀大将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延康元年(220年)便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却非常器重孟达,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然而,孟达对此并不满足,总在图谋自成大业。太和元年(227年),曹丕病逝,与孟达关系密切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位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却又深以其为患。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消灭孟达。为了充分做好准备,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又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旗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同时,他又给诸葛亮回信道:“皖城和洛阳远距800里,上庸又远离宛城1200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诸将领却认为,孟达是否与蜀汉勾结,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当机立断,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只精兵从宛城出发,大军偃旗息鼓,昼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以每日150里的急行军速度,仅用8天时间,便兵逼上庸城下。东吴、西蜀急忙派兵,从两路奔走,援助孟达。司马懿亦分出两支人马,分别阻击东西两线的援军,使其无法接近大兵围困的上庸一带。
  
    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公开反魏刚刚8天,司马懿就已兵临城下了,简直太神速了!”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军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又将全军分成8队,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城。孟达军心动摇。魏军攻到第13天时,眼见城池就要攻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虏了一万余人,迅速结束了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班师归皖。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
  
  
  以守为攻 智拒诸葛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志在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率大军北伐。蜀军进抵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魏军的形势非常危急。魏明帝急调荆州都督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邰、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谨慎行事,持重相抗。他断定,孤军深入的蜀军,必因军粮供应困难而急于求战。于是,他命令全军在险要之地筑好营垒,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被迫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结果被蜀军击退。后来,魏军吸取教训,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坚守不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
  
    蜀军无功而返,魏军谋士杜袭、督军薛悌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然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向陇右运粮。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举兵攻城,而会寻求野外作战。战场是在陇东,而不是在陇西。诸葛亮几出祁山都未能如意,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所致。此次归去必然大量积存谷物。依我看,不足三年他是不会举兵来犯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234年)才大举兴兵。其攻击的地点果然在陇东,采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野外作战。
  
    这一次,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10万大军出斜谷,人郧城,扎营于渭水南原。魏明帝甚为担忧,又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率步骑2万人,归司马懿节度指挥。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为垒。并派将军周当屯阳遂,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蜀军对峙于积石。诸葛亮大军受阻,不得前进,只得退到五丈原。司马懿清楚,诸葛亮虽经三年准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万大军的军需补给仍会十分困难。蜀国倾其国力进行伐魏战争,也很难经受起旷日持久地消耗。因此,诸葛亮还会像上次那样急于决战。于是,他严令部属,坚守营寨,不许出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持重”战略认识得更加清楚,他要以逸待劳,拖垮蜀军。
  
    诸葛亮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屯田养兵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双方相持数月,毫无动静。诸葛亮无可奈何,便决定采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从而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冷冷一笑,故作震怒说:“待我奏请圣上,不日与蜀军决战!”魏军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魏明帝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此后,每蓬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便假意要出战,辛毗便手持符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蜀将姜维闻之,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立于军门,魏军看来是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叹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应战,之所以一再请战,不过是向其属下显示军威而已。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假如他真心出战,又何必要千里迢迢向魏明帝请战呢?”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去魏营挑战,司马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使者。席间,司马懿与使者闲聊,漫不经心地问道:“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不知何意,如实答道:“仅吃三四升米。”司马懿又问起诸葛亮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毫无警觉,怀着钦敬的心情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凡20板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阅。”了解到这些情况,司马懿心中暗喜。送走使者,他对身边的将佐们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也?不久将死。”
  
    一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道:“诸葛亮虽率军10万,但已落人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懿对自己避而不战的策略十分自得,更加有信心了。不久,在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忧烦至极,病死于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北伐中原再度失败。
  
    司马懿老谋深算,以守为攻,终于成功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的,实质上,他是非常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慢慢地将蜀军拖垮,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徒唤奈何,含恨而逝。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攻其必救 远征公孙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祚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睿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睿一听,非常高兴。但仍有些担心,便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答道:“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们孤军深入,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睿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前去需要100天,回来需要100天,作战需要100天,休整需要60天,一年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了然于心,非常满意,便派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亲自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伐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4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并命令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送过温县,并令郡守等地方官吏沿途拜见。司马懿率军经孤竹,越碣石,逼近辽水。这一年,司马懿已经59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7岁。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的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起了一道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想用时间拖垮魏军。
  
    司马懿看罢地形,便命令一部分士兵大张旗鼓地向敌军的南翼猛攻。卑衍和杨祚见魏军攻势凶猛,惟恐南翼江防被破,急调精兵前去救援。这恰恰中了司马懿的声东击西之计。司马懿见燕军的精锐部队已急赴南翼,便立即亲率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并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众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问道:“将军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乘机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卑衍、杨祚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马回师猛击,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三战三捷。卑衍、杨祚率领残兵败将,慌忙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值多雨的季节,襄平地区连降暴雨,加上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有敢言迁营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十万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准。一个名叫陈硅的问他:“将军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6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司马懿笑道:“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供一年,我军人数4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4人攻打1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他竞争粮食。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但粮草充足;燕军虽多,但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的燕兵,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拚死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于敌,让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用兵的诀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众将听罢,莫不钦佩司马懿的才智。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已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它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韬光养晦 诛杀曹爽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位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利,司马懿失权,两个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入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懿。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诏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2004/7/26 22:12:30)
中国历代名臣:秦汉三国
  
  用兵若神的军事家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河内温县(今河南禹县)人。出身于大士族地主家庭。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继位,他和曹爽受遗诏辅政。后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假称风瘫 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身于一个东汉以来累世二千石(郡太守)的地方豪族。其祖父司马僬曾为颖川太守,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谋略,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一日见了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计掾。此时曹操任司空,他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决定辟请为官。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落人曹操之手。他本属大士族之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后,怎肯屈节事之。于是,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征辟。曹操一向机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司马懿拒不应辟这使曹操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立即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将计就计,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禀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场浩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南方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以练水军,—面积极网罗人才。于是,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想起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再拒绝,定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他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未多想,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并命他与其子曹丕游处。很快便将其转为主簿。
  
    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又察知他有所谓“雄豪志”,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心中不禁警觉。他暗忖:槽与曹同音,“食槽”难道预示着司马氏将侵夺曹氏权柄?于是,曹操更加猜疑司马懿,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一次,曹操见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将来必然干预我家政权。”但曹丕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这才使司马懿免于被害。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表现出满足现状的样子,曹操见此,这才安下心来,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诡诈无比的曹操又一次被这位青年人施放的烟幕所蒙蔽。
  
  
  屯田积谷 经国远筹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已,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在此情况下,解决积谷和流民问题就成为稳定社会、克敌制胜的关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已升为军司马的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实行“军屯”的建议。他说:“昔箕子陈谋,以谷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20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戍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欣然采纳。此后,司马懿还不断地强调劝农积谷的重要性,并具体领导了发展军屯的事宜。
  
    正始三年(242年)三月,司马懿奏请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汴,灌溉东南诸陂,开始在淮北大兴屯田。广漕渠300余里,溉田2万余顷。一年后,司马懿又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灌溉颖川南北诸陂万余顷。自此,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仓庾相望,自寿阳至京都洛阳,百姓屯田与军队屯田连成——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淮河流域与东吴接壤,司马懿在这里大规模屯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在当时,由于司马懿的倡导,曹魏政府在淮北有2万余人屯垦,淮南也有3万余人,而且还有4万余人在这一地区且耕且守。每年可得军粮500万斛。魏国的东南边防得到了巩固,这不能不说是司马懿的功劳。
  
  
  借吴灭羽 解围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7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生擒了于禁。然后又斩杀了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直逼樊城城下。曹操此时已到洛阳,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忙上前谏阻道:“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非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于国无碍。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也会助长了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意,自然是孙权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完司马懿的一席话,非常高兴,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要求自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了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取了宣都等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走麦城。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这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的谋略。
  
    不久,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后迁为丞相长史。
  
    这时,孙权举兵西进。曹丕召集群臣分析军情,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认为,东吴此次兴兵西进,意在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不多,难以持久抵御。于是,他们建议应及早命令镇守襄阳的大将曹仁在孙权兵到之前,火速弃城,退居皖城。只有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孙权刚刚打败关羽,必然担心刘备会伺机报复,现在是他欲与魏王结好、防御西蜀的时候,决不敢冒然犯我。樊、襄二城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千万不能放弃。”遗憾的是,曹丕固执己见,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命曹仁焚弃二城,退居皖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并未侵扰二城。曹丕闻讯,懊悔不迭。
  
  
  先斩后奏 速擒孟达
  
    公元219年,西蜀大将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延康元年(220年)便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却非常器重孟达,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然而,孟达对此并不满足,总在图谋自成大业。太和元年(227年),曹丕病逝,与孟达关系密切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位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却又深以其为患。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消灭孟达。为了充分做好准备,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又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旗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同时,他又给诸葛亮回信道:“皖城和洛阳远距800里,上庸又远离宛城1200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诸将领却认为,孟达是否与蜀汉勾结,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当机立断,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只精兵从宛城出发,大军偃旗息鼓,昼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以每日150里的急行军速度,仅用8天时间,便兵逼上庸城下。东吴、西蜀急忙派兵,从两路奔走,援助孟达。司马懿亦分出两支人马,分别阻击东西两线的援军,使其无法接近大兵围困的上庸一带。
  
    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公开反魏刚刚8天,司马懿就已兵临城下了,简直太神速了!”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军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又将全军分成8队,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城。孟达军心动摇。魏军攻到第13天时,眼见城池就要攻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虏了一万余人,迅速结束了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班师归皖。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
  
  
  以守为攻 智拒诸葛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志在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率大军北伐。蜀军进抵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魏军的形势非常危急。魏明帝急调荆州都督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邰、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谨慎行事,持重相抗。他断定,孤军深入的蜀军,必因军粮供应困难而急于求战。于是,他命令全军在险要之地筑好营垒,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被迫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结果被蜀军击退。后来,魏军吸取教训,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坚守不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
  
    蜀军无功而返,魏军谋士杜袭、督军薛悌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然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向陇右运粮。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举兵攻城,而会寻求野外作战。战场是在陇东,而不是在陇西。诸葛亮几出祁山都未能如意,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所致。此次归去必然大量积存谷物。依我看,不足三年他是不会举兵来犯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234年)才大举兴兵。其攻击的地点果然在陇东,采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野外作战。
  
    这一次,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10万大军出斜谷,人郧城,扎营于渭水南原。魏明帝甚为担忧,又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率步骑2万人,归司马懿节度指挥。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为垒。并派将军周当屯阳遂,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蜀军对峙于积石。诸葛亮大军受阻,不得前进,只得退到五丈原。司马懿清楚,诸葛亮虽经三年准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万大军的军需补给仍会十分困难。蜀国倾其国力进行伐魏战争,也很难经受起旷日持久地消耗。因此,诸葛亮还会像上次那样急于决战。于是,他严令部属,坚守营寨,不许出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持重”战略认识得更加清楚,他要以逸待劳,拖垮蜀军。
  
    诸葛亮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屯田养兵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双方相持数月,毫无动静。诸葛亮无可奈何,便决定采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从而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冷冷一笑,故作震怒说:“待我奏请圣上,不日与蜀军决战!”魏军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魏明帝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此后,每蓬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便假意要出战,辛毗便手持符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蜀将姜维闻之,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立于军门,魏军看来是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叹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应战,之所以一再请战,不过是向其属下显示军威而已。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假如他真心出战,又何必要千里迢迢向魏明帝请战呢?”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去魏营挑战,司马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使者。席间,司马懿与使者闲聊,漫不经心地问道:“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不知何意,如实答道:“仅吃三四升米。”司马懿又问起诸葛亮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毫无警觉,怀着钦敬的心情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凡20板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阅。”了解到这些情况,司马懿心中暗喜。送走使者,他对身边的将佐们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也?不久将死。”
  
    一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道:“诸葛亮虽率军10万,但已落人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懿对自己避而不战的策略十分自得,更加有信心了。不久,在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忧烦至极,病死于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北伐中原再度失败。
  
    司马懿老谋深算,以守为攻,终于成功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的,实质上,他是非常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慢慢地将蜀军拖垮,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徒唤奈何,含恨而逝。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攻其必救 远征公孙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祚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睿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睿一听,非常高兴。但仍有些担心,便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答道:“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们孤军深入,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睿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前去需要100天,回来需要100天,作战需要100天,休整需要60天,一年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了然于心,非常满意,便派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亲自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伐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4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并命令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送过温县,并令郡守等地方官吏沿途拜见。司马懿率军经孤竹,越碣石,逼近辽水。这一年,司马懿已经59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7岁。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的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起了一道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想用时间拖垮魏军。
  
    司马懿看罢地形,便命令一部分士兵大张旗鼓地向敌军的南翼猛攻。卑衍和杨祚见魏军攻势凶猛,惟恐南翼江防被破,急调精兵前去救援。这恰恰中了司马懿的声东击西之计。司马懿见燕军的精锐部队已急赴南翼,便立即亲率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并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众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问道:“将军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乘机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卑衍、杨祚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马回师猛击,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三战三捷。卑衍、杨祚率领残兵败将,慌忙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值多雨的季节,襄平地区连降暴雨,加上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有敢言迁营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十万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准。一个名叫陈硅的问他:“将军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6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司马懿笑道:“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供一年,我军人数4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4人攻打1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他竞争粮食。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但粮草充足;燕军虽多,但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的燕兵,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拚死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于敌,让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用兵的诀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众将听罢,莫不钦佩司马懿的才智。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已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它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韬光养晦 诛杀曹爽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位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利,司马懿失权,两个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入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懿。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诏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一(2004/7/26 23:13:14)
温县世家 司马望族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一
   ● 许笑雨
    有人说,一切历史归根结底都是当代史,我理解这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历史都是人们根据现实的需要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大到政治、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恩怨、地方利益……都可能驱动历史学家改编历史。不久前,一次关于司马懿故里的采访让我对这个论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豪华宫殿 仅剩残垣
    传统戏剧中司马懿的脸谱和曹操差不多,面孔完全涂成白色,眼细如线,面颊布满皱纹,标准的奸臣模样。其实,司马懿的形象原本并非这么差,和他同时代的政治军事大家以及其后的一些史书,例如唐初修撰的《晋书》,对司马懿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自宋以降,司马懿的历史地位似乎逐渐下降,明清至今,在戏剧、小说、说唱及其他民间艺术中,司马懿更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人物或反面人物。
    因为人物特殊,司马故里之行也注定不同寻常。据史籍记载,司马懿的老家在河南温县孝敬里,就是今天温县县城西南13公里的安乐寨村。司马昭被封为晋王以后,以其家乡为中心,划地9平方公里,按照帝都的规模建筑城池,时称晋城。晋城坐北朝南,为正方形,城墙用层层黏土夯筑,坚如石板,当地人也叫它“板城”。古晋城分内外两座城池,外城因为临近黄河,历经水患战乱,早已不留痕迹地湮灭了。内城居中偏西,过去叫“安乐宫”,是帝王们居住的宫殿。司马家族倒台后,再叫“宫”显然就不合适了,最终易名“安乐寨”。明清两代曾对安乐寨进行修葺,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安乐寨只剩下西北角数十米长的城墙了。
    眼前这仅存的数十米土垣,哪还能看出“城”和“墙”的模样啊!完全是一个破土堆嘛。这个土堆临温(县)孟(州)公路,高约六七米,被沿街房屋分割成一截一截的。我站在这里,听当地的杨文翰老人讲古晋城的宏伟壮大,感觉很有点“画饼充饥”的味道。可就是这些土堆,竟是司马懿故里最重要的遗迹之一。
    70多岁的杨文翰是当地最执著的司马文化研究者,听说记者来寻访司马遗迹,老人兴奋地说:“那可多了,上苑村是当年‘安乐宫’的御花园,招贤村原来设有司马懿招贤纳士的场所,禅房村是司马氏家族祭祀之地,梨园村当年有‘安乐宫’的戏院,除此之外,周围还有护驾庄、校尉营等村庄……你听这名字,就知道当年‘安乐宫’的规模了。”
    此前,记者到安乐寨村所属的招贤乡乡政府联系采访时,在办公室的墙上看到过这些有趣的村名。当时,每个村名后面都记录着上个月这个村各项工作完成的情况,比如防汛抗旱是否达标,计划生育有没有违规……正因为这些村名,表格里枯燥严肃的内容在我眼里也仿佛生动起来。可遗憾的是,如今这些地方大都有“名”无“实”。否则,我们也不至于站在土堆跟前发思古之幽情了。
    一位50多岁的村民正在自家门前弹棉花,听见我们对这城墙的猜测议论,他边看边笑。我问他:“你小时候,这城墙啥样?”他风趣地说:“咱们现在就站在城墙上呢!1974年修温孟公路,这一段是沿着城墙修的,公路下面垫的全是老城墙的土。以前这城墙可高得很,站在城外,你连城里的树梢都瞧不见!”寻访古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遗憾:你要找的东西总是刚刚消逝,好像你总是只晚来了一步。
  被迫无奈 入朝为官
    司马氏家族自古就是名门望族。司马氏的先祖休父在周朝时克徐戎(今徐州一带的部落)有功,周宣王将“司马”这个官职的名称赐给休父为姓,这就是司马家族之源。秦汉之际,司马懿的13世祖又因为伐秦有功,项羽封其为殷王,从此定居温县。司马家在温县定居8代之后,出了个司马钧,官至征西将军。钧生子司马量,任豫章太守;量生子司马隽,为颍州太守;隽生子司马防任洛阳令、京兆尹。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
    如果考察了司马家族的这段历史,你就不会对后来司马懿和他两个儿子都能成为政治家和军事家感到奇怪了。原来人家身体里有老祖宗留下的这方面的基因。司马防有8个儿子,皆有才识,时称“八达”,司马懿排行老二。旧史上说司马防家教很严,几个儿子虽已长大成人,但老子不说“进来”,儿子们都站在门口不敢进屋,不让坐就不敢坐,不问就不敢说话……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少年时聪明多谋略,博学广闻,“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南阳太守杨俊很善于观察人,他看到司马懿后,对别人说:这个小孩长大后,肯定不是一般人。尚书崔琰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是好朋友,他有一次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无比,才能在你之上。
    20岁出头时,司马懿被推荐当上了河内郡一个负责户口、田赋登记的官员。时任司空的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决定提拔他当官。没想到司马懿竟不领情,推托说自己身患风痹不能应征。而真正的原因是司马懿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出身不好。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曹操被称作“赘阉遗丑”,常常受到世家大族的歧视。以司马家族的门第,司马懿当时看不起曹操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如今在温县,还流传着一些反映司马懿装病这段历史的民间故事:司马懿拒绝征召,曹操顿起疑心,便派人扮成刺客前往试探。这天深夜,“刺客”翻墙越院进入司马懿住处,提剑便刺。警觉的司马懿马上悟到这是曹操派来打探虚实的,于是将计就计,放弃反抗,静卧不动。“刺客”见状,认定司马懿真是得了风痹,便收手而去。
    还有一个故事是与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有关的:有一天下雨,司马懿忽然想起他的书还在院子里晒着呢,情急间跳下床跑到院中收书,竟忘了自己正在装病。这一幕被家中一个婢女看到了。张春华知道后,立即将婢女杀死灭口。从此司马懿对他的夫人刮目相看。民间故事的可信度不得而知,但从中倒能看出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司马懿是个什么样子。
    公元208年,已经当上丞相的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入朝为官,并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来!就这样,司马懿不得已才应征入朝,当上了一个管理教育的官。可见,司马懿的仕途是伴随着恐惧开始的,他一生谨慎也是环境逼出来的。
  受遗二主 佐命三朝
    同朝为官,很快曹操就发现司马懿有“雄豪志”,而且听说他还有“狼顾相”。于是曹操就做了个试验:“召其(司马懿)前行令反顾,其果然面正向后而身不动。”“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这就是所谓的“狼顾相”。当时人们相信,有“狼顾相”的人易生反叛之心。曹操于是告诫曹丕:司马懿不甘人下,根本没有为人臣子的模样,你早晚提防着点。
    司马懿也看出了曹操对他的疑忌,于是更加“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让曹操觉得他是一个整日忙于琐碎事务、胸无大志的人。据说这一招还真有效,他很快就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我觉得这些故事不太可信,凭曹公的一世英明,岂能被司马懿的装模作样给骗了?况且,干活兢兢业业也未必就说明胸无大志。司马懿最终能成为曹氏的重臣,根本原因是他支持曹氏以魏代汉。
    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建议他自立为帝时,司马懿对曹操说:汉王朝气数已尽,十分天下你已有了九分,孙权俯首称臣,这是天意,做人要畏天知命啊!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立场和曹氏保持一致,才使曹操对他由猜忌转变为信任。
    曹操称魏王后,立曹丕为王太子,司马懿从此开始在王太子身边工作,经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深得曹丕的器重。公元220年在受禅台上完成的汉魏更迭的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司马懿一手操办的。临颍樊城镇的受禅台南面有一村,至今还叫司马营。当年司马懿在司马营附近驻扎有十几万军队,由此可见当时司马懿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
    曹丕称帝后,晋升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曹丕两次伐吴,都是委托司马懿镇守京都,“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曹丕在东征前曾下诏书说:我率军东征,你总领西边防务;我率军西征,你总领东边防务。
    曹丕临终前,令司马懿和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在曹叡时代,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了魏国最重要的谋臣和独当一面的军事首领。司马懿凭借拒蜀防吴的战功,由抚军大将军升为大将军、太尉。曹叡死后,他又担负起与曹爽同辅幼帝曹芳的重任。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可以说对曹魏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以晋代魏,统一了中国,也是得益于他打下的基础。
    历史上,随着司马懿从高大的正面人物逐渐“堕落”成反面角色,司马故里也渐渐湮没无闻了。虽然司马故里的名气越来越小,但博学的毛泽东主席却知道这个地方。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时,接见豫北各县市的负责同志,当介绍到温县的县委书记时,毛泽东张口就说:“你是从司马故里来的吧!”
  2003-10-06 大河报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二(2004/7/26 23:15:57)
兵动若神 计无再谋 “走进司马懿的故乡”系列之二
   ● 许笑雨
  虢公台上 大宴乡亲
    与安乐寨村一路之隔的上苑村是当年晋城的御花园,如今已经完全没有了皇家气象,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中原村庄。上苑村北有座土台,叫虢公台,这个已被考古证明与司马懿有关的重要遗迹,还是一堆土。
    考察中原的历史,你会发现许多遗迹都只是一堆土,这是“逐鹿中原”连年征战的结果。春秋时期,晋献公攻打虢国,虢公由秦国逃到温国。满怀复仇之恨的虢公在这里筑起高台,联合诸侯国登台誓师伐晋,后人称之为虢公台。安乐寨村、上苑村周围一马平川,唯有此台兀然突起,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摩天岭。1947年的春天,国民党联合孟县的反动势力,由孟县向温县进攻,人民解放军在此英勇阻击,并取得胜利,史称“摩天岭战役”。
    虢公台与司马懿的瓜葛,也是因为战争。景初二年,司马懿东征公孙渊,路过老家时,在虢公台上大摆宴席,和当地官吏、父老乡亲畅饮数日,所以虢公台又叫贺酒台。
    无论后世如何评论司马懿,他的品格如何值得怀疑,但司马懿头上那顶杰出军事家的帽子恐怕是谁也摘不掉的。在70多岁的杨文翰老人心中,司马懿就是位无人能比的大英雄。最近十几年来,为了挖掘整理司马故里的历史文化,老人走遍了温县的沟沟坎坎,自费出版了《司马故里赞歌》一书。有他的讲解,再平常的土堆也能变得生动起来。
    如今的虢公台已经看不出它是一个台子了,从西面望去,它是一条七八米高、300多米长的土垣,四周是高高低低的玉米地和棉花地。杨文翰说:附近用土都从这儿取,就是山也能挖完!正在地里施肥的一个农民很乐意参加我们的讨论,他放下手中活计,热情地用方言说个不停。他说早些年土台上还有建筑,土墙上有打仗留下的炮眼和枪眼……而对于1000多年前的司马懿和2000多年前的虢公,这个憨厚的农民笑着说:恁早的事,谁还记得?
  率军远征 平定辽东
    景初元年,魏国辽东(今天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的地区)太守公孙渊反叛,幽州刺史毋丘俭前去征讨,结果无功而返。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联合鲜卑人对魏进行侵扰。
    第二年,曹魏朝廷命令司马懿远征辽东。临行前,魏明帝找司马懿谈话,说:“此次出征本来不想麻烦你,但为求必胜,只有你去我心里才踏实。你估计公孙渊会用什么计策?”司马懿侃侃而答:“弃城而走,是上计;据辽水以抗大军,是中计;死守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坐以待毙,是下计。”明帝追问:“他到底会用何计?”答:“公孙渊一定会认为朝廷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必先据辽水而后死守,这是中下计。”明帝又问:“往返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回答得更加干脆:“去100天,回来100天,打仗用100天,休息60天,一年肯定够了。”
    这是《三国志》里的记载。
    司马懿率军自京城出发,路过家乡温县,在虢公台上宴请父老乡亲。趁着酒兴,他赋诗一首:“天地开阔,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虽然这诗赶不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气势,但也能看出当年司马懿对这场战争的必胜信心。
    司马懿率军进入辽东后,公孙渊果然派数万兵士在辽水东岸驻扎,连营六七十里。司马懿命令军队虚张声势,吸引敌军的主力,而自己的精锐部队则悄悄渡过辽水,直奔公孙渊的老巢襄平。
    手下将领不解其意,司马懿就给他们上了一堂军事课:敌人坚营高垒,不与我战,目的是想让我军疲惫松懈。我攻其所必救,令其不得不与我战。如今敌人重兵在外,巢穴空虚,我打襄平,敌人必定惊慌,惧而求战,战则必败!
    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害怕襄平有失,慌忙应战,司马懿纵兵逆击,三战连捷。公孙渊退守襄平,从“据辽水抵抗”的中计转入“坐守襄平”的下策。司马懿立即进军准备围城。
    可恰逢此时,辽东下起了连绵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魏军迫于水势,无法对襄平合围,而敌方却可以借机出城放牧、打柴。魏将建议“断其樵牧”,司马懿没有同意,又给大家上了一堂军事课:我们不远千里来此作战,不怕敌人进攻,就怕敌人逃跑,使战事旷日持久,或者留下后患。现在敌军粮草将尽,我们若抢夺他们的牛马,断了他们的樵牧,不是逼他们逃跑吗?现在我们就是要造成无计可施的假象,让他们安心待在城里,等到雨水过后,公孙渊就成了瓮中之鳖,想跑也跑不了了。
    时年八月,辽东雨停之后,司马懿急命大军合围,将襄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魏军在城外筑起土山,登高俯击,箭如雨下,昼夜猛攻。同时司马懿又令军士挖地道攻城。无奈,公孙渊只得派其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到魏军大营求和,提出“魏军解围后撤就投降”的条件。司马懿一听,二话没说,就把王建和柳甫的头给砍了。公孙渊又派人到魏营,提出“以儿子换和平”的新建议,请求解围。这次司马懿没杀来使,而是让他当传话筒,连挖苦带讽刺地给公孙渊也上了一课:“军事行动大体上有5个步骤: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你不自己绑着来投降,只有死路一条了。”
    司马懿一番羞辱逼得公孙渊只有孤注一掷实施突围。结果公孙渊在突围时被魏军击杀,辽东遂平。
  
  速战速决 拿下孟达
    1700多年前平定辽东的战役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也多多少少让我们看到司马懿性格的一个侧面。
    杨文翰老人骄傲地说:“没出兵就能看到胜利,还知道如何胜、胜在哪儿,你说司马懿厉害不厉害?另外,司马懿还把平定辽东的战役和讨伐孟达的战役对比,那段论述精彩得很啊!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你说这公平不公平啊!”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年司马懿在总结平定辽东的战役时,确实把这次战役与10年前也是由他指挥的讨伐孟达的战役做过比较,说明因敌施法、灵活变通的道理。
    孟达原是蜀将,因为早年没出兵营救关羽,得罪了蜀国的“一把手”刘备,另外他与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也不和。孟达觉得自己在蜀国没法儿混了,就率部投降了魏国。曹丕对孟达很是宠信,提拔他为新城太守。曹丕死后,在诸葛亮的策反下,孟达又想叛魏归蜀。诸葛亮为了促使孟达下决心,甚至专门向魏国透露孟达有意归蜀的消息。当时司马懿驻军宛城(今南阳),得到这个情报后,一面写信给孟达假意安抚,一面火速出兵。孟达看罢书信果然中计,以为司马懿对其并未怀疑,就犹豫不决,放慢了降蜀的步伐。而司马懿大军却星夜兼程,只用8天就兵临城下,让孟达措手不及。
    此前,孟达曾在信中对诸葛亮说:听说我举事的消息,司马懿一定会先向朝廷报告,请旨定夺。南阳距洛阳800里,离我这儿1200里,司马懿请示完再赶到我这里,至少得一个月。而那时,我就完全准备好了。况且我这里山高路险,司马懿恐怕不会亲自来。若别人来战,我就更没顾虑了。
    谁知司马懿竟然提前20天赶到,完全出乎孟达所料。司马懿一边分兵抵抗吴、蜀援军,一边亲率主力昼夜攻城。16天之后,司马懿攻破城池,杀了孟达,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场战役。
    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时,许多将领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像当年解决孟达时速战速决,司马懿说:当时孟达兵少而粮多,足以支撑一年。而我军兵力四倍于敌人但粮草不够维持一月,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即便是付出惨重伤亡的代价,我也在所不惜,实在是粮草逼的啊!现在情况恰好相反,贼众我寡,贼饥我饱,当然不用急于攻城。
    后来的唐太宗对司马懿颇有微词,但对他指挥的这两次战役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为“兵动若神,计无再谋”。
    公元219年,关羽围樊城,杀庞德,虏于禁,吓得曹操想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分析局势后建议曹操不要迁都,他说:于禁等人失败是因为不习惯水战,并非打不过,守不住。随便迁都,是向敌人示弱,而且会让老百姓害怕。刘备和孙权貌合神离,关羽得意,孙权心里并不舒服,可以联络孙权,让他从后面攻击关羽,樊城之围就可以解除了。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暗中勾搭孙权,结果关羽在魏吴的夹攻下一败涂地,不但失了荆州,连自己也身首异处。这一战甚至使诸葛亮原定的北伐中原战略计划无法实现,对后来的蜀魏战争影响很大。
  2003-10-07 大河报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