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November月
2521:6:53
妈妈:今天是您88周年冥诞,我们永远怀念您!儿:德培敬上
  无尽的思念
   今天是2015年11月25日 ,农历十月十四,是母亲88周年冥诞。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二年了。2003年的正月十五晚23点30分,母亲平静地躺在床上,永远的闭上了双眼,疲惫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那一年母亲76岁。当我们接到噩耗,连夜驱车赶回家时,母亲瘦弱的身躯已躺在堂屋的木板上,一张张的纸钱化作一缕缕青烟,依依不舍地飘向天空,仿佛母亲的灵魂还眷恋着这个家。
   十二年来,我常在梦里见到母亲,这次,小弟说他梦到母亲时,我也梦到了。而且就是在她冥诞日的前一段时候,我觉得这是母亲在托梦给我,叫我不要忘记她88岁的生日。您放心吧,敬爱的妈妈,儿子永远不会忘记您的!今天,我写下这篇短文敬献给您!
   我的母亲是一个正直善良勤劳节俭的人。一辈子辛辛苦苦,舍不得穿舍不得吃 ,养育了我们姐弟六人,四十岁左右就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和心脏病,一发起病来,一咳半天喘不过气来,脸憋得通红,人难受极了,我每次看到,心如刀绞,但又爱莫能助。而且那时候操持家务主要靠她,她又好出汗,经常是汗遢了背咳,遭了不知多少罪。现在我想起来,都非常难受。等到我们都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后,儿子们又都不在身边,逢年过节,是母亲最期盼的日子,希望我们都回去,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团聚,是她最高兴的时候。过完节大家离开时,母亲又是很难过的,小弟当时在天津,记得他曾说过,每次走时母亲总要送他们很远,儿行千里母担忧,那种依依不舍的母子情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的心情正如苏轼读孟郊诗所说的那样:“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母亲去世的第二年,2004年春节,我们回家为母亲举办周年祭,我曾写了一副对联表述当时的境况和心情,联为:“长歌当哭游子孝女思念慈母音容宛在;孤灯如泣寸草春晖感叹家园物是人非。”是啊,当我们从外地赶回家中,由于母亲的离世,老父亲一个人也在那住不下去了,搬到别处了。老屋里只剩下母亲的灵牌和画像,孤零零的摆在那儿,令人悲伤不已。母亲在家就在,母亲不在家亦不在。古语说:宁死当官的老子不死叫花子的娘,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母亲拖着病痛的身体为我们的成长辛苦了一辈子,而当我们有能力报恩于她时,她却过早的离开了我们。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苦楚让我们后悔莫及。善待老人,孝顺父母,我们必须牢记于心。母亲出生于公元1927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十四,七十六年的风雨人生已经画上了句号,但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无穷无尽的。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她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但在我们儿女的心中她是一朵永恒的浪花;在茫茫的人海里她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常人,但在我们儿女心中她是一个我们永远铭记世代相传敬仰的伟人。
  
  
永生的母亲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最新经典Top 5
□王义华:我的两位高中语文老师相册评论(2012/9/12 19:24:21)
向老师父子,都教过我高中语文课。老向老师(校长)大概是替小向老师代课,给我们上过几节课,记忆也深刻。想念亲爱的老师!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