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2011年September月
2023:17:32
“保险先生”段开龄教授,段祺瑞的侄孙段海澎
  一个有争议的北洋军阀
    
    我192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从小背诵四书五经。我的祖父是北洋军阀段祺瑞的弟弟,我小时候也叫段祺瑞为爷爷。
    段祺瑞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蒋介石、傅作义曾就读于此。他与冯国璋、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三杰”。
    民国年间,1913年,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1916年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0年7月辞职移居天津。1924年10月,59岁时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曾任过参谋总长、参战军督办、边防督办。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愿承担全部的责任,自动辞去所有职务。此后退居天津,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自号正道居士,每日吃斋、诵经、看书、下棋。
    段祺瑞自己没有房产,他号称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他一生酷爱围棋,资助过中国大批的围棋手,包括吴清源、汪云峰和顾水如等,被称作“中国围棋的大后台”。因段祺瑞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帝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我小时候为什么不愿意提他?在学校里面不愿意提,不愿意表示我是特殊分子,对不对?我们就是一个普通学生。但是他在我心里呢?当然我是佩服他的,以他为榜样。我要做出事业来,我不做大官。爷爷就说你们不要做官,你们自己创造事业,好好读书,就是这样。不做官是他给我们的这个要求。
    我心里非常崇拜他的为人。他非常廉洁啊,怎么廉洁法,不收礼,不收贿赂。能够为你帮忙的帮忙,并不需要你一定要给我什么,我才帮你忙。
    他信仰佛教,后半生一直在吃素。他不幸患胃病,身体十分虚弱,家里人劝他吃些肉补身体,他说就是死了也不能开荤。
    段祺瑞作为一个有争议的北洋军阀。解放初期,章士钊曾将段祺瑞的历史扼要书呈毛泽东。毛泽东阅后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
  
  长途跋涉到大后方读书
    
    1937年,“8?13”淞沪抗战爆发,我们家不愿意做亡国奴,逃到后方去。我们开始要念书了,那个时候把许多大学迁到内地,上海的交大西迁到重庆,复旦大学迁到重庆的北碚,清华、北大、南开迁到云南,浙江大学迁到贵州,最困难的时候,把大学迁到那里。
    逃难那年,我小学刚毕业,十二岁。我们在皖南经过芜湖,经过黄山、屯溪,到江西。没有坐火车,一大群人一起走,背着行李,走了两三个月了,才走到湖南长沙。到了长沙,国民政府在长沙登记开始办中学,收容从战区逃到后方的中学教师、中学生。这个叫国立中学,从国立第一中学办起,一直办了二十多所国立中学。我是登记在贵州铜仁的国立第三中学。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吃中国老百姓的饭。这个中学不但不要学费,而且供饭宿。住在学校,供住供吃供衣穿,冬天的棉衣制服,夏天的单衣服,都是统一发的,都是政府负担的。我一直在那里把中学读完,然后我到重庆去考大学。
    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统考,都是各个学校考。我考了几个学校,但是我选定到交通大学。一样公费,供给学校宿舍,供给饭吃,一直到大学毕业。1946年,交大从重庆迁回到上海。1948年,我毕业。所以人家问我,我说我在中国的学习成长,都是用中国老百姓供应的钱。
  出国留学不容易
    中国小学生都知道詹天佑。詹天佑怎么会有这个本事的?清朝,在李鸿章、曾国藩时代,派了一百二十个小孩子到美国念书去了。负责“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是一位叫容闳的先生。后来,清朝政府说小孩子到美国去念中学念大学,辫子剪掉了,穿了洋服了,没有等书念完,就要撤回来了。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然后,容闳说既然不再送学生,我们在国内办学校。这样才办了两个学校。1895年,办了北方的北洋大学西学学堂。中国最老的大学不是北京大学,不是清华,而是北洋大学西学学堂,今天的天津大学。1896年,在上海办了一个学校,南洋公学,发展一百多年,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有个大楼叫容闳堂。旁边一块碑文,一百二十个学生的名字,到美国去的经过。
    抗战胜利之后,举行三次考试,公费留学。我是1948年考的,当时已经乱得没办法。名义上是考了公费,但蒋介石自己都没有钱了。我是因为考取了,可以拿到国民政府的护照,这样才能到美国来了。
    然后再想办法,家里给我筹钱,我自己筹钱,朋友借钱。美国领事馆的签证要有两千四百块美金的存款,给你签证到美国读书。
    这个读书生涯。很不容易,留学生活苦不苦?我又没有钱,当然苦啊。两千四百块交学费到费城,美国最有名的最老的管理学院,宾夕法尼亚富兰克林大学。剩下来没有几个钱吃饭了。没钱吃饭怎么办?做苦工啦。没有吃饭就是饿啊,两天没有吃东西都有的。那做苦工能做什么活呀?在人家家里去帮忙扫地,擦桌子椅子,帮人家家里面做事。
    那个时候要住房子。学校不管研究生的。学校宿舍只给本科生住的,研究生要自己安排住处。学校给我一个名单,说你自己去找房子,到附近的老百姓家住。我拿了这个名单去找房子,按门铃门开了,夫人女士出来。我说你是不是有房子啊。她说,我刚刚租出去了。就是不想租给你。跑了好几家都是如此,这就是种族歧视。后来总算是有一家接受了我。
  我也被美国当局扣留了
    1950年,朝鲜战争发生了。中国志愿军和美国打仗了,美国政府把所有的中国留学生全部扣留,不准离境,护照没收。扣留在什么地方?你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没有坐牢就是了,但是你不准离境,三个月要到移民局报到一次,你在干什么。就是扣留我们学生的。
    一直到1955年,中美日内瓦谈判,中国把侵犯中国领空而被击落飞机的美军飞行员还给美国,美国让一部分留学生回到中国,包括钱学森、张文裕、林兰英等学者获准回国,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那一批回来五十几个。
    你走就走,不走就又不许走了。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回来呢?我书没有念完啊,等到我念完书又不许走了。美国人在我们身上投资了,这次投资,本小利大了。这样子,我们念到念完硕士念完博士为止,不准离境。
  邓小平接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79年1月,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先生访问美国,并接受了坦普尔大学授赠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此事主要由牛满江教授和我一起促成。
    当时我跟牛满江教授在一起。当时,我们听说邓小平要来了,所以我们希望坦普尔大学同中国建立关系。我们跟中国联络代表处联系,那时候没有大使馆。华盛顿跑了好几次,要他们跟邓小平去说,希望能够接受坦普尔大学给予的学位。后来,代表处通知我们了,要在华盛顿国会授予学位。
    1979年1月31日,费城坦普尔大学在华盛顿的布莱尔大厅举行仪式,授予邓小平“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当时我也在现场。我跟邓小平说四川话啦,他以为我是四川人啊。其实,我过去在重庆读过书。
    我见到邓小平,是我人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不久之后,我就接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正式邀请,并于同年初夏访问祖国。
  保险先生是这样叫出来的
    
    我于1949年秋前往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研习保险,在我之前的半个世纪中,来美学习保险的中国留学生大概只有五位。
    上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不景气时期,年轻人大量失业,老年人被迫退休,百姓无以为生。美国政府为实施《社会保障法》开始借助于保险,设立联邦政府的“老年保险”,各州政府开办“失业保险”,当时以产业工人为主要对象。二次大战后,受英国全民保险的影响,美国开始修改《社会保障法》,扩大到以全民为保障对象,在原法案的养老保险之外,增加了“遗孤保险”。之后,“社会保障”一词开始在美国各地流行。
    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曾经把所有的外国保险公司都赶出去,把外国保险公司的中国业务的保险完全封掉了。中国把所有的保险单位并在一起,成立了一个保险公司。过了不到两三年,也踢掉了,中国不需要这个资本主义的东西。
    我于1960年初在美国创办了“风险管理”学科,10年后又首倡“宏观保险学”。
    1979年,中央统战部邀请这一批筹备人民保险的人,跟我见面了。当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在筹备复业,筹备人员大多是解放前的“老保险”,这使我认识到国内保险专门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产生了为祖国保险教育现代化尽点力量的强烈愿望。后来就在统战部和教育部的安排下,访问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多所高校。
    1980年,中国开始恢复办保险。当时最难的是没有人才,这些人都是1949年之前的,所谓老保险。这一帮人来重新办这个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才正式成立。那时候,我看好保险业在中国的前景,中国要现代化。
    保险是什么?中国孔老夫子说的,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百姓要有饭吃了。一生一世,从小到大,中国人以为这个只是理想,孔老夫子说说的。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实现使老百姓有饭吃。今天这些洋学生,见面就说,你好不好,How do you do?我们见面打招呼,朋友,你吃饭了没有啊?关心你吃饭,却从来没有想办法,怎么能够保证你孔老夫子所说的,生老病死一生之中,都有饭吃。
    这就是保险,保险是共同负担损失。我到了美国,才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我今天退休了之后,我不担心没有饭吃。我每个月,支票照样寄来给我。英国人能够办到,美国人能够办到,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办到?所以,我大力在中国推广保险的理念。
    1985年6月,我开始与国内各大学接触,建议设立精算学课程,同时也在美国争取北美精算学会的支援与合作。我奔波海内外,穿针引线,于1987年在南开大学首开中国大陆精算教育之先河,培养造就了中国第一批精算师。
    1997年,中国一位国家领导人到费城访问。他特别对大使馆工作人员说,想到费城见见这个交大校友段教授。这个样子,他一见面就和我握手说,Mr.Insurance,保险先生就是这么叫出来的。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September月
2023:12:35
留言hfdhp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September月
519:55:26
文选评论段氏后人
  章士钊的题名:合肥段公芝泉之墓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July月
2917:53:17
留言访客
  我是十九世组段应朋的四子段祚宏的后人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July月
2917:51:29
脉络访客
  十七世 段本泰:长子成秀,次子必秀
  十八世 段必秀:娶汪氏,长子应朋,次子应美,葬于寿州南乡保义集东段家岗南,岳庙甲庚向有碑
  十九世 段应朋:谱名肇朋,娶妻袁氏,生子祚伯、祚台、祚海、祚宏、祚亮),夫妻合葬于寿州南乡段家岗南岳庙侧庚向,有碑
  二十世 段祚台:原名宜台,娶戴氏,生子永廉,迁居六安,夫妻合葬于六安州北乡何家岗
  二十一世 段永廉:娶妻葛氏,生子芳杰、芳齐、芳明、芳诚,分别又名友杰、友齐、友明、友诚),葬六安城北何家岗
  二十二世 段芳杰:又名段友杰,诰赠建威将军,娶杨氏,诰封一品夫人,生子:佩、纯、粹,葬于六安北乡太平集北丰里大路侧乾巽向
  二十三世 段佩:字韫山,赏戴花翎记名总兵利勇巴图鲁,诰授振威将军赠荣禄大夫,生于道光壬午八月十五,娶赵氏,诰封一品夫人,生子:从高、从文,卒于光绪己卯年三月初三,葬合肥西乡何家庵
  二十四世 段从文:谱名段昭文,诰封振威将军,生于道光癸卯三月初七丑时,娶范氏,诰封一品夫人,生子祺瑞(启瑞)、祺辅(启辅,过继给伯父段从高/段昭高为子)、祺勋(启勋),卒于光绪壬午八月二十亥时,范氏卒于光绪乙酉四月初四子时,合葬于合肥西乡何家巷巽向。
  二十五世 段祺瑞:原名启瑞,号芝泉,生子段宽茂(段宏业),民国十三年大执政伟绩,详国史馆,卒葬北平西山。
  二十六世 段宽茂:字宏业,号最良,生于光绪丁亥十二月十八亥时
  二十七世 段昌世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July月
2917:50:34
脉络访客
  第九世(桂仑组)以上在另外一本谱里,暂时还没查到。第九世至第十八世为:
  庭兰子——桂仑(九世)——后景(十世)——勉宦(十一世)——宜康(十二世)——景嘉(十三世)——宪伦(十四世)——居崇(十五世)——存和(十六世)——本泰(十七世)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July月
2917:47:55
段氏流脉hfdhp
  最近查看1988年编修的英山《段氏宗谱》,卷七后部分“朝达组下桂仑组支系”中找到了段祺瑞家族从第十八世到第二十六世(段宏业)的记录。现在在合肥肥西县城西桥乡大陶岗村附近还寻访到了段祺瑞祖父段佩弟弟段纯、段粹的后人。
  
经典值8
[编辑][置顶][取消]

最新讨论
□钰棠:关于徐树铮遇难,薛观…(2025/7/27 11:47:04)
□段开健:开之辈应该是段芝贵后…(2023/7/18 14:31:37)
□访客:讨论(2019/7/27 14:05:19)
□访客:讨论(2017/7/31 19:20:58)
□访客:讨论(2016/10/6 17:34:43)
□段民生:七绝三首·国务总理段祺瑞(2016/3/12 15:40:10)
□赣州南康段民生:讨论(2016/2/6 16:29:42)
最新经典Top 5
□段海澎:徐树铮与洪克仁(2006/7/18 14:41:45)
徐树铮的哲嗣徐道邻所撰徐遇难经过:
  “先生被害的第二天,张之江的卫生处长洪君——段宏纲说,他本来姓段,名字叫段大洪——自称是先生的学生,愿以一门老小作保,两次跪着哀求张之江,请求寻尸装殓(他只要求殓葬,不敢说要运走)。张教他负具切结,结上一定要有徐某被陆某复仇所杀的字样(他因此写过两次结帖),才勉强允其所请。洪君一整夜在雪地里苦寻了两遍,才找到先生的遗体。又好不容易买到了人家一口寿木,把他装殓起来。第三天,由先生的卫士张振声用骡车运到北京。洪君因此大受张之江抱怨,就脱离了他的部队,也就从此长斋念佛了(我到处访求洪君的下落,前后二十年,未获踪迹。等我告了冯玉祥,洪君忽然写信给我,并把他手里保存的当时所有书面材料相片等寄来一大包,并追述当时求情寻尸经过,五千多字,一字一泪。他说他等待这一天,也等了二十年了)。”
  此文中所说的“洪君”与我家素有渊源。其名为洪克仁,号子谟,安徽寿县保义人,是我曾祖母的哥哥,我爷爷的大舅。我高祖父的弟弟段云(段昭元,号子翔)任段祺瑞私人秘书的时候,曾请徐树铮教做老师了他的4个晚辈,其子段大俊,其侄段大训(我的曾祖父)、段大鹏(曾在段氏私企天津裕源纱厂任职),以及段大训的大舅兄洪克仁(当时洪改名叫段大仁)。因此洪“自称是先生的学生”。徐树铮的这四个学生中就以洪最有成就,(后来获得过中将军衔),并最终以特殊的方式回报其师。洪克仁居住在北京新街口附近,其子洪绍荣已故,其孙现仍在北京。
  

□王:被鲁迅冤枉的段大爷(2006/11/16 11:27:51)

□在山中等候:段祺瑞-湖北英山段姓人的骄傲(2007/1/25 19:23:53)
段祺瑞(1863—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人,民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 祖籍江西波阳,其祖先后移居安徽英山(今湖北英山)。后移居至六安太平集(?)与合肥相邻的地方,所以段祺瑞自称是合肥人。188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习炮科。1889年获选派到德国留学两年学习军事。回中国後加入袁世凯手下,于小站练兵,成为袁的亲信。段祺瑞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蒋介石、傅作义曾就读于此。与冯国璋、王士珍并称为“北洋三杰”,中华民国建立之後,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1913年,一度代理国务总理。此後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
    袁世凯倒台後领导亲信加入北洋政府。他是军阀派系内的皖系头目。1917年担任国务总理期间与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引发府院之争,引发由张勋领导的溥仪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後即被镇压。他曾于1924年至1926年接替直系军阀首脑,任北洋政府的临时执政。1926年参与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租界当寓公,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1933年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九一八事变後,拒绝与日本人往来,颇有操守。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于万安公墓。
  
    所有教科书上都是将他认定是历史罪人:反动的皖系军阀首领、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残酷镇压压了“三一八”爱国运动的刽子手。可以说,段祺瑞的真实面目被“先入为主,为我所用”的利己主义史学观遮蔽了。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愿承担全部的责任,自动辞去所有职务。家里人说他当时不在执政府里,也不可能命令开枪。段祺瑞在知道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并从此终身食素,以示忏悔。据李洁所著《文武北洋》一书中引用的史料表明:俄罗斯国家档案解密史料显示,“三.一八“是在苏联人幕后导演下酿成的一个血案。而对中国人来说,这背后的阴谋,无论是领导和支持群众运动的李大钊、鲁迅,还是千夫指的段祺瑞、章士钊,竟根本不知。这个史料是可信的,当时苏联正向中国输出“革命”,并想在中国的土地上从日本人手中夺得更多的好处。他们认为段祺瑞是“日本代理人”,因为他向日本人借钱打仗。
  
    说段祺瑞“亲日”。就因为他向日本人借钱打内战。对此,该书也有记载:一天,冯国璋(时任代总统)约总理段琪瑞等几个人一起打牌。段刚一坐下,冯就说:“现在外面都说你向日本借债,打内战搞武力统一,你要慎重啊。”段是个急性子,一听就火:“谁说的?是谁在发这种不利于国家的谬论?”冯说:“你别管是什么人说的啦,事情不是明摆着吗?”段说:“政府经济拮据,处处需要钱,入不敷出,不借债怎么办?打内战搞统一,谁愿意打仗?可是你不打他,他打你,就拿湖南的情形来说,是我们要打仗,还是他们要打仗?主持一个国家的人,没有不想统一的,难道说你当大总统,愿意东不听命,西不奉令,跟中央对抗吗?”冯说:“可是借债多了,将来怎么还哪?打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枉使生灵涂炭,实在叫人痛心!我看还是都慎重点好。”段说:“慎重是对的,可是不能不干事呀。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下,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段祺瑞的逻辑很明显:要统一,就要开战;要开战,就得有钱;中国穷,只能外借;国强后,借了不还需要!从国际信誉上讲,借款不还,是有点赖了,但对长期以来就没对我们仁义过的恶邻,这样的做法也委实不算不定期分!事实证明,老段的确没错,他的赖账法成功了!蒋介石先生统一中国后,尽管国家还没来得及强大起来,但南京外交部宣布:北洋时代的绝大部分外债,本政府统统不予承认!
    1933年保持晚节,坚决不做日本汉*傀儡,被蒋介石接到上海居住。 1936年,不幸患胃病,身体十分虚弱,家里人劝他吃些肉补身体,他说就是死了也不能开荤。同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段祺瑞自己没有房产,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他一生酷爱围棋,资助过中国大批的围棋手,包括吴清源、汪云峰和顾水如等,被称作“中国围棋的大后台”。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帝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在弥留之际,依旧忧国忧民,留下亲笔遗嘱“八勿”,阐述复兴之道,足可传世。其中说:“余年已七十余,……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段祺瑞作为一个有争议的北洋军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能得以盖棺,同毛泽东对他的一番评价有关。解放初期,章士钊曾将段祺瑞的历史扼要书呈毛泽东。毛阅后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
  

□徐帆:留言(2008/11/15 14:08:36)
向段老先生致意,我是段老先生的业余研究人士,对段老的一生,我认为是功大于过的,且不说三造共和,单是派徐又铮收复蒙疆一事就可以作为爱国人士的证明。而段老晚年不为外寇所胁迫更是让人佩服。三一八惨案或许有些内情我们还不知晓,单单看段老事后的表现,就感觉事情的直接责任有些蹊跷,完全归咎于段老好似有些不公的,有些历史书以意识形态阶级成分划分人物,我认为有待斟酌的。今天看到段老网上纪念馆很高兴,也向段氏后人表达敬意,并祝大家万事如意!

□全真一子(强国论坛):留言(2009/5/5 20:24:50)
芝泉老人与国有功。所谓五四时间,乃是流氓无产者的暴乱!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