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November月
101:55:28

很感动!向革命前辈屺怀先生致以崇高的敬礼!我祖父林端辅先生早年深受屺怀先生的教导和影响,一起办学,教育救国,主导辛亥宁波光复,开办宁波甲种工业学校,促进早年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为民为国作了极大的贡献,深深的缅怀。
我是季建,在浙医二院眼科工作,盼联系
我是季建,在浙医二院眼科工作,盼联系

2011年April月
523:27:14

减字木兰花?辛卯清明祭祖父
陈子久①
宗谱溯源,官桥陈氏中原人②。
浮生有涯,春城祭祖网络上。
寒食追思,先祖光绪一举人③。
东瀛返乡,西子湖畔二市长④。
捐资兴学,首创育德堕民校⑤。
倾家行善,又办佛教孤儿院⑥。
为民知情,拓荒时政创商报。
唤醒睡狮,训正训恩献报业⑦。
辛亥抗日,追随中山帮中正⑧。
先祖精神,德慧华章泽后人⑨。
注
1、我乃是祖父陈屺怀(训正)长子陈孟扶之幼子,生于宁波,工作在昆明。
2、据考浙江陈氏均来自中原。
3、祖父在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系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4、祖父求学日本返乡后,曾任第一任、第三任杭州市长,以及任浙江省参议会议长、国民政府参事和首任西湖博物馆馆长等多职。
5、中国历史上的“堕民”,犹“吉卜赛人”和印度‘贱民’,是社会地位最低的特殊群体。浙江“堕民”起源,据《鄞县通志》等所记,元灭南宋后,将俘虏集中于宁、绍等地,为“堕民”。光绪年间.江苏候补道卢洪昶怜惜“堕民”,与我祖等人设法恳请皇上恩准他们收教“堕民”子弟,故创办了宁波育德初等农工小学堂。祖父首任堂长(校长)。近据学者考证,宁波“育德”和绍兴“同仁”两学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所“堕民”学校。
6、民国六年,祖父在宁波筹办起佛教孤儿院,亲任院长,共收养268名孤儿。
7、为唤醒民众,祖父深知报刊之重要。民国九年,他在上海创办《商报》,任社长兼经理,二叔祖陈训恩(布雷)代为主笔;并与戴季陶和二叔祖等人,将《天铎报》办得颇具影响;还主办过《生活杂志》等刊物。
8、祖父为老同盟会员,积极参加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也曾应蒋中正委员长之邀,帮助修纂《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而后,又将二叔祖陈布雷推荐给委员长。二叔祖的如椽大笔为蒋委员长起草过不少震惊中外的抗日檄文,如:“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该“抗战宣言”,为四万万同胞广为传诵,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之决心。
9、据文献记载,祖父从政时勤政为民,淡于功名利禄。他不仅积极参加到反封建、重共和以及抗日救国等民族大业中,而且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建树颇丰。祖父于1943年10月因病谢世,享年七十一岁。.
●六十八年后的今天,藉清明祭祖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间,我等后人还深深地怀念着我们尊敬的祖父,他为我们留下了华章般的精神财富,激励子孙们精进不息,而又淡泊明志。
陈子久①
宗谱溯源,官桥陈氏中原人②。
浮生有涯,春城祭祖网络上。
寒食追思,先祖光绪一举人③。
东瀛返乡,西子湖畔二市长④。
捐资兴学,首创育德堕民校⑤。
倾家行善,又办佛教孤儿院⑥。
为民知情,拓荒时政创商报。
唤醒睡狮,训正训恩献报业⑦。
辛亥抗日,追随中山帮中正⑧。
先祖精神,德慧华章泽后人⑨。
注
1、我乃是祖父陈屺怀(训正)长子陈孟扶之幼子,生于宁波,工作在昆明。
2、据考浙江陈氏均来自中原。
3、祖父在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系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4、祖父求学日本返乡后,曾任第一任、第三任杭州市长,以及任浙江省参议会议长、国民政府参事和首任西湖博物馆馆长等多职。
5、中国历史上的“堕民”,犹“吉卜赛人”和印度‘贱民’,是社会地位最低的特殊群体。浙江“堕民”起源,据《鄞县通志》等所记,元灭南宋后,将俘虏集中于宁、绍等地,为“堕民”。光绪年间.江苏候补道卢洪昶怜惜“堕民”,与我祖等人设法恳请皇上恩准他们收教“堕民”子弟,故创办了宁波育德初等农工小学堂。祖父首任堂长(校长)。近据学者考证,宁波“育德”和绍兴“同仁”两学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所“堕民”学校。
6、民国六年,祖父在宁波筹办起佛教孤儿院,亲任院长,共收养268名孤儿。
7、为唤醒民众,祖父深知报刊之重要。民国九年,他在上海创办《商报》,任社长兼经理,二叔祖陈训恩(布雷)代为主笔;并与戴季陶和二叔祖等人,将《天铎报》办得颇具影响;还主办过《生活杂志》等刊物。
8、祖父为老同盟会员,积极参加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也曾应蒋中正委员长之邀,帮助修纂《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而后,又将二叔祖陈布雷推荐给委员长。二叔祖的如椽大笔为蒋委员长起草过不少震惊中外的抗日檄文,如:“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该“抗战宣言”,为四万万同胞广为传诵,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之决心。
9、据文献记载,祖父从政时勤政为民,淡于功名利禄。他不仅积极参加到反封建、重共和以及抗日救国等民族大业中,而且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建树颇丰。祖父于1943年10月因病谢世,享年七十一岁。.
●六十八年后的今天,藉清明祭祖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间,我等后人还深深地怀念着我们尊敬的祖父,他为我们留下了华章般的精神财富,激励子孙们精进不息,而又淡泊明志。

2010年April月
216:33:9

我只见过太外公的照片,给我的印象是儒雅且坚毅。我人没有见过太外公,但太外公的故事却常萦绕在我的心中,这是因为我的老母亲——太外公的长孙女现已94岁老人明玕常思念、常唠唠太外公身前往事的结果。为此,我感到太外公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的精神从没有离开过我们!

2009年March月
1819:25:35

作为晚辈我真的很想知道更多有关太爷的故事,今天通过浏览使我了解了一些事情,我很敬佩这位孙序棠老先生收集太爷的遗稿,编纂"陈无邪诗文选",虽然我们看不到文章,但我能够通过曹云鹏的这篇文章知道有关太爷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我建议作者应该将自己的简介写进去,以便我们能够了解更多的相关事情,也就是说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可以和作者联系,了解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2009年March月
1816:18:39

因为父亲到东北,我成了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没有去过家乡,对太爷的故事了解的太少,只是从父亲那里知道一些,现在看到太爷的照片,我很高兴.从照片中我能感受到,太爷是个很有学问的知识分子,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是我的好太爷.虽然我没见过太爷,但我却很思念他,你的外重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