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arch月
3016:22:28
留言访客
  106岁生日快乐!您一直都在我们心里,从未离开。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3年September月
1718:49:57
相册评论伯阳
  想念
经典值7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October月
421:1:5
文选评论访客
  Love is calling
  Love is awaiting
  Love is leading
  only love from heaven is best for your feeling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July月
1323:31:51
留言在广州的学习者
  振汉先生百年诞辰,想知道是否有公共的纪念活动?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May月
3115:48:55
留言伯阳
  Rest in peace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July月
1213:38:30
我希望能为原稿的整理做点事情访客
  请联系hefuq@hotmail.com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y月
117:4:4
假如这些人不曾被活埋--悼老一辈经济学家陈振汉先生访客
  今天在网上,得知陈振汉先生于1月19日逝世,96岁。
  
  
  上周末,在家里没事,打开书柜,翻出一套从1955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的《经济研究》合订本,共11本,这是我10年前花24元从图书馆买下来的,图书馆不知为何不收了,于是,我收了。读到1957年中的一期,是集中批判北京大学大右派陈振汉的,陈先生,是我的先生的先生的先生……
  
  
  当时,陈振老和北大经济系教授徐毓栴、罗志如和经济所巫宝三以及谷春帆、宁嘉风等,起草了《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不想,惹祸了。这些名字,对现下的人来说,大多是陌生的。1949年以后,当年的大多数“海归”,都成仙了,讲多错多,大多选择的是述而不作的生存方式。陈先生也是“海归”,哈佛归国的,但1957年,陈先生放炮了,因此,陈振汉成了当年的北大五大右派之一。
  
  
  那期《经济研究》,批的就是陈先生等人写的此文,那时候,怀疑苏联老大哥,不当右派,才怪!陈氏有言,“我国在解放以来的八年中间,在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上所获得的光辉成就,除了由于党的英明领导以外,多半是从摸索中得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掌握或根本不知道应当有客观经济规律,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设施,不是搬运过来的苏联成案,即是老一套经验”。
  
  
  直到十年前,有了这套《经济研究》合订本,才明白陈先生成为中国经济学界最大右派的理由:讲多了,讲真了,多了、真了,就是过了,有人就忍不住要去修理人了。之后,有了陈先生长达20多年的沉默,那时,你想讲,也没得讲了,给发配到江西鲤鱼洲放牛去了。
  
  
  批陈,打头炮的是张友仁先生,当时,对陈先生发炮的还有薛暮桥、骆耕漠、宋涛等,这些人,在我们入学时,都是大的人物。网上有一文,是一位以“食货”为名者所撰的《薛暮桥著述目录(征求意见稿)》,罗列了薛氏从1932年6月到1999年3月近68年的著述清单,其中,就收有1957年5月薛氏批陈的《斥陈振汉对我国财经工作“不知道有规律可循”的谬论》。
  
  
  回头再说张友仁先生的“头炮”,张先生在那期杂志,分析了《右派分子陈振汉的政治阴谋》。从辈分讲,张先生是陈先生的学生辈。陈先生哈佛归来时,张先生应该还没有入学。上周重读张先生的批陈文章,很是惊讶,张先生文中说,“从陈振汉的历史来看,他是由国民党反动头目和美帝国主义共同豢养起来的一个走卒”。相信陈先生对着学生加同事射过来的子弹,也会感觉到疼,甚至绝望。
  
  
  不过,在1957年那个年份,学生批老师,这在当时仿佛很正常,可能也是很时髦的,如同袁行霈当年批他的老师林庚一样。但到送别林庚,袁先生也是要叫恩师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张友仁先生去送陈先生了,张先生神情哀伤。张先生亦为吾师,时间,足以消弭一切爱与恨。
  
  
  网上有一文《北大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学前辈》,文中所列的多位经济学老人,1982年我们入学后他们大都健在,但能够见上一面的并不多,后来就陆续过世了。陈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那时,他们的年龄几倍于我们的,他们之于我们,是一座山,一座看不清楚、一座说不清楚的山。
  
  
  和陈先生的往来,是我到了学报之后。学报六年,是接触经济系一批老人最多的时候,当时健在的,大多见过,有些,是在病榻上见的,如严仁赓先生。1997年岱老过世时,写过一文纪念岱老,是为《岱者,泰山也》,这是接触这批老人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不是因为他们的学问有多高,而是他们在风雨之中走过的路,让我心怀崇敬。
  
  
  陈先生当时居承泽园,因为送审一些稿件的缘故,不少次上过陈宅。大概是1988年吧,陈先生等一批老人历几十年整理出来的《清实录经济史料》,第一期成果出来了,北大出版社出了四大厚本,送了一套给我。适逢上陈宅送审一篇稿子,和陈先生说起,是否可以让人写篇书评,评一下。
  
  
  陈先生当时很感慨,说现在没什么人会关心这些东西的,不必了。我当时年少,说没有人写,我来写。陈先生笑笑。对经济史,我是门外汉,对那四大厚本,当然是摸都不敢摸的。不过,陈先生为书写的那篇序言,应该是一篇功力很深的学术论文,读了又读,最后写出了初稿,为这篇不到4000字的稿子,陈先生前后和我讨论了三次,很感谢陈先生为我上的这三次课,算是私授吧。
  
  
  日前,读到北大经济系老人杨勋先生的回忆录《心路--良知的厄运》,其中提到,陈先生的书终于完成出版了,他派大儿子一家一家地来中关园送书并亲笔题写赠言,杨先生赶忙打电话向他祝贺,陈先生缓缓地对杨先生说;“不必认真读,留下做个纪念吧!”杨先生有言,“假如这些人1957年不曾被活埋,他们对社会对我们国家将会有怎样的贡献啊!”
  
  
  夜灯下翻开这段历史的第二天,陈先生化作了一缕青烟。写下这些文字,送别一位老人。北大,对我而言,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陈先生,是其中的一页……
  
  
  2008年2月26日 夜
  
经典值6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February月
2012:57:5
怀念1992
  陈老,您是我导师的导师。还记得10多年前在北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领着我们几个学生到您家里,听您教诲。您那时80多岁了,居室简朴,处江湖之远,却仍然挂念那些一年吃不上几回肉的农民兄弟,令我这个后辈感动,至今不忘。
  您走了,留下的是您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无欲则刚、清节傲霜的背影。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January月
289:6:25
悼念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教育家陈振汉先生panathinker
  25日上午去八宝山参加了陈振汉先生追悼会,自己拍摄了不少照片,不知如何在此上传?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最新讨论
□访客:讨论(2012/4/5 18:40:37)
□访客:讨论(2012/3/13 16:55:33)
□flyingindust:可发给我 olivercz@vip.bbn.cn(2008/2/8 22:58:47)
最新经典Top 5
□伯阳:相册评论(2013/9/17 18:49:58)
想念

□访客:文选评论(2012/10/4 21:01:06)
Love is calling
  Love is awaiting
  Love is leading
  only love from heaven is best for your feeling

□伯阳:留言(2012/5/31 15:48:55)
Rest in peace

□访客:假如这些人不曾被活埋--悼老一辈经济学家陈振汉先生(2008/5/1 17:04:05)
今天在网上,得知陈振汉先生于1月19日逝世,96岁。
  
  
  上周末,在家里没事,打开书柜,翻出一套从1955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的《经济研究》合订本,共11本,这是我10年前花24元从图书馆买下来的,图书馆不知为何不收了,于是,我收了。读到1957年中的一期,是集中批判北京大学大右派陈振汉的,陈先生,是我的先生的先生的先生……
  
  
  当时,陈振老和北大经济系教授徐毓栴、罗志如和经济所巫宝三以及谷春帆、宁嘉风等,起草了《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不想,惹祸了。这些名字,对现下的人来说,大多是陌生的。1949年以后,当年的大多数“海归”,都成仙了,讲多错多,大多选择的是述而不作的生存方式。陈先生也是“海归”,哈佛归国的,但1957年,陈先生放炮了,因此,陈振汉成了当年的北大五大右派之一。
  
  
  那期《经济研究》,批的就是陈先生等人写的此文,那时候,怀疑苏联老大哥,不当右派,才怪!陈氏有言,“我国在解放以来的八年中间,在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上所获得的光辉成就,除了由于党的英明领导以外,多半是从摸索中得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掌握或根本不知道应当有客观经济规律,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设施,不是搬运过来的苏联成案,即是老一套经验”。
  
  
  直到十年前,有了这套《经济研究》合订本,才明白陈先生成为中国经济学界最大右派的理由:讲多了,讲真了,多了、真了,就是过了,有人就忍不住要去修理人了。之后,有了陈先生长达20多年的沉默,那时,你想讲,也没得讲了,给发配到江西鲤鱼洲放牛去了。
  
  
  批陈,打头炮的是张友仁先生,当时,对陈先生发炮的还有薛暮桥、骆耕漠、宋涛等,这些人,在我们入学时,都是大的人物。网上有一文,是一位以“食货”为名者所撰的《薛暮桥著述目录(征求意见稿)》,罗列了薛氏从1932年6月到1999年3月近68年的著述清单,其中,就收有1957年5月薛氏批陈的《斥陈振汉对我国财经工作“不知道有规律可循”的谬论》。
  
  
  回头再说张友仁先生的“头炮”,张先生在那期杂志,分析了《右派分子陈振汉的政治阴谋》。从辈分讲,张先生是陈先生的学生辈。陈先生哈佛归来时,张先生应该还没有入学。上周重读张先生的批陈文章,很是惊讶,张先生文中说,“从陈振汉的历史来看,他是由国民党反动头目和美帝国主义共同豢养起来的一个走卒”。相信陈先生对着学生加同事射过来的子弹,也会感觉到疼,甚至绝望。
  
  
  不过,在1957年那个年份,学生批老师,这在当时仿佛很正常,可能也是很时髦的,如同袁行霈当年批他的老师林庚一样。但到送别林庚,袁先生也是要叫恩师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张友仁先生去送陈先生了,张先生神情哀伤。张先生亦为吾师,时间,足以消弭一切爱与恨。
  
  
  网上有一文《北大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学前辈》,文中所列的多位经济学老人,1982年我们入学后他们大都健在,但能够见上一面的并不多,后来就陆续过世了。陈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那时,他们的年龄几倍于我们的,他们之于我们,是一座山,一座看不清楚、一座说不清楚的山。
  
  
  和陈先生的往来,是我到了学报之后。学报六年,是接触经济系一批老人最多的时候,当时健在的,大多见过,有些,是在病榻上见的,如严仁赓先生。1997年岱老过世时,写过一文纪念岱老,是为《岱者,泰山也》,这是接触这批老人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不是因为他们的学问有多高,而是他们在风雨之中走过的路,让我心怀崇敬。
  
  
  陈先生当时居承泽园,因为送审一些稿件的缘故,不少次上过陈宅。大概是1988年吧,陈先生等一批老人历几十年整理出来的《清实录经济史料》,第一期成果出来了,北大出版社出了四大厚本,送了一套给我。适逢上陈宅送审一篇稿子,和陈先生说起,是否可以让人写篇书评,评一下。
  
  
  陈先生当时很感慨,说现在没什么人会关心这些东西的,不必了。我当时年少,说没有人写,我来写。陈先生笑笑。对经济史,我是门外汉,对那四大厚本,当然是摸都不敢摸的。不过,陈先生为书写的那篇序言,应该是一篇功力很深的学术论文,读了又读,最后写出了初稿,为这篇不到4000字的稿子,陈先生前后和我讨论了三次,很感谢陈先生为我上的这三次课,算是私授吧。
  
  
  日前,读到北大经济系老人杨勋先生的回忆录《心路--良知的厄运》,其中提到,陈先生的书终于完成出版了,他派大儿子一家一家地来中关园送书并亲笔题写赠言,杨先生赶忙打电话向他祝贺,陈先生缓缓地对杨先生说;“不必认真读,留下做个纪念吧!”杨先生有言,“假如这些人1957年不曾被活埋,他们对社会对我们国家将会有怎样的贡献啊!”
  
  
  夜灯下翻开这段历史的第二天,陈先生化作了一缕青烟。写下这些文字,送别一位老人。北大,对我而言,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陈先生,是其中的一页……
  
  
  2008年2月26日 夜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