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November月
1215:39:58

蒋调陪伴了我一生,在人生最难处,是它给我安慰,给我盼望。在遥远的南半球,当我好不容易看到评弹网时,蒋月泉先生已经作古了。但蒋调将永远伴随我。蒋月泉先生千古!
2001年October月
2312:5:15

蒋先生于今年8月撒手西归,是为评弹界之不幸,谨表最沉痛的哀悼!
老一辈评弹艺人大部分已作古,众多的年轻评弹工作者在艺术上不思进取,许多人(包括蒋云仙等较老点的)一味的哗众取宠,搞“滑稽评弹”,评弹事业后继无人,评弹复兴之遥遥不可期,是为评弹界之更大不幸!
老一辈评弹艺人大部分已作古,众多的年轻评弹工作者在艺术上不思进取,许多人(包括蒋云仙等较老点的)一味的哗众取宠,搞“滑稽评弹”,评弹事业后继无人,评弹复兴之遥遥不可期,是为评弹界之更大不幸!
2001年September月
311:7:6

一代宗师撒手西去,评弹之大不幸,更是吾辈之大不幸。数日前犹听蒋先生之《看龙船》,今闻噩耗,心痛万分。绕梁余韵,犹在耳边,人却已不在,呜呼哀哉!
2001年August月
3118:13:8

大师架鹤归西去,
顿足捶胸肝肠断。
音容相貌尤在目,
余音绕梁千古传。
奇珍蜻蜓无处寻,
素贞再难觅汉文。
光前裕后晚生辈,
宗师欣慰发笑声。
顿足捶胸肝肠断。
音容相貌尤在目,
余音绕梁千古传。
奇珍蜻蜓无处寻,
素贞再难觅汉文。
光前裕后晚生辈,
宗师欣慰发笑声。
2001年August月
3117:11:21

蒋月泉先生去世了! 我深表哀悼!
对苏州评弹, 我最喜欢听的就是蒋调. 那种委婉, 深沉的情感
不是用语言能表达清楚的. 尤其身在异乡的黄昏时分, 放一段蒋
调, 令人立刻沉浸在思念和逸然中. 每听到"玉蜻蜓"中 "世间哪
个没娘亲" 一段, 不仅深同感受, 更觉得除了蒋先生, 没有人再
能唱得出这样的味道了. 我感慨的是, 这样的天籁之音, 是永远
不会再有的了.
蒋月泉先生千古!
2001年August月
3113:51:23

蒋月泉大师撒手走了,我感到无限的悲痛。大师的去世,是评弹事业的一大损失。苏州评弹是苏州的一种地方曲艺,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江、浙、沪人民的欢迎。然而苏州自身对评弹的重视程度仍显不够,与“文革”前相比,可以说是倒退。现在苏州的书场少得可怜,电台和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也太少,远不能满足广大听众的需要。我认为发展评弹事业是对蒋月泉大师最好的悼念。我有以下建议:1.开播电视评弹频道,专门播放评弹节目和介绍相关的内容;2.恢复苏州书场和增加书场,最好能做到在社区能听到书;3.更多的培养新人,增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创造更有利于评弹事业发展的环境和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