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置顶 |
l.j:25周年的祭奠 | 二十五周年祭
今天,是您25周年的祭日,一个敬仰您的人,来此祭奠您!
25年过去,历史一瞬间; 25年时间,人生路漫漫。25年前,人们刚刚望到曙光的时候,你就匆匆离去,没有来得及享受舒心的日子;没有来得及扬眉吐气;能够告慰您的是:我们这一代看到了希望与曙光,不再受人欺诈,不再受人白眼;没有了黑五类的日子您能够想象得到是什么的样子。如果您能看到今天,您的笑容一定会时时在眼眉宇间。
25年前,天空乌云密布,人间阴霾森森,您承受不了社会的不公正待遇,又没有发泄的地方,因而积怨成疾。您终身行医却难以摆脱病魔的折磨,只能望天长叹,听天由命。如果是今天,医疗水平的提高,您或许能够健康的生活着。但是那时,只能如此而已。
25年间,后人没有忘记您,在这里为您建立了纪念网站,每天都有人来此点歌、献花、祭酒、上香、点烛,来此寄托哀思,这是不幸中的大幸,有了先进的寄托哀思的工具和无限的祭奠空间,这是您想象不到的事情。
25年后,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人间处处闻啼鸟,我们沐浴在春风之中,与您同龄的时候,能够享受一些人间的温暖了,您知道后一定会很高兴的。
在25周年祭日的时候,衷心祝愿您在天上如意、幸福!
(2002/8/6 8:27:20) | [编辑][消顶] |
|
lj:父亲节的祭奠 |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来祭奠您!您是伟大的、慈祥的父亲,您是令人尊敬让人怀念的父亲。我们思念您!
父亲是伟大的。一代又一代父亲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子女,让社会的车轮不断的前进,使社会得到了不断的进化。因而后人为了纪念伟大的父亲,确定了今天这个日子为父亲节。
父亲是伟大的。他们的牺牲精神为后人换来了幸福得明天,他们为了子女可以抛头颅洒鲜血,他们为了子女可以把任何统治者的牢底坐穿,他们为了子女会舍弃自己的一切利益,他们为了子女会勤劳一生省吃节俭。
父亲是伟大的,他们承载了家庭中主角的重任,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不能讲不能说,默默的压在心头埋在心里。他们内心的压力是巨大的。因而不少父亲被压倒了,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可是他们却没有一点怨言,还怀着对子女的那么多的内疚离去。他们为不能为子女提供优裕的生活而自惭,为不能为子女找到个好工作而自愧,总之,他们怕自己的子女对自己不满,因而竭尽全力的去拼搏,去奋斗,结果可想而知。
您和我父亲是同龄人,是伟大父亲中更伟大的父亲。你们的中年遭遇了政治动乱和十年浩劫,你们的才华遭到了淹没,你们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不仅如此,你们连正常人的政治经济生活都过不上,还要承受恶魔们的折磨。你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人魔的折磨造成了病魔的折磨,结果没有挺过来。如果您能再坚持一下,第二个春天就会到来,您也会重新享受人间的美好生活。
当我们成为父亲后,一年又一年的生活让我们懂得了明白了做父亲的伟大意义。今天来祭奠您,是想表达我们的心意,表示我们对您的敬重。
我们的愿望是:让千百万父亲能解脱出来,让今后的父亲们都能够做真正的父亲,让父亲们少为子女们操心,让子女们明白什么是父亲,让子女们早早的子立起来。
每个父亲的一生都不容易。您们这一代是中青年饱受折磨与摧残,我们这一代是青少年饱受坎坷与磨难,可是不少中青少年得志的父亲们,却要品尝老年的风蚀残年。有时候,命运是公正的,你今天不遇到你明天就会遇到。所以我们要拚命的去抗争,去争取活好过好每一天。
您—伟大的父亲安息吧!
(2002/6/16 10:21:57) | [编辑][消顶] |
|
2000.12.18:2000.12.18 | 点点烛光,带我回到了从前……。
我记得你年青时的模样,我5、6岁记事时,你30岁左右吧,你英俊、潇洒,1.78米的略瘦高的个儿,那时在人群中是鹤立鸡群了。你常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绒衫,左手撑在腰间,站在楼房的门口,笑咪咪地看着那些在大院的草场里玩耍的我们(一群小捣蛋)。
你还喜欢带那副并不深的玳瑁边眼镜(150度吧),更显露出你那书卷气,好象是满腹经卷的老师。其实,你还是不带眼镜的好,你那明亮而又略带忧伤的的眼睛,是最令人难忘的,许多人都说你长的像赵丹,就连你那照相馆的老朋友把你当成他的“模特”,没征得你同意,将你的照片摆在了橱窗里。那时,还没有“肖像权”、“版权”这一说,不然怎么也要与他打官司。
可惜,政治运动多如牛毛,你一生就在运动中“游泳”,从未上过岸,这样的“运动量”使你疲惫不堪,才十来年,你就未老先衰,三年自然灾害后,你就患上了胃病,后来又得了肝肿大,刚四十岁,小朋友就叫你“老伯伯”,就在此时,中国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代,在这暗无天日的年代,对你的摧残又升级,终于积郁成疾,英年早逝。
爸爸,如果你活到今天也只是73岁,还年轻呢。
(2002/6/1 17:58:54) | [编辑][消顶] |
|
jie:想起你,两眼泪汪汪 | 爸,越了解你的生平,越使我心痛。
49年至52年间,你23、4岁的年纪,从学校毕业,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单位遇到正在读书妈咪,你们可以算是一见钟情,在妈咪的班级,你们是公认的“金童玉女”,你工作之余,常赶到江湾,妈咪读书的地方,那时的江湾是一片田野,凉风习习,空气清晰,你同你的心上人漫步在乡村、田间,多么幽静、浪漫的生活,这是你一生中短暂的幸福生活,是留给妈咪唯一一段甜蜜的回忆。 (2001/7/8 16:43:21) | [编辑][消顶] |
|
lei:那条铁路 | 爸,还记得我们刚从市区搬来市郊结合部时,我和妹妹到市区原来的学校读书所走的小路,经过一片农田,并要横穿通往西区火车站的铁路,那时我13岁、妹妹10岁。
那片农田被小田埂分割成一方一方,种着各式素菜,田埂边间隔不远就是一个粪坑。夏季,清新的菜香夹杂着升腾的粪臭散发在绿油油的田间。
时不时可见农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田中间横过一条铁路,两边没有隔离拦,把小路切成两段。
刚开始走这条小路,我和妹妹往往要与奔驰的火车赛跑,经过这里的火车都是些货运车,十几节的车箱慢悠悠地要等待多时,我们没有耐心等待,所以,当火车在远处刚露脸,我和妹妹便狂奔起来,争取在火车到达之前,抢先穿过铁路。
有一次,一位同学的母亲与我们同行,被我们的举动吓住了,她告诉我们如此之举的危险,但并没有阻挡我们我素我行。
“文革”期间,连连发生了些事故,我们才吓坏了。
有一次,是个学校的老师自杀,被撞断两腿,另一次,是一个女士被撞,据说肠子绞断,粘满了铁轨。
我们觉得铁路是个恐怖的地方,渐渐避开了这段路。
今天,招聘会结束,我沿着铁路的原址走着,这里已经改建成轻轨,轨道架空七米以上,来去不影响地面通行,对人没有安全的威胁,不能再成为自杀的场所。
地面空地铺满绿草,种满鲜花,展示出今天生活的美好,爸爸,活着就有希望。 (2001/4/21 16:46:56) | [编辑][消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