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pril月
59:14:21
105岁的纪念本馆管理者
  农历三月初九,今天是爸爸的104岁寿辰纪念日。作为家中第五个出生的第一个男孩,从小倍受他的呵护。
  
  我长大后听大姐说:我还有大我一岁的四姐,我出生不久我与四姐同时患病,当时父亲是闫锡山任命的山西第六师范(后更名临汾师范学校校长)。他的“专车”坐骑是一部以人拉为动力的“黄包车”。
  
  四姐同我同时生病,全家的关照力集在我身上。四姐没人照顾,命丧黄泉。
  
  记忆中,解放的他被宽大处理后安排在运城师范教书,因为当时“教育学”老师缺乏,校方安排他这个北京大学法学系的学生开这门基础实力的课程。
  
  全家由临汾迁到运城后,全家住在东大街范姓房主的小四间房中。学校为他安排了一间住宿 办公的宿舍,5岁那年我进入运城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后,有时就住在爸爸的办公室兼宿舍中。记忆最深的是他加班加点地工作。有时我从附小放学,爸爸在运师早期(后师1、2班)的学生,还常常逗我玩,有几个学生不仅夸奖爸爸的课讲的好,还我讲“孙悟空”的故事。1955--1957我升入小学5、6年级后,我常常去爸爸的办公室。有一次,他的一群学生面带笑容地围坐在他身旁,是因为他那年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被日本的一个杂志转载后,高年级的同学要他讲讲如何写作。
  
  我在五寨县工作时,曾写过一篇题为“工具教学法”的文章,他病休回曲沃下院老家后,还将我写的这篇拙文,手抄了一遍。
  
  写到这里,望着父亲的遗像。。。
爸爸和妈妈
[现0条]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15年February月
713:18:5
留言访客
  母亲无泪
  母亲的一生是坚强的,尤其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
  记得母亲第一次得了脑血栓住院时,邻居的老太太们来看她,个个泪流满面。母亲没有流泪,说:“别哭,没事,过几天就回去了。”在住院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她的右腿无力,根本站不起来,但她从没在病房里大小便,硬让我和三弟搀着她去离病房有二十米的厕所。有一次还闹出了一场误会。我们正在厕所扶母亲大便,进来一位女同志,吓得大叫,我向她解释后,她为母亲的坚强而夸赞。文革中,母亲一人承担了难以想像的压力,不但要劝说父亲顽强的活下去,还要抚养我们弟兄三个,硬是挺过了十年动乱。文革刚开始,邻居们疯传父亲要被枪毙,引得讨账的人(父亲被扣发了工资)天天上门讨要,母亲便借东墙补西墙维持生活(姐姐们当时也挨批斗,但仍偷偷给母亲捎点钱补贴家用)一直到父亲平反。父亲受尽了折磨,被红卫兵打得受不了了,让人捎话送些换洗的衣服,母亲到了学校,红卫兵不准见,母亲死缠硬磨(也有通情达理的)见了父亲。父亲说打得实在受不了了,我不活了……母亲不流泪,劝导他:“共产党不会冤枉人,多少次运动咱们都过来了,咱是全省宽大的典型,共产党不会算老账,挺一挺,你要这样死了就是畏罪自杀,说明你真有问题,只要人活着,啥都不怕!”这样的经历至少有三次,每次父亲都是找借口要见母亲,经过母亲的劝说,父亲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在殴打和逼供中活了下来。父亲能扛过文革,最后享受了离休待遇,与母亲的劝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记得父亲被红卫兵拧断了胳膊,右手扶着打了石膏的左臂弯着腰艰难地回到家里,望着父亲满身白点的漬痕,母亲把眼泪流到心里,强笑着说:“这下好了,看他们怎么打怎么斗吧,好好在家养吧!这一年半载就没事了。”果真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挨批斗。记得我在文革中被打伤住院,母亲来医院看我,我还是没看到母亲的眼泪,她说:“真险,差一点就把左眼放了泡了,到时候咋说媳妇呀!”我看到母亲唯一一次流泪是在文革后期。由于父亲问题的影响,我的婚姻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有好心人建议让我招到别人家。母亲哭了,十年动乱的压抑终于爆发了,她坚定地说:“不,打光棍也不招!”幸亏我大哥在五寨县给我“骗”回了我的妻子朱兰香,她勤劳贤惠,可以说是一个贤妻良母,尽心侍奉老人,精心抚养三个女儿。每逢年节,我总会想起母亲,我会珍惜今天的每分每秒,像母亲那样,在逆境中坚强地生活,在顺境中永远不忘奋争!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8
[编辑][置顶][取消]
2013年April月
311:11:3
文选评论何毅鹏
  我又认真看了一遍,这是我的来龙去脉!虽然我远远的脱离了这个系统!
爸爸和妈妈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3年April月
311:5:47
相册评论何毅鹏
  唉!D是个多虚幻的东西!爷爷一辈子做事,对得起良心,对的起自己的学生。就是一个大大的“人”子
爸爸和妈妈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April月
323:4:49
很想说点啥------杨虎
  想起每逢春节去阜巷10号,姥姥都会蒸一些豆包,标上记号,悄悄告诉我,捏着角的是豆包,在瓮底下藏着,吃的时候手往下摸就是了。转眼之间,多少年过去了,很少再有过这份爱,遗憾!
   姥姥去世后的几年,姥爷一人总是想对我谈好多事情,是一人寂寞还是聪明人的不甘寂寞?说不上来。现在理解了您“躺在床上听着收音机安然入睡”。理解了您好多当年不理解的东西。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淡定!
   儿时的我,享了老奶奶的福,记得上学回来,老人家问我吃啥饭,我总有几次不吃她已经做好了的饭,随便点个菜,老奶奶每每总是放下自己的饭碗,重新给我做点的饭菜。好像最爱吃的是“葱花饼”。五十几岁的人了,今生也就是老奶奶能做到这样待我啊!给力!
   清明节的一份思念!!!
爸爸和妈妈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0年January月
2013:51:52
文选评论腾龙
  我是下院新村的!我们在校时就接受过何爷爷的捐赠!怀念何老先生!
爸爸和妈妈
[现0条]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09年November月
1714:38:21
留言访客
  今天是十月初一,給两位老人问声好。儿孙们会永远铭记您的养育之恩。过去的事远远的过去了,我永远记着您,永远的怀念!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December月
910:20:56
祝福两位老人天堂幸福,永远健康。30275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September月
1322:46:23
什么是血脉相连?杨虎
  我是杨家的长孙,是何家的长甥。然而,四十六岁了,在每次梦里,我没有因为见到杨家的祖先而流泪,却常常由于见到何家的外公,不由自主地从梦中哭醒。细细回想原由,在于我与姥爷之间的那份感情。虽然你在世时,因为种种理由,我在你面前说了别人不能说或者不敢说的话,但是,那也是由于祖孙之间的交情才能说、可说的呀!尽管我也同我家爷爷聊天,可谁知,那种聊天实际是一种应付。什么是血脉相连?难道我身上没有杨家的血?至此,我懂得了“父慈,子孝”的含义,甚至还远远不是这些,甚至包括我与我的舅舅们之间的情感、我与我的女儿又甚至外甥之间应当建立的那份情感、更甚至与周围我的至亲之间的情感。姥爷的为人,使得我从你百年之后,才有了如此深刻的了解或者说是体验。
  
  是的,长辈心慈,将留给后人许多许多的念头!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3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April月
321:11:44
感慨琛琛
  明年我和楠楠就要一同毕业了,想起我的求学之路,真是感慨万千!95年我考入了师大,那曾经是爷爷的学校啊,杨虎哥专门带我到铁佛寺看了看,说那就是爷爷曾养活着一大家的地方。毕业后,不满足现状,毅然辞职考研,我想也就是凭着何家那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吧!另外自己也认为遗传了何家聪明的头脑,成为这一大家的成员,我很自豪!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April月
110:28:10
临汾解放杂忆(王保兴)老三
  何焕校长
   何焕,翼城人.身材中等,体格瘦壮匀称,白净面皮,特别是那一双戴近视镜的眼睛,炯炯有神,给人一种聪明智慧,英俊有为的感觉.他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当上临汾师范校长的.
   他对学生的生活颇为关怀.临汾被围后期,粮食日益短绌,而学校库房尚存部分米面.当时风言61军将向各单位借粮或抢粮.何校长得悉后,立即责令总务处把存粮全数分发给学生保管,再由事务长每天指名供灶上使用.记得我分了一袋面粉30斤米.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所以直至解放,凡在校生均不曾挨饿.
   勿容否认,何焕有一定的罪过.他是伪同志会的"高干",又在伪城防司令部任过副职,替敌方出谋献策,阻挠我军攻城.但此人觉悟的十分快,城一解放,他便向政府一五一十交代了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立功赎罪,因而不久就得以从宽处理,分配到运城师范任教,讲授教育学.课上的满好,曾执笔拟写教学经验,在<人民教育>上刊载.
   五十年代,何焕还曾当过数次模范教师.
  
   此文刊登在1988.4.30.临汾日报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anuary月
101:27:55
巧合?杨虎
  我偶然发现,姥爷(下院人)、姥姥(陵下人),我(下豆氏人),怎么回事,都有个“下字?什么意思?按六壬课,属于“速喜”。可是,许多事我想不明白。但愿仅是一种巧合吧!谁能告诉我?
  希望各位常来看看。
  这里也是他们聚会我们的地方!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anuary月
101:15:59
血脉啊!杨虎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一事当前,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细细想来,得益于何家的血脉传统比较多。连山西歌舞剧院的人都能够看出来我的长相象谁。所以,我给我女儿再三讲,找对象的首要条件,就是查问其祖宗三代是否聪明。正如我三舅所说:你们给他留了个好脑袋!同样,也间接地留给我一个好脑袋(可能自负了点).血脉啊!!!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6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June月
111:36:48
老人若在天有灵-----杨虎
  倘若他们在天有灵,会为他们有这般后代---天津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而自豪。
爸爸和妈妈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May月
3018:35:2
缅怀双亲 增进团结吉成
  恪守父母教诲,缅怀双亲恩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双亲表达思念之情。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勉励,相互交流的环境。这是建立纪念馆的另一初衷,从而使纪念双亲的行动变得更加富有实际意义。
  但愿我们都能来到双亲面前,真诚交流,弃旧图新,携手共进,让双亲安心、安息!
  
  
  
爸爸和妈妈
[现2条]
经典值6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访客:留言(2015/2/7 13:18:05)
母亲无泪
  母亲的一生是坚强的,尤其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
  记得母亲第一次得了脑血栓住院时,邻居的老太太们来看她,个个泪流满面。母亲没有流泪,说:“别哭,没事,过几天就回去了。”在住院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她的右腿无力,根本站不起来,但她从没在病房里大小便,硬让我和三弟搀着她去离病房有二十米的厕所。有一次还闹出了一场误会。我们正在厕所扶母亲大便,进来一位女同志,吓得大叫,我向她解释后,她为母亲的坚强而夸赞。文革中,母亲一人承担了难以想像的压力,不但要劝说父亲顽强的活下去,还要抚养我们弟兄三个,硬是挺过了十年动乱。文革刚开始,邻居们疯传父亲要被枪毙,引得讨账的人(父亲被扣发了工资)天天上门讨要,母亲便借东墙补西墙维持生活(姐姐们当时也挨批斗,但仍偷偷给母亲捎点钱补贴家用)一直到父亲平反。父亲受尽了折磨,被红卫兵打得受不了了,让人捎话送些换洗的衣服,母亲到了学校,红卫兵不准见,母亲死缠硬磨(也有通情达理的)见了父亲。父亲说打得实在受不了了,我不活了……母亲不流泪,劝导他:“共产党不会冤枉人,多少次运动咱们都过来了,咱是全省宽大的典型,共产党不会算老账,挺一挺,你要这样死了就是畏罪自杀,说明你真有问题,只要人活着,啥都不怕!”这样的经历至少有三次,每次父亲都是找借口要见母亲,经过母亲的劝说,父亲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在殴打和逼供中活了下来。父亲能扛过文革,最后享受了离休待遇,与母亲的劝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记得父亲被红卫兵拧断了胳膊,右手扶着打了石膏的左臂弯着腰艰难地回到家里,望着父亲满身白点的漬痕,母亲把眼泪流到心里,强笑着说:“这下好了,看他们怎么打怎么斗吧,好好在家养吧!这一年半载就没事了。”果真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挨批斗。记得我在文革中被打伤住院,母亲来医院看我,我还是没看到母亲的眼泪,她说:“真险,差一点就把左眼放了泡了,到时候咋说媳妇呀!”我看到母亲唯一一次流泪是在文革后期。由于父亲问题的影响,我的婚姻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有好心人建议让我招到别人家。母亲哭了,十年动乱的压抑终于爆发了,她坚定地说:“不,打光棍也不招!”幸亏我大哥在五寨县给我“骗”回了我的妻子朱兰香,她勤劳贤惠,可以说是一个贤妻良母,尽心侍奉老人,精心抚养三个女儿。每逢年节,我总会想起母亲,我会珍惜今天的每分每秒,像母亲那样,在逆境中坚强地生活,在顺境中永远不忘奋争!
  

□杨虎:血脉啊!(2004/1/10 1:15:59)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一事当前,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细细想来,得益于何家的血脉传统比较多。连山西歌舞剧院的人都能够看出来我的长相象谁。所以,我给我女儿再三讲,找对象的首要条件,就是查问其祖宗三代是否聪明。正如我三舅所说:你们给他留了个好脑袋!同样,也间接地留给我一个好脑袋(可能自负了点).血脉啊!!!

□吉成:缅怀双亲 增进团结(2003/5/30 18:35:03)
恪守父母教诲,缅怀双亲恩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双亲表达思念之情。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勉励,相互交流的环境。这是建立纪念馆的另一初衷,从而使纪念双亲的行动变得更加富有实际意义。
  但愿我们都能来到双亲面前,真诚交流,弃旧图新,携手共进,让双亲安心、安息!
  
  
  

□吉成:高兴(2003/5/5 7:55:45)
每周上来看一次,家族中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我希望大家好好看看他老人家的一个关于家族史的文章。我想会从中得到启迪的。
  也希望你们手中保存的一些文字或照片能给我寄来,我会逐步将这个纪念馆建设得越来越好的。

□老三:临汾解放杂忆(王保兴)(2004/4/1 10:28:11)
何焕校长
   何焕,翼城人.身材中等,体格瘦壮匀称,白净面皮,特别是那一双戴近视镜的眼睛,炯炯有神,给人一种聪明智慧,英俊有为的感觉.他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当上临汾师范校长的.
   他对学生的生活颇为关怀.临汾被围后期,粮食日益短绌,而学校库房尚存部分米面.当时风言61军将向各单位借粮或抢粮.何校长得悉后,立即责令总务处把存粮全数分发给学生保管,再由事务长每天指名供灶上使用.记得我分了一袋面粉30斤米.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所以直至解放,凡在校生均不曾挨饿.
   勿容否认,何焕有一定的罪过.他是伪同志会的"高干",又在伪城防司令部任过副职,替敌方出谋献策,阻挠我军攻城.但此人觉悟的十分快,城一解放,他便向政府一五一十交代了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立功赎罪,因而不久就得以从宽处理,分配到运城师范任教,讲授教育学.课上的满好,曾执笔拟写教学经验,在<人民教育>上刊载.
   五十年代,何焕还曾当过数次模范教师.
  
  此文刊登在1988.4.30.临汾日报
  

最新经典Top 5
□本馆管理者:105岁的纪念(2017/4/5 9:14:21)
农历三月初九,今天是爸爸的104岁寿辰纪念日。作为家中第五个出生的第一个男孩,从小倍受他的呵护。
  
  我长大后听大姐说:我还有大我一岁的四姐,我出生不久我与四姐同时患病,当时父亲是闫锡山任命的山西第六师范(后更名临汾师范学校校长)。他的“专车”坐骑是一部以人拉为动力的“黄包车”。
  
  四姐同我同时生病,全家的关照力集在我身上。四姐没人照顾,命丧黄泉。
  
  记忆中,解放的他被宽大处理后安排在运城师范教书,因为当时“教育学”老师缺乏,校方安排他这个北京大学法学系的学生开这门基础实力的课程。
  
  全家由临汾迁到运城后,全家住在东大街范姓房主的小四间房中。学校为他安排了一间住宿 办公的宿舍,5岁那年我进入运城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后,有时就住在爸爸的办公室兼宿舍中。记忆最深的是他加班加点地工作。有时我从附小放学,爸爸在运师早期(后师1、2班)的学生,还常常逗我玩,有几个学生不仅夸奖爸爸的课讲的好,还我讲“孙悟空”的故事。1955--1957我升入小学5、6年级后,我常常去爸爸的办公室。有一次,他的一群学生面带笑容地围坐在他身旁,是因为他那年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被日本的一个杂志转载后,高年级的同学要他讲讲如何写作。
  
  我在五寨县工作时,曾写过一篇题为“工具教学法”的文章,他病休回曲沃下院老家后,还将我写的这篇拙文,手抄了一遍。
  
  写到这里,望着父亲的遗像。。。

□访客:留言(2015/2/7 13:18:05)
母亲无泪
  母亲的一生是坚强的,尤其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
  记得母亲第一次得了脑血栓住院时,邻居的老太太们来看她,个个泪流满面。母亲没有流泪,说:“别哭,没事,过几天就回去了。”在住院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她的右腿无力,根本站不起来,但她从没在病房里大小便,硬让我和三弟搀着她去离病房有二十米的厕所。有一次还闹出了一场误会。我们正在厕所扶母亲大便,进来一位女同志,吓得大叫,我向她解释后,她为母亲的坚强而夸赞。文革中,母亲一人承担了难以想像的压力,不但要劝说父亲顽强的活下去,还要抚养我们弟兄三个,硬是挺过了十年动乱。文革刚开始,邻居们疯传父亲要被枪毙,引得讨账的人(父亲被扣发了工资)天天上门讨要,母亲便借东墙补西墙维持生活(姐姐们当时也挨批斗,但仍偷偷给母亲捎点钱补贴家用)一直到父亲平反。父亲受尽了折磨,被红卫兵打得受不了了,让人捎话送些换洗的衣服,母亲到了学校,红卫兵不准见,母亲死缠硬磨(也有通情达理的)见了父亲。父亲说打得实在受不了了,我不活了……母亲不流泪,劝导他:“共产党不会冤枉人,多少次运动咱们都过来了,咱是全省宽大的典型,共产党不会算老账,挺一挺,你要这样死了就是畏罪自杀,说明你真有问题,只要人活着,啥都不怕!”这样的经历至少有三次,每次父亲都是找借口要见母亲,经过母亲的劝说,父亲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在殴打和逼供中活了下来。父亲能扛过文革,最后享受了离休待遇,与母亲的劝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记得父亲被红卫兵拧断了胳膊,右手扶着打了石膏的左臂弯着腰艰难地回到家里,望着父亲满身白点的漬痕,母亲把眼泪流到心里,强笑着说:“这下好了,看他们怎么打怎么斗吧,好好在家养吧!这一年半载就没事了。”果真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挨批斗。记得我在文革中被打伤住院,母亲来医院看我,我还是没看到母亲的眼泪,她说:“真险,差一点就把左眼放了泡了,到时候咋说媳妇呀!”我看到母亲唯一一次流泪是在文革后期。由于父亲问题的影响,我的婚姻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有好心人建议让我招到别人家。母亲哭了,十年动乱的压抑终于爆发了,她坚定地说:“不,打光棍也不招!”幸亏我大哥在五寨县给我“骗”回了我的妻子朱兰香,她勤劳贤惠,可以说是一个贤妻良母,尽心侍奉老人,精心抚养三个女儿。每逢年节,我总会想起母亲,我会珍惜今天的每分每秒,像母亲那样,在逆境中坚强地生活,在顺境中永远不忘奋争!
  

□何毅鹏:文选评论(2013/4/3 11:11:04)
我又认真看了一遍,这是我的来龙去脉!虽然我远远的脱离了这个系统!

□何毅鹏:相册评论(2013/4/3 11:05:47)
唉!D是个多虚幻的东西!爷爷一辈子做事,对得起良心,对的起自己的学生。就是一个大大的“人”子

□杨虎:很想说点啥------(2011/4/3 23:04:49)
想起每逢春节去阜巷10号,姥姥都会蒸一些豆包,标上记号,悄悄告诉我,捏着角的是豆包,在瓮底下藏着,吃的时候手往下摸就是了。转眼之间,多少年过去了,很少再有过这份爱,遗憾!
  姥姥去世后的几年,姥爷一人总是想对我谈好多事情,是一人寂寞还是聪明人的不甘寂寞?说不上来。现在理解了您“躺在床上听着收音机安然入睡”。理解了您好多当年不理解的东西。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淡定!
  儿时的我,享了老奶奶的福,记得上学回来,老人家问我吃啥饭,我总有几次不吃她已经做好了的饭,随便点个菜,老奶奶每每总是放下自己的饭碗,重新给我做点的饭菜。好像最爱吃的是“葱花饼”。五十几岁的人了,今生也就是老奶奶能做到这样待我啊!给力!
  清明节的一份思念!!!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