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典Top 5 |
□您的学生:蓝天的雄鹰(2005/7/17 10:34:30) |
荣达导师:
您一路走好!您生前的和蔼可亲、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后靠学习,您一生在电视新闻工作中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是无人可比的,您是一位与电视一起成长的伟人,您本已退休,应在家颐养天年,但由于您为了酷爱的电视事业,应宁波台的邀请参加“活力宁波”的航拍任务,但这次的飞行却成了他的航拍绝唱,用毕生的精力献身于自己酷爱的电视新闻事业,也应了如您所说“宁可倒在岗位上,不可倒在病床上”的话语。
你为航拍献身,你在蓝天飞翔,我们永远记得您生前的音容笑貌。为人诚恳、酷爱航摄、敬业于新闻事业工作是您,您多次获得国内外的摄影奖项,参加过《话说长江》、《大京九》等大型的航拍任务和许多新闻摄影作品的制作,获得过很多奖项,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绩和经验积累,把对航空摄影的心得和感悟著成《电视航空摄影》一书,为航拍事业积累了宝贵资料。
导师,愿您在蓝天中永远地翱翔! |
|
□46264李昭妈妈:人的生命永远重于事业(2005/7/21 7:19:42) |
在这个网上,我见了不止一位为航拍而献身的人!如果没有安全做保障,观众宁可不看那些用生命做代价换回的镜头!人的生命永远重于事业! |
|
□我为人人:怀念您-我的长辈(2005/7/17 20:59:11) |
伤心、落泪.你走了留下了你的朋友,亲人,事业......有人为你伤心,有人为你流着泪,现实是这样的.祝愿你一路走好.
现在你家里有困难,有谁帮忙了,朋友.同事.学友.领导......没有了,正如一句古语"人走茶凉"......现实是这样的,只有你家人.亲人了.
如果有良心的人,受过荣达老师恩惠的人,请帮助一下荣达家人吧.....我在这儿说声"感谢了"
荣达家人电话:13600558160(荣达兄弟)13967365679(荣达大侄) |
|
□SZQ:请问,举办这次“活力宁波”航拍的领导,你们知道吗?(2005/7/19 17:03:33) |
大伯,有一位热心的人士,给发了电子邮件,告诉了我一些关于这次“活力宁波”航拍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全文如下:
2004年9月16日下午,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天下玉苑风景区发生的EC135-B7009执行“活力宁波”的航拍直升机坠毁空难,造成四死三伤。事隔已9个多月了,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事故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呢?
请问负责这次“活力宁波”航拍任务的领导,你们想过事故的调查结果吗?你们为此做过些什么努力?这种发生在新闻单位的内部事情,是不是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再问,这次“活力宁波”航拍任务是否按规定程序和符合法定程序开展的呢?
有一份报告的内容显示,很难说明此次航拍。请阅读:
1 当飞行员试图操纵该直升机作悬停时,受左顺侧尾风的影响,产生摆动,进而导致失速、坠落;
2 受尾风影响,由于机组操作不当,在右盘旋时坡度和角速度较大,最终导致失速、坠落;
3 直升机在大坡度转弯时,由于修正量偏大,引起桨叶失速;
4 受风切变影响,当时天气层云,且有云柱,无阳光照射,山坡无上升气流,存在风切变的可能,但无雷击的可能性;
5 机械故障原因,上午飞行中曾出现油滤指示器有时闪亮和右空速表指示不稳定的问题,经维修和试飞,试飞结束后机组报告塔台工作正常。但据幸存者称,他们在上机时听机组说表没修好。如果空速表指示不稳定的问题继续出现,有可能影响机组判读错误,造成操作失误;
6 直升机在空中所发出的“啪、啪”声响,可能是发动机放炮;也有可能是在消速过程中,改变桨叶迎角时桨叶打击空气所发出的声响;
7 飞行作业高度偏低,当时航拍作业飞行的真高约50米,如遇强下降气流或操作失误,没有修正和挽救的裕度。
对上述可能原因,调查组将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科学的态度,逐一进行取证和排除。
8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飞行训练不充分,没有在模拟机上安排风切变的训练。
公司飞行人员训练、年度、月飞行时间未及时在《驾驶员飞行记录簿》中登记。
飞行员虽然到作业区进行地面勘察,但并未认真研究天气、地理因素的影响,没有制定预案。
公司在手册管理上存在缺陷,公司《企业飞行工作手册》第三章第十九条在“双机长飞行中必须明确一名正驾驶为机长”的规定中,未明确不同机型的机长在飞行中的位置。如米-八飞机,应明确左座为本次任务机长;EC-135飞机应明确右座为本次任务机长。
发现空速表指示不稳定的问题后,维修人员未严格按规定使用冷气瓶中的冷气吹干静压管中的水汽,而是采用让自然风吹干。
青岛直升机公司在直升机右滑撬前部加装了一个机身外固定座椅,供摄像人员就坐(有固定的约束),此种加装未经适航部门审批。经核查青岛直升机公司提交的重心计算报告,该次飞行的重心在飞行手册规定的范围内。
青岛直升机公司与春兰集团应按照CCAR91.919条要求签署航空器代管协议,并且春兰集团应按CCAR91.925条规定要求签注责任确认书。春兰集团未取得商业非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证,按照CCAR91.921条规定作为航空器所有权人的春兰集团不得使用代管航空器从事商用飞行,而春兰集团与宁波电视台签订了飞机租赁协议,进行此项“活力宁波”航拍任务是违规的。民航总局颁发给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经营许可的经营范围也明确表述该公司仅可为春兰集团执管公务直升机,执行国内自用公务飞行任务,而未许可春兰集团可利用该机从事商用飞行。
|
|
□司东方:沈荣达先生献身中国电视事业生平简介(2005/8/9 11:42:00) |
沈荣达,电视策划与电视航空摄影人。浙江桐乡乌镇籍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电视)研究生,国家一级导演,师从中国著名电视艺术家、电视理论家朱羽君教授。现任职于中国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卫视频道策划研究部电视编导(高级编导),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从事电视创作。在多年的电视生涯中,他在策划、编导、编辑、摄影、航空摄影等方面胜任工作。历年来,沈荣达同志编导、拍摄过许多有影响的新闻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系列片,特别对大型系列纪录片等重大题材有浓厚的创作激情。
他一直活跃在中国电视第一线,在不同时期都有获奖作品,在专业理论刊物上发表过许多电视专论并有专著。曾参与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运河》编导、摄影(获1986年度全国优秀电视节目“特别节目”一等奖);大型电视系列片《走向新世纪》编导、摄影;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获1994年度全国优秀电视经济节目一等奖);大型系列纪录片《大京九》航空摄影(获1996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型系列纪录片《未来的蓝图》(联合国题材人口问题)中的《超越土地的明天》总摄影(1992年在巴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办的首映式上受到好评,联合国新闻署节目总策划人、著名历史学家让•台劳得先生指出:“这个节目在整个电视系列片中名列前茅,这种国际性合作,这是最能体现合作拍摄大型节目策划特点的系列片,联合国新闻署用6种语言发行全球”);大型系列纪录片《穷则思变》(联合国题材贫穷问题)摄影;电视新闻片《科技人员走上领导岗位》编辑、摄影(获全国首届优秀电视节目新闻片二等奖);电视纪录片《瓯江放排》摄影(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对外节目二等奖);电视人物纪录片《夏衍》(获全国第三届优秀社教电视节目三等奖);电视纪录片《浪花岛》摄影(获中央三台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举办“美丽富饶的祖国海疆”银帆奖);电视故事片《饯行酒》摄影(获中国电影家协会、广电部、煤炭部联合颁发的乌金奖);电视纪录片《山里老汉》编摄(获首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颁发三等奖);六集电视人物纪录片=(获1997年度全国优秀社教电视节目“系列片”一等奖、浙江省社教节目一等奖、一九九七年度浙江广播电视“精品工程”精品节目奖);大型电视系列片《潮起浙江》编摄(获1998年度浙江广播电视特别奖、1998年度浙江广播电视“精品工程”精品节目奖)。
沈荣达同志长期从事电视实践和理论研究,在电视创作道路上辛勤耕耘,注重策划题材,创作电视精品,研究电视传播,撰写电视专论,曾发表过《话说运河创作之我见》、《航空摄影审美特性》、《立体交叉航空摄影》等电视专论;他撰写的《情系蓝天――记中国电视航空摄影家赵群力》被《浙江省志》中的《新闻志》收录;他撰写的论著《电视航空摄影》是我国第一本电视航空摄影专著、填写了我国电视航空摄影领域研究的空白。他是中国电视界较早从事大规模电视航空摄影并有一定贡献的编摄者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