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May月
2213:11:9
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
  祈祷,青烟袅袅升起,亡灵已逝,生者奋起。让我们一起共同感怀那些已在天堂的亲人。!
  
老子纪念馆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最新经典Top 5
□王珏:老子故里(2003/1/31 1:30:08)
老子故里今安在?
  王 珏
  
  一、老子故里在鹿邑
  关于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其中写得明明白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现在的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紧邻鹿邑城关镇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乡政府所在地的太清宫镇。这本来是一件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铁板钉钉的事实,历代均史不绝书。记载古苦县即今鹿邑的著名公私著述就有如下数家。《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今检《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史记正义》:“《年表》云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纯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通典·州郡》:“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七:“真源县,本楚苦县,春秋时属陈,后为楚所并。汉属淮阳国。后汉苦县属陈国。晋属梁郡,成帝更名谷阳,高齐省入武平县。隋开皇六年,后置谷阳县,理苦城,属亳州。”《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以上典籍均记载老子为苦县人,而且记载了苦县名字及所属的历史沿革,清晰可辨,一目了然:东周及以前陈国鸣鹿-→春秋楚国苦县(治所在鸣鹿,即今鹿邑辛集乡)-→西汉淮阳国苦县-→东汉陈国苦县-→三国苦县-→晋更名谷阳县-→北齐撤谷阳入武平县-→隋谷阳县-→唐更名真源县、仙源县、真源县-→宋更名卫真县-→元撤卫真县入鹿邑县(移今治),明、清沿袭,而且曾多次归亳州。
  记载古厉乡(或濑乡、赖乡)的著名典籍也有数家。《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朱韬玉札》与《神仙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元和郡县图志》卷七:“(唐)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舆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以上均更详细地记载老子为苦县厉乡或濑乡、赖乡人。考之音韵,“濑、赖、厉”为一韵之转(《史记正义》:“厉音赖”),文献所谓“厉乡、濑乡、赖乡”者,实为一地之异名。关于它,学界有一桩公案。其地名可追溯到商代,那时在今鹿邑县东部,有一小方国,即赖国。周灭商后划归陈。有人认为西周时厉国已经不存在了。《春秋僖公15年》“楚人伐徐”(“徐”在今安徽泗县西北约50里处);“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左传》:“秋,伐厉,以救徐也。”于此,惠栋《左传补注》以为即桓13年《传》之赖,在今湖北省随县之厉山店,此晋、宋以来之传说。王夫之《稗疏》则以为此又一厉,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东老子所生之苦县厉乡。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王夫之的说法当然最为合理。另外,出土铜器《鲁大司徒匜铭》“鲁大嗣(司)徒子仲白乍(作)其庶女厲孟姬賸也(匜)”,郭沫若认为“厲”即“厉”之繁文,指鲁大司徒的长女孟姬所嫁之国名。这符合春秋惯例:女性婚前称谓结构为“排行+父姓”(“孟”与“伯”为“老大”的意思,“姬”为鲁国公族之姓),婚后应冠以丈夫的国名等,所以称“厉孟姬”。根据《水经注》“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和“涡水又东迳赖乡城南”的记载,赖的城池到北魏时代可能还存在,至少还有明显遗址,否则郦道元不会空穴来风。所以,当时“厉”或“赖”(濑)决非仅此一个,而其一就在今鹿邑县,而且就是古代厉国都城所在,也就是老子故里。所以《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舆地志》云“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云“苦,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史记集解》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元和郡县图志》云“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广弘明集序》说“李叟生于厉乡”,《太平寰宇记》引崔元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云“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上述文献完全可信,而且于今有征:“赖乡”就是今鹿邑县城东太清宫乡一带地方,过去考古发现的“鲁大司徒匜”的铭文证明了这一点,最新考古发掘也是有力证据(详下)。
  至于“曲仁里”一名所指,只有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为“自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准此,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就应该是今太清宫镇,即太清乡宫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旧有别名曰“犹龙镇”(解放前仍然如此称呼),取义于《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一语。更奇者,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的高地,当地父老相传谓之“影阳山”(这或许就是王莽新朝更名为“赖陵”的根据吧)。关于这片高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与老子有关的神话传说。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此高地本身为一条小河的发源地,这条丝毫不起眼儿的小河,当地父老至今仍名之为“赖(濑)乡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东南汇入白沟河。此水名恰好与历代文献相合,其本字应该写作“濑”。至于“曲仁里”的含义,边韶《老子铭》认为老子生于曲涡之间,“曲涡间即曲仁里也”。
  另外,《括地志》、《太康地记》、《太平寰宇记》、《濑乡记》、《舆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历代地理沿革表》等记载苦县境内历代有供奉老子的建筑乃至旧宅。今鹿邑县境内至今还有三处供奉老子的寺庙殿宇。
  一处是县城东门内北侧的升仙台,民间名之曰老君台。唐玄宗天宝2年所建。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下联是“天高近接太清宫”,横幅为“万教之祖”。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现仅存一座高达数丈的台观,上有一座正殿两间配殿,正殿内供奉有老子铜像。鼎盛时期,台观前有房宇数以百计,设有“鸣鹿书院”,现在为“老君台中学”所在地。
  二是太清宫镇东门内北侧的太清宫,当地称作“前宫”;三是镇北与前宫呈垂直方向的“洞霄宫”,当地称作“后宫”。历代所建宫殿庙宇多集中在此地。自西汉开始,老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历代帝王奉祀不绝,有增无减,至唐达到顶峰。东汉时,老子被道教奉为教祖。汉桓帝延熹年间遣中常侍左悺赴该地祀老子。隋文帝开皇年间,命亳州刺史杨元胄,考其故迹,营建宫宇。唐太宗贞观元年修老子宫,给人户五十供洒扫;乾封中,高宗亲诣道宫,追加老子“玄元皇帝”尊号,并修建“紫微宫”;开元3年玄宗亲书《道德经》刻石立于宫内,天宝二年,又改“紫微宫”曰“太清宫”,后有“洞霄宫”,两宫相距一里,中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为老子任东周“柱下史”的象征。太和7年,因水灾文宗敕宣武军节度使李程兼太清宫使加以修葺。当时“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侍于老君左右。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树,屋宇七百余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卫宫所。”(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宋建隆元年,皇帝遣使诣宫致祭;太宗、真宗年间均遣使修葺。祥符5年上老子尊号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改宫名为“明道宫”。唐玄宗时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重和元年四月,又诏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一作“真元节”)。此日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金大定24年,建三清、玉帝二大殿,灵宝、五师、九曜、十二元辰、四圣、三官诸小殿宇;26年又建前、中、后三门;以后又建洞霄、先天、太后三大殿,以及虚无、太极、七元、五岳殿等。后因兵乱兼涡水改道,所有宫殿荡然无存。元朝经10余年重修,再具旧日规模,元末再毁于兵火。明、清虽多次重修,已难再现旧观。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太清宫镇出土了很多周、唐、宋、元时期的文物、碑刻,发现了宋代殿堂遗址,整个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20世纪80年代,河南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建成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并重雕玉石老君像,置于太极殿中。
  二、新说将老子故里搬到涡阳
  司马迁之后亦即去古更远的史学家们却往往出于疑经蔑古、急于立言立说的原因,提出了种种新说:陈国相人说,楚国相人说,宋国沛人说,本已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了;但今人似乎也不甘落后,又提出相县、苦县一地说、安徽涡阳人说,意在以此否定传统的鹿邑太清说。其余诸说姑且置之不论,这最后一说因其惊世骇俗而颇能迷惑世人,令老子故里的父老乡亲一片惊呼:“李老君搬家到涡阳去了!”因此本文就专为驳斥这一新说而作,以正视听于九泉之下的老子及其故里乡亲。
  涡阳说的所谓根据是,春秋时,老子是宋国相人,相在今涡阳,所以老子故里在今涡阳县;今鹿邑县春秋时属陈国,所以老子故里不在鹿邑县;春秋时,宋、陈以涡河为界,河北属宋,河南属陈,春秋时“相”在涡河北,今鹿邑在涡河南,所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而不在鹿邑县;今涡阳县故城父遗址是春秋的“相”地,所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今涡阳有天静宫,所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相是殷城,宋是殷地,陈是舜的后裔,所以老子故里只能在宋,不能在陈;《庄子》载老子、杨子居南之沛见老子,沛是宋地,所以老子是宋人;宋有老氏,老子姓老,所以老子是宋人,云云。
  三、古“相县故城”考释
  涡阳说认为,“把老子写为宋国相县人或楚相县人、苦县人都讲得通。关键是相县今在何处?苦县今在何地?”因为“河南省鹿邑县,自古则无曾属相县之说。”所以我们也认为,欲要辨明老子故里究在何处,只须澄清一个根本问题:古代的相或相县究在何处。这个问题一旦明确,发难便不攻自破,问题就迎刃而解。
  其实,有关相或相县的记载典籍中并不罕见,而且意见不一。最早见于边韶《老子铭》:“老子,楚相县人。”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灵溪之元北。”官书则有《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时曰相。”《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卷35》:“相县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时宋邑。”《水经注·阴沟》:“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王莽曰赖陵矣。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涡水屈东,迳相县故城南,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涡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魏立谯郡。涡水又东迳朱龟墓,涡水又东南,经城父县故城北。涡水又东南……”
  仅仅根据上述引文,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老子故里为涡阳的证据。但既然好事者以为言之凿凿,那么我们就来考证一番。首先对边韶所引以为据的《水经注》这段话中古代地名的地理位置,一一详加考明。
  1.有关地址的东西分布
  根据上述记载并结合《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和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将文中所记地址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如下图:
  西05km7.5 25Km 东
  鸣鹿、今鹿邑县城、赖乡、老子庙、相县故城、谯县故城、城父县故城、涡阳
  图中数字为今天的大约距离。姑且不论在涡水南北岸,在这条东西长度仅仅百里的纬线上,可以确定北魏“相县故城”西不过老子庙,东不过谯县,只要相县故城没有翅膀,否则无论如何它都不会“飞”到70公里外的安徽省涡阳县境内的天静宫或110公里外的相山脚下。
  2.有关地址在涡水南北岸的分布
  据载文中所记地址当时均紧邻涡河两岸,或南或北。其中,苦县、赖乡、老子庙、李母庙、相县故城位于涡河北岸;谯县故城、城父县故城均在南岸。元代涡水河床苦县至相县故城一段北移,所以今鹿邑、太清宫镇均处于涡河南岸;今亳州、古城父遗址,仍在涡河南岸。但决不能说春秋时苦县、相县故城在涡河北岸,今鹿邑、太清宫镇在涡水南岸,所以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涡阳。因为涡水改道并没有移走各自的东西位置,只是改变了相对于涡水的位置而已。
  所以不论东西分布,还是南北分布,春秋时相西边的厉乡、苦县、鸣鹿,东边的谯、城父,都不可能改变东西分布的方位,即相县故城就在濑乡与谯之间。现在寻找二者之间的相县故城倒成了至关重要的任务了。
  3.相县故城在今太清宫镇附近的涡河北岸
  与《水经注》记载的相县故城地理位置相符的文献,还有有《太平寰宇记》所引崔元山《濑乡记》。既然是记,应当是亲自游历后所记,可信度甚至准确度都毋庸置疑。崔氏游记说:“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这就告诉我们,当时“苦县界”果真有“濑乡”和“相县故城”,其确切位置是:濑乡就在“县(城)东南12里”,在“相县故城西5里”;而相县故城在濑乡东5里,距当时苦县治所也仅仅17里之遥。姑且不说“濑乡东”是指东北或东南抑或正东,只从距离就可以断定,这个“相县故城”绝非110公里外的相山脚下的相县,更绝非清《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和《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所说“今宿州西南90里,盖相土旧都也。秦置县,汉为沛郡”(人或以为即今淮北市西北相山),而只能是在苦县也就是鹿邑附近,更具体地说是在濑乡也就是太清宫镇附近。至于当地有无姓相之人,则无关紧要(南方客家和海外华侨,大都不能以姓氏来判断其居住地)。
  那么这个相县故城的确切位置在哪儿呢?考虑到因元代涡水改道造成苦县治所由涡水北岸变为涡水南岸的历史事实,仔细观察太清宫镇附近地势地形,我们把目光集中到矗立于安徽省一侧的涡河北岸一处高地上。这块高地因处于涡水北岸之上,可能当年改道时河水恰好从中间或一侧冲过,而且历代受河水雨水冲刷严重,至今只剩下大约方圆一里大小。此高地位于太清宫镇东北方向,与《濑乡记》所说相县故城在“濑乡东”的方位相合;与此高地隔河相望的晏庄村距太清宫镇大约3里远,涡河宽一里有余,距离远近与《濑乡记》和《历代疆域表》所记相吻合。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当地民间至今仍称该高地为“谷阳城”。这个自古相传的名字令人联想到上引晋成帝成康三年更名谷阳县,直至唐乾封元年才更名真源的事实,以及边韶《老子铭》“相县荒虚,今属苦”的历史记载。这均可证明当地民间所传“谷阳城”之名完全有根有据,决非空穴来风。至此,这个扑朔迷离的“相县故城”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推测,可能正是由于涡水改道造成的地理变迁,才使得相县故城地理位置迷失了两千年,也使得古今学人因不知有此高地遗址及其当地民间故老相传的地名,而错将相县故城连同老子故里一起错搬到了涡阳。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相县故城与《历代疆域表》所说“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和《后汉书》所记“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以及《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所记“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均相合不悖。换言之,这个相县故城就是涡水改道之前的苦县旧治所在,直到元代都不曾改变,元代后才迁到今址—鹿邑县城关镇。之所以多部典籍都记载着“苦,春秋时曰相”,那么就证明,该遗址在春秋时代的名字叫相,后改名为苦,春秋时设立苦县,一地而二名。走笔至此,我们不由得不佩服高亨先生的慧眼独具,他说:“然则谓老子为相县人,探古以为言也。谓老子为苦县人,据今以为言也。二说虽异,两地则一”。看似折衷其间,其实一语道破玄关。高哉!
  另外,鹿邑县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老子的生动而神奇的传说,如“老子出世”,“老子吓退长毛军”,“老子显灵抗日”等等,体现出人们对老子作为家乡守护神的信仰盛行不衰,老君庙前一直香火鼎盛。
  四.老子的称号、庙名
  上引文献说明只有李耳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君”、“太上老君”、“太清”、“太上玄元皇帝”等称号,其家祠、寺庙、观庵的名字也都冠以这些字眼儿。有人以安徽涡阳“天静宫”为供奉老子的庙宇并以此推断涡阳是老子故里,其不成立的原因至少有三:首先庙名与老子历代称号不符;二是建立时间不早于明代,与老子的历史的地位不符;全国道教寺观甚多,若以此为例,岂不都可认作老子故里了?
  五.结论和余论
  综上所述,古相就是春秋以后的苦县,也就是今鹿邑县;古濑(濑、厉)乡就是今太清宫乡,古曲仁里就是今太清宫镇。古人以苦县境内相县为老子故里是对的,今人以涡阳为老子故里缺乏根据,与古今事实不合。
  作为老子故里人,我家距老子出生地仅仅2公里。在母亲怀抱里就已经在听老人们娓娓动听地讲述关于老子的神奇故事了。更为幸者,我的小学在太清宫镇太清完小度过;我的中学在老君台鹿邑一中度过,宿舍就在老君台下,“文革”中不知天高地厚地竟然在老君台配殿里住了一年;最初14年工作又回到了太清宫镇,其中三年就在设在前宫的乡政府工作。那些年,课后工余,每每与同学少年、工作伙伴结伴游览前后宫,瞻仰老子的塑像,阅读石碑上斑驳陆离的文字,感受着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现在我虽远离平原的宁静,来到了都市的喧嚣,但心灵却一刻也不曾离开那片老子目光照耀下的土地,梦中总是闪动着老子的智慧形象和老君台那巍然矗立的雄姿。所以,当看到有人自以为是地以为老子故里应该某某地方时,我便以一个学者的思维和一个孩子般的童心写出了这篇考证,以就教于方家。
  
  主要参考文献
  刘庞生 老子故里生地新考辨 西北大学学报
  杨伯俊 《春秋左传注释》
  清乾隆《鹿邑县志》卷十一,木刻线装本。
  网络资料
  http://www.nbyouth.com/tiantian/read/zxzj/zj/q/qingxitai/cndaojiao/4/053.htm之《中国道教》第四卷“太清宫”
  http://www.zkrb.com.cn之“太清宫、老君台”条。
  http://guangxu.netor.com/m/gbook/adindex.asp?page=1&boardid=7之李玉成:老子生地考。
  
  附录:古相县遗址图
  
  涡水
  
   谷阳城遗址(古相县)
  
   鹿邑县城(古苦县) 晏庄村
  
  谷水(曲水) 急太清宫镇(古濑乡)
  三赖
  道 乡
  河沟
  
  

□毛彦民:道德经解密(2003/2/8 18:24:19)
整个宇宙永远是处于创造过程当中。文明是创造出来的,邪恶也是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贫穷也是创造出来的;快乐是创造出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创造出来的;成功是创造出来的,失败也是创造出来的;繁荣昌盛是创造出来的,衰败毁灭也是创造出来的。宇宙是创造者,社会是创造者,国家是创造者,人类每一个人也都是创造者。万事万物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万事万物也都是自身的创造者。
  《道德经》就是一部创造快乐,创造成功的学说。任何一部来自西方世界的成功学都无法与《道德经》所倡导的创造成功理论和方法相蓖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强大与兴盛,无不与老子所说的道,即创造息息相关。孔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是孔子用创造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悲剧是,他所创造出来的儒家文化,由于对中华历史的巨大影响,使整个中华民族在坐享其成的同时,却忘却了创造的过程和方法,即道。当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包袱,中华文化远远落后于世界文明的时候,面对民族文化的恐慌,人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为自己创造出新的,能够适应世界环境变化的民族文化。这就好比人们掌握了一种耕田的技术,一年之内生产了供整个民族享用2000年的粮食,人们在这两千年之内不用再去种粮。当这2000年的粮食被吃尽,眼看着发生粮荒的时候,人们却早已忘记了耕种的过程和方法。《道德经》这个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指导性思想工具,早已被人们当作古玩束之高阁,成为人们装饰门面,追求虚荣,展示自我的包装材料。《道德经》里面所讲的创造过程和方法,早已被人们遗忘得无影无踪,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它说的是什么东西。明白其中奥妙的人,也只知其伟大,不知其用法;不懂装懂的人们,似懂非懂的人们,甚至还会把《道德经》当作消极遁世之法,指斥《道德经》为愚腐之人偷奸耍滑,不求上进的理论借口。
   事实上,《道德经》是一门论述关于创造快乐和成功的过程和方法的学问,在《道德经》中,老子发现的“道”,就是创造的过程,他对创造过程的表现方式和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即创造过程是一种无形、无声、无色、无味,无处可见,又无处不在的精神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又回归为无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万事万物的发源地。《道德经》中的德,是人类创造快乐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心态和方法,即无知、无私、无欲、无为、慈、俭,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老子《道德经》有两个方面的局限。
  第一个局限性,是他没有能够清晰地把“道”即创造的真实过程描述出来,他认为这个过程只能靠人们来感悟,没有办法言传。因此,“道”这个东西也就成了千古之迷,人们似乎只能被动地、莫名其妙地接受它的支配,却不能明晰地了解这个过程。《道德经》反复地告诫人们要守道,即让自己每时每刻都能够处于创造的状态,但既然人们无法对道的真实面目即创造的过程一目了然,他们就很难让自己主动而有效地遵循和运用这个过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去创造自己的快乐和成功,去创造整个民族的精神和物质的文明。
  第二个局限性,是《道德经》虽然准确地描述了创造的法则,即创造时所应抱持的心态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创造过程中的一切基本规律。这些内容包括:无知、无欲、无为、无私、慈爱、谦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可以说这些都是创造快乐、创造成功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但如何才能够让人达到这种境界,如何能够让人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法则。《道德经》并没有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人们常说,“知道自己应该那样想,但就是做不到。”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方法。
  《道德经》解密,弥补了《道德经》在上述两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将“道”具体化,清晰化,揭开“道”在人们心目中朦胧而神秘的面纱,让人们对“道”这种概念一目了然。其次,是对实现“德”的方法进行了补充。所以,本书不是对道德经进行简单的字面解释,而是对“道”和“德”的内含进行破译和创造,将老子所发现的道和德变成了人人可以操作的简单而又实用的快乐成功创造学。
  

□欢:修道指南━纯阳祖师训示修道要注重八品(2003/2/26 3:09:35)

  修道指南━纯阳祖师训示修道要注重八品
  
  叶 天 发 居 士
  
  
  
  第 一 品 分 清 浊
  
  
  夫 , 大 道 者 , 阴 阳 也 , 清 浊 也 。 阴 者 , 浊 也 , 静 也 ; 阳 者 , 清 也 , 动 也 。 天 者 阳 也 , 地 者 阴 也 。 天 地 合 , 则 道 在 其 中 , 万 物 也 由 此 生 化 不 息 。 道 生 天 地 , 分 化 阴 阳 , 此 乃 一 炁 之 运 用 也 。 而 此 「 炁 化 」 即 「 理 化 」 也 , 其 真 炁 在 天 为 天 理 , 可 维 天 经 ; 在 地 为 理 地 , 可 系 地 义 ; 在 人 则 是 道 理 , 可 正 人 伦 。 何 为 道 理 ? 为 人 道 之 理 也 。
  
  
  人 道 者 , 由 人 心 发 端 , 率 性 而 行 之 。 此 心 若 偏 , 则 私 阴 长 , 而 君 子 道 消 ; 此 心 若 正 , 则 公 阳 长 , 而 小 人 道 消 , 是 故 , 了 道 之 意 , 即 在 了 悟 人 道 起 源 , 再 追 求 天 道 之 归 宗 也 。
  
  
  人 心 者 , 一 而 用 之 , 则 无 善 无 恶 ; 若 二 而 用 之 , 则 有 善 有 恶 , 混 于 清 浊 而 不 明 矣 。 分 清 浊 , 则 是 要 分 清 是 非 , 明 辨 善 恶 , 执 中 而 用 , 率 性 而 行 之 。
  
  
  第 二 品 辨 升 降
  
  
  学 道 之 人 , 能 分 清 浊 , 则 知 阴 阳 , 而 识 黑 白 , 判 是 非 , 至 此 关 头 , 则 升 超 降 堕 自 辨 矣 。
  
  
  夫 , 天 道 无 亲 , 唯 与 善 人 , 升 降 之 关 头 , 也 就 在 善 与 不 善 而 已 。 善 者 超 升 , 恶 者 堕 落 , 此 乃 天 地 不 移 之 常 理 也 。
  
  
  修 道 者 , 辨 此 关 头 而 弃 恶 从 善 , 则 能 以 孝 为 万 善 之 先 , 戒 淫 以 断 万 恶 之 首 , 如 此 即 超 向 上 升 之 路 矣 。 何 以 言 之 ? 恶 者 浊 也 , 下 沉 之 象 ; 善 者 清 也 , 上 浮 之 象 。 故 善 升 恶 降 , 分 判 之 门 , 唯 在 善 恶 两 个 关 头 , 亦 唯 由 人 心 自 选 之 而 已 。
  
  
  第 三 品 明 心 性
  
  
  修 炼 之 士 , 最 重 要 者 , 乃 是 明 悟 心 性 , 而 由 心 意 用 功 夫 也 。 心 者 , 生 于 心 , 唯 由 心 中 求 之 、 寻 之 、 悟 之 、 了 之 , 方 能 明 其 心 , 而 见 其 性 也 。
  
  
  若 是 由 心 外 而 探 求 、 追 究 , 而 欲 明 心 见 性 者 , 则 无 量 劫 以 后 , 仍 不 能 见 其 心 性 , 以 明 悟 之 , 了 成 之 。 所 以 佛 曰 : 「 佛 向 性 中 作 , 莫 向 心 外 求 。 」 修 道 之 人 能 找 到 自 我 之 心 , 而 凭 此 一 心 用 功 夫 , 则 大 道 可 成 , 若 离 此 心 , 而 错 用 功 夫 , 则 误 入 歧 途 , 而 走 火 入 魔 矣 。
  
  
  心 既 由 心 而 生 , 千 千 万 万 之 心 中 , 由 何 处 去 找 寻 一 颗 真 心 耶 ? 一 切 之 心 皆 是 幻 心 、 假 心 , 若 见 心 而 心 中 无 心 , 则 心 见 真 性 道 心 , 此 心 从 来 如 如 不 动 其 所 用 者 , 无 为 而 无 所 不 为 , 乃 是 仙 心 、 佛 心 、 圣 心 、 归 一 而 言 之 , 名 为 「 道 心 」 。
  
  
  若 有 修 士 由 自 心 中 找 得 此 心 , 则 明 心 见 性 矣 , 此 心 虽 无 形 无 名 , 但 是 却 可 于 有 形 有 象 之 中 证 之 。 以 吾 为 例 , 昔 日 圣 师 于 十 字 街 头 , 以 点 石 成 金 之 术 试 吾 之 时 , 吾 突 然 一 念 良 知 发 现 , 而 考 虑 五 百 年 后 , 将 害 及 买 金 之 人 , 而 天 生 之 心 性 发 现 , 一 念 真 心 抵 过 三 千 外 功 , 而 得 授 真 传 , 于 斯 一 念 动 用 之 时 , 则 是 明 心 见 性 之 时 也 。
  
  
  第 四 品 舍 牵 累
  
  
  修 道 之 人 最 怕 者 , 乃 牵 累 也 。 其 如 捆 仙 之 索 , 可 以 捆 住 神 仙 ; 而 令 其 不 能 动 弹 , 终 日 迷 迷 糊 糊 , 不 知 行 道 度 世 , 只 是 一 日 空 过 一 日 , 等 待 宿 命 尽 时 , 一 愿 未 了 , 而 堕 落 轮 回 , 方 才 悲 伤 , 为 时 晚 矣 。
  
  
  人 生 在 世 间 , 既 称 为 凡 尘 , 则 有 尘 业 , 凡 事 牵 累 , 此 牵 累 者 , 各 种 各 般 , 人 人 不 同 。 有 人 堕 落 夫 妻 恩 爱 之 中 , 忘 却 修 行 之 路 ; 有 人 落 入 名 利 之 网 , 而 不 知 了 死 , 超 生 之 道 ; 也 有 为 私 人 欲 望 而 终 日 勤 劳 不 息 , 欲 等 达 成 愿 望 , 再 来 修 道 。 岂 不 知 人 之 欲 望 无 边 , 其 愿 望 也 无 尽 , 何 时 能 等 心 满 意 足 , 再 来 修 道 也 ?
  
  
  所 以 有 心 之 修 士 , 若 欲 向 方 寸 之 中 下 功 夫 , 除 了 先 革 私 欲 之 心 外 , 必 须 要 能 将 身 上 之 牵 累 舍 清 , 方 能 精 进 。 如 何 舍 法 ? 妻 恩 子 爱 , 则 换 成 夫 妻 同 行 同 修 , 父 子 同 修 同 敬 。 事 业 牵 扰 , 则 忙 中 偷 闲 , 动 中 取 静 , 暗 地 用 功 夫 , 其 他 为 家 庭 、 为 亲 朋 、 为 子 女 之 种 种 拖 累 , 则 已 看 开 了 , 一 起 放 开 , 而 交 予 上 天 安 排 , 如 一 衣 一 食 , 莫 非 天 定 , 何 必 终 日 碌 碌 只 为 衣 食 ? 儿 孙 自 有 儿 孙 福 , 何 必 为 儿 孙 作 马 牛 也 。
  
  
  若 能 一 心 修 道 、 行 道 、 证 果 , 将 来 成 道 , 九 玄 七 祖 同 得 超 升 , 何 其 快 乐 也 。
  
  
  若 是 只 为 妻 子 儿 女 而 拖 累 , 将 来 一 同 黄 泉 而 归 , 恐 也 难 再 相 逢 。 若 是 只 为 凡 事 而 劳 心 劳 力 , 将 来 双 手 撒 开 , 丝 毫 不 能 带 走 , 又 剩 何 物 也 ?
  
  
  所 以 吾 愿 有 智 慧 , 有 志 向 之 修 士 , 能 舍 开 拖 累 , 一 志 冲 天 , 达 成 度 人 度 己 之 宏 愿 回 天 常 聚 , 享 尽 无 穷 之 天 伦 之 乐 , 其 逍 遥 也 必 定 无 比 。
  
  
  第 五 品 借 修 真
  
  
  人 之 所 以 堕 落 后 天 者 , 乃 因 执 着 假 我 , 迷 失 真 我 , 而 至 沉 沦 于 苦 海 , 流 浪 不 休 。 若 是 有 人 能 识 透 真 假 , 而 再 进 一 步 借 假 修 真 , 则 可 以 超 凡 入 圣 , 跳 出 气 数 之 外 , 真 常 清 净 , 逍 遥 自 在 , 不 再 堕 落 矣 。
  
  
  借 假 修 真 , 别 无 二 法 , 乃 是 借 此 假 身 , 以 修 身 中 之 真 道 而 已 。 不 知 修 真 之 人 , 终 日 为 假 体 而 劳 碌 不 休 , 迷 在 酒 色 财 气 , 恩 爱 名 利 之 中 , 三 毒 五 欲 , 八 魔 十 恶 , 刻 刻 不 离 , 如 此 则 真 人 受 假 人 拖 累 , 而 堕 落 矣 。
  
  
  若 知 修 真 之 人 , 其 人 必 以 真 人 主 事 , 利 用 假 体 修 道 立 德 , 尽 三 纲 五 常 , 行 八 德 兼 十 善 , 如 此 则 假 人 受 真 人 操 纵 , 成 就 真 人 之 人 格 矣 。
  
  
  夫 , 假 人 者 , 色 身 假 体 , 不 过 数 十 寒 暑 , 即 当 坏 去 ; 真 人 者 , 真 性 也 , 永 久 不 坏 。 色 身 若 无 此 真 人 存 在 , 则 三 寸 气 断 , 已 不 能 活 动 运 用 也 。 所 以 世 上 智 慧 之 人 , 皆 知 借 假 体 , 以 修 真 道 , 行 功 立 德 , 等 待 将 来 色 身 一 脱 , 真 人 出 现 , 则 有 一 条 光 明 大 道 直 透 天 庭 。 愚 痴 之 人 反 是 , 只 知 顺 乎 情 欲 , 而 为 假 我 奔 波 劳 力 , 至 其 终 也 , 真 人 反 被 假 人 拖 累 , 而 堕 黑 暗 地 狱 也 。
  
  
  以 上 借 假 修 真 , 乃 劝 世 上 有 缘 人 , 既 得 真 道 , 须 当 快 向 今 生 度 此 身 。
  
  
  第 六 品 舍 尘 缘
  
  
  学 道 者 , 乃 是 要 学 出 世 之 法 , 以 了 生 死 , 超 出 凡 尘 。 可 是 凡 人 往 往 受 尘 缘 缠 缚 而 不 得 自 由 , 所 以 不 能 如 如 自 在 , 以 行 大 道 , 了 却 生 死 。 因 此 吾 今 要 劝 有 心 学 道 之 人 , 必 须 先 学 如 何 舍 去 尘 缘 。
  
  
  舍 尘 缘 者 , 则 是 放 开 身 心 之 束 缚 , 革 去 情 欲 , 以 还 自 己 本 来 逍 遥 自 在 之 身 心 。 尘 者 , 凡 尘 之 事 也 , 简 言 曰 「 尘 事 」 。 缘 者 , 红 尘 之 缘 也 , 简 言 曰 「 红 缘 」 。 尘 事 者 , 为 名 为 利 之 利 己 之 事 业 也 ! 红 缘 者 , 妻 恩 子 爱 之 牵 缠 也 。
  
  
  修 道 之 人 , 若 能 在 事 业 与 家 庭 之 中 , 拿 出 向 道 、 学 道 之 时 间 与 精 神 , 专 心 一 志 为 了 却 生 死 而 暗 中 下 功 夫 , 修 炼 自 性 , 则 可 谓 之 在 家 出 家 , 在 尘 出 尘 , 而 不 受 尘 缘 束 缚 牵 扰 , 而 自 在 逍 遥 矣 。 修 道 之 诸 君 , 能 否 如 此 ? 曷 其 勉 之 。
  
  
  第 七 品 断 疑 惑
  
  
  人 之 修 道 者 , 贵 在 生 出 信 心 , 若 无 信 心 , 则 万 事 不 可 成 矣 。
  
  
  若 有 至 信 者 , 则 能 发 挥 至 诚 之 无 限 道 志 , 以 行 其 道 , 了 其 道 。 所 以 修 道 之 士 , 只 可 生 信 , 切 莫 生 疑 。 但 是 人 之 心 也 反 反 复 复 , 必 有 疑 惑 生 焉 , 若 是 人 心 之 疑 惑 不 断 , 则 道 心 之 诚 信 亦 不 生 矣 。 是 以 惟 有 能 生 信 诚 之 心 , 方 能 断 去 疑 惑 之 心 。
  
  
  吾 观 今 日 天 下 修 道 之 士 , 半 信 半 疑 者 居 多 , 全 信 不 疑 者 罕 少 , 故 闻 道 之 后 , 勤 而 行 之 者 少 矣 。 若 存 若 亡 者 , 却 是 比 比 皆 是 , 此 乃 不 能 生 信 心 , 以 激 励 道 志 , 反 受 疑 惑 包 围 , 而 不 能 奋 励 行 其 道 也 。 有 言 「 全 信 全 得 , 半 信 半 得 , 不 信 者 不 得 」 也 。
  
  
  吾 殷 殷 切 望 天 下 有 道 之 士 , 快 断 疑 惑 , 而 生 信 心 , 否 则 一 再 疑 惑 , 空 费 时 间 及 至 其 终 , 其 疑 惑 也 将 不 解 之 , 只 眼 看 有 至 信 至 诚 之 人 , 步 步 超 升 , 自 己 反 而 堕 落 深 渊 , 再 反 悔 之 , 已 晚 矣 。
  
  
  第 八 品 成 正 道
  
  
  正 道 者 , 大 道 也 。 「 大 道 之 行 , 天 下 为 公 」 , 故 知 大 道 无 私 , 唯 予 善 人 。 欲 得 大 道 者 必 去 自 私 之 心 , 否 则 大 道 难 成 行 。
  
  
  道 无 正 邪 , 心 有 公 私 , 如 何 辨 别 之 ? 纵 有 正 道 而 邪 人 得 之 , 则 其 道 变 邪 ; 如 有 邪 道 , 而 正 人 得 之 , 则 其 道 变 正 。 盖 道 海 无 边 , 如 一 利 刀 , 善 人 持 之 , 用 来 切 菜 割 草 ; 恶 人 持 之 , 用 来 杀 人 行 刺 。 故 知 道 之 应 用 , 随 人 心 而 变 , 修 道 者 当 体 悟 之 。
  
  
  欲 成 正 道 者 , 首 先 必 正 心 , 心 不 正 则 道 已 邪 。 再 存 大 公 无 我 之 心 , 见 苦 必 救 , 见 道 助 道 , 摒 去 门 户 籓 篱 , 开 通 光 明 大 道 , 打 开 天 窗 , 天 人 合 一 , 则 可 成 就 无 上 之 道 也 。
  
  
  今 者 , 修 道 之 士 不 为 不 多 , 但 大 都 于 形 相 上 争 胜 负 , 未 将 心 魔 降 伏 , 故 外 表 道 岸 貌 然 , 而 内 心 欲 乱 如 麻 者 多 矣 。 有 者 认 理 未 真 , 矜 奇 好 异 , 如 蛾 贪 光 扑 火 , 似 蚕 作 茧 自 缚, 最 后 终 堕 沉 沦 , 道 难 成 矣 。
  
  
  故 欲 成 就 正 道 须 由 正 人 心 、 言 正 语 、 学 正 理 、 开 正 智 、 通 正 眼 、 走 正 路 而 成 正 道 也 。
  
  

□妙:论“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2003/2/26 3:12:51)
论“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
  
  http://www.wutnews.net 发布时间: 2002-5-19 9:34:57
  
  
  
    江总书记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全国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思想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宣传。最近,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总书记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又有一些新的体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新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发展,活力在创新。而这种发展和创新具有本身质的规定性,一般表现为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与原有的科学体系一脉相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它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构成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作为一个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同时,它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原理的创造性继承和运用,而决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孤立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关系,并不表现在个别词句上的一致,而是突出地体现在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统一。
    一脉相承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它的创始人就公开申明,自己的学说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是为他们服务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种鲜明的政治立场成为衡量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我们衡量、判断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种学说、一种观点,是否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根本上说,不是看它有多少提法、多少结论出自“本本”,而是看它代表谁的利益,为谁服务。无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最终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所以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切优良的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不断地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因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完全一致的政治立场。
    一脉相承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显然,贯穿其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不能忽视它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四项基本原则的各项内容,与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根本区别于历史上的封建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标志,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也会蜕化变质,最终丧失执政地位,“三个代表”更无从谈起。因而,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与“三个代表”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和人民是如此地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6页)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党如果离开了“三个代表”,就不能坚持党的领导,也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坚持“三个代表”必然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因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因而也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包含着四项基本原则的各项内容,因为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始终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保证,而始终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又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成了空话。因此,“三个代表”不仅贯穿着四项基本原则,而且与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278页)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但是生产力又离不开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一以贯之地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江总书记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芒。“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有机的辩证统一体,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目的。三者有机地统一党的建设之中,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用“三个代表”概括党的先进性,就使党的先进性更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在理论上更加科学、全面,更具有时代特征,更有利于执政党的全面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深刻地告诉我们,如果仅仅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反之,如果仅在主观动机或党的宗旨上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而在社会发展中不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么,所谓代表人民利益就成了无源之水,就没有足够的物质精神财富用以代表人民利益。这就是活生生的唯物辩证法,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运用。
    一脉相承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凡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都是实事求是的,都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的,都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江总书记同志多次强调,党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成立80年来,党的建设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新世纪,在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和措施如果仅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紧密结合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作为一个领导12亿多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怎样加强自身建设,使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崭新的面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需要全党认真思索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江总书记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此作出了科学回答。这一科学论断,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前瞻未来,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寓意深刻的理论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这些理论内涵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从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指导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特别强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唯物史观最集中的体现。有人认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因此,对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好理解”。其实,只要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来考察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对它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根据上述原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能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混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主要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是指生产力获得发展的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多种条件,这些条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要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所谓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考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不考察社会生产关系,不能不考察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并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改革,正是适应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我们党坚持这样的改革,正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突出表现。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把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之所以是老问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它的创始人就提出并探索和回答这个问题;之所以是新问题,是因为它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作出新的探索和回答。在跨世纪的历史关键时刻,以江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探索和回答这个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此基础上,江总书记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作出新的概括,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明确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孤立提出和存在的,它集中概括了江总书记同志的一贯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江总书记同志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思想,关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关于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继续探索和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关于在治国方略上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等等,无不贯穿着“三个代表”这一主线;“三个代表”的提出,又集中体现、科学概括了上述一系列基本思想。虽然“三个代表”的字面表述只用了三句话,但它全面涵盖了江总书记同志一系列重要思想,凝聚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原则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其中无不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无不体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实践中,由于认识的偏差等原因,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建设与发展的片面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手软、一手硬”现象没有根本扭转,消极腐败现象虽然总体上得到遏制,但有些地方仍不断滋生蔓延。这就需要根据新的实践、针对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和原则问题。“三个代表”既是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也就是江总书记同志所要求的: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补充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衡量党的方针政策的成败得失,也要坚持全面性的标准,既要看是否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要看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还要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三个代表”在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工人阶级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略。
    指导实践的光辉指针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任务在加重。我们必须从新世纪我们党如何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度,从我们党如何始终不渝地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高度,从我们党如何始终经得起新世纪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的高度,从我们党在新世纪如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加坚强有力地领导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来全面考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首先,必须结合新世纪国际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种种迹象表明,我们遇到的政治挑战、经济压力、文化碰撞相当严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新世纪我们党能否坚强有力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胜挑战,在激烈的国际大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和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二是能否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态度。“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全面涵盖了这三个基本要素,蕴涵着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开辟美好未来的基本方略。只要我们党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就能保持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就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有了这样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就不难预料,来自世界的任何挑战都不能战胜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战胜,任何压力都不能压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
    其次,必须结合我们党80年的奋斗历程,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是对我们党80年奋斗历史的科学总结,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江总书记同志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如此深刻、精辟的总结,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不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过去,更重要的是汲取党的宝贵经验,在新世纪更好地开辟未来。从我们党8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与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历史的经验启迪我们,在新世纪的征途上,面对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面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我们党要经受住新的考验,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认真总结和吸收党的历史经验,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执政基础。
    第三,必须结合实现新世纪的三大任务,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提出,我们要做的三件大事是加紧经济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和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是邓小平同志深刻审视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虽然20多年来我们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进入新世纪后,做好这三件大事仍然任重而道远。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和建设中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在社会生产力获得大解放、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们的改革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党怎样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领导人民实现新世纪的三大任务,这是新世纪向我们提出的又一个重大课题。“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告诉我们,实现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我们党领导人民在20世纪创造了不朽的业绩,也一定能在新世纪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带领人民实现新世纪的三大任务;而中国共产党的这种伟大力量来自于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这就必将为实现三大任务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必须结合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经过80年的磨练、考验、发展和壮大,我们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从总体上看,我们党是有战斗力的,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基本方面是好的。这是主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党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江总书记同志在不同场合、从不同方面严肃指出和批评这些问题:政治上,有的干部很少从政治上观察形势、考虑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上,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及其精神实质,思想理论素质下降,是非不分,缺乏基本的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作风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程度不同地存在,有的领导干部群众观点淡薄,不联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欺压群众;有的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坠入犯罪的泥坑。面对这些问题,江总书记同志严肃指出:“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发展下去不是没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啊!”(《江总书记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4月2日)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从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组织、制度上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为我们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必将成为新世纪解决党内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重大历史转折来临之际,理论的创新总是先行,为实践的成功提供前提与保证。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就一定能把我们党建设成更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其思想更加统一、组织更加严密、团结更加有力、行动更加一致、战斗力更加强大,朝气蓬勃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脚踏实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RG:请教(2003/5/3 11:55:16)
有谁清楚老子所骑的那头青牛的来历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