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September月
2822:24:55
留言汪碧康
  悼念郭立民
  范雁秋 2025年中秋
  郭立民去世已週年有餘。
  祭日為2024年九月三日。
  她被診斷為第四期膀胱癌,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腎臟...
  葬禮在九月十四號完成,由女兒亮亮在西安操辦,郭立民的大哥小妹從各地趕去,與她道別。
  郭立民生前囑咐,她走後遺體火化,骨灰撒在秦嶺山脈。只是政府不允許,女兒亮亮就將骨灰製成紀念品,帶到她的居住地新加坡。
  啊,亮亮,你在那個中秋離去,轉身留下你媽媽的一生一世。
  那是什麼樣的一生一世啊?
  義大利一位臨床心理治療教授說:在不知的天空下航行大海。
  六十年前,一九六四,我們考進合肥一中,分到初中一年級第四班,從此走進你我的人生。普入學,郭立民戴副眼鏡,綽號四隻眼,她能寫善文,好像當過班級語文課代表。她老家在山西,會唱民歌,又得雅號郭蘭英。
  文革下放,中學生到農村接受再教育。我轉去父親下放地無為縣。一九七0年春節前,我從無為縣土橋碼頭搭小輪,去銅陵,經青陽,到石台,在七里人民公社辦公樓見到郭立民,她是公社廣播站播音員。郭立民長得好看,身材也好,那時,她面色紅潤,神情飛揚,嗓音激越,她說要用輿論的力量去改造山河。
  二十多年後,郭立民在陝西秦嶺造大棚,那是改造河山,卻是生活所迫。
  為了逃避婚姻的不堪,她從郵電學校辭職,先是去了海南,在一家媒體公司做。她的一篇調查報告,撰寫東莞站街女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得了二等獎。那邊卻是討不了生活,她輾轉至西安,古城遇見西安機械製造廠的工人老周,他們合作創建了溫室公司,幫山區農民造大棚育苗,種土豆,煙草,所有能吃飽肚子,賺到錢財的作物。她說老周是座金礦,身上有多少故事。
  她自己卻有更多的故事。
  郭立民兩次婚姻都沒走到頭,兩段婚姻給她留下一雙兒女,那就是她的所有。第一段婚姻是軍婚,郭立民對她的婆婆感覺有愧,她說,山西農村走出來的婆婆拄著一雙小腳,替她操持家務,幫她帶娃,聽她說要離婚,婆婆就抹眼淚。
  第二段婚姻留下女兒亮亮,亮亮讀小學時她爸爸將其接往新加坡。亮亮說,我感謝我媽媽,她最終放手,讓我離去。
  郭立民的一雙兒女從不同的地方去了英國留學,她以此為榮耀。她自己就像池塘裡的一條漂亮錦鯉魚,池塘缺氧,她拼命浮頭,意欲掙脫的是無望的孤獨。她一輩子躍躍欲試鯉魚跳龍門,無奈龍門虛幻,終是辜負了她自己。她扛不住了,腎臟衰竭,精神垮塌。她卻相信一世界的人皆有負於她。猜忌手足,傷害同學朋友,甚至於自己的骨肉。她愈發悲苦,孤獨。
  她也會古道心腸,說,我和王德潤下放一個組,男生都好,我們倆個女生都像被魔瘴罩住。我婚姻不幸,她受女兒病痛拖累。我去合肥和她合租一單元,幫她照顧女兒。
  王德潤稱郭立民“俠女”,說她真能幹,到處跑,身體,腎臟都被她的事業搞垮了。多次到我老家歙縣,那裡山清水秀,是個休養生息的好去處。她進門拍拍我家院子里的影壁牆,坐下細細品嚐我家徽菜佳餚。她說,他們鎮日吃的是快餐盒飯,逢請客擺酒席,就是一頓胡吃海喝。
  她有多羨慕平常百姓,小家日常,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先後到西安,去他們公司三次,第三次,他們公司條件好一些了,她給我在酒店訂了房,我第二天退房,就去住她的房間。那間房是在大倉庫隔出的小間,一張架子床,一個櫃子,對角擺放,靠窗一張辦公桌和一把椅子,就剩下走路的地。櫃子裡放著一些衣物,還有辦公用品,單人架子床,上面放雜物,下面睡覺。床鋪又硬又冷,感覺濕漉漉的,就像水泥地面。這哪裡有絲毫公主味?“公主”,她自詡她父親就是如此看待她的。
  她父親早已作古,她自己流落至西北,再也不是公主。她說,這比工人睡窩棚要好多了,夏天蚊蟲,冬天雨雪。他們都是下崗工人,只要有工做,掙到錢,一聲邀喊,立馬趕來。性命攸關的事我們也幹。一次從秦嶺施工工地連夜往回趕,夜黑雨急,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大巴載著我們十多口人,就在山崖上慢慢挪動,一個閃失,沒命了,又如何向逝者家人交代?
  她說,我們做工程的,頭上立著倆個閻王爺,甲方,還有地方各級領導,得把他們都打點好了,才能拿到工程預付款項,通過檢驗,才給結算。因為要競標,報價還得掐得嚴嚴的。跟當官的勾兌,就有這種人,又摸手手,又丟眼眼,又拉話話,就想佔便宜。嗨,這些事,跟誰說哩?真正無從說起。
  那就挑光鮮的。一次她說,我們一中準備在江淮大戲院開校慶大會,我想去參加,名片怎麼做?法人代表?總經理?CEO?
  郭立民在陝西秦嶺一幹就是二十來年,把當初的鋼筋水泥大棚做成溫度,濕度,噴灌自動化的現代大型建築,從育苗畦地到休閒大場,什麼都做,直至她得了腎衰竭,必須換腎,這才萬般不捨,退了下來。等待腎源,隔天一次透析,讓她痛不欲生。換了腎,活過來了,她說她是鳳凰涅槃。
  她篤信佛意佛敕,也去做基督禮拜。有一年我們去九華山,上山一路參拜,每間廟宇,她必焚香叩頭捐款,為兒,為女,為她的大棚產業,打卦占卜,求佛保佑。
  這篇禱文是一年前寫的札記,紀錄與郭立民女兒的一場對話。一年後的今天,做了一些修改,但我仍然保留了結尾部分。緣因我感覺我們真的老了,更是我們班十多人已然逝去,我深感,我們兒女這輩人勝過我們。他們獨立,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他們很多人可以駕馭自己的航船。
  亮亮,我感謝你,願意與我對話。感謝你替你媽媽與她的同學校友和解。韓鐵向班群校群發出訃告,又將他們的弔唁製成群組聊天紀錄,你看到之後,在你媽媽的微信帳號裡寫道:
  感謝她生前同學悼念善言,過去的應該可以消散了,希望大家記得她曾經的好吧,活著的人珍惜時間(光),注意身體健康。
  郭立民安息。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汪碧康:留言(2014/9/28 22:24:56)
悼念郭立民
  范雁秋 2025年中秋
  郭立民去世已週年有餘。
  祭日為2024年九月三日。
  她被診斷為第四期膀胱癌,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腎臟...
  葬禮在九月十四號完成,由女兒亮亮在西安操辦,郭立民的大哥小妹從各地趕去,與她道別。
  郭立民生前囑咐,她走後遺體火化,骨灰撒在秦嶺山脈。只是政府不允許,女兒亮亮就將骨灰製成紀念品,帶到她的居住地新加坡。
  啊,亮亮,你在那個中秋離去,轉身留下你媽媽的一生一世。
  那是什麼樣的一生一世啊?
  義大利一位臨床心理治療教授說:在不知的天空下航行大海。
  六十年前,一九六四,我們考進合肥一中,分到初中一年級第四班,從此走進你我的人生。普入學,郭立民戴副眼鏡,綽號四隻眼,她能寫善文,好像當過班級語文課代表。她老家在山西,會唱民歌,又得雅號郭蘭英。
  文革下放,中學生到農村接受再教育。我轉去父親下放地無為縣。一九七0年春節前,我從無為縣土橋碼頭搭小輪,去銅陵,經青陽,到石台,在七里人民公社辦公樓見到郭立民,她是公社廣播站播音員。郭立民長得好看,身材也好,那時,她面色紅潤,神情飛揚,嗓音激越,她說要用輿論的力量去改造山河。
  二十多年後,郭立民在陝西秦嶺造大棚,那是改造河山,卻是生活所迫。
  為了逃避婚姻的不堪,她從郵電學校辭職,先是去了海南,在一家媒體公司做。她的一篇調查報告,撰寫東莞站街女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得了二等獎。那邊卻是討不了生活,她輾轉至西安,古城遇見西安機械製造廠的工人老周,他們合作創建了溫室公司,幫山區農民造大棚育苗,種土豆,煙草,所有能吃飽肚子,賺到錢財的作物。她說老周是座金礦,身上有多少故事。
  她自己卻有更多的故事。
  郭立民兩次婚姻都沒走到頭,兩段婚姻給她留下一雙兒女,那就是她的所有。第一段婚姻是軍婚,郭立民對她的婆婆感覺有愧,她說,山西農村走出來的婆婆拄著一雙小腳,替她操持家務,幫她帶娃,聽她說要離婚,婆婆就抹眼淚。
  第二段婚姻留下女兒亮亮,亮亮讀小學時她爸爸將其接往新加坡。亮亮說,我感謝我媽媽,她最終放手,讓我離去。
  郭立民的一雙兒女從不同的地方去了英國留學,她以此為榮耀。她自己就像池塘裡的一條漂亮錦鯉魚,池塘缺氧,她拼命浮頭,意欲掙脫的是無望的孤獨。她一輩子躍躍欲試鯉魚跳龍門,無奈龍門虛幻,終是辜負了她自己。她扛不住了,腎臟衰竭,精神垮塌。她卻相信一世界的人皆有負於她。猜忌手足,傷害同學朋友,甚至於自己的骨肉。她愈發悲苦,孤獨。
  她也會古道心腸,說,我和王德潤下放一個組,男生都好,我們倆個女生都像被魔瘴罩住。我婚姻不幸,她受女兒病痛拖累。我去合肥和她合租一單元,幫她照顧女兒。
  王德潤稱郭立民“俠女”,說她真能幹,到處跑,身體,腎臟都被她的事業搞垮了。多次到我老家歙縣,那裡山清水秀,是個休養生息的好去處。她進門拍拍我家院子里的影壁牆,坐下細細品嚐我家徽菜佳餚。她說,他們鎮日吃的是快餐盒飯,逢請客擺酒席,就是一頓胡吃海喝。
  她有多羨慕平常百姓,小家日常,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先後到西安,去他們公司三次,第三次,他們公司條件好一些了,她給我在酒店訂了房,我第二天退房,就去住她的房間。那間房是在大倉庫隔出的小間,一張架子床,一個櫃子,對角擺放,靠窗一張辦公桌和一把椅子,就剩下走路的地。櫃子裡放著一些衣物,還有辦公用品,單人架子床,上面放雜物,下面睡覺。床鋪又硬又冷,感覺濕漉漉的,就像水泥地面。這哪裡有絲毫公主味?“公主”,她自詡她父親就是如此看待她的。
  她父親早已作古,她自己流落至西北,再也不是公主。她說,這比工人睡窩棚要好多了,夏天蚊蟲,冬天雨雪。他們都是下崗工人,只要有工做,掙到錢,一聲邀喊,立馬趕來。性命攸關的事我們也幹。一次從秦嶺施工工地連夜往回趕,夜黑雨急,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大巴載著我們十多口人,就在山崖上慢慢挪動,一個閃失,沒命了,又如何向逝者家人交代?
  她說,我們做工程的,頭上立著倆個閻王爺,甲方,還有地方各級領導,得把他們都打點好了,才能拿到工程預付款項,通過檢驗,才給結算。因為要競標,報價還得掐得嚴嚴的。跟當官的勾兌,就有這種人,又摸手手,又丟眼眼,又拉話話,就想佔便宜。嗨,這些事,跟誰說哩?真正無從說起。
  那就挑光鮮的。一次她說,我們一中準備在江淮大戲院開校慶大會,我想去參加,名片怎麼做?法人代表?總經理?CEO?
  郭立民在陝西秦嶺一幹就是二十來年,把當初的鋼筋水泥大棚做成溫度,濕度,噴灌自動化的現代大型建築,從育苗畦地到休閒大場,什麼都做,直至她得了腎衰竭,必須換腎,這才萬般不捨,退了下來。等待腎源,隔天一次透析,讓她痛不欲生。換了腎,活過來了,她說她是鳳凰涅槃。
  她篤信佛意佛敕,也去做基督禮拜。有一年我們去九華山,上山一路參拜,每間廟宇,她必焚香叩頭捐款,為兒,為女,為她的大棚產業,打卦占卜,求佛保佑。
  這篇禱文是一年前寫的札記,紀錄與郭立民女兒的一場對話。一年後的今天,做了一些修改,但我仍然保留了結尾部分。緣因我感覺我們真的老了,更是我們班十多人已然逝去,我深感,我們兒女這輩人勝過我們。他們獨立,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他們很多人可以駕馭自己的航船。
  亮亮,我感謝你,願意與我對話。感謝你替你媽媽與她的同學校友和解。韓鐵向班群校群發出訃告,又將他們的弔唁製成群組聊天紀錄,你看到之後,在你媽媽的微信帳號裡寫道:
  感謝她生前同學悼念善言,過去的應該可以消散了,希望大家記得她曾經的好吧,活著的人珍惜時間(光),注意身體健康。
  郭立民安息。
  

最新经典Top 5
□汪碧康:留言(2014/9/28 22:24:56)
悼念郭立民
  范雁秋 2025年中秋
  郭立民去世已週年有餘。
  祭日為2024年九月三日。
  她被診斷為第四期膀胱癌,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腎臟...
  葬禮在九月十四號完成,由女兒亮亮在西安操辦,郭立民的大哥小妹從各地趕去,與她道別。
  郭立民生前囑咐,她走後遺體火化,骨灰撒在秦嶺山脈。只是政府不允許,女兒亮亮就將骨灰製成紀念品,帶到她的居住地新加坡。
  啊,亮亮,你在那個中秋離去,轉身留下你媽媽的一生一世。
  那是什麼樣的一生一世啊?
  義大利一位臨床心理治療教授說:在不知的天空下航行大海。
  六十年前,一九六四,我們考進合肥一中,分到初中一年級第四班,從此走進你我的人生。普入學,郭立民戴副眼鏡,綽號四隻眼,她能寫善文,好像當過班級語文課代表。她老家在山西,會唱民歌,又得雅號郭蘭英。
  文革下放,中學生到農村接受再教育。我轉去父親下放地無為縣。一九七0年春節前,我從無為縣土橋碼頭搭小輪,去銅陵,經青陽,到石台,在七里人民公社辦公樓見到郭立民,她是公社廣播站播音員。郭立民長得好看,身材也好,那時,她面色紅潤,神情飛揚,嗓音激越,她說要用輿論的力量去改造山河。
  二十多年後,郭立民在陝西秦嶺造大棚,那是改造河山,卻是生活所迫。
  為了逃避婚姻的不堪,她從郵電學校辭職,先是去了海南,在一家媒體公司做。她的一篇調查報告,撰寫東莞站街女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得了二等獎。那邊卻是討不了生活,她輾轉至西安,古城遇見西安機械製造廠的工人老周,他們合作創建了溫室公司,幫山區農民造大棚育苗,種土豆,煙草,所有能吃飽肚子,賺到錢財的作物。她說老周是座金礦,身上有多少故事。
  她自己卻有更多的故事。
  郭立民兩次婚姻都沒走到頭,兩段婚姻給她留下一雙兒女,那就是她的所有。第一段婚姻是軍婚,郭立民對她的婆婆感覺有愧,她說,山西農村走出來的婆婆拄著一雙小腳,替她操持家務,幫她帶娃,聽她說要離婚,婆婆就抹眼淚。
  第二段婚姻留下女兒亮亮,亮亮讀小學時她爸爸將其接往新加坡。亮亮說,我感謝我媽媽,她最終放手,讓我離去。
  郭立民的一雙兒女從不同的地方去了英國留學,她以此為榮耀。她自己就像池塘裡的一條漂亮錦鯉魚,池塘缺氧,她拼命浮頭,意欲掙脫的是無望的孤獨。她一輩子躍躍欲試鯉魚跳龍門,無奈龍門虛幻,終是辜負了她自己。她扛不住了,腎臟衰竭,精神垮塌。她卻相信一世界的人皆有負於她。猜忌手足,傷害同學朋友,甚至於自己的骨肉。她愈發悲苦,孤獨。
  她也會古道心腸,說,我和王德潤下放一個組,男生都好,我們倆個女生都像被魔瘴罩住。我婚姻不幸,她受女兒病痛拖累。我去合肥和她合租一單元,幫她照顧女兒。
  王德潤稱郭立民“俠女”,說她真能幹,到處跑,身體,腎臟都被她的事業搞垮了。多次到我老家歙縣,那裡山清水秀,是個休養生息的好去處。她進門拍拍我家院子里的影壁牆,坐下細細品嚐我家徽菜佳餚。她說,他們鎮日吃的是快餐盒飯,逢請客擺酒席,就是一頓胡吃海喝。
  她有多羨慕平常百姓,小家日常,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先後到西安,去他們公司三次,第三次,他們公司條件好一些了,她給我在酒店訂了房,我第二天退房,就去住她的房間。那間房是在大倉庫隔出的小間,一張架子床,一個櫃子,對角擺放,靠窗一張辦公桌和一把椅子,就剩下走路的地。櫃子裡放著一些衣物,還有辦公用品,單人架子床,上面放雜物,下面睡覺。床鋪又硬又冷,感覺濕漉漉的,就像水泥地面。這哪裡有絲毫公主味?“公主”,她自詡她父親就是如此看待她的。
  她父親早已作古,她自己流落至西北,再也不是公主。她說,這比工人睡窩棚要好多了,夏天蚊蟲,冬天雨雪。他們都是下崗工人,只要有工做,掙到錢,一聲邀喊,立馬趕來。性命攸關的事我們也幹。一次從秦嶺施工工地連夜往回趕,夜黑雨急,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大巴載著我們十多口人,就在山崖上慢慢挪動,一個閃失,沒命了,又如何向逝者家人交代?
  她說,我們做工程的,頭上立著倆個閻王爺,甲方,還有地方各級領導,得把他們都打點好了,才能拿到工程預付款項,通過檢驗,才給結算。因為要競標,報價還得掐得嚴嚴的。跟當官的勾兌,就有這種人,又摸手手,又丟眼眼,又拉話話,就想佔便宜。嗨,這些事,跟誰說哩?真正無從說起。
  那就挑光鮮的。一次她說,我們一中準備在江淮大戲院開校慶大會,我想去參加,名片怎麼做?法人代表?總經理?CEO?
  郭立民在陝西秦嶺一幹就是二十來年,把當初的鋼筋水泥大棚做成溫度,濕度,噴灌自動化的現代大型建築,從育苗畦地到休閒大場,什麼都做,直至她得了腎衰竭,必須換腎,這才萬般不捨,退了下來。等待腎源,隔天一次透析,讓她痛不欲生。換了腎,活過來了,她說她是鳳凰涅槃。
  她篤信佛意佛敕,也去做基督禮拜。有一年我們去九華山,上山一路參拜,每間廟宇,她必焚香叩頭捐款,為兒,為女,為她的大棚產業,打卦占卜,求佛保佑。
  這篇禱文是一年前寫的札記,紀錄與郭立民女兒的一場對話。一年後的今天,做了一些修改,但我仍然保留了結尾部分。緣因我感覺我們真的老了,更是我們班十多人已然逝去,我深感,我們兒女這輩人勝過我們。他們獨立,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他們很多人可以駕馭自己的航船。
  亮亮,我感謝你,願意與我對話。感謝你替你媽媽與她的同學校友和解。韓鐵向班群校群發出訃告,又將他們的弔唁製成群組聊天紀錄,你看到之後,在你媽媽的微信帳號裡寫道:
  感謝她生前同學悼念善言,過去的應該可以消散了,希望大家記得她曾經的好吧,活著的人珍惜時間(光),注意身體健康。
  郭立民安息。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