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February月
621:37:45
文选评论孟德粉丝
  3中有添油加醋之嫌,如“故军祭酒‘洧阳侯颍川’郭嘉”“今嘉殒命”病了好久今天才死吗?还是没有准备今天就死了?啰嗦。其第二种版本出自三国志魏书,个人认为可供参考。
天生郭奉孝
[现0条]
经典值3
[编辑][置顶][取消]
2012年November月
622:11:12
留言访客
  奉孝性情,吾辈倾慕,惊世志伟,千古才名
天生郭奉孝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October月
2621:17:40
许你一段姻缘,望千年前的你不曾寂寞我歌且谣
  无言以对,想来迷奉孝的时候似乎太长了些~~~
天生郭奉孝
[现0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October月
111:46:28
文选评论访客
  说得很好
天生郭奉孝
[现0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8年May月
289:17:22
奉孝访客
  奉孝啊奉孝~~~~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September月
2211:9:38
MV地址天涯雪
  奉孝的http://pickup.mofile.com/3963935520035470
  提取码3963935520035470
  (有效期暂时为两周,因为空间限制,不得不压缩了一下,画面小了很多,放大看清晰度差一些,不过还是建议放大一倍看比较好,歌词不是很合适,不过音乐我觉得比较好,请忽略歌词)
  
  荀令
  http://pickup.mofile.com/1761734054933370
  提取码1761734054933370
  女子集锦
  http://pickup.mofile.com/5235204243536835
  提取码5235204243536835
  这两个也是压缩版,网站的限制只能有效三天.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5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42:39
转贴:郭嘉的魅力 作者:帅才张辽 出自:中华三国在线阳朔
  在现在的人眼中,郭奉孝是一个谜。
  一个魅力远胜过历史上留下的草草几笔的人。
  史书上寻不到更多的足迹,于是留给了梦。
  梦里。他是智慧而清雅的笑容,他是飘逸而潇洒的行动。
  坚持着理想的英雄。
  黄尘古道,蓦然回首。长剑空利,壮志未酬。
  能使一代奸雄的眼里流下一滴清泪,彻夜难眠。
  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朋友为他写下无双的美丽故事,凄然,绝美。
  一个又一个的朋友为了他据理力争,不容半分亵渎,
  为了什么?
  
  是不是欣赏的已不仅仅是这个人了。
  而是他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与梦。
  假如,他活着,他口中更多的奇计该是怎样的惊人啊。假如,他活着,周郎的那一场壮丽的大火又岂能烧成那般壮观。假如,他活着,诸葛孔明是否还能那样意气风发的战无不胜?甚至,假如他活着,魏国也许会改写历史。
  是的,他生如流星,刹那划过天际。短短三十八年,随之陨落,归于沉寂。
  世人说,可惜。
  
  然而,历史上是怎样的?谁也不能给我们更多的提示,他白纸黑字的印在那里。剩下的,你去想去猜,但在他这里,你找不到更多的答案。
  历史上的郭嘉。也许,只是非常普通的相貌,举止简单,生活平凡。
  也许,也有太多太多的缺点。不治行俭,不拘小节。
  也许,他没有早逝。但,谨慎的劝慰不能阻止曹公不可一世的进兵,唯有长叹而已。也许,他根本不如曹操手下其他的一些谋士,甚至,没有机会升职。也许,他也有不尽其才的困惑,面对一个喜怒有些无常的主公。
  
  然而,一句“若郭奉孝在------------------”,
  竟成就了如此的光芒。
  欣赏,崇拜,敬爱。
  其实,已经超越了他本身。其实,已然被感动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
  渴望,棋逢对手。渴望,大展雄才。渴望,历史上那一场场的均是酣畅淋漓的热血之战,不要给任何一个人留下遗憾。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说尽胸中万策,没有让宝剑上的寒芒照彻天下,上天就吝啬的收回了他的伟大创造。
  因此,才有这么多的人如此的希望着,执着于一个想象中的完美英雄。
  
  他又何尝不是幸福,假若,他活下来。犯了错误,假如,他活下来。毫无作为。今天,有是否有人们笔下的郭嘉?
  历史转的圈谁能知道?
  魅力却如斯。
  每一个历史上的人物,都担任了一颗灿烂的星子。都代表了一种无双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本身,后世透过历史的风霜去寻找他们的足迹,不管是真是假。因为有我欣赏之处,有我喜爱之处。此刻我已折服。
  足够。
  
  还记得那个单纯的自己。
  拼命的将曹操传的那一关打了无数遍。打的朋友们都看烦了。只是为了救得郭嘉那一刻的狂喜。后来的战争都草草而过,郭嘉也并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那一刻的喜悦我不能忘记的。只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终于可以停止那种遗憾了,多好。
  历史却不会因此改变。
  
  还记得在乌桓落下的一滴泪水。走了那么远的路,只为见那一眼,谁曾料到,那里几乎都是后人的雕饰。望着方圆一片的景色,不知道哪里才真正是他曾经走过的路。
  然而,他心中装的是天下,我有何必在此地寻他?
  又或者,我寻的是自己。
  看自己心中,还有没有那种单纯真挚的崇拜与感念。
  
  原来如此。
  
  在古代民众的心中,他们向往刘玄德,向往明主带来的快乐生活。
  在古代士大夫心中,他们向往诸葛亮,向往像他一样君臣鱼水,像他一样鞠躬尽瘁。
  
  现在呢?现在是一个多么光怪陆离的时代,一切都是经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现在的人,再没有什么正统观念,只在乎,我心中的英雄。
  因为,他符合了我的审美情趣,因为,我渴望像他一样的人生。因为,他的某一句话,某一声叹息打动了我。因而,喜欢,向往。
  因此,千年恶名的曹操,喜欢,因为他的率性而为的可爱,因为他诗歌里的壮阔情怀,因为他胸有远志,才华横溢,喜欢。
  因此,什么样的人物都可以得到欣赏。
  
  很好啊。
  就如我看史书,喜欢司马迁的文字。因为他掩饰不了心中的情感,尽管,他已经尽力了。一个史官的心中是不应该有太多的情感的。不喜欢陈寿那种一板一眼一本正经的冷冰冰的文字,虽然,是写史的最佳状态。也许,自己是性情中人吧。觉得司马尽力写刘邦的好话,写项羽的差错。却将自己的情感不小心暴露在乌江。西楚霸王到底如何,我不知道,民间不是说他屠城吗?冤血也曾涂染霜刀。可是,只为了乌江一败,乌骓哀鸣,虞美人花朵片片凋零的那一刻壮美。我折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垓下十面埋伏,刘邦一统天下,韩信千古成名。都比不上那时霸王的热血沸腾。
  
  突然想到一位朋友说的一句话:
  不同的故事掠过不同的心弦,赚取不同的眼泪,坚守属于自己的感动,哪为道与旁人说。
  深同此感。
  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再是那个狂热崇拜诸葛亮的自己,不再是那个为郭嘉庞统泪水满眶的自己。不再是那个拿着三国演义不肯放手的自己。重新的拿起后汉书,三国志。品味着里面近乎没有感情色彩的文字。依然可以想念,可以感受。
  
  喜欢就喜欢了。今生也许无缘亲自体味金戈铁马,烽烟长河。
  惟求在历史的天空里邀二三知己同醉,
  这便已经足够。
  
  
天生郭奉孝
[现3条]
经典值6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41:3
王昶戒子书(有郭奕)天涯雪
  《三国志·王昶传》曰:“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晋阳在今山西太原、清徐之间。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为魏王,明年,曹丕立为魏太子。曹丕为太子,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称帝,王昶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迁兗州刺史;曹睿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釐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青龙年间奏之。
  
  青龙四年(236),曹睿下诏,求“有才智文章,谋虑渊深”之人,太尉司马懿推举王昶。正始年间,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曹芳嘉平元年(249),太傅司马懿诛曹爽,乃奏博问大臣得失。昶陈治略五事:其一,欲崇道笃学,抑绝浮华,使国子入太学而修庠序;其二,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其三,欲令居官者久于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其四,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于朴。诏书褒赞,因使撰百官考课事。
  
  二年(250),王昶奏攻吴荆州(东汉荆州为魏吴分),获准,昶等征战有功,昶迁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毌丘俭、文钦作乱于淮,昶引兵拒俭、钦有功,进位骠骑将军。诸葛诞寻反于淮,昶坐镇荆州,牵制伺衅吴军,迁司空,持节、都督如故。曹髦甘露四年(259)薨,谥曰穆侯。子浑嗣,曹奂咸熙年间(264-265)为越骑校尉。
  
  上述摘编自《三国志·王昶传》。魏晋期间,社会动荡不安。魏为代汉,晋为代魏,统治者欲以破而立,遂弃儒家学说,而尚法术。西汉以尊儒治国,东汉末,王室昏庸,显贵专擅,儒说流入寻章摘句,贤良欲重释儒说,以挽汉阼沦丧,而军阀割据,均欲以武力而代汉。曹操最终统一北方,其子曹丕完成禅代。曹丕、曹睿父子建立魏国后,遂欲重复儒说,以望获治,但曹魏以破儒而立,而立后寻复儒,人们要么已浑噩,随波逐流,要么知其欺世盗名,默然处之,只有一少部分亲魏者及有学之士,睹汉儒之颓,欲兼综儒道,创建新说。但在新说于襁褓萌芽中,曹魏政权寻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攫取。新说遂流于清谈,沦为玄学。王昶于魏代汉时出仕,晋代魏时高官厚爵,亲身经历了两次国家政权的嬗变。在急功近利的乱世中,王昶则宗于儒说,辅以道说,处变不乱,以稳固而终一生。
  
  王昶戒子书写在青龙年间,有人谓此书为父教子苟且而生,全无风节。我认为此书说出一定的道理足矣,不必求全责备,再说苟且与风节要辨证去看,王昶说“屈以为伸,弱以为强”,焉不为苟且藏风节,滴水穿石耶?我读孔小龙转的《儒学与家庭伦理研讨会实录》这篇文章后再次想到此书,遂说要整理上来,今才毕之。错误难免,欢迎批评。
  
  王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1)由所祖习非其道也(2)。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3),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4)。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5);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6),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7),何也?恶不由其道耳。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8)。语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9),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10);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11),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戒阙党也(12)。若范匄对秦客而武子击之折其委笄,恶其掩人也(13)。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14);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郤为戮于晋(15),王叔负罪于周(16),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17)。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18)。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19)又曰:“子贡方人。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20)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
  
  (1)宝身:爱护生命。全行:修养优秀的品行。以显父母:要有出息,为父母争光。
  
  (2)祖习:“祖”有这么几个意思,祖先,开始,效法,熟习。这里若是“祖先”的意思,“祖习”可解释为家教,若是其它意思,可为其它解释。
  
  (3)乡党:乡亲。
  
  (4)有孝敬仁义的品行,便会有好的口碑,受人尊重。
  
  (5)浮华:华而不实。朋党:拉帮结伙。曹睿太和年间,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题表,收名朝廷,京都翕然。司徒董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合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曹睿下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朕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诸葛诞、邓飏等凡十五人皆免官废锢。(见《三国志》《诸葛诞传》、《董昭传》、《明帝纪》)魏以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等七人为儒宗,其序曰:“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太学。太学始开,有弟子数百人。至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太学。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太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末求浮虚者各竞逐也。正始中,有诏议圜丘,普延学士。是时郎官及司徒领吏二万余人,虽复分布,见在京师者尚且万人,而应书与议者略无几人。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嗟夫!学业沈陨,乃至于此。是以私心常区区贵乎数公者,各处荒乱之际,而能守志弥敦者也。”景初中,曹睿以高堂隆、苏林、秦静等并老,恐无能传业者。乃诏曰:“昔先圣既没,而其遗言余教,著于六艺。六艺之文,礼又为急,弗可斯须离者也。末俗背本,所由来久。故闵子讥原伯之不学,荀卿丑秦世之坑儒,儒学既废,则风化曷由兴哉?方今宿生巨儒,并各年高,教训之道,孰为其继?其科郎吏高才解经义者三十人,从光禄勋隆、散骑常侍林、博士静,分受四经三礼,主者具为设课试之法。今学者有能究极经道,则爵禄荣宠,不期而至。可不勉哉!”数年,隆等皆卒,学者遂废。(见《三国志》《王肃传》、《高堂隆传》)
  
  (6)循:沿袭。覆车:身败名裂。滋:增加。
  
  (7)得而不处:得而不喜。“处”有存、居的意思。
  
  (8)吝:耻辱。累、咎:不好的状态或处境。
  
  (9)立身行己:我依据今人吴金华点校的岳麓本整理出这篇戒子书,而赵幼文点校的巴蜀本,“己”作“已”。 赵幼文还注引:《册府》引“已”作“道”。我认为作“已”或“道”都能解释得通,作“己”则费解。陈乃乾中华书局本作“己”,卢弼中华书局本作“已”。 吴金华参阅了陈乃乾的本子,“己”可能为“已”之误,排版所为。
  
  (10)盘:盛食物器,也为盥器。杅:盛汤水器,也为浴盆。几:矮桌一类,古人的几用以凭依身体。老人居则凭几,行则携杖。盘杅上雕刻铭文,几杖上刻写诫言,以为警慎。用无过行:每视铭诫,行为无过。
  
  (11)朝华:晨时开花。
  
  (12)戒阙党:戒树党。
  
  (13)委:冠。笄:簪。盖赎发加冠插笄其中,以固冠。掩人:盖过别人。裴松之注引《国语》曰: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也。”击之以杖,折其委笄。臣松之案:对秦客者,范燮也。此云范匄,盖误也。廋辞:谜语的古称。
  
  (14)伐:自我夸耀。矜:自以为贤能。做点好事就炫耀,有点能耐就显白。
  
  (15)三郤为戮于晋:晋大夫郤锜、郤犫、郤至,行为矜伐,多有得罪。晋厉公宠爱说厉公杀三郤,厉公虽以私欲杀三郤,但未招致民愤。见《左传·成公十七年》。
  
  (16)王叔负罪于周:王叔陈生者,姓王叔,名陈生。王叔陈生与伯舆是周灵王的两个卿士,二人争政而讼于王庭。伯舆辞直,灵王右之;王叔理屈,出奔晋。见《左传·襄公十年》。
  
  (17)君子不自称:君子不矜伐,不是为了让人,而是不愿盖过别人。
  
  (18)鲜不遂矣:都能称心如意。
  
  (19)见《论语·卫灵公》。杨伯峻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称赞了谁?假若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必有所试:卢弼解释为,所誉者辄试以事,不虚誉也。
  
  (20)见《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卢弼解释为子贡比方人,杨伯峻解释为子贡讥评别人。杨伯峻译文:子贡讥评别人。孔子对他说:“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这闲工夫。”
  
  昔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子,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1)斯戒至矣。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2)?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3)。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若与是非之士(4),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5)?其害深矣。夫虚伪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顾言,其为浮浅较可识别;而世人惑焉,犹不检之以言行也。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6),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后生。虽刑于鈇钺,大为炯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7)。可不慎与!
  
  (1)马援:东汉初人,西汉末战乱,归刘秀,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见《后汉书·马援传》。
  
  (2)毛主席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人闻毁己而忿,不愿丑声加身,故多要报复。赵幼文点校巴蜀本注引“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一句中的两个“人”字,有作“己”的。
  
  (4)若与:吴金华在《三国志丛考》中说:按文例,“若与”当作“若夫”,疑“与”涉下“况与”而误。下文“若夫山林之士”云云,与此句式相同。
  
  (5)对校:“校”为营垒,“对校”即对垒,引为对立的意思。
  
  (6)魏讽:《三国志·武帝纪》记: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侯渊与刘备战于汉中,为备所杀。魏王曹操遂自长安临汉中,备因险拒守。夏,曹操弃汉中,引军还长安。秋,魏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裴注《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王昶家诫曰‘济阴魏讽’,而此云沛人,未详。”曹伟:于王昶家诫,裴注《世语》曰:“黄初中,孙权通章表。伟以白衣登江上,与权交书求赂,欲以交结京师,故诛之。”
  
  (7)鈇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污染:影响。众:严重。
  
  若夫山林之士,夷、叔之伦,甘长饥于首阳(1),安赴火于绵山(2),虽可以激贪励俗,然圣人不可为(3),吾亦不愿也。今汝先人世有冠冕(4),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悌于闺门,务学于师友。吾与时人从事,虽出处不同,然各有所取。颍川郭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余;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5)。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愿儿子为之。北海徐伟长(6),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原儿子师之。东平刘公幹(7),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吾爱之重之,不愿儿子慕之。乐安任昭先,淳粹履道,内敏外恕,推逊恭让,处不避洿,怯而义勇(8),在朝忘身。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汝其庶几举一隅耳(9)。及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论议贵无贬,其进仕尚忠节,其取人务实道,其处世戒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吾复何忧哉?
  
  (1)夷、叔:伯夷和叔齐。伯夷是商末孤竹君长子,叔齐是次子。孤竹君以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与伯夷,伯夷不受。后两人投奔到周,反对周武王伐商。武王灭商,两人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2)安赴火于绵山: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即位后,赏赐随从,没有赏到他。遂和母亲隐居绵上山中而死。文公找寻不到,曾以绵上作为他名义上的封田。传说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他因不愿出来而被烧死。
  
  (3)圣人不可为:圣人不这样做。
  
  (4)世有冠冕:世代做官。
  
  (5)颍川:郡名,在今河南许昌市一带。《三国志·郭嘉传》记:郭嘉为“颍川阳翟人也”,“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郭伯益:名奕,郭嘉之子,为太子文学,早卒。得其人:喜欢的人,友爱的人。
  
  (6)北海:王国名(相当于郡),在今山东潍坊市一带。徐伟长:《三国志·徐幹传》记:“北海徐幹字伟长,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曹丕曾为五官将,幹为曹丕属官。裴注《先贤行状》曰:“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建安中,曹操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长,又以疾不行。”
  
  (7)东平:王国名,在今山东东平县一带。刘公幹:《三国志·刘桢传》记:“东平刘桢字公幹,曹操以桢为丞相掾属。桢以你敬被刑,刑竟署吏。”裴注《文士传》曰:“太子曹丕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曹操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徐幹、刘桢属建安七子,皆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8)乐安:郡名,在今山东博兴县一带。任昭先:于王昶家诫,裴注曰:“昭先名嘏。嘏年十四始学,于时学者号之神童。会曹操创业,召海内至德,嘏应其举。文帝时,为黄门侍郎。帝嘉其淑慎,累迁东郡、赵郡、河东太守,所在化行,有遗风余教。嘏为人淳粹凯悌,虚己若不足,恭敬如有畏。其修身履义,皆沈默潜行,不显其美,故时人少得称之。著书三十八篇,凡四万余言。嘏卒后,故吏东郡程威、赵国刘固、河东上官崇等,录其事行及所著书奏之。诏下秘书,以贯群言。”处不避洿:洿,低洼的地方,谓不计较名利。怯而义勇:外柔内刚。曹操常戒夏侯渊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裴松之言:“魏讽、曹伟,事陷恶逆,著以为诫,差无可尤。至若郭伯益、刘公幹,虽其人皆往,善恶有定;然既友之于昔,不宜复毁之于今,而乃形于翰墨,永传后叶,于旧交则违久要之义,于子孙则扬人前世之恶。于夫鄙怀,深所不取。”东汉末,许子将开月旦评,品藻人物,王昶说郭伯益、刘公幹亦比此类,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一个人,并用以教育后代,不为毁也。
  
  (9)庶几:也许可以。举一隅:《论语·述而》:子曰:“举一隅而不知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出此。杨伯峻译文:孔子说:“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天生郭奉孝
[现2条]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40:5
〈水经注疏〉卷二十二 (选)天涯雪
  《左传》曰:(戴删曰字。)桓公十五年,(守敬按:此五字当移於上句《春秋》下。)突杀檀柏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郑守栎大夫,(守敬按:此句杜《注》同。)栎,郑之大都。(守敬按:此句《郑世家·集解》引,省之字,杜《注》作郑别都。)宋忠曰:今阳翟也。(守敬按:《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宋衷说,即宋忠也。)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徒都之。(守敬按:此《汉志》阳翟下文。考《史记·韩世家》,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哀侯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是景侯时阳翟但属郑,哀侯以前都平阳,至二年方徙郑,安得有景侯自新郑徙阳翟之事?王先谦曰:哀侯之後有懿侯、昭侯,更後则称王,或懿、昭尝徙都,班氏书之,字误为景耳。郦《注》则承用《志》文也。按高诱《吕览》注有景侯徙阳翟之说,则诱已为《汉志》所惑。)王隐曰:阳翟,本栎也。(朱脱阳字,戴、赵增。守敬按:《路史·国名纪》五引王隐云,栎,翟也。接云,今许之阳翟。是《路史》所见王书亦脱阳字,故以今许之阳翟释之。乃黄以今许句为王语,失之。(故颍川郡治也。(守敬按:阎若琚曰,《汉志》颍川郡先书阳翟县,县,古为韩都,今为郡治。又曰,秦之颍川郡即治阳翟。)城西有《郭奉孝碑》。(守敬按:《三国·魏志·郭嘉传》,字奉孝,阳翟人。太祖辟为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下碑同。)侧水有《九山祠碑》(朱《笺》曰:侧水当作水侧,赵云:按侧水谓临侧水际也,字不误。守敬按:《地形志》,阳翟有九山祠,《隋志》同。《一统志》,山在禹州西南二十五里。依《注》叙城西有《郭奉孝碑》,後接叙此山,并云北枕川流,当在今州西颍水南。《洛水》篇九山溪水下言,有九山庙及碑,此复有《九山祠碑》,盖前人已不能定,而两地分见。彼篇引仲长统谓密县卜成游九山,此地去密县尤近也。)业柏犹茂,北枕川流也。
  
  (中间略)
  
  洧水自大穴口(戴、赵穴口上增大字。)东南迳洧阳城,西南迳茅城,东北又南,左合甲庚沟。(朱脱甲字,庚讹作庚,下同。赵增改云:下言,馀波南入甲庚沟。此脱甲字,庾当作庚,亦见《渠水注》,戴同。)沟水上承洧水于大穴口,东北枝分,东迳洧阳故城南,(守敬按:城在今扶沟县南。)俗谓之复阳城,非也。(会贞按:《地形志》鄢陵有张扬城,复与张形近致致码,扬又阳之变文也。《周书·赵刚传》亦作复阳城。)盖洧复字类音读变。汉建安中封司空祭酒郭奉孝为侯国。(会贞按:见《魏志·郭嘉传》,作司空军祭酒。考《魏志·武帝纪》建安三年,初置军师祭酒。陈寿盖避讳,省师字,此又有脱文。)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38:1
谥法解天涯雪
  谥法解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睳谥法。
  谥者,行之夡;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
  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觽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髃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觽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傦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冑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觽曰靖。成觽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
  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篃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觽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揜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隐,哀也。景,武也。
  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僖。
  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乱而不损为灵。由义而济为景。
  余皆象也。以其所为谥象其事行。
  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
  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
  秉,顺也。就,会也。锡,与也。典,常也。
  肆,放也。康,虚也。叡,圣也。惠,爱也。
  绥,安也。坚,长也。耆,强也。考,成也。
  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
  敏,疾也,速也。载,事也。弥,久也。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36:22
(转)七律 咏郭嘉 作者:陆逊少年时天涯雪
  孙郎身死靖边尘,
  奉孝奇言最足珍。【注】
  算入细微非用卜,
  心臻澄彻可通神。
  能知人里隆兴主,
  甘作阶前辅弼臣。
  他世不教天妒误,
  赤松游伴得长春。
  
  【注】《三国志-郭嘉传》:“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3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34:57
(转)代曹操《悼郭嘉》 作者: 江东小猫天涯雪
  《嘉客》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倚天在握,唯我横悲。
  
  四顾相觑,谓我何殇?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注解:来——古音“厘”,不来——无人慰藉)
  知我者逝,肠断骨摧,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昔我往矣,与君子遇,
  我适君择,君惠我依。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今我来思,与君子别,
  惓言顾之,潸然涕飞。
  君之好我,同行十载,
  昂然一别,余音断绝。
  
  哀哉痛哉,莫知我哀,
  壮哉惜哉,莫撩我怀。
  风沙帷幄,草木如幌,
  从此何人,共我纵横?
  
  
  翻译:
  
  声萧萧马儿嘶唤,轻悠悠旌旗招展
  君子的措施果然得当,大功告成胜利凯旋
  该刑讯的俘虏皆已经发落,奖惩完毕踏上归程
  倚天剑握在手中,惟有我心头悲痛难平
  
  大家互相看着面面相觑,悄声猜测我因何哀伤
  我的心如此地痛楚,谁能慰籍这分悲痛
  失去最知心的诤友,断肠催骨一样的疼
  悠悠的老天啊?是谁让我煎熬成这样
  
  回想从前的岁月,第一次和君子相见
  我正是他要选择的主公啊,他正是我要寻求的才人
  没有高度不是山峦,没有深度不是水泉
  从今后生死与共吧——和君子许下相约的誓言
  
  而今想起离别的时候,
  转头看了又看,忍不住双泪涟涟
  想想君子你追随我,我们携手同行十一年
  而此次昂然地一别,竟然就这么成了永远
  
  哀哉痛哉,我的悲哀没有人能够体会
  壮哉惜哉,没有人能再了解我的心怀
  大漠的风沙啊,就成了我们最后的帷幄;摇曳的草木啊,是我留给你的旗幡
  从今往后啊,苍茫的大地上还有谁和我一起逐鹿中原……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33:30
[转帖]三国时期的饮食礼俗习惯天涯雪
  俗语说“民意食为天”,夫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每个时期的饮食习惯,都跟各个时期的生活环境有莫大的关系。那么,在三国时期的动乱年代,人们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呢?
  
  
    1、餐制:
  
  
    所谓餐制,就是每天吃饭的数目。现在我们习惯“一日三餐”,但在先秦时代我们却是一日两餐的,以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习惯。早餐在7点左右,吃的多些,因为要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称为“大食”;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因为就要天黑了,不能再去劳动,所以吃得少些,称为“小食”。但在上层社会和士人当中却实行三餐制,并逐渐流行开来。三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人还实行两餐制外,都是一日三餐的了,但吃的时间和现代有所不同。第一餐为朝食,也就是早食。一般在天色微明以后;第二餐为昼食,在上下午交替之时;第三餐为飧食,在下午3——5时。
  
  
  
    2、分食与合食:
  
  
  
    两汉和三国时,由于还是采用食案,分食制(一人一案)也保留下来。反而在“五胡乱华”后,胡床、椅子、高桌、凳等座具相继问世,合食制(为桌而食)在唐末宋初才流行开来。
  
  
  
    3、节日饮食:
  
  
  
    元旦饮椒柏酒、屠苏酒、吃五辛盘、胶牙饧;元宵喝豆粥(宋代才有汤圆)、赏灯、吃小点心;寒食节(一个月,曹操下令革除,改为三天)吃饧大麦粥(一种糕)、干粥(有点像现代的即食粥)、煮鸡蛋、盐醋拌生菜之类(北魏时才有饼类);端午节吃角黍(粽子)、饮菖蒲酒、雄黄酒;中秋是唐以后才过的,那时没有;重阳要佩茱萸、食蓬饵(米粉糕)、饮菊花酒。
  
  
  
    4、佛教饮食:
  
  
  
    《三国志/吴书/窄融传》记:窄融“放纵擅杀”,大兴佛教时“多设酒饭,布席于路”。可见当时佛教并未实行素食,也未禁酒。其实,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时,其戒律并没有不许吃肉这一条。僧徒托钵化缘,沿门求食,遇肉吃肉,遇素吃素,并不挑剔,只不过吃的是“三净肉”(即自己不杀、不叫他人杀和未亲眼看见杀)。在南北朝时南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禁肉腥和酒,素食才在佛教徒中流行开来。
  
  
  
    佛寺僧人一般早上在可以见到掌纹时吃早饭,一般为粥。午餐于正午之前,为饭。因为佛教有“过午不食”的戒律,所以不吃晚饭。但病号可以午后贾一餐,叫“药食”。僧人一般都分食,一人一分,在斋堂吃。“药食”则取回房中。但后来因为大家都吃了,也无所谓了。
  
  
  
    5、道教饮食:
  
  
  
    教是中国的土长宗教,三国时刚兴起。道教认为,人体里有三虫,亦名三尸,常居人脾,是欲望的根源,毒害人体的邪魔。三尸是*五谷的谷气生存的,所以要“辟谷”。所谓“辟谷”,即是不食五谷,以菌类、蜂蜜、枣类等代替。还有的就是食丹药,曹魏正始年间的何晏,为求长生而服“五石散”,又称“寒食散”,以炼钟乳石、阳起石、灵磁石、空青石、朱砂为之,皆为此也。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2
[编辑][置顶][取消]
2006年June月
516:31:28
转《关于曹操》天涯雪
  关于曹操这个人——我从没认为他是代表非正义的,相反的,我认为在那个乱世里,他是很有正义感的,至少初衷是那样心怀天下的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敢于在乱世中怀一分抱负,敢于挑战人生,对天下黎民有着责任感。如果说他的不正义的话,只是手段问题,可是,这——就是政治,作为一个政治家,很多性格上的霸气,甚至冷酷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他真的冷酷吗?我一直无法相信,他逼死了荀氏叔侄——好在正史里没有这样讲。他真的无情吗?能写出《短歌行》的人,绝不是无情的人。
  
  我不知大家如何理解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掇?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燕雀南飞,
    饶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首诗是怀念郭嘉的。背景在赤壁之战后,那时他是如此哀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我不认为这是讽刺活人的),他对郭嘉的感怀是那样的深……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难道记忆中的郭嘉不正是这样一个样子?“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又是何等的哀伤……“皎皎如月,何时可掇?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分明出自一种深深追怀的呓语?和郭嘉曾经共处的朝朝暮暮又如何不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这正是我要找的贤才呀……”
    “这正是奉孝要追随的主公……”
  
    在最初的一面,这是他们的选择。在这个乱世里,他们一起构筑理想,一起实现人生的抱负……奉孝,我不该让你失望,我要将你在我身上投注的希望和理想坚持下去,我要让你听到我的宣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是你所选择的明主……
  
    这样的诠释大概太个人感性化了——可我就是这么一个看东西很容易溶入许多个人情绪的人,而且很容易深陷在自己的这种认识里,然后越陷越深……然后大发感慨,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笑笑……
  
    至于刘备和他那一伙儿,我极其看不起。我对大耳不满意,连带着他二弟三弟一概看不起!
  
    我还喜欢江东那一群年轻人,“与之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的周瑜(大概这种帅男酷男没有女生会不陶醉吧),让舍以居的豪侠鲁肃,“三日不见,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拌猪吃虎的陆逊……乃至“美资颜,好笑语”的江东小霸王孙策,江东这个年轻人构筑的政治集团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里无不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活力,深深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年轻的身影,挥洒江山,真是太帅了!(只是大多都英年早逝,给人留下深深惋惜……不过也好,“自古英雄似红颜,不叫世间见白头”,够唯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江东,就有这么一群风度偏偏的少年儒将,在三国的天空里凭添着那一抹抹亮丽的色彩,为那段历史增加无限魅力……
  
天生郭奉孝
[现2条]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5年July月
1321:55:47
:)NKspielberg
  恭候大作。
  btw:考研?
天生郭奉孝
[现1条]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天涯雪:发现一张可爱图(2005/1/13 10:53:00)
为节省相册资源放在这里
  
  睡觉的那个就是……哈哈~~~~~~

□天涯雪:无题——一次有感而发的自言自语,语无伦次(2005/2/16 0:07:41)
这两天不知怎么了,累,出奇的累,心累,却又睡不实。IELTS一摞的书,翻开,都生疏,可看不进去。
  
  今天下了大雪,一个冬天都没下过这么大的雪,街上行人寥寥,国图里还是挺暖和的,甚至有点热。下课回到家,电视还在开着,演“汉武大帝”,草草看了两眼,老爸一直没看这部戏,今天看了一会,开始和我讨论西汉的疆域和匈奴的版图问题,讨论的结果就是没结果,于是我搬了“中国历史地图集”,想拿西汉那册,可是两汉偏偏在一册,想了想,索性把八本都拿下来,于是老爸看了“元”,我当然翻了两汉和三国西晋两本。
  
  翻到东汉全图,一眼看见的是颍川,翻到豫州,是阳翟,颍川阳翟——河南禹州。我常想,怎样的地杰,如何的人灵,仁者的山,智者的水,天地钟秀造化出那样一批神奇的人。而他的家乡禹州,今日是如此的不具名姓。我看着地图上那个微小的圆点,想象着有一日亲临,去追寻他当年的脚步。不是一次旅游,也不是刻意的访古,就那么闲庭信步的在街道上走,虽然柏油路已覆上黄土,但我相信很多东西是不用亲手触摸就能体会得到的。那里始终存有他的气息。
  
  他当年可曾在学堂中读过书,是否也曾像我一样神飞天外,弱冠之年的清高脾气遭到四面八方的非议,他依旧昂首向青天,白眼对世人。他一望之下即看穿了那个凛凛威风的四世三公的传人,人心,是最难洞察,有多少人敢说真的了解你亲近的亲人、朋友?而他,却一次又一次的,一个个撕下正襟危坐的军阀们唬人的外衣,赤裸裸的展现他们可笑而愚蠢的本质。他,看透了人,看透了世。终于,他不再蛰伏,他走出了这方土地,带着他的理想,是什么?是扬名天下?是建功立业?是名留青史?没有人告诉我答案,我始终相信这些都是他曾有过的念头,但真正让他走出去的理由只有一个:还天下一个清平,还百姓一方安宁。
  
  他找到了实现自己理想的载体,同时也找到了懂得他的人,是一种幸福吧。然而我却感觉他的主公、知交并不真正了解一个完整的他,也许是不原接受吧。他,当然是智慧的、是清醒的,所以,他,也是痛苦的。因为他知道和平与宁静是要经过一次次血腥、杀戮、残忍的重复才能换来,他偏有悲悯之心,这一点我找不到答案,却固执的认为,不料却在电视中看到相同的镜头(曹操要向王HOU借东西,镜头直对郭嘉,以他的聪明当然知道借的是什么,他的脸上是少见的惊讶,而当曹操说出后,他看着王HOU,惊讶已变做哀伤)原来不只我一人如此看待他。
  
  然后呢?实力、名望、节节的胜利带来了日益膨胀的野心,他一定预见到了他的主公、知交日后的霸王之业,他想的是什么?是董昭的顺应上意?是仲德、文和的韬光养晦?还是文若内心坚守的高贵执著?历史没有给出答案,他的早丧在某种意义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种完美的结局。“在最光辉灿烂的时候把生命玩到尽头,就是永恒”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竟然都应了这句话。如果他活着,看着曹公一日日将王霸之气、专横之态从心底展露;如果他活着,赤壁败;如果他活着,依然没有统一;后世会怎样说,历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假设,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任你想象,我不知道答案,也不想知道,更不可能知道,我只知道他终是去了,嘎然而止,一句“若奉孝在……”竟是如此的深沉。
  
  完美了。不仅曹公毒恨,我也思量“若奉孝在……”,其实我是懂的,历史不会因一人而改变航向,但它会偏差,三国不就是遑遑五千年历史中的一次偏差改向吗?却向我们展示了任何时代所不具有的瑰丽雄奇,我渴望窥见的正是那一丝别有洞天。
  
  逝去了。一领青衿、一条背影,清矍瘦消。我在心里默默念着两个字,哦不,四个字:郭嘉……奉孝……

□阳朔:转贴:郭嘉的魅力 作者:帅才张辽 出自:中华三国在线(2006/6/5 16:42:39)
在现在的人眼中,郭奉孝是一个谜。
  一个魅力远胜过历史上留下的草草几笔的人。
  史书上寻不到更多的足迹,于是留给了梦。
  梦里。他是智慧而清雅的笑容,他是飘逸而潇洒的行动。
  坚持着理想的英雄。
  黄尘古道,蓦然回首。长剑空利,壮志未酬。
  能使一代奸雄的眼里流下一滴清泪,彻夜难眠。
  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朋友为他写下无双的美丽故事,凄然,绝美。
  一个又一个的朋友为了他据理力争,不容半分亵渎,
  为了什么?
  
  是不是欣赏的已不仅仅是这个人了。
  而是他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与梦。
  假如,他活着,他口中更多的奇计该是怎样的惊人啊。假如,他活着,周郎的那一场壮丽的大火又岂能烧成那般壮观。假如,他活着,诸葛孔明是否还能那样意气风发的战无不胜?甚至,假如他活着,魏国也许会改写历史。
  是的,他生如流星,刹那划过天际。短短三十八年,随之陨落,归于沉寂。
  世人说,可惜。
  
  然而,历史上是怎样的?谁也不能给我们更多的提示,他白纸黑字的印在那里。剩下的,你去想去猜,但在他这里,你找不到更多的答案。
  历史上的郭嘉。也许,只是非常普通的相貌,举止简单,生活平凡。
  也许,也有太多太多的缺点。不治行俭,不拘小节。
  也许,他没有早逝。但,谨慎的劝慰不能阻止曹公不可一世的进兵,唯有长叹而已。也许,他根本不如曹操手下其他的一些谋士,甚至,没有机会升职。也许,他也有不尽其才的困惑,面对一个喜怒有些无常的主公。
  
  然而,一句“若郭奉孝在------------------”,
  竟成就了如此的光芒。
  欣赏,崇拜,敬爱。
  其实,已经超越了他本身。其实,已然被感动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
  渴望,棋逢对手。渴望,大展雄才。渴望,历史上那一场场的均是酣畅淋漓的热血之战,不要给任何一个人留下遗憾。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说尽胸中万策,没有让宝剑上的寒芒照彻天下,上天就吝啬的收回了他的伟大创造。
  因此,才有这么多的人如此的希望着,执着于一个想象中的完美英雄。
  
  他又何尝不是幸福,假若,他活下来。犯了错误,假如,他活下来。毫无作为。今天,有是否有人们笔下的郭嘉?
  历史转的圈谁能知道?
  魅力却如斯。
  每一个历史上的人物,都担任了一颗灿烂的星子。都代表了一种无双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本身,后世透过历史的风霜去寻找他们的足迹,不管是真是假。因为有我欣赏之处,有我喜爱之处。此刻我已折服。
  足够。
  
  还记得那个单纯的自己。
  拼命的将曹操传的那一关打了无数遍。打的朋友们都看烦了。只是为了救得郭嘉那一刻的狂喜。后来的战争都草草而过,郭嘉也并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那一刻的喜悦我不能忘记的。只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终于可以停止那种遗憾了,多好。
  历史却不会因此改变。
  
  还记得在乌桓落下的一滴泪水。走了那么远的路,只为见那一眼,谁曾料到,那里几乎都是后人的雕饰。望着方圆一片的景色,不知道哪里才真正是他曾经走过的路。
  然而,他心中装的是天下,我有何必在此地寻他?
  又或者,我寻的是自己。
  看自己心中,还有没有那种单纯真挚的崇拜与感念。
  
  原来如此。
  
  在古代民众的心中,他们向往刘玄德,向往明主带来的快乐生活。
  在古代士大夫心中,他们向往诸葛亮,向往像他一样君臣鱼水,像他一样鞠躬尽瘁。
  
  现在呢?现在是一个多么光怪陆离的时代,一切都是经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现在的人,再没有什么正统观念,只在乎,我心中的英雄。
  因为,他符合了我的审美情趣,因为,我渴望像他一样的人生。因为,他的某一句话,某一声叹息打动了我。因而,喜欢,向往。
  因此,千年恶名的曹操,喜欢,因为他的率性而为的可爱,因为他诗歌里的壮阔情怀,因为他胸有远志,才华横溢,喜欢。
  因此,什么样的人物都可以得到欣赏。
  
  很好啊。
  就如我看史书,喜欢司马迁的文字。因为他掩饰不了心中的情感,尽管,他已经尽力了。一个史官的心中是不应该有太多的情感的。不喜欢陈寿那种一板一眼一本正经的冷冰冰的文字,虽然,是写史的最佳状态。也许,自己是性情中人吧。觉得司马尽力写刘邦的好话,写项羽的差错。却将自己的情感不小心暴露在乌江。西楚霸王到底如何,我不知道,民间不是说他屠城吗?冤血也曾涂染霜刀。可是,只为了乌江一败,乌骓哀鸣,虞美人花朵片片凋零的那一刻壮美。我折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垓下十面埋伏,刘邦一统天下,韩信千古成名。都比不上那时霸王的热血沸腾。
  
  突然想到一位朋友说的一句话:
  不同的故事掠过不同的心弦,赚取不同的眼泪,坚守属于自己的感动,哪为道与旁人说。
  深同此感。
  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再是那个狂热崇拜诸葛亮的自己,不再是那个为郭嘉庞统泪水满眶的自己。不再是那个拿着三国演义不肯放手的自己。重新的拿起后汉书,三国志。品味着里面近乎没有感情色彩的文字。依然可以想念,可以感受。
  
  喜欢就喜欢了。今生也许无缘亲自体味金戈铁马,烽烟长河。
  惟求在历史的天空里邀二三知己同醉,
  这便已经足够。
  
  

□天涯雪:NKspielberg(2004/12/25 11:35:52)
多谢你的安慰~~
    
  我知道他们是不会因赞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决不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的。
  
  

□天涯雪:MV地址(2006/9/22 11:09:38)
奉孝的http://pickup.mofile.com/3963935520035470
  提取码3963935520035470
  (有效期暂时为两周,因为空间限制,不得不压缩了一下,画面小了很多,放大看清晰度差一些,不过还是建议放大一倍看比较好,歌词不是很合适,不过音乐我觉得比较好,请忽略歌词)
  
  荀令
  http://pickup.mofile.com/1761734054933370
  提取码1761734054933370
  女子集锦
  http://pickup.mofile.com/5235204243536835
  提取码5235204243536835
  这两个也是压缩版,网站的限制只能有效三天.
  

最新经典Top 5
□访客:文选评论(2011/10/1 11:46:28)
说得很好

□访客:留言(2012/11/6 22:11:13)
奉孝性情,吾辈倾慕,惊世志伟,千古才名

□天涯雪:同意:)(2005/4/30 12:50:40)
曹操与郭嘉是天意要他们碰撞在一起的。

□奉孝君:那一段是文子君寫的。﹕)(2005/4/30 4:20:36)
非常美麗的一段。
  
  我相信曹操和郭嘉﹐都被對方改變了。都因為對方而變成更完整的一個人。

□NKspielberg:越来越……(2005/4/30 22:04:14)
暧昧了……:P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水龙吟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