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December月
122:26:39
相册评论访客
  名垂青史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May月
207:27:57
到哪儿找呢?xm
  前两天,我也看到这条新闻了.不知道到哪儿能找到那篇文章,也许当时的报纸上会有?好象邵子南有一本文集的,不知道是否会收入进去.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January月
2320:59:1
邵子南于焉
  
   现代作家邵子南在人生旅途蛤哈虽然只经历了39个春秋,然而他孜孜学习、勤奋写作、执著追求的品格,永远留在亿万人民心中。
  
  
   邵子南,资阳县凉风乡人,原名董聚昌。自幼天赋颇高,极好思索。1926年在村读私塾,1931年考入寿民中学初七班。入学后,埋头苦读,同学叫他“书呆子”。在初中二年级时,得到进步教师的指导,开阔了眼界,关心祖国的命运,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1933 年秋,初中毕业的作文考题是《三年读书之回忆》,邵子南从学贵有恒着笔,立意切题,结构谨严,行文流畅,名列全班第一。
  
  
  
   邵子南初中毕业后,上成都找做帮工的叔父谋生,在“利昌字号”当伙计。他用微薄的收入购买中外名著,工余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一次,他去九眼桥收贷款,适逢川大举办文学讲座,便前往旁听,不慎将本票遗失,被迫流落嘉定(今乐山市)、重庆,拉人力车,作水手,颠沛流离。
  
  
  
   经过3年漂泊,他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白天,出卖劳力;晚上,在窝棚里写作。1936年春,他和作家丘东平、欧阳山、草明等人交往频繁,从人生理想到文学见解,无所不谈。后在左翼作家联盟的帮助下,当上了文艺杂志的编辑,所写的小说、剧本,在《中流》、《光明》等进步刊物上发表。“七·七”事变后,邵子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至年6月,邵子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政治干事、专职团委文艺队长等职。他投入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写出了《告诗人》、《英雄谣》等岩头诗和《李勇大摆地雷阵》、《阎荣堂九死一生》等作品,歌颂了人民的英雄气概,揭露和打击了敌人,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志。以后,又深入陕北民间,体验生活,写出了《白毛女》诗稿,由此产生了现代戏剧史上的名著——歌剧《白毛女》。继后,党派邵子南回到重庆,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他出任《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进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斗/争。
  
  
  
   1947年以后,邵子南参加解/放战争,转战南北。1949年,随解放大军进军西南。重庆解放后,抱病任西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兼重庆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西南文联和重庆文联成立后,他又担任这两个组织的副主席。 1953年,全国作家协会成立,他便从事专业创作。195年到1954年间,他写出了《木工做机器的故事》、《哥哥回来了》和《赵巧儿送灯台》等作品。 1955年3月,病魔夺去了邵子南的工作能力,他只得抱着长篇小说《周全宝》草稿住进医院,是年12月24日,白血病竟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1986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邵子南创作集》,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June月
3018:49:33
百姓心中的“红岩精神”,官员打造的“红岩精神”,如此巨大反差耐人寻味转自人民日报强国论坛
  
  [田嘉力] 于 2004-06-09 09:57:21上贴
  
  --------------------------------------------------------------------------------
  
  百姓心中的“红岩精神”,官员打造的“红岩精神”,如此巨大反差耐人寻味
  
  由于长篇小说《红岩》的巨大影响,全国人民都知道重庆有个歌乐山,在歌乐山麓有著名的歌乐山烈士陵园,这里有白公馆和渣滓洞。早在《红岩》问世之前,重庆市委就主持编辑出版过一本纪实文集《烈火中永生》。在《红岩》之后,则有80年代中期出版的原川东临委负责人邓照明写的回忆录《巴渝鸿爪》。其中以《红岩》影响最大。《红岩》出版之后,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歌剧、话剧,“红岩精神”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什么是“红岩精神”?在百姓心目中红岩精神就是以下话语的总和:“在需要献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竹签子是竹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们愿把牢底坐穿。”“一桌酒席太少了,一桌酒席只能填满我一个人的肠胃,却不能满足全厂工人的需要。如果我吃了你们的酒席,和你们坐在一条板凳,我许云峰在工人眼里还有份量吗?”……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之一,现在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总结出一套“开拓式经验”,简言之则是:借助白公馆、渣滓洞在全国的知名度,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把烈士陵园“开拓”成类似商业开发区一样的“美丽”,用高额门票收入(缅怀先烈还要买门票,而且价格不菲,重庆人民对此早有质疑)以“创新发展”,并首创“红岩精神巡回演出”,到北京、上海等地搞“巡回表演”,每到一处都“引起轰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负责人被官方视为“开拓型干部”,因“政绩突出”而官至该市文化局副局长,并获得“重庆市争光贡献奖”,又当选为几大杰出什么。对此我先不作评价,我们先来看一下曾经在这里负责的老同志是怎样干工作的。一比较,就不难得出结论。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前身叫做“美蒋罪行展览馆”,至今当地群众仍习惯地称它为“展览馆”。80年代初期起,由一位叫做卢光特的老同志在这里担任负责人。卢光特在川东地下党内资格很老,威信很高,人称“卢老”,曾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廖伯康过去就受过卢光特同志的领导。建国后卢光特命运多亟,因给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贴过大字报而被打成右派,发配农场劳动十多年。80年代恢复工作,给安排到“美蒋罪行展览馆”当馆长。以卢光特的资历,被安排这样的闲职别人都认为太“委屈”。但卢光特不是这样认为,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他和老伴住在距死难烈士的集体陵墓不足20米远的平房中,这里长年有种肃杀之气,卢光特和老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了七、八年之久。卢光特一方面奔走呼吁保护烈士安息之所,同时不顾年老体衰为死难烈士、烈士家属、脱险志士、当年拥护革命的各界人士平反昭雪,落实政策。当年参加华莹山游击队、奉大巫游击队的战士,有些还在农村务农,卢光特的家里常年住着一些来自农村的要求落实政策的人,他和老伴热情接待他们,免费提供食宿,四处奔走为他们寻找知情人和证据。对特别困难的来访者,卢光特还要赠送返程路费。经卢光特的帮助而落实了政策的人,多数都是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卢光特从不因他们的普通而稍有懈怠,他认为这是共产党人应该做的事。
  
  卢光特与现在的管理者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不好用同一尺度衡量。但有一点却可以成为判断他们行为的试金石:那就是对死难烈士及亲属的态度,对当年的革命者的感情和态度,是满腔热情还是冷漠麻木甚至蔑视。1999年是建国50周年,也是“红岩魂广场”落成庆典的日子。许多在白公馆渣滓洞牺牲的烈士亲属、脱险志士受到邀请,前来参加纪念活动,却饱受一肚子的气。有位在白公馆牺牲的烈士,他的子女专程请假来渝参加活动,却被告之:一位烈士只能招待一个家属,其余的只能“食宿自理”(众人后来得知,重庆市委为此次活动拨有专款,足够此次开销)。那一次活动中工作人员相当差劲,仿佛这些应邀的人全是来“吃大户”的,态度极不尊重,引起众人反感。在举行座谈会时,人们群情激昂,谴责声不断。主持会议的人耍了个花招说:市委领导对大家意见高度重视,今天就不详细说了,庆典活动结束后还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听取各位老前辈的意见。可是活动一结束,官员们全都溜之大吉,丢下一些远方赶来的烈士遗属、脱险志士们乱乱哄哄各自寻路各回各家。至到现在,重庆的一些老同志提起那次活动还耿耿于怀,对那些对待革命前辈毫无感情可言的“政治新星”,极为反感,极为愤慨。
  
  卢光特同志一生清贫,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卢光特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不忘当年参与革命关斗争的同志和战友。而首创“巡回表演红岩精神”的人,住豪宅,坐豪车,吃豪宴,名烟名酒随意享用,却带着表演团满世界“巡回表演红岩精神”,面对着当年参与铸造红岩精神的老前辈及其亲属却冷若冰霜,这真是天大的讽刺。【注:在老百姓眼中明明是豪宅、豪车、豪宴,有些人却可以不认帐,他们可以说这很普通嘛,比起有人一顿饭吃36万元,我过的还是贫农生活啦。目前虽然对豪宅、豪车、豪宴并无明确界定,但至少,与卢光特清贫的生活相比,某些人享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豪宅、豪车、豪宴。】
  
  在群众心目中,在一些老同志心目中,红岩精神已经被亵渎,已经被人分零变卖,逐步转化为某些人的囊中物,或者变成了升官阶梯上的砖瓦和石块。渐行渐远的江姐、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双枪老太婆、华为、孙明霞……山城人民呼唤你们回来。你们何时才能重回这片热土?
  
  附:旧帖《“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
  *************************************
  
  “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从藏书中找出了相关资料。刊载于《红岩春秋》2000年2期的《“狱中意见”警钟长鸣》引起我的深思。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共产党员、后来成为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同志是“11.27”的幸存者。在1949年12月25日,也就是重庆解放第25天,罗广斌同志向党组织交上了长达几万字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狱中意见”是《报告》中的第七部分,共八条,因此称为“狱中八条”。
  
  在监狱中关押的都是坚贞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他们预计到国民党政权在溃败前夕很可能实行疯狂的大屠杀,他们有话对党讲。“狱中八条”就是披沥赤诚的诉说,是集体意志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商定,如果有人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要把狱中同志集体讨论的意见向党汇报。
  
  “狱中八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事隔50多年重温这“狱中八条”,仿佛就是针对今天的现实而写的。白色恐怖时期,考验革命者的是生死关、毒刑拷打关、威逼利诱关。和平年代、市场经济时期,考验共产党员的是名利关、权力关、情色关。意志薄弱者过不了这些关,在生死考验面前叛徒要显露原形,身处花花世界腐败分子要打败仗。
  
  罗广斌和他的战友们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念念不忘的是党的事业,是总结经验教训,有朝一日能够向党奉献一片赤诚。胸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可与“狱中八条”媲美并启发我们深思的还有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清贫》。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我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那是为革命筹集的金钱,必须一点一滴用于革命事业。…… 清贫、清白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如今有些人一提起“信念”、“理想”就嗤之以鼻,似乎进入市场经济就可以将其全部抛弃。更严重的是,某些共产党员、甚至某些党的领导干部也不再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诚然,共产党员也要食人间烟火,也有自己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越穷越光荣的主张早已被实践证明是荒谬的。问题在于,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在转轨变型时期利益格局进行重组和调整的时候,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牺牲在前、享受在后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想一想在党旗下宣过的誓,想一想革命者冒死送出的“狱中八条”,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于焉:邵子南(2005/1/23 20:59:02)

  现代作家邵子南在人生旅途蛤哈虽然只经历了39个春秋,然而他孜孜学习、勤奋写作、执著追求的品格,永远留在亿万人民心中。
  
  
   邵子南,资阳县凉风乡人,原名董聚昌。自幼天赋颇高,极好思索。1926年在村读私塾,1931年考入寿民中学初七班。入学后,埋头苦读,同学叫他“书呆子”。在初中二年级时,得到进步教师的指导,开阔了眼界,关心祖国的命运,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1933 年秋,初中毕业的作文考题是《三年读书之回忆》,邵子南从学贵有恒着笔,立意切题,结构谨严,行文流畅,名列全班第一。
  
  
  
   邵子南初中毕业后,上成都找做帮工的叔父谋生,在“利昌字号”当伙计。他用微薄的收入购买中外名著,工余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一次,他去九眼桥收贷款,适逢川大举办文学讲座,便前往旁听,不慎将本票遗失,被迫流落嘉定(今乐山市)、重庆,拉人力车,作水手,颠沛流离。
  
  
  
   经过3年漂泊,他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白天,出卖劳力;晚上,在窝棚里写作。1936年春,他和作家丘东平、欧阳山、草明等人交往频繁,从人生理想到文学见解,无所不谈。后在左翼作家联盟的帮助下,当上了文艺杂志的编辑,所写的小说、剧本,在《中流》、《光明》等进步刊物上发表。“七·七”事变后,邵子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至年6月,邵子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政治干事、专职团委文艺队长等职。他投入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写出了《告诗人》、《英雄谣》等岩头诗和《李勇大摆地雷阵》、《阎荣堂九死一生》等作品,歌颂了人民的英雄气概,揭露和打击了敌人,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志。以后,又深入陕北民间,体验生活,写出了《白毛女》诗稿,由此产生了现代戏剧史上的名著——歌剧《白毛女》。继后,党派邵子南回到重庆,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他出任《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进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斗/争。
  
  
  
   1947年以后,邵子南参加解/放战争,转战南北。1949年,随解放大军进军西南。重庆解放后,抱病任西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兼重庆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西南文联和重庆文联成立后,他又担任这两个组织的副主席。 1953年,全国作家协会成立,他便从事专业创作。195年到1954年间,他写出了《木工做机器的故事》、《哥哥回来了》和《赵巧儿送灯台》等作品。 1955年3月,病魔夺去了邵子南的工作能力,他只得抱着长篇小说《周全宝》草稿住进医院,是年12月24日,白血病竟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1986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邵子南创作集》,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转自人民日报强国论坛:百姓心中的“红岩精神”,官员打造的“红岩精神”,如此巨大反差耐人寻味(2004/6/30 18:49:34)

  [田嘉力] 于 2004-06-09 09:57:21上贴
  
  --------------------------------------------------------------------------------
  
  百姓心中的“红岩精神”,官员打造的“红岩精神”,如此巨大反差耐人寻味
  
  由于长篇小说《红岩》的巨大影响,全国人民都知道重庆有个歌乐山,在歌乐山麓有著名的歌乐山烈士陵园,这里有白公馆和渣滓洞。早在《红岩》问世之前,重庆市委就主持编辑出版过一本纪实文集《烈火中永生》。在《红岩》之后,则有80年代中期出版的原川东临委负责人邓照明写的回忆录《巴渝鸿爪》。其中以《红岩》影响最大。《红岩》出版之后,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歌剧、话剧,“红岩精神”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什么是“红岩精神”?在百姓心目中红岩精神就是以下话语的总和:“在需要献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竹签子是竹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们愿把牢底坐穿。”“一桌酒席太少了,一桌酒席只能填满我一个人的肠胃,却不能满足全厂工人的需要。如果我吃了你们的酒席,和你们坐在一条板凳,我许云峰在工人眼里还有份量吗?”……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之一,现在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总结出一套“开拓式经验”,简言之则是:借助白公馆、渣滓洞在全国的知名度,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把烈士陵园“开拓”成类似商业开发区一样的“美丽”,用高额门票收入(缅怀先烈还要买门票,而且价格不菲,重庆人民对此早有质疑)以“创新发展”,并首创“红岩精神巡回演出”,到北京、上海等地搞“巡回表演”,每到一处都“引起轰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负责人被官方视为“开拓型干部”,因“政绩突出”而官至该市文化局副局长,并获得“重庆市争光贡献奖”,又当选为几大杰出什么。对此我先不作评价,我们先来看一下曾经在这里负责的老同志是怎样干工作的。一比较,就不难得出结论。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前身叫做“美蒋罪行展览馆”,至今当地群众仍习惯地称它为“展览馆”。80年代初期起,由一位叫做卢光特的老同志在这里担任负责人。卢光特在川东地下党内资格很老,威信很高,人称“卢老”,曾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廖伯康过去就受过卢光特同志的领导。建国后卢光特命运多亟,因给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贴过大字报而被打成右派,发配农场劳动十多年。80年代恢复工作,给安排到“美蒋罪行展览馆”当馆长。以卢光特的资历,被安排这样的闲职别人都认为太“委屈”。但卢光特不是这样认为,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他和老伴住在距死难烈士的集体陵墓不足20米远的平房中,这里长年有种肃杀之气,卢光特和老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了七、八年之久。卢光特一方面奔走呼吁保护烈士安息之所,同时不顾年老体衰为死难烈士、烈士家属、脱险志士、当年拥护革命的各界人士平反昭雪,落实政策。当年参加华莹山游击队、奉大巫游击队的战士,有些还在农村务农,卢光特的家里常年住着一些来自农村的要求落实政策的人,他和老伴热情接待他们,免费提供食宿,四处奔走为他们寻找知情人和证据。对特别困难的来访者,卢光特还要赠送返程路费。经卢光特的帮助而落实了政策的人,多数都是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卢光特从不因他们的普通而稍有懈怠,他认为这是共产党人应该做的事。
  
  卢光特与现在的管理者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不好用同一尺度衡量。但有一点却可以成为判断他们行为的试金石:那就是对死难烈士及亲属的态度,对当年的革命者的感情和态度,是满腔热情还是冷漠麻木甚至蔑视。1999年是建国50周年,也是“红岩魂广场”落成庆典的日子。许多在白公馆渣滓洞牺牲的烈士亲属、脱险志士受到邀请,前来参加纪念活动,却饱受一肚子的气。有位在白公馆牺牲的烈士,他的子女专程请假来渝参加活动,却被告之:一位烈士只能招待一个家属,其余的只能“食宿自理”(众人后来得知,重庆市委为此次活动拨有专款,足够此次开销)。那一次活动中工作人员相当差劲,仿佛这些应邀的人全是来“吃大户”的,态度极不尊重,引起众人反感。在举行座谈会时,人们群情激昂,谴责声不断。主持会议的人耍了个花招说:市委领导对大家意见高度重视,今天就不详细说了,庆典活动结束后还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听取各位老前辈的意见。可是活动一结束,官员们全都溜之大吉,丢下一些远方赶来的烈士遗属、脱险志士们乱乱哄哄各自寻路各回各家。至到现在,重庆的一些老同志提起那次活动还耿耿于怀,对那些对待革命前辈毫无感情可言的“政治新星”,极为反感,极为愤慨。
  
  卢光特同志一生清贫,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卢光特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不忘当年参与革命关斗争的同志和战友。而首创“巡回表演红岩精神”的人,住豪宅,坐豪车,吃豪宴,名烟名酒随意享用,却带着表演团满世界“巡回表演红岩精神”,面对着当年参与铸造红岩精神的老前辈及其亲属却冷若冰霜,这真是天大的讽刺。【注:在老百姓眼中明明是豪宅、豪车、豪宴,有些人却可以不认帐,他们可以说这很普通嘛,比起有人一顿饭吃36万元,我过的还是贫农生活啦。目前虽然对豪宅、豪车、豪宴并无明确界定,但至少,与卢光特清贫的生活相比,某些人享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豪宅、豪车、豪宴。】
  
  在群众心目中,在一些老同志心目中,红岩精神已经被亵渎,已经被人分零变卖,逐步转化为某些人的囊中物,或者变成了升官阶梯上的砖瓦和石块。渐行渐远的江姐、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双枪老太婆、华为、孙明霞……山城人民呼唤你们回来。你们何时才能重回这片热土?
  
  附:旧帖《“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
  *************************************
  
  “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从藏书中找出了相关资料。刊载于《红岩春秋》2000年2期的《“狱中意见”警钟长鸣》引起我的深思。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共产党员、后来成为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同志是“11.27”的幸存者。在1949年12月25日,也就是重庆解放第25天,罗广斌同志向党组织交上了长达几万字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狱中意见”是《报告》中的第七部分,共八条,因此称为“狱中八条”。
  
  在监狱中关押的都是坚贞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他们预计到国民党政权在溃败前夕很可能实行疯狂的大屠杀,他们有话对党讲。“狱中八条”就是披沥赤诚的诉说,是集体意志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商定,如果有人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要把狱中同志集体讨论的意见向党汇报。
  
  “狱中八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事隔50多年重温这“狱中八条”,仿佛就是针对今天的现实而写的。白色恐怖时期,考验革命者的是生死关、毒刑拷打关、威逼利诱关。和平年代、市场经济时期,考验共产党员的是名利关、权力关、情色关。意志薄弱者过不了这些关,在生死考验面前叛徒要显露原形,身处花花世界腐败分子要打败仗。
  
  罗广斌和他的战友们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念念不忘的是党的事业,是总结经验教训,有朝一日能够向党奉献一片赤诚。胸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可与“狱中八条”媲美并启发我们深思的还有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清贫》。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我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那是为革命筹集的金钱,必须一点一滴用于革命事业。…… 清贫、清白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如今有些人一提起“信念”、“理想”就嗤之以鼻,似乎进入市场经济就可以将其全部抛弃。更严重的是,某些共产党员、甚至某些党的领导干部也不再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诚然,共产党员也要食人间烟火,也有自己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越穷越光荣的主张早已被实践证明是荒谬的。问题在于,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在转轨变型时期利益格局进行重组和调整的时候,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牺牲在前、享受在后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想一想在党旗下宣过的誓,想一想革命者冒死送出的“狱中八条”,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xm:到哪儿找呢?(2005/5/20 7:27:58)
前两天,我也看到这条新闻了.不知道到哪儿能找到那篇文章,也许当时的报纸上会有?好象邵子南有一本文集的,不知道是否会收入进去.

□访客:相册评论(2011/12/1 22:26:39)
名垂青史

最新经典Top 5
□于焉:邵子南(2005/1/23 20:59:02)

  现代作家邵子南在人生旅途蛤哈虽然只经历了39个春秋,然而他孜孜学习、勤奋写作、执著追求的品格,永远留在亿万人民心中。
  
  
   邵子南,资阳县凉风乡人,原名董聚昌。自幼天赋颇高,极好思索。1926年在村读私塾,1931年考入寿民中学初七班。入学后,埋头苦读,同学叫他“书呆子”。在初中二年级时,得到进步教师的指导,开阔了眼界,关心祖国的命运,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1933 年秋,初中毕业的作文考题是《三年读书之回忆》,邵子南从学贵有恒着笔,立意切题,结构谨严,行文流畅,名列全班第一。
  
  
  
   邵子南初中毕业后,上成都找做帮工的叔父谋生,在“利昌字号”当伙计。他用微薄的收入购买中外名著,工余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一次,他去九眼桥收贷款,适逢川大举办文学讲座,便前往旁听,不慎将本票遗失,被迫流落嘉定(今乐山市)、重庆,拉人力车,作水手,颠沛流离。
  
  
  
   经过3年漂泊,他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白天,出卖劳力;晚上,在窝棚里写作。1936年春,他和作家丘东平、欧阳山、草明等人交往频繁,从人生理想到文学见解,无所不谈。后在左翼作家联盟的帮助下,当上了文艺杂志的编辑,所写的小说、剧本,在《中流》、《光明》等进步刊物上发表。“七·七”事变后,邵子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至年6月,邵子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政治干事、专职团委文艺队长等职。他投入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写出了《告诗人》、《英雄谣》等岩头诗和《李勇大摆地雷阵》、《阎荣堂九死一生》等作品,歌颂了人民的英雄气概,揭露和打击了敌人,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志。以后,又深入陕北民间,体验生活,写出了《白毛女》诗稿,由此产生了现代戏剧史上的名著——歌剧《白毛女》。继后,党派邵子南回到重庆,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他出任《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进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斗/争。
  
  
  
   1947年以后,邵子南参加解/放战争,转战南北。1949年,随解放大军进军西南。重庆解放后,抱病任西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兼重庆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西南文联和重庆文联成立后,他又担任这两个组织的副主席。 1953年,全国作家协会成立,他便从事专业创作。195年到1954年间,他写出了《木工做机器的故事》、《哥哥回来了》和《赵巧儿送灯台》等作品。 1955年3月,病魔夺去了邵子南的工作能力,他只得抱着长篇小说《周全宝》草稿住进医院,是年12月24日,白血病竟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1986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邵子南创作集》,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xm:到哪儿找呢?(2005/5/20 7:27:58)
前两天,我也看到这条新闻了.不知道到哪儿能找到那篇文章,也许当时的报纸上会有?好象邵子南有一本文集的,不知道是否会收入进去.

□访客:相册评论(2011/12/1 22:26:39)
名垂青史

□转自人民日报强国论坛:百姓心中的“红岩精神”,官员打造的“红岩精神”,如此巨大反差耐人寻味(2004/6/30 18:49:34)

  [田嘉力] 于 2004-06-09 09:57:21上贴
  
  --------------------------------------------------------------------------------
  
  百姓心中的“红岩精神”,官员打造的“红岩精神”,如此巨大反差耐人寻味
  
  由于长篇小说《红岩》的巨大影响,全国人民都知道重庆有个歌乐山,在歌乐山麓有著名的歌乐山烈士陵园,这里有白公馆和渣滓洞。早在《红岩》问世之前,重庆市委就主持编辑出版过一本纪实文集《烈火中永生》。在《红岩》之后,则有80年代中期出版的原川东临委负责人邓照明写的回忆录《巴渝鸿爪》。其中以《红岩》影响最大。《红岩》出版之后,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歌剧、话剧,“红岩精神”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什么是“红岩精神”?在百姓心目中红岩精神就是以下话语的总和:“在需要献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竹签子是竹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们愿把牢底坐穿。”“一桌酒席太少了,一桌酒席只能填满我一个人的肠胃,却不能满足全厂工人的需要。如果我吃了你们的酒席,和你们坐在一条板凳,我许云峰在工人眼里还有份量吗?”……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之一,现在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总结出一套“开拓式经验”,简言之则是:借助白公馆、渣滓洞在全国的知名度,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把烈士陵园“开拓”成类似商业开发区一样的“美丽”,用高额门票收入(缅怀先烈还要买门票,而且价格不菲,重庆人民对此早有质疑)以“创新发展”,并首创“红岩精神巡回演出”,到北京、上海等地搞“巡回表演”,每到一处都“引起轰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负责人被官方视为“开拓型干部”,因“政绩突出”而官至该市文化局副局长,并获得“重庆市争光贡献奖”,又当选为几大杰出什么。对此我先不作评价,我们先来看一下曾经在这里负责的老同志是怎样干工作的。一比较,就不难得出结论。
  
  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前身叫做“美蒋罪行展览馆”,至今当地群众仍习惯地称它为“展览馆”。80年代初期起,由一位叫做卢光特的老同志在这里担任负责人。卢光特在川东地下党内资格很老,威信很高,人称“卢老”,曾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廖伯康过去就受过卢光特同志的领导。建国后卢光特命运多亟,因给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贴过大字报而被打成右派,发配农场劳动十多年。80年代恢复工作,给安排到“美蒋罪行展览馆”当馆长。以卢光特的资历,被安排这样的闲职别人都认为太“委屈”。但卢光特不是这样认为,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他和老伴住在距死难烈士的集体陵墓不足20米远的平房中,这里长年有种肃杀之气,卢光特和老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了七、八年之久。卢光特一方面奔走呼吁保护烈士安息之所,同时不顾年老体衰为死难烈士、烈士家属、脱险志士、当年拥护革命的各界人士平反昭雪,落实政策。当年参加华莹山游击队、奉大巫游击队的战士,有些还在农村务农,卢光特的家里常年住着一些来自农村的要求落实政策的人,他和老伴热情接待他们,免费提供食宿,四处奔走为他们寻找知情人和证据。对特别困难的来访者,卢光特还要赠送返程路费。经卢光特的帮助而落实了政策的人,多数都是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卢光特从不因他们的普通而稍有懈怠,他认为这是共产党人应该做的事。
  
  卢光特与现在的管理者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不好用同一尺度衡量。但有一点却可以成为判断他们行为的试金石:那就是对死难烈士及亲属的态度,对当年的革命者的感情和态度,是满腔热情还是冷漠麻木甚至蔑视。1999年是建国50周年,也是“红岩魂广场”落成庆典的日子。许多在白公馆渣滓洞牺牲的烈士亲属、脱险志士受到邀请,前来参加纪念活动,却饱受一肚子的气。有位在白公馆牺牲的烈士,他的子女专程请假来渝参加活动,却被告之:一位烈士只能招待一个家属,其余的只能“食宿自理”(众人后来得知,重庆市委为此次活动拨有专款,足够此次开销)。那一次活动中工作人员相当差劲,仿佛这些应邀的人全是来“吃大户”的,态度极不尊重,引起众人反感。在举行座谈会时,人们群情激昂,谴责声不断。主持会议的人耍了个花招说:市委领导对大家意见高度重视,今天就不详细说了,庆典活动结束后还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听取各位老前辈的意见。可是活动一结束,官员们全都溜之大吉,丢下一些远方赶来的烈士遗属、脱险志士们乱乱哄哄各自寻路各回各家。至到现在,重庆的一些老同志提起那次活动还耿耿于怀,对那些对待革命前辈毫无感情可言的“政治新星”,极为反感,极为愤慨。
  
  卢光特同志一生清贫,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卢光特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不忘当年参与革命关斗争的同志和战友。而首创“巡回表演红岩精神”的人,住豪宅,坐豪车,吃豪宴,名烟名酒随意享用,却带着表演团满世界“巡回表演红岩精神”,面对着当年参与铸造红岩精神的老前辈及其亲属却冷若冰霜,这真是天大的讽刺。【注:在老百姓眼中明明是豪宅、豪车、豪宴,有些人却可以不认帐,他们可以说这很普通嘛,比起有人一顿饭吃36万元,我过的还是贫农生活啦。目前虽然对豪宅、豪车、豪宴并无明确界定,但至少,与卢光特清贫的生活相比,某些人享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豪宅、豪车、豪宴。】
  
  在群众心目中,在一些老同志心目中,红岩精神已经被亵渎,已经被人分零变卖,逐步转化为某些人的囊中物,或者变成了升官阶梯上的砖瓦和石块。渐行渐远的江姐、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双枪老太婆、华为、孙明霞……山城人民呼唤你们回来。你们何时才能重回这片热土?
  
  附:旧帖《“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
  *************************************
  
  “狱中八条”的现实意义
  
  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从藏书中找出了相关资料。刊载于《红岩春秋》2000年2期的《“狱中意见”警钟长鸣》引起我的深思。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共产党员、后来成为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同志是“11.27”的幸存者。在1949年12月25日,也就是重庆解放第25天,罗广斌同志向党组织交上了长达几万字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狱中意见”是《报告》中的第七部分,共八条,因此称为“狱中八条”。
  
  在监狱中关押的都是坚贞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他们预计到国民党政权在溃败前夕很可能实行疯狂的大屠杀,他们有话对党讲。“狱中八条”就是披沥赤诚的诉说,是集体意志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商定,如果有人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要把狱中同志集体讨论的意见向党汇报。
  
  “狱中八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事隔50多年重温这“狱中八条”,仿佛就是针对今天的现实而写的。白色恐怖时期,考验革命者的是生死关、毒刑拷打关、威逼利诱关。和平年代、市场经济时期,考验共产党员的是名利关、权力关、情色关。意志薄弱者过不了这些关,在生死考验面前叛徒要显露原形,身处花花世界腐败分子要打败仗。
  
  罗广斌和他的战友们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念念不忘的是党的事业,是总结经验教训,有朝一日能够向党奉献一片赤诚。胸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可与“狱中八条”媲美并启发我们深思的还有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清贫》。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我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那是为革命筹集的金钱,必须一点一滴用于革命事业。…… 清贫、清白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如今有些人一提起“信念”、“理想”就嗤之以鼻,似乎进入市场经济就可以将其全部抛弃。更严重的是,某些共产党员、甚至某些党的领导干部也不再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诚然,共产党员也要食人间烟火,也有自己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越穷越光荣的主张早已被实践证明是荒谬的。问题在于,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在转轨变型时期利益格局进行重组和调整的时候,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牺牲在前、享受在后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想一想在党旗下宣过的誓,想一想革命者冒死送出的“狱中八条”,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烈火红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