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2013年June月
1820:35:44
留言謝輝煌
  我叫謝輝煌,江西人,1931年1月出生。1949年初夏,胡璉將軍得老長官江西省主席方天將軍的鼎助,在贛東、贛南征兵成軍(即第十二兵團,暱稱「胡璉兵團」),並成立了一個「韻粵閩邊區軍事政治幹部學校」(代號為「怒潮學校」「怒潮」二字出自軍校校歌),吸收了河南南下的幾百名流亡學生,及江西千多名知識青年,邊走邊訓。秋天,該校已遷到廣東潮汕地區,又吸收了由兵團副司令柯遠芬將軍招考來的幾百名粵東青年學生,編成了三個大隊十二個中隊及一同女生區隊,我被編在第二大隊第七中隊。段將軍任第二大隊大隊長。該年九月三十日,由校長柯遠芬將軍帶領全校師生,於汕頭港搭乘招商局「海辰」輪東渡台灣。十月二日抵基隆18號碼頭。下船後,轉往新莊國校暫住並過完中秋。然後,開往新竹縣新埔鎮,借住該镇國小教室等場地展開各種軍事訓練。那時,大隊部等於是個虛級,段將軍跟學生講話的機會不多。但是,他那個剃光頭、扛「38」步鎗、揹背包、跟學生一起行軍的形象,很使我們感動。不過,他那雙「藍眼睛」也很使我們好奇。直到1950年秋天,全校再遷回兵團所在地「金門」並分發各部隊後,才斷續得知段將軍乃系出名門,母親是德國人。另外,也有資訊傳說,段將軍曾在徐蚌會戰時被俘後逃出來的(事見胡璉<悼李光前團長>,收在金防部編《廿年》),所以自剃光頭,以寓洗面革心,奮發團強之意。1951年後,「怒潮」的師生,很多都各奔前程了。我轉入了通信兵科,於1956年駐台北市安東街(信義路與和平東路之間)。某次颱風過境期間,曾在距3路車終站不遠處,見過段將軍一次,只敬了個禮而已。那時,散居台北各軍事單位工作的「怒潮」師生,少說也有一、二十打。而從亞洲一號到十號,以及陸軍、联勤两總部的總,機上,都有「怒潮同學」。也不知是那裡傳來的消息,說段大隊長的夫人是陳誠將軍的表妹。陳誠失勢後,段大隊長匕受了些影響。我們聽了,常在電話裡替大隊長叫屈。惟事實是否如此?無法證實,只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罷了。時光荏苒,大隊長轉眼就八十大壽了。那是1996年的事。當時,「怒潮人」舉辦了一個「重返新埔校園」的活動,並且編印了一個16開本的紀念文樂《我們青春年少時?怒潮師生話當年》,大隊長不但寫了一篇<新埔校園回顧--怒潮健兒頌讚>的文章,還來信說:(等眼睛白內障治好後)將不放棄難能可貴的良械和怒潮同學--鐵血男兒們共聚歡余支,以解渴念云云。我退休後,因喜歡文藝,認識了小說家張放先生(今年四月已謝世),當他得知我是「怒潮的」,硬誇「怒潮」了不起,還說我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原來,他當年參加國民黨的介紹人,是我們第十隊的陳國章,那時,我們巳掛了准尉,他還沒進幹校,輩份上,說我比他大。2008年左右,他在寫两岸古今的人。我順便跟他談了一下我們的「段大隊長」,他一聽是「段00的孫子」,便要我多說些。而且很快就寫了一篇<前人種樹>,在《世界詩壇》發表。讚美段將軍「質樸」、「正直」,「是軍人楷模」。2009年5月結集成書前,為書名用「瑣話」好,還是用「閒話」好,曾來電磋商半天。書印好了,那篇<前人種樹>排在第一篇,把資料得自於我的事也記了進去,也可見他對段將軍敬重之一斑。以上舊事,聊作對大隊長的追思。我的E-mail是:hhuang.hsieh@msa.hinet.net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October月
2418:3:56
参观访客
  学校要举行“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团日活动,我们想借此机会参观一下段祺瑞先生的故居,感受一下,前辈的历史氛围,不知是否可以,有没有什么规定?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September月
112:40:6
留言访客
  敬爱老人家 早年可能 就学过雷峰 学过伟大领袖的为人民服务 大概也知道三个代表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May月
1221:9:0
寻找一位安徽籍80岁老人zjh
  找一位安徽籍80岁老人,没有联系方式,他说与段祺瑞后人有交往,希望给点信息,QQ号:50155297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July月
2917:47:55
段氏流脉hfdhp
  最近查看1988年编修的英山《段氏宗谱》,卷七后部分“朝达组下桂仑组支系”中找到了段祺瑞家族从第十八世到第二十六世(段宏业)的记录。现在在合肥肥西县城西桥乡大陶岗村附近还寻访到了段祺瑞祖父段佩弟弟段纯、段粹的后人。
  
经典值8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June月
1315:21:51
请教访客
  湖北英山段姓始祖是南宋段彦宗从江西波阳搬迁过来的,不知道段祺瑞的先祖什么年代从湖北英山瓦寺前搬迁过去的,也不知道搬迁的线路是从安徽寿县还是别的地方。英山段姓是第一大姓,但当地很多人并不知道段祺瑞和本地段姓同宗。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y月
145:27:19
克虏伯历史档案馆访客
  克虏伯历史档案馆:
  archiv@hak-krupp-stiftung.de
  他们保存有全部历史档案照片
  
  regards
  
  Y. Zhou
  from UK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y月
145:3:25
相册评论访客
  what is the germany name of your granda father staying?Yanzhou.zhou@ntu.ac.uk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7年November月
216:33:24
祭拜段虹
  今天是老祖的祭日,在此祭拜!!1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7年November月
216:31:16
祭拜段虹
  今天是老祖的祭日,在词祭拜!!!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2007年October月
3017:13:19
点评55683号相册文件访客
  最早去克虏伯的是张之洞的幕僚唐庆傲。丛三品督办。厂长兼职总工程师。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November月
212:55:11
纪念段虹
  "三造共和"的美誉,"六不总理"的称谓,谁可相比?在此祭拜祖先!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October月
2018:11:57
谢谢段殳段海澎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June月
59:50:7
寻根究底段宗君
  据我族谱记载,我英山(1932年前属安徽省)始祖段彦宗公乃唐太尉段秀实孙至中公之后人,至中公迁居江西饶州传约20余世,始祖彦宗公(南宋累官内史)方由江西迁居湖北英山瓦寺前,至我辈为28世,照这样算来,祺瑞公为秀实公38世孙可能有偏差。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June月
116:4:37
段宗君先生您好!段殳
  据我所知,先祖段祺瑞是唐太尉段秀实(719-783,今陕西千阳县西北人)的第38世孙,祖籍是江西鄱阳湖畔的波阳,明末迁至安徽英山县,后迁至寿县,最后移居六安县。段祺瑞于同治四年(1865年3月6日)出生于六安,1870年5岁时,迁至安徽肥西县陶岗村,当时家里购田地100亩,其父段从文在乡间种田。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段慧敏:一定要看!(2005/3/21 21:37:22)
http://202.96.224.197/dabl/zhjjm/200412230005.htm
  大家都去看一下!
  看后留言!

□hfdhp:段氏流脉(2011/7/29 17:47:56)
最近查看1988年编修的英山《段氏宗谱》,卷七后部分“朝达组下桂仑组支系”中找到了段祺瑞家族从第十八世到第二十六世(段宏业)的记录。现在在合肥肥西县城西桥乡大陶岗村附近还寻访到了段祺瑞祖父段佩弟弟段纯、段粹的后人。
  

□段虹:问候(2005/3/2 14:32:37)
希龙叔 :您好!
  祭祖活动取消是我和段殳所做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时间太短,与其草率行事,不如明年来做,这也是我们晚辈对祖先的尊敬,希望您能理解。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欢迎您来北京!代问婶婶好!还有弟弟妹妹们好!

□段殳:小姑奶奶说的是这篇文章吗?(2005/3/21 22:13:45)
许多人都是从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知道段祺瑞及其执政府的。但这位早年亲日且声名狼藉的北洋军阀,却在晚年发誓抗日,显现了难得的民族气节。本文提供了不少史料,让我们读出了人与历史的复杂内涵。
  
  蒋介石遣使促南下
  
  上海淮海中路1517号那幢掩映在翠绿丛中的花园别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作过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现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月,在北洋政府曾两度执政的段祺瑞迁居此楼,并在这里度过了余生。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是继袁世凯之后威权最盛的北洋军阀。1926年,段祺瑞退出政坛后,曾长期寓居天津租界。年近古稀的他为何突然拖着衰病之躯,千里迢迢南下寓居上海呢?原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鲸吞了我东三省,继而又企图控制华北地区,谋划组织华北傀儡政权。日寇在京津物色合适人物,其中最主要的争取对象之一就是段祺瑞。在日寇看来,当年的亲日派领袖段祺瑞与日本政府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虽然他退隐后无权无势,但倘若能在傀儡政权中挂名任职,那影响也是不小的。为此日寇派段祺瑞的一些故旧部属劝他出山,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叫王揖唐。到1932年底,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曾经数次到津密晤段祺瑞,请段出面组织华北政府,日本愿以全力支持。段虽未答应,但也曾提出几项条件。其中一条是由日方提供3000万元以组织华北政府,发起“倒蒋”,并先提供60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
  
  蒋介石获悉了这一情况。1933年初,华北局势危在旦夕,蒋介石深恐段祺瑞真的出山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于是急忙派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作为特使赴天津,秘密安排段祺瑞到上海。钱新之持蒋介石致段祺瑞的亲笔信到天津后,在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蒋介石小同乡李思浩的陪同下,拜见了段祺瑞。段与蒋有过一段师生关系。蒋介石早年曾就读于保定军官武备学堂,段祺瑞当时兼任该校总办,虽未为蒋直接授业解惑,但也算有师生之谊。蒋介石曾对段祺瑞侄儿段宏纲说:“我亦保定军官学堂学生,段先生是我的老师。”所以,钱新之一见段祺瑞,就递上蒋介石的信,并说蒋委员长十分想念老师,盼老师南下住一段日子,还许以国民政府名义给予优厚待遇。段祺瑞此时深感自己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他也认定一旦出来做汉奸,便会落得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但又不敢断然拒绝,怕遭不测之祸,无奈之下只好与日寇虚与委蛇。在这进退两难之际,恰逢蒋介石执弟子礼派特使来请他南下,段祺瑞就答应此事,随钱新之南下了。他自己对外非常低调,声称:“此行无所谓任务。二小女在沪读书,余思之切,故前往一看。”“余研究佛学多年,将往普陀一游。余素患腿病,时愈时患,藉此长途旅行,以活动筋骨。”并表示:“适蒋派员希望过京时一谈,蒋系余之学生,余当然可见他谈谈。”
  
  不过段祺瑞决定南下也并非一帆风顺,那位受日寇差遣拉段祺瑞出山的王揖唐,一再劝阻其离津。据段祺瑞女儿段式巽回忆,当王揖唐得悉段南下的决定后,曾不止一次地对他吵吵嚷嚷:“我们一向是北方的,去南方能干得成什么?不要去南方,守在北方好。”行期既定,蒋介石派张群到津,用专车迎驾。就在段祺瑞登程前,王揖唐还不死心,急急赶来阻拦。段式巽正色对王揖唐说:“王大哥,别再来出主意了。”并叫听差:“快送王老爷回去!”同时急忙搀扶其父上汽车,驶出府邸前往车站。
  
  1933年1月24日,段祺瑞一行抵沪,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三年的岁月。
  
  神秘的电报风波
  
  段祺瑞住进了今淮海中路1517号(一说段祺瑞初到上海住在市政府为其安排的福开森路世界学社,后迁至此)。这幢花园别墅建于1900年,后被盛宣怀购得,故称为盛氏家宅。据说盛宣怀生前将这幢豪宅作为遗产传给了儿子盛重颐。民国之后,袁世凯下令将这幢房子封存起来。到了1929年,国民政府又下令,称盛宣怀侵吞公款,证据确凿,应没收其遗产,并要其后裔具报。后裔无奈之下,遂将这幢别墅让给曾任安徽省主席的陈调元。这幢别墅的建筑面积为1775平方米,三层楼,砖木结构,分主楼与侧翼,前有门廊,正面和侧面共有八根塔斯干式柱子,很有气派。进过柱廊便是大厅,厅内有彩色玻璃的天棚。室内装修均用柚木为面料,墙上是贴花绸纸。当时别墅周围的花园要比如今大得多,在抗战期间硬是被日本人购去大半个花园,建造了上海新村。留下部分仍不失其华美,园中有大理石砌成的喷水池、雕塑,南侧还有假山等。园内奇花异木不计其数,这在当时上海的花园住宅中堪称上品。
  
  段祺瑞在生活安定下来后,便表明了自己抗日的态度。他在接受《申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爱国朝野一致,救国唯有自救耳。”
  
  但日寇仍不死心,仍想引诱他出山搞华北五省自治。不久,日寇在天津成立所谓“中日密教会”,谎称段祺瑞为会长,更有人假借他的名义四处活动,组织便衣队,扰乱社会治安,助纣为虐。段祺瑞虽在上海,可消息渠道既多又快,深感倘若谣言四处传播,危害必大。于是他致电王揖唐、曾毓隽等,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余养疴海上,不问世事。目下华北局势严重,恐有假借名义,为轨外行动者,殊非爱国之道。盼诸弟严密访察,告知地方当局,严加制止。”
  
  再说王揖唐附逆心切,段祺瑞南下后,他仍不遗余力为日寇效命,并试探段祺瑞对重返天津的意向。由此,还闹出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电报风波。据载,1935年的一天,王揖唐给段祺瑞发了一封非常古怪的电报,全文为:“玉裁诗集,已预约五部,余诗接洽,再待奉告。王赓。”这封在局外人看了如坠五里雾中的电报,段祺瑞一看却是心知肚明。原来,王揖唐初名志洋,后改名王赓。“玉裁”原指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但此处则隐喻段祺瑞。“五部”是指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段祺瑞看出日寇仍要他出山,心想现在毕竟在上海,日寇也奈何他不得,但如若含糊其辞,恐日后蒋介石晓得了必生疑心。于是断然拒绝了王揖唐的邀约,并复一封电报如下:“专电转陈。玉公谓:股东决不同,不约其他方面,切勿接洽。即已预约者,请作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揖唐和段祺瑞的电报往来,尽管都用了暗语,但不知何故竟被一些嗅觉灵敏的记者获悉了。就在段祺瑞复电的第二天,上海一家报纸用醒目的大字标题登出了一段让局外人颇为不解的文字:“预约诗集有五部,段祺瑞不出售;津王某来电,措词闪烁;段复告务须一切作罢,态度坚决可佩。”一时猜测纷起,不少记者索性跑到段公馆探问究竟。段祺瑞感到这是向国人表明自己心迹的大好时机,就干脆请《立报》记者把往来的电文公布于众。他的这一爱国举动,深得人们的赞许。
  
  段祺瑞自1926年被冯玉祥将军赶下台后,隐居天津,不久就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他日常除喜欢诵经外,就是搓麻将、下围棋。到上海后,他衣食无忧,起居如常。尽管他对世事表现出超然的姿态,但前来拜访的人仍络绎不绝。其中既有国民党政要,也有故友旧部,还有一些新闻记者。蒋介石对段祺瑞始终十分关心,据段式巽回忆说:“先父寓沪期间,蒋氏除供应我一家生活上所需,诸如住宅、仆役及医疗等一切开支之外,每月另致送一万元供先父使用。”蒋介石特派钱新之负责照顾段祺瑞的日常生活,并不时念及问候。蒋介石亲自登门拜访段祺瑞的细节,颇能反映他对老师的态度。据段式巽回忆说:“那次蒋氏来访,管门的不认识,竟未启大门迎车入内,听任蒋车停在路旁、局处车内坐待。我从二楼遥见似有客至,下楼向仆役询问,接过名刺,则赫然蒋氏。急忙迎入,并扶老父出见。蒋氏向老人先致问候之意,坐定后又对老人的起居寒暖、身体现状及医疗情况等,询问甚详。情意殷勤,言词亲切。坐了一个多小时方辞去。”据徐铸成先生回忆,蒋介石几次面谒段祺瑞,敬称“老师”,甚至一再向外透露,准备不久改组政府,推“老师”为总统,他自己任副总统,等“老师”百年以后,他再当总统。另据吕子韬先生告诉笔者,蒋曾把段接到南京游玩,陪段参观他自任校长的中央军校,一路上搀扶着段,其实蒋是做给中央军校的学生看的。段祺瑞心里很清楚,1935年,他被蒋介石委任为国民政府委员时,他就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而是一直未就职。
  
  弥留之际留“八勿”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沪寓,享年71岁。段在弥留之际,留下亲笔遗嘱,内讲“八勿”,忧国忧民,阐述复兴之道,足可传世。其中说:“余年已七十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段祺瑞去世后,蒋介石拨给段家10万元作为丧殓费用。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表彰段祺瑞民国初年两造共和立功勋。段祺瑞是安徽人,他去世前,蒋介石曾拨款20万元在黄山为段修了墓道,造好了祭堂。但他家人亲友对安葬地意见有分歧。段祺瑞的长子段宏业坚决反对把父亲葬在黄山,公开声称:“老爷子一身事业在北方,应该安葬到北方去。”可私下里他则说:“蒋介石这小子不是东西,将来决没有好下场,咱老爷子身后也不能和他沾上关系。”钱新之为此征求蒋介石意见,蒋一改常态,颇有气度地回电说:“芝帅葬地弟无成见,总以其家族之意见为重,唯弟意芝帅生前事业究在北平,故若营葬北平,亦可为民族历史增光宠也。”12月9日,段祺瑞灵柩运抵北平,暂厝于西山卧佛寺。段祺瑞去世后,段夫人迁居愚园路近江苏路口的一幢花园洋房,蒋介石仍派人每月送去生活费5000元,直至其终享天年。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段祺瑞家人匆匆将段埋葬于北平西郊。直到1963年,段祺瑞侄子段宏纲和章士钊方在北京万安公墓觅地安葬了段,章士钊题写了墓碑:“合肥段公芝泉之墓”。
  
  段祺瑞作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北洋军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能得以盖棺,也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礼遇了。究其原因,这同毛泽东对他的一番评价有关。据段式巽回忆,解放初期,章士钊到北京后,曾将段祺瑞的历史扼要书呈毛泽东。毛阅后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1953年春,段式巽去北京,章士钊、李济深两位老人对她说:“你想,政府买下你段氏一处产业,花三千元,使用你们的房产,也每月按粮价折款付给租赁费,何曾作为‘敌产’对待?”这正说明,人民政府也肯定了段祺瑞在晚年保持民族气节的表现。
  
  (蒋遵和摘自 摘自2004年第5期《上海滩》作者沈飞
  

□段希龍:3月19日家祭(2005/2/26 9:02:28)
慧敏姑姑 段虹賢姪女
  
  我任教的大學現在已經開學上課 3月19日無法前來北京參與家祭 請原諒
  遙寄心香一片 祝禱我段氏 家祚長遠 福澤緜緜
  
  今年暑假期間 我一定會來北京和天津 與家人敘舊

最新经典Top 5
□段希龍:由衷的敬佩與驕傲(2005/1/27 23:21:01)
段殳賢姪女,我對妳在網路上建立段祺瑞紀念館一事,真是感到由衷的敬佩與驕傲。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後來和慧敏姑姑談過,她告訴我說妳已經做了;容我再說一次,我真是對妳感到由衷的敬佩與驕傲。
  我當初也是這麼想,做為段祺瑞的後人,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實際為他建立一座紀念館,但至少我們可以先在網路上做這件事;我認為網路紀念館可以發揮幾項功能:(1)長久以來,海峽兩岸均未給予段祺瑞一個公正的歷史定位。藉由網路,我們可以收集相關文獻、遺物,尋訪昔日門生故舊,盡可能還原歷史真相,還祖先一個公道;這是我們做為段氏的後人義不容辭的事。(2) 段氏的後人不多,散居海內外各地;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科技互通訊息,我們可保持密切聯繫,在許多事情上互相幫助、支持。(3)紀念館具有段氏宗祠的功能,發揚中國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有一個祭祀祖先的場所,也讓後代子孫可以追本溯源,成為我們段氏的精神中心。
  我也藉此機會將我們這一支簡單介紹一下:先父段昌義將軍於1949年到台灣,已於2000年4月24日在美過世。家母張孝怡女士現居美國,和弟弟同住。我的學名是段永定,1953出生,族名段希龍;妻名蔡淑玲,育有一女名段佳儀,現年11歲。弟弟學名是段永弼,1954出生,族名段希駿;妻為美國人,名Deborah,育有三子,段威麟Christopher現年17歲,段祥麟Sean現年13歲, 段彬麟Benjamin現年9歲。
  

□段希龍:給韓銳賢甥(2005/4/26 15:02:44)
看到你的留言 谢谢你告知 请为我向筱莉表姐 (?表妹?) 致歉 请原谅
  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大家见面
  

□段江波:我也姓段(2005/3/22 9:31:31)
看到大家的留言,及文章,很高兴。历史终究是公正的,但也需要我们努力尽早还其本来面目!!!!

□段芳:我也是段氏后代啊(2005/4/22 21:01:45)
我们段氏是一家啊

□段希龍:紀念先父段昌義將軍(2005/4/25 17:40:15)
先父段昌义将军出生于1916年,早岁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因抗日投身军旅,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十二期。先父献身军旅40余戴,经历大小战役,负伤多次,战功彪炳。历任团长、指挥官、师长、副军长,于澎湖防卫副司令任内退伍。
  先父退伍后先任职于台北市政府担任参事,后应友人之邀受聘于环亚集团担任大总建设董事长;于1995年完全退休后偕家母赴美,在加州洛杉矶Hacienda Heights和我毗邻而居,安度余年。后因心脏病于2000年4月26日病逝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弟弟在该大学任教),享年84岁。我们将他的骨灰安奉于洛杉矶玫瑰墓园(Rose Hill)西来寺所建之灵骨塔内。
  先父一生清廉正直,牺牲奉献,由于大时代大环境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他的理想;但是他一生行谊,带给我们的无形财富是无可言喻的。4月26日是先父逝世五周年,我们将他留下的一些金钱,加上我们的一些奉献,一共新台币10万元,捐给台南市立德管理学院(因该学院校长施富义博士是先父军中后辈,先父晚年的忘年之交),成立段昌义将军暨夫人奖学金,以嘉惠青年学子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他的哀思,希望他在天之灵感到欣慰。
  我们也希望藉曾袓父纪念堂一角,将此一纪念先父的活动,敬告所有亲人。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