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June月
1820:35:44

我叫謝輝煌,江西人,1931年1月出生。1949年初夏,胡璉將軍得老長官江西省主席方天將軍的鼎助,在贛東、贛南征兵成軍(即第十二兵團,暱稱「胡璉兵團」),並成立了一個「韻粵閩邊區軍事政治幹部學校」(代號為「怒潮學校」「怒潮」二字出自軍校校歌),吸收了河南南下的幾百名流亡學生,及江西千多名知識青年,邊走邊訓。秋天,該校已遷到廣東潮汕地區,又吸收了由兵團副司令柯遠芬將軍招考來的幾百名粵東青年學生,編成了三個大隊十二個中隊及一同女生區隊,我被編在第二大隊第七中隊。段將軍任第二大隊大隊長。該年九月三十日,由校長柯遠芬將軍帶領全校師生,於汕頭港搭乘招商局「海辰」輪東渡台灣。十月二日抵基隆18號碼頭。下船後,轉往新莊國校暫住並過完中秋。然後,開往新竹縣新埔鎮,借住該镇國小教室等場地展開各種軍事訓練。那時,大隊部等於是個虛級,段將軍跟學生講話的機會不多。但是,他那個剃光頭、扛「38」步鎗、揹背包、跟學生一起行軍的形象,很使我們感動。不過,他那雙「藍眼睛」也很使我們好奇。直到1950年秋天,全校再遷回兵團所在地「金門」並分發各部隊後,才斷續得知段將軍乃系出名門,母親是德國人。另外,也有資訊傳說,段將軍曾在徐蚌會戰時被俘後逃出來的(事見胡璉<悼李光前團長>,收在金防部編《廿年》),所以自剃光頭,以寓洗面革心,奮發團強之意。1951年後,「怒潮」的師生,很多都各奔前程了。我轉入了通信兵科,於1956年駐台北市安東街(信義路與和平東路之間)。某次颱風過境期間,曾在距3路車終站不遠處,見過段將軍一次,只敬了個禮而已。那時,散居台北各軍事單位工作的「怒潮」師生,少說也有一、二十打。而從亞洲一號到十號,以及陸軍、联勤两總部的總,機上,都有「怒潮同學」。也不知是那裡傳來的消息,說段大隊長的夫人是陳誠將軍的表妹。陳誠失勢後,段大隊長匕受了些影響。我們聽了,常在電話裡替大隊長叫屈。惟事實是否如此?無法證實,只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罷了。時光荏苒,大隊長轉眼就八十大壽了。那是1996年的事。當時,「怒潮人」舉辦了一個「重返新埔校園」的活動,並且編印了一個16開本的紀念文樂《我們青春年少時?怒潮師生話當年》,大隊長不但寫了一篇<新埔校園回顧--怒潮健兒頌讚>的文章,還來信說:(等眼睛白內障治好後)將不放棄難能可貴的良械和怒潮同學--鐵血男兒們共聚歡余支,以解渴念云云。我退休後,因喜歡文藝,認識了小說家張放先生(今年四月已謝世),當他得知我是「怒潮的」,硬誇「怒潮」了不起,還說我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原來,他當年參加國民黨的介紹人,是我們第十隊的陳國章,那時,我們巳掛了准尉,他還沒進幹校,輩份上,說我比他大。2008年左右,他在寫两岸古今的人。我順便跟他談了一下我們的「段大隊長」,他一聽是「段00的孫子」,便要我多說些。而且很快就寫了一篇<前人種樹>,在《世界詩壇》發表。讚美段將軍「質樸」、「正直」,「是軍人楷模」。2009年5月結集成書前,為書名用「瑣話」好,還是用「閒話」好,曾來電磋商半天。書印好了,那篇<前人種樹>排在第一篇,把資料得自於我的事也記了進去,也可見他對段將軍敬重之一斑。以上舊事,聊作對大隊長的追思。我的E-mail是:hhuang.hsieh@msa.hinet.net


2012年October月
2418:3:56

学校要举行“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团日活动,我们想借此机会参观一下段祺瑞先生的故居,感受一下,前辈的历史氛围,不知是否可以,有没有什么规定?


2011年July月
2917:47:55

最近查看1988年编修的英山《段氏宗谱》,卷七后部分“朝达组下桂仑组支系”中找到了段祺瑞家族从第十八世到第二十六世(段宏业)的记录。现在在合肥肥西县城西桥乡大陶岗村附近还寻访到了段祺瑞祖父段佩弟弟段纯、段粹的后人。


2008年June月
1315:21:51

湖北英山段姓始祖是南宋段彦宗从江西波阳搬迁过来的,不知道段祺瑞的先祖什么年代从湖北英山瓦寺前搬迁过去的,也不知道搬迁的线路是从安徽寿县还是别的地方。英山段姓是第一大姓,但当地很多人并不知道段祺瑞和本地段姓同宗。


2008年May月
145:27:19

克虏伯历史档案馆:
archiv@hak-krupp-stiftung.de
他们保存有全部历史档案照片
regards
Y. Zhou
from UK
archiv@hak-krupp-stiftung.de
他们保存有全部历史档案照片
regards
Y. Zhou
from UK


2008年May月
145:3:25

what is the germany name of your granda father staying?Yanzhou.zhou@ntu.ac.uk


2005年June月
59:50:7

据我族谱记载,我英山(1932年前属安徽省)始祖段彦宗公乃唐太尉段秀实孙至中公之后人,至中公迁居江西饶州传约20余世,始祖彦宗公(南宋累官内史)方由江西迁居湖北英山瓦寺前,至我辈为28世,照这样算来,祺瑞公为秀实公38世孙可能有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