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pril月
1514:50:2

陆钟琦原任江苏布政使(大约相当于省长),调任山西巡抚属于提拔,于是他高高兴兴地带着一大家子人走马上任,10月6日到达太原。仅仅4天之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11天之后,长沙、西安同日宣布独立,脱离中央政府。
此时的大清朝已经是一片风声鹤唳,风雨飘摇。北京的高官权贵、皇亲国戚们都看出大厦将倾,没有一个想到“与国家共存亡”的,纷纷“树倒猢狲散”,忙着把资产转移到外国银行,光一个庆亲王奕劻就转移了几百万大洋到汇丰银行。
国有银行本来就面临外资银行的挤压惨淡经营,如今面临疯狂挤兑,纷纷破产。资产大举外流的同时,达官贵人忙着逃难,那时没有飞机,逃不到外国,就往天津、上海的租界逃窜。
在这种情况下,刚到山西的陆钟琦,却仍然在不识时务地企图挽救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这种如同螳臂当车般的徒劳之举,更加衬托出他结局的悲壮气氛。
其实,陆钟琦已经预感此次可能凶多吉少,他曾数次告诉次子陆敬熙:“大事不可为矣!省垣倘不测,吾誓死职。汝曹读书明大义,届期毋效妇仁害我!”又说:“生死之事,父子不相强,任汝曹自为之。但吾孙毋使同尽,以斩宗祀。”陆敬熙知父意决,入告母。母亲说:“汝父殉国,吾惟从之而已。”(《清史稿》)
陆钟琦认为,山西新军已经被革命党所掌握,成为政权最大的危险因素。于是他以防止陕西起义军东渡黄河为由,派新军85标离开太原开往晋南。同时,调大同的旧军来太原守卫军火库等要害部门。为了防止新军叛乱后抢夺军火库的武器弹药,陆钟琦还下令将库存的3000支新式步枪连同子弹调往河南。后来,发动起义的阎锡山将陆钟琦的措施概括为“运枪开兵”。
为了防止造反,新军从来都是有枪没子弹。但是开拔去晋南打仗,总不能拎着杆空枪上前线吧?于是调往晋南的这批新军领到了子弹,这就给了同盟会发动起义的机会。
当控制着新军的山西同盟会,得知陆钟琦要运军火到河南的消息,就断然决定提前发动起义。大同的旧军,刚刚到达忻州,太原已经爆发起义,忻州知州极力劝说旧军退守自保,于是旧军又返回了大同。
陆钟琦的长子陆光熙,同时也是陆士嘉的父亲,他与阎锡山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也在日本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因此,其实他也是革命党。已经剪发的陆光熙每次见父亲,都要戴上一条假辫子进行掩饰。
在太原起义前,陆光熙从日本来到山西找到阎锡山密谈,具体内容外人不得而知。按照常理推测,他应当是希望说服阎锡山,由起义新军拥戴或者说迫使自己的父亲陆钟琦成为山西省长,就像武昌起义新军迫使黎元洪那样。
然而,山西的形势与湖北并不相同。黎元洪在湖北经营已久,广有威望和人缘,武昌新军的革命领袖却因为各种情况,伤的伤,亡的亡,黄兴宋教仁又不在,无人能够主持大局,最后只好用枪逼着黎元洪上任。陆钟琦却刚到山西走马上任,威望还没有建立起来。大部分革命党并不愿意拥戴这么一个不熟悉的外省老头。更何况,阎锡山在山西革命党里广布威望,本人也野心勃勃,并不愿意将权力拱手让出。
10月29日早晨,起义新军士兵持枪冲入山西巡抚衙门(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从睡梦中惊醒的巡抚亲军卫队未作抵抗即四散逃逸。起义军冲进来时,他没有像黎元洪那样钻到床底下避难,而是迎出去,说:“我刚来一月,有何坏事?尔等竟出此举?”陆光熙看到乱军,连忙说道:“你们不要开枪,我们可以商量。”不知是谁第一个开枪,于是引发乱枪齐发,陆钟琦和儿子陆光熙一起倒在血泊中。从他就任山西巡抚,到被打死仅仅23天。
此时的大清朝已经是一片风声鹤唳,风雨飘摇。北京的高官权贵、皇亲国戚们都看出大厦将倾,没有一个想到“与国家共存亡”的,纷纷“树倒猢狲散”,忙着把资产转移到外国银行,光一个庆亲王奕劻就转移了几百万大洋到汇丰银行。
国有银行本来就面临外资银行的挤压惨淡经营,如今面临疯狂挤兑,纷纷破产。资产大举外流的同时,达官贵人忙着逃难,那时没有飞机,逃不到外国,就往天津、上海的租界逃窜。
在这种情况下,刚到山西的陆钟琦,却仍然在不识时务地企图挽救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这种如同螳臂当车般的徒劳之举,更加衬托出他结局的悲壮气氛。
其实,陆钟琦已经预感此次可能凶多吉少,他曾数次告诉次子陆敬熙:“大事不可为矣!省垣倘不测,吾誓死职。汝曹读书明大义,届期毋效妇仁害我!”又说:“生死之事,父子不相强,任汝曹自为之。但吾孙毋使同尽,以斩宗祀。”陆敬熙知父意决,入告母。母亲说:“汝父殉国,吾惟从之而已。”(《清史稿》)
陆钟琦认为,山西新军已经被革命党所掌握,成为政权最大的危险因素。于是他以防止陕西起义军东渡黄河为由,派新军85标离开太原开往晋南。同时,调大同的旧军来太原守卫军火库等要害部门。为了防止新军叛乱后抢夺军火库的武器弹药,陆钟琦还下令将库存的3000支新式步枪连同子弹调往河南。后来,发动起义的阎锡山将陆钟琦的措施概括为“运枪开兵”。
为了防止造反,新军从来都是有枪没子弹。但是开拔去晋南打仗,总不能拎着杆空枪上前线吧?于是调往晋南的这批新军领到了子弹,这就给了同盟会发动起义的机会。
当控制着新军的山西同盟会,得知陆钟琦要运军火到河南的消息,就断然决定提前发动起义。大同的旧军,刚刚到达忻州,太原已经爆发起义,忻州知州极力劝说旧军退守自保,于是旧军又返回了大同。
陆钟琦的长子陆光熙,同时也是陆士嘉的父亲,他与阎锡山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也在日本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因此,其实他也是革命党。已经剪发的陆光熙每次见父亲,都要戴上一条假辫子进行掩饰。
在太原起义前,陆光熙从日本来到山西找到阎锡山密谈,具体内容外人不得而知。按照常理推测,他应当是希望说服阎锡山,由起义新军拥戴或者说迫使自己的父亲陆钟琦成为山西省长,就像武昌起义新军迫使黎元洪那样。
然而,山西的形势与湖北并不相同。黎元洪在湖北经营已久,广有威望和人缘,武昌新军的革命领袖却因为各种情况,伤的伤,亡的亡,黄兴宋教仁又不在,无人能够主持大局,最后只好用枪逼着黎元洪上任。陆钟琦却刚到山西走马上任,威望还没有建立起来。大部分革命党并不愿意拥戴这么一个不熟悉的外省老头。更何况,阎锡山在山西革命党里广布威望,本人也野心勃勃,并不愿意将权力拱手让出。
10月29日早晨,起义新军士兵持枪冲入山西巡抚衙门(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从睡梦中惊醒的巡抚亲军卫队未作抵抗即四散逃逸。起义军冲进来时,他没有像黎元洪那样钻到床底下避难,而是迎出去,说:“我刚来一月,有何坏事?尔等竟出此举?”陆光熙看到乱军,连忙说道:“你们不要开枪,我们可以商量。”不知是谁第一个开枪,于是引发乱枪齐发,陆钟琦和儿子陆光熙一起倒在血泊中。从他就任山西巡抚,到被打死仅仅23天。
2024年April月
1514:40:30

近代萧山的故事里,少不了“七大家族”这一页码。王、单、汤、丁、何、蔡、陆曾被人们称为“萧山县城七大姓”,每个姓氏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继此前成功“揭秘”萧山汤氏大家族的故事后,最近,爱好研究萧山地域文化的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馆长申屠勇剑又对萧山陆氏大家族进行了研究。
“这是一个书香世家,从已有的资料上看,陆氏家族可是充满了墨香味……”申屠勇剑说。
萧山“陆氏”,一门七进士
历史上的萧山“陆家”所在区域,泛指如今城厢街道何家弄和梅花楼一带,曾经的何家弄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陆氏宗祠,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现已荡然无存。
据资料显示,萧山陆氏家族的始祖是陆怡,元末,他由山阴迁来。陆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清代顺天府尹(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市委书记)陆以庄。虽然陆氏家谱未被发现,但据申屠勇剑推断,陆以庄应是陆氏第16世。赫赫有名的陆以庄是嘉庆元年的进士,卒于1827年,归葬于萧山城北,墓旁有华表、石人、石马等,这样的“待遇”可算得上是较高规格了。在现存的“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萧山县志稿》中就有关于陆以庄的传记。
有意思的是,与陆以庄一样,同为“进士”出身的陆家后代还有其余6人。同为陆氏第16世的陆泌,也就是陆以庄的兄弟,他也是嘉庆元年的进士,他遇事敢言,可惜的是,就在被任命为“顺天府丞”的前一日去世了。还有第17世的陆燮祁、第19世的陆承宗、第20世的陆钟岱和陆钟琦、第21世的陆光熙(陆钟琦之子)都为“进士”,而陆钟琦父子在辛亥革命时,在山西殉难。
再说说陆家的“举人”,那就数不清了。第17世的陆云枢、第18世的陆观礼、第20世的陆钟渭等都曾考取过举人。其中,陆钟渭在1922年萧绍水灾时,还发起了萧山旅杭同乡筹赈会,筹款万余金,为家乡出力,由于过度劳累,他换上了咯血之症;他52岁得子时,汤寿铭(汤寿潜之弟)、沈定一等人还特别为他祝贺。
重学识,重奖“参试者”
陆氏一门,代代辈有人才出,这是何故?申屠勇剑推测,这源于陆家对学识的重视。“你看,照片上的这块清代木匾,清清楚楚刻着对家族‘参试者’的奖励制度……”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自己收藏的一张木匾照片(据说,这块木匾曾挂于陆氏宗祠中),将木匾上的文字意思告诉记者:一开始,但凡陆家有人参加举人考试的,不论贫富,均对其补贴2千文,中榜举人后,又赶赴京城参加会试的,则补贴20千文;到了道光二十九年,对于参加秀才考试和举人考试的,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各多补贴200文和400文,此后几年间,补贴一年比一年多;到了光绪壬寅年,对于参加举人考试的,一次性对其补贴8千文,中榜举人的还会发放竖旗悬匾费100千文,而对中榜举人赶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则还将补贴40千文……如此的“重奖”,在历代萧山各个家族中,较为罕见。
陆家历来的“重学识”还营造出一股较好的德行风气,“孕育”了多名书画家。第15世的陆成栋是有名的书法家,他提笔书写的一块匾如今被新昌大佛寺收藏,他还著有诗集《玉照楼诗钞》,也曾为湘湖写下了《登一览亭》《登越王城》等诗篇;陆成栋之孙——第17世的陆堃则善诗,著有诗集《青霭居诗钞》;同为第17世的陆玑和陆春圻都是画家,其中,陆玑的一本山水册页得到当时名人的题跋累累,曾在拍卖会上被拍出几十万元的价格;第18世的陆钢也是画家,特别擅长山水画。
时代变迁,萧山的陆氏后人,如今已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过去的“光耀门史”和先人的名望,想必早已被他们永记心中。如今,萧山有名的汇宇集团掌门人陆凤林等也同为陆家后人,他们正在开创一段新的历史。
继此前成功“揭秘”萧山汤氏大家族的故事后,最近,爱好研究萧山地域文化的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馆长申屠勇剑又对萧山陆氏大家族进行了研究。
“这是一个书香世家,从已有的资料上看,陆氏家族可是充满了墨香味……”申屠勇剑说。
萧山“陆氏”,一门七进士
历史上的萧山“陆家”所在区域,泛指如今城厢街道何家弄和梅花楼一带,曾经的何家弄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陆氏宗祠,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现已荡然无存。
据资料显示,萧山陆氏家族的始祖是陆怡,元末,他由山阴迁来。陆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清代顺天府尹(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市委书记)陆以庄。虽然陆氏家谱未被发现,但据申屠勇剑推断,陆以庄应是陆氏第16世。赫赫有名的陆以庄是嘉庆元年的进士,卒于1827年,归葬于萧山城北,墓旁有华表、石人、石马等,这样的“待遇”可算得上是较高规格了。在现存的“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萧山县志稿》中就有关于陆以庄的传记。
有意思的是,与陆以庄一样,同为“进士”出身的陆家后代还有其余6人。同为陆氏第16世的陆泌,也就是陆以庄的兄弟,他也是嘉庆元年的进士,他遇事敢言,可惜的是,就在被任命为“顺天府丞”的前一日去世了。还有第17世的陆燮祁、第19世的陆承宗、第20世的陆钟岱和陆钟琦、第21世的陆光熙(陆钟琦之子)都为“进士”,而陆钟琦父子在辛亥革命时,在山西殉难。
再说说陆家的“举人”,那就数不清了。第17世的陆云枢、第18世的陆观礼、第20世的陆钟渭等都曾考取过举人。其中,陆钟渭在1922年萧绍水灾时,还发起了萧山旅杭同乡筹赈会,筹款万余金,为家乡出力,由于过度劳累,他换上了咯血之症;他52岁得子时,汤寿铭(汤寿潜之弟)、沈定一等人还特别为他祝贺。
重学识,重奖“参试者”
陆氏一门,代代辈有人才出,这是何故?申屠勇剑推测,这源于陆家对学识的重视。“你看,照片上的这块清代木匾,清清楚楚刻着对家族‘参试者’的奖励制度……”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自己收藏的一张木匾照片(据说,这块木匾曾挂于陆氏宗祠中),将木匾上的文字意思告诉记者:一开始,但凡陆家有人参加举人考试的,不论贫富,均对其补贴2千文,中榜举人后,又赶赴京城参加会试的,则补贴20千文;到了道光二十九年,对于参加秀才考试和举人考试的,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各多补贴200文和400文,此后几年间,补贴一年比一年多;到了光绪壬寅年,对于参加举人考试的,一次性对其补贴8千文,中榜举人的还会发放竖旗悬匾费100千文,而对中榜举人赶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则还将补贴40千文……如此的“重奖”,在历代萧山各个家族中,较为罕见。
陆家历来的“重学识”还营造出一股较好的德行风气,“孕育”了多名书画家。第15世的陆成栋是有名的书法家,他提笔书写的一块匾如今被新昌大佛寺收藏,他还著有诗集《玉照楼诗钞》,也曾为湘湖写下了《登一览亭》《登越王城》等诗篇;陆成栋之孙——第17世的陆堃则善诗,著有诗集《青霭居诗钞》;同为第17世的陆玑和陆春圻都是画家,其中,陆玑的一本山水册页得到当时名人的题跋累累,曾在拍卖会上被拍出几十万元的价格;第18世的陆钢也是画家,特别擅长山水画。
时代变迁,萧山的陆氏后人,如今已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过去的“光耀门史”和先人的名望,想必早已被他们永记心中。如今,萧山有名的汇宇集团掌门人陆凤林等也同为陆家后人,他们正在开创一段新的历史。
2024年April月
1514:37:48

陆承宗,萧山陆氏第19世,字松之。湖南长沙(原籍:绍兴府萧山县),庚寅科,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殿试2甲133名,朝考二等第61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岳州府华容县训导、岳州府学正(正八品)。
陆钟琦,(1848—1911),萧山陆氏第20世,字申甫,原籍:绍兴府萧山县,出生地:顺天宛平。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1889年,41岁的陆钟琦才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当编修。1903年,陆钟琦终于担任地方官,江苏任督粮道。5年后(1908年),调任江西按察使,调湖南按察使,再回江苏任布政使,1911年10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是晚清最后一批封疆大吏,但父子均遭阎锡山为首的革命军枪杀,山西巡抚到任仅23天。清廷予陆钟琦谥文烈。妻唐旌表。子光熙谥文节。陆钟琦系陆春荣之子,其有三子一女:陆仁熙、陆光熙、陆敬熙和陆海笙(嫁给皇室颜家)。
陆光熙(1887-1911)萧山陆氏第21世,原名惠熙,字亮臣,号潜斋,陆钟琦次子,原籍:绍兴府萧山县(旧居萧山城东杨树河),改籍:顺天宛平;甲辰科,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殿试:中式三甲第62名,朝考一等第34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东渡日本学陆军,卒业归,授编修,擢侍讲。宣统三年,由京赴晋,山西新军攻抚署时,与父陆钟琦同被击毙。赠三品京堂,谥文节。
陆仁熙,萧山陆氏第21世,陆钟琦长子,字静山,花翎儘先候选知州出嗣长房。
陆敬熙,萧山陆氏第21世,陆钟琦三子,字慎斋。
陆鼎元,萧山陆氏22世,是陆钟琦长孙(陆锺琦长子陆仁熙之子),北京居住,以出租小人书为生。
陆鼎亨,萧山陆氏22世,是陆光熙长子,又名陆鼎恒,随母居北京,民国九年法国留学(里昂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调查沿海动物并进行分类研究。
陆鼎安,萧山陆氏22世,是陆光熙次子,在陆家大排行老六,官名:陆鼎安,号:陆湘生,在湖南出生。陆鼎安也曾留学日本,修学医学。陆鼎安,撑着陆家的门面,陆鼎安一直供养着他母亲施桐君到老。一九五九年三月,施桐君谢世。陆家下一代兄弟姐妹共同在香山脚下的“万安园公墓”内一处松柏长青的所在开辟了陆氏陵墓,将施桐君、陆鼎安(妻刘明霞)均安葬于此继续供奉。陆鼎安娶妻刘明霞,前后共生育八个子女,五男,三女,其中二女儿就是陆晶荪。
陆士嘉,萧山陆氏22世,原名陆秀珍(1911年3月18日-1986年8月29日),萧山城厢镇人。辛亥革命爆发后,陆家遭遇重大变故,祖父母、父亲等被闯入巡抚衙门的新军所杀,带着两子(陆鼎安、陆鼎恒)及一女(陆秀珍)在后院墙洞逃命,逃亡至北平后,陆士嘉寄居在母亲的弟弟施今墨家(当时中国近代史上四大名医之一)。陆光熙妻施氏,名桐君,乃清朝大臣李秉衡外孙女。
陆钟琦,(1848—1911),萧山陆氏第20世,字申甫,原籍:绍兴府萧山县,出生地:顺天宛平。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1889年,41岁的陆钟琦才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当编修。1903年,陆钟琦终于担任地方官,江苏任督粮道。5年后(1908年),调任江西按察使,调湖南按察使,再回江苏任布政使,1911年10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是晚清最后一批封疆大吏,但父子均遭阎锡山为首的革命军枪杀,山西巡抚到任仅23天。清廷予陆钟琦谥文烈。妻唐旌表。子光熙谥文节。陆钟琦系陆春荣之子,其有三子一女:陆仁熙、陆光熙、陆敬熙和陆海笙(嫁给皇室颜家)。
陆光熙(1887-1911)萧山陆氏第21世,原名惠熙,字亮臣,号潜斋,陆钟琦次子,原籍:绍兴府萧山县(旧居萧山城东杨树河),改籍:顺天宛平;甲辰科,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殿试:中式三甲第62名,朝考一等第34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东渡日本学陆军,卒业归,授编修,擢侍讲。宣统三年,由京赴晋,山西新军攻抚署时,与父陆钟琦同被击毙。赠三品京堂,谥文节。
陆仁熙,萧山陆氏第21世,陆钟琦长子,字静山,花翎儘先候选知州出嗣长房。
陆敬熙,萧山陆氏第21世,陆钟琦三子,字慎斋。
陆鼎元,萧山陆氏22世,是陆钟琦长孙(陆锺琦长子陆仁熙之子),北京居住,以出租小人书为生。
陆鼎亨,萧山陆氏22世,是陆光熙长子,又名陆鼎恒,随母居北京,民国九年法国留学(里昂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调查沿海动物并进行分类研究。
陆鼎安,萧山陆氏22世,是陆光熙次子,在陆家大排行老六,官名:陆鼎安,号:陆湘生,在湖南出生。陆鼎安也曾留学日本,修学医学。陆鼎安,撑着陆家的门面,陆鼎安一直供养着他母亲施桐君到老。一九五九年三月,施桐君谢世。陆家下一代兄弟姐妹共同在香山脚下的“万安园公墓”内一处松柏长青的所在开辟了陆氏陵墓,将施桐君、陆鼎安(妻刘明霞)均安葬于此继续供奉。陆鼎安娶妻刘明霞,前后共生育八个子女,五男,三女,其中二女儿就是陆晶荪。
陆士嘉,萧山陆氏22世,原名陆秀珍(1911年3月18日-1986年8月29日),萧山城厢镇人。辛亥革命爆发后,陆家遭遇重大变故,祖父母、父亲等被闯入巡抚衙门的新军所杀,带着两子(陆鼎安、陆鼎恒)及一女(陆秀珍)在后院墙洞逃命,逃亡至北平后,陆士嘉寄居在母亲的弟弟施今墨家(当时中国近代史上四大名医之一)。陆光熙妻施氏,名桐君,乃清朝大臣李秉衡外孙女。
2024年April月
1514:25:53

我们是杭州萧山的陆家后代,可能是绍兴迁往萧山的。曾高祖:陆世顺(墓址:萧山瓜沥航坞山航坞公墓:航坞安乐园下一区911号),妻王氏,儿,春跃、春贵、春茂、春全。
陆春茂(墓址:萧山瓜沥航坞山东恩公墓),妻姚氏,儿:锡堂、锡昌、锡标、锡永。
陆锡标,妻胡五(凤)姑,儿:文道(虎),文佳(加),文干,文龙,女:雅仙、雅美。
陆春茂(墓址:萧山瓜沥航坞山东恩公墓),妻姚氏,儿:锡堂、锡昌、锡标、锡永。
陆锡标,妻胡五(凤)姑,儿:文道(虎),文佳(加),文干,文龙,女:雅仙、雅美。
2004年November月
1210:4:18

这份工作已做了十年了,但给我发展的机会太少了,我必须找新的舞台。稳定工作不是我追求的梦想,我喜欢挑战,喜欢那种拼的感觉,人挪活,树挪死。
2004年November月
1114:1:27

我轻轻地来,也将轻轻地走,折千只纸鹤,结千颗心愿.我来自南国的千纸鹤,没有灵动的翅膀,只能在梦里飞.冷月太忧伤了,折支南国的桂花送给你,让那幽香伴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