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网上纪念园

2013年April月
80:19:14
凤凰卫视2011年4月9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访客
  曾子墨: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这是1956年6月27日,周恩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所说的话。在解放战争中,日本籍解放军战士随部队从中国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出生入死立下战功。
  
    小林宽澄(日籍老战士,92岁):我现在最怀念的就是教育过我的那些老师,尤其是张香山先生,他2009年去世了,我听说以后很伤心,还有赵安博先生,这个人也去世了,当时很多的朋友现在都一个一个走了,生老病死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看着我的朋友一个个撒手人寰,我很伤心,心里不是滋味,与其说是伤心,倒不如说是寂寞。
  
    筒井重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曾子墨:2011年3月,日中和平友好会创始人之一金丸千寻与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取得联系,希望能在清明节期间来中国为赵安博先生扫墓,赵安博曾任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副校长,解放后担任中联部副部长,与金丸千寻有着长达50多年的友情,而今,赵安博已经去世多年,金丸千寻也身患癌症,动了两次大手术,这次他带来一瓶日本清酒放在老友墓前,作最后一次告别。
  
    金丸先生说,日中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化交流远远比商业利益更为重要。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13年April月
80:10:42
一首鲁迅的诗访客
  毛泽东1961年10月7日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日中友好协会会长黑田寿男、日本民间教育家代表团团长三岛一、日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安斋库治。廖承志站在门口迎接日本客人,依次向毛泽东主席介绍来访者。
  
  毛泽东热烈称赞日本朋友说:“你们是真正的朋友……广大的日本人民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你们也会感到,中国人民是你们的真正朋友,朋友有真朋友,有假朋友。通过实践,可以辨别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
  
  毛泽东用中国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形象地深化这一思想,但是由于湖南口音太重,加之翻译刘德有非常紧张没有听清,廖承志看到刘德有的窘态,立即以道地的日语翻译成“同类呼友”,帮助刘德有渡过难关。
  
  毛泽东与黑田寿男紧紧握手,又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叠宣纸,自己打开让大家看。廖承志看到这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鲁迅的一首诗:
  
  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诗一首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书赠日本访华的朋友们
  
  毛泽东指着这首诗说:“在中国还处在黑暗的年代,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文学战线的领军人鲁迅先生写了这首诗。诗的意思是在黑暗统治下,人们看到了光明。你们这次到中国来,我们感谢你们,全体中国人民感谢你们。我没有什么送给你们,就写了这首鲁迅的诗,把它送给你们。诗共有四句,你们请赵安博先生翻译一下。不,诗不好翻译,就请郭沫若先生翻译吧!”
  
  黑田寿男从毛泽东手中接过珍贵礼物,表示衷心的感谢。毛泽东亲自把黑田寿男一行送到勤政殿大门外,与每个日本朋友握手告别,然后对廖承志说:“是不是发一条消息?”廖承志当即表示:“这事由我来办。”毛泽东又叮嘱廖承志说:“消息写好后,送给我看一看。”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3年April月
723:50:7
凤凰卫视2012年9月29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访客
  解说:散落在各地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就像是时光的碎片,它将让人们看到在1972年建交以前,虽然中日政府之间的关系被完全割断,但两国之间的往来却从1952年起,打开了一个缺口。当时,由周恩来直接指挥,廖承志负责牵头,召集了一批会日语,懂日本的人才,绕过日本政府展开了一场对日民间外交。
  廖承志这个人和日本的关系特别多,廖仲恺、何香凝都是国民党的元老,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在东京和孙中山一起搞兴中会,这么个关系。
  解说:如今廖办早已撤销,当年被称作廖办四大金刚的赵安博、王晓云、孙平化与肖向前也已相继离世,几位老人中只有肖向前曾在2007年接受媒体访问,细说那段岁月风云的幕後往事。
  
  
经典值3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December月
2010:42:0
中國學生留日110年曆史的回顧與啟示(3)Yang
  第三個時期從1931-1945年,是中日戰爭和留日潮的曲折時期
    自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日兩國關係惡化,長期處於敵對戰爭狀態,當然會對留日學生潮產生嚴重影響。1931年9月18日以後留日學生立即宣佈罷課。至10月底已有2000多人毅然退學歸國,不少人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來1933-1934年,又有一批學生重渡日本留學,留日學生人數恢復到一千多名。這個時期一些青年知識分子由於從事進步活動,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於是紛紛東渡日本留學,而國民政府也鼓勵自費留學。......
    這個時期留日學生中還有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外交家的喬冠華、趙安博、孫平化等人,他們曾在東京大學或東京工業大學留過學。有的後來成為著名作家、學者,如夏衍、田漢、林林、杜宣、鐘敬文等。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September月
2410:29:38
1956年5月10日周总理说阳阳
  下午1 时30 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以前横滨市长、左派社会党员石
  河京节为团长的日本和平代表团以及东京都和平会议主席、律师宫崎龙介等人。周恩来总理说,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最深。在东方国家中,知道我们最深的是日本,我们也比较知道日本,但比起你们来差些。在民主革命初期,我们很多人去日本学习过,在你们那里取过经。郭沫若院长就是在你们那里教育出来的;我也在日本学过一年半,但是个不成才的学生,廖承志先生从小就在你们那里学的;赵安博先生也在日本学过;孙中山先生也去过日本,中山两个字就是用的日本的名字。当时改良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在日本住过,因此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去过日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很多人去过日本,如李大钊就去过。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是从日文译过来的。每一个时代中日两国都有过关系。不要老是说日本帮助过伪满。那是少数军国主义者做的坏事,多数日本人是做好事的,好事做得多,坏事做得少,因此不要光记坏事,不记好事。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阳阳:1956年5月10日周总理说(2004/9/24 10:29:39)
下午1 时30 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以前横滨市长、左派社会党员石
  河京节为团长的日本和平代表团以及东京都和平会议主席、律师宫崎龙介等人。周恩来总理说,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最深。在东方国家中,知道我们最深的是日本,我们也比较知道日本,但比起你们来差些。在民主革命初期,我们很多人去日本学习过,在你们那里取过经。郭沫若院长就是在你们那里教育出来的;我也在日本学过一年半,但是个不成才的学生,廖承志先生从小就在你们那里学的;赵安博先生也在日本学过;孙中山先生也去过日本,中山两个字就是用的日本的名字。当时改良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在日本住过,因此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去过日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很多人去过日本,如李大钊就去过。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是从日文译过来的。每一个时代中日两国都有过关系。不要老是说日本帮助过伪满。那是少数军国主义者做的坏事,多数日本人是做好事的,好事做得多,坏事做得少,因此不要光记坏事,不记好事。

□Yang:中國學生留日110年曆史的回顧與啟示(3)(2006/12/20 10:42:00)
第三個時期從1931-1945年,是中日戰爭和留日潮的曲折時期
    自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日兩國關係惡化,長期處於敵對戰爭狀態,當然會對留日學生潮產生嚴重影響。1931年9月18日以後留日學生立即宣佈罷課。至10月底已有2000多人毅然退學歸國,不少人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來1933-1934年,又有一批學生重渡日本留學,留日學生人數恢復到一千多名。這個時期一些青年知識分子由於從事進步活動,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於是紛紛東渡日本留學,而國民政府也鼓勵自費留學。......
    這個時期留日學生中還有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外交家的喬冠華、趙安博、孫平化等人,他們曾在東京大學或東京工業大學留過學。有的後來成為著名作家、學者,如夏衍、田漢、林林、杜宣、鐘敬文等。

□访客:凤凰卫视2012年9月29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2013/4/7 23:50:08)
解说:散落在各地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就像是时光的碎片,它将让人们看到在1972年建交以前,虽然中日政府之间的关系被完全割断,但两国之间的往来却从1952年起,打开了一个缺口。当时,由周恩来直接指挥,廖承志负责牵头,召集了一批会日语,懂日本的人才,绕过日本政府展开了一场对日民间外交。
  廖承志这个人和日本的关系特别多,廖仲恺、何香凝都是国民党的元老,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在东京和孙中山一起搞兴中会,这么个关系。
  解说:如今廖办早已撤销,当年被称作廖办四大金刚的赵安博、王晓云、孙平化与肖向前也已相继离世,几位老人中只有肖向前曾在2007年接受媒体访问,细说那段岁月风云的幕後往事。
  
  

□访客:凤凰卫视2011年4月9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2013/4/8 0:19:14)
曾子墨: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这是1956年6月27日,周恩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所说的话。在解放战争中,日本籍解放军战士随部队从中国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出生入死立下战功。
  
    小林宽澄(日籍老战士,92岁):我现在最怀念的就是教育过我的那些老师,尤其是张香山先生,他2009年去世了,我听说以后很伤心,还有赵安博先生,这个人也去世了,当时很多的朋友现在都一个一个走了,生老病死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看着我的朋友一个个撒手人寰,我很伤心,心里不是滋味,与其说是伤心,倒不如说是寂寞。
  
    筒井重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曾子墨:2011年3月,日中和平友好会创始人之一金丸千寻与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取得联系,希望能在清明节期间来中国为赵安博先生扫墓,赵安博曾任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副校长,解放后担任中联部副部长,与金丸千寻有着长达50多年的友情,而今,赵安博已经去世多年,金丸千寻也身患癌症,动了两次大手术,这次他带来一瓶日本清酒放在老友墓前,作最后一次告别。
  
    金丸先生说,日中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化交流远远比商业利益更为重要。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
  
  

□访客:一首鲁迅的诗(2013/4/8 0:10:43)
毛泽东1961年10月7日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日中友好协会会长黑田寿男、日本民间教育家代表团团长三岛一、日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安斋库治。廖承志站在门口迎接日本客人,依次向毛泽东主席介绍来访者。
  
  毛泽东热烈称赞日本朋友说:“你们是真正的朋友……广大的日本人民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你们也会感到,中国人民是你们的真正朋友,朋友有真朋友,有假朋友。通过实践,可以辨别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
  
  毛泽东用中国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形象地深化这一思想,但是由于湖南口音太重,加之翻译刘德有非常紧张没有听清,廖承志看到刘德有的窘态,立即以道地的日语翻译成“同类呼友”,帮助刘德有渡过难关。
  
  毛泽东与黑田寿男紧紧握手,又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叠宣纸,自己打开让大家看。廖承志看到这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鲁迅的一首诗:
  
  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诗一首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书赠日本访华的朋友们
  
  毛泽东指着这首诗说:“在中国还处在黑暗的年代,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文学战线的领军人鲁迅先生写了这首诗。诗的意思是在黑暗统治下,人们看到了光明。你们这次到中国来,我们感谢你们,全体中国人民感谢你们。我没有什么送给你们,就写了这首鲁迅的诗,把它送给你们。诗共有四句,你们请赵安博先生翻译一下。不,诗不好翻译,就请郭沫若先生翻译吧!”
  
  黑田寿男从毛泽东手中接过珍贵礼物,表示衷心的感谢。毛泽东亲自把黑田寿男一行送到勤政殿大门外,与每个日本朋友握手告别,然后对廖承志说:“是不是发一条消息?”廖承志当即表示:“这事由我来办。”毛泽东又叮嘱廖承志说:“消息写好后,送给我看一看。”
  
  

最新经典Top 5
□访客:一首鲁迅的诗(2013/4/8 0:10:43)
毛泽东1961年10月7日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日中友好协会会长黑田寿男、日本民间教育家代表团团长三岛一、日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安斋库治。廖承志站在门口迎接日本客人,依次向毛泽东主席介绍来访者。
  
  毛泽东热烈称赞日本朋友说:“你们是真正的朋友……广大的日本人民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你们也会感到,中国人民是你们的真正朋友,朋友有真朋友,有假朋友。通过实践,可以辨别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
  
  毛泽东用中国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形象地深化这一思想,但是由于湖南口音太重,加之翻译刘德有非常紧张没有听清,廖承志看到刘德有的窘态,立即以道地的日语翻译成“同类呼友”,帮助刘德有渡过难关。
  
  毛泽东与黑田寿男紧紧握手,又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叠宣纸,自己打开让大家看。廖承志看到这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鲁迅的一首诗:
  
  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诗一首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书赠日本访华的朋友们
  
  毛泽东指着这首诗说:“在中国还处在黑暗的年代,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文学战线的领军人鲁迅先生写了这首诗。诗的意思是在黑暗统治下,人们看到了光明。你们这次到中国来,我们感谢你们,全体中国人民感谢你们。我没有什么送给你们,就写了这首鲁迅的诗,把它送给你们。诗共有四句,你们请赵安博先生翻译一下。不,诗不好翻译,就请郭沫若先生翻译吧!”
  
  黑田寿男从毛泽东手中接过珍贵礼物,表示衷心的感谢。毛泽东亲自把黑田寿男一行送到勤政殿大门外,与每个日本朋友握手告别,然后对廖承志说:“是不是发一条消息?”廖承志当即表示:“这事由我来办。”毛泽东又叮嘱廖承志说:“消息写好后,送给我看一看。”
  
  

□访客:凤凰卫视2012年9月29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2013/4/7 23:50:08)
解说:散落在各地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就像是时光的碎片,它将让人们看到在1972年建交以前,虽然中日政府之间的关系被完全割断,但两国之间的往来却从1952年起,打开了一个缺口。当时,由周恩来直接指挥,廖承志负责牵头,召集了一批会日语,懂日本的人才,绕过日本政府展开了一场对日民间外交。
  廖承志这个人和日本的关系特别多,廖仲恺、何香凝都是国民党的元老,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在东京和孙中山一起搞兴中会,这么个关系。
  解说:如今廖办早已撤销,当年被称作廖办四大金刚的赵安博、王晓云、孙平化与肖向前也已相继离世,几位老人中只有肖向前曾在2007年接受媒体访问,细说那段岁月风云的幕後往事。
  
  

□访客:凤凰卫视2011年4月9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2013/4/8 0:19:14)
曾子墨: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这是1956年6月27日,周恩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所说的话。在解放战争中,日本籍解放军战士随部队从中国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出生入死立下战功。
  
    小林宽澄(日籍老战士,92岁):我现在最怀念的就是教育过我的那些老师,尤其是张香山先生,他2009年去世了,我听说以后很伤心,还有赵安博先生,这个人也去世了,当时很多的朋友现在都一个一个走了,生老病死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看着我的朋友一个个撒手人寰,我很伤心,心里不是滋味,与其说是伤心,倒不如说是寂寞。
  
    筒井重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曾子墨:2011年3月,日中和平友好会创始人之一金丸千寻与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取得联系,希望能在清明节期间来中国为赵安博先生扫墓,赵安博曾任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副校长,解放后担任中联部副部长,与金丸千寻有着长达50多年的友情,而今,赵安博已经去世多年,金丸千寻也身患癌症,动了两次大手术,这次他带来一瓶日本清酒放在老友墓前,作最后一次告别。
  
    金丸先生说,日中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化交流远远比商业利益更为重要。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
  
  

□阳阳:1956年5月10日周总理说(2004/9/24 10:29:39)
下午1 时30 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以前横滨市长、左派社会党员石
  河京节为团长的日本和平代表团以及东京都和平会议主席、律师宫崎龙介等人。周恩来总理说,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最深。在东方国家中,知道我们最深的是日本,我们也比较知道日本,但比起你们来差些。在民主革命初期,我们很多人去日本学习过,在你们那里取过经。郭沫若院长就是在你们那里教育出来的;我也在日本学过一年半,但是个不成才的学生,廖承志先生从小就在你们那里学的;赵安博先生也在日本学过;孙中山先生也去过日本,中山两个字就是用的日本的名字。当时改良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也在日本住过,因此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去过日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很多人去过日本,如李大钊就去过。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是从日文译过来的。每一个时代中日两国都有过关系。不要老是说日本帮助过伪满。那是少数军国主义者做的坏事,多数日本人是做好事的,好事做得多,坏事做得少,因此不要光记坏事,不记好事。

□Yang:中國學生留日110年曆史的回顧與啟示(3)(2006/12/20 10:42:00)
第三個時期從1931-1945年,是中日戰爭和留日潮的曲折時期
    自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日兩國關係惡化,長期處於敵對戰爭狀態,當然會對留日學生潮產生嚴重影響。1931年9月18日以後留日學生立即宣佈罷課。至10月底已有2000多人毅然退學歸國,不少人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來1933-1934年,又有一批學生重渡日本留學,留日學生人數恢復到一千多名。這個時期一些青年知識分子由於從事進步活動,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於是紛紛東渡日本留學,而國民政府也鼓勵自費留學。......
    這個時期留日學生中還有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外交家的喬冠華、趙安博、孫平化等人,他們曾在東京大學或東京工業大學留過學。有的後來成為著名作家、學者,如夏衍、田漢、林林、杜宣、鐘敬文等。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