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February月
2122:20:45
文选评论临海人
  洪秀全失策了!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9年June月
2817:28:55
太平天国 兴王 龚武权访客
  天国覆亡十年
  复兴天国伟业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4年March月
919:12:43
呵呵,纪念文选第7页刚增加了一篇小说节选,希望花君喜欢。镝非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October月
41:3:8
转帖:将星灿烂---杨秀清镝非
  发信人: 2182(218.2.*.*), 信区: Military. 本篇人气: 147
  标 题: 将星灿烂---杨秀清zz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Sep 20 23:36:49 2003)
  
  杨秀清
  在中国历史上,19世纪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段相当特殊的事件,史上独一,表现在诸多方面。
  而其真正的首脑,东王杨秀清,更是特殊事件中的特殊人物。
  他在世的时候,太平天国取得了一系列奇迹般的胜利,他被难之后,一切终于难以挽回。
  这使人们在钦佩他才干的同时,也对他深切同情,为他惋惜。
  这种双重情感,人们似乎还没有赋予给历史上其他的军事统帅。
  更奇怪的是,他不识文字。这方面只有成吉思汗能够跟他比一比。
  1821年,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省紫荆山区一个贫苦的山民家庭,5岁丧母,9岁丧父,零丁孤苦,困厄难堪。
  他成为烧炭工,每天进入深山取柴烧火,然后背炭出山贩卖。
  孤陋寡闻,最多只是看过一些表现古代将帅征战的乡村戏剧,这应该算作他惟一受过的军事教育了。
  他性格机警,在山民中颇有人缘和威望。
  1847年前后,洪秀全、冯云山来到紫荆山区发展“拜上帝教”,人数不少,杨秀清也加入其中了,作为一个很普通的成员。
  在“拜上帝教”中,洪秀全自称上帝的次子。不久又去往别处,留下冯云山主持这边的事务。
  因为一次泄密事件,冯云山被抓,会众们立刻陷入群龙无首之中,甚至各层干部也难以服众,情况十分紧急。
  这时身为普通一员的杨秀清开始了他大胆的表演,突然伪装上帝降临己身,发布圣旨,稳住了人心。
  冯云山回来之后,便承认了杨秀清的降神之能,两人开始共同管理事务。
  从此杨秀清的才干开始发挥,筹备行政组织,颁布行政法度,组建严格的军队,创造军事规章,整然有序。
  直到太平天国后期,军政人士们还在慨叹不识文字的杨秀清何以能治国建军,席卷天下,称之为不解之谜。于是用天降英才来解释。
  1851年太平天国建国,太平军出师反清,略经早期弱小时的困难周旋之后,1853年便波及了武汉、南京以南的半个中国,同年西征、北伐,同年北伐军逼近北京、天津,1855年西征军全面胜利,1856年9月2日杨秀清在内讧中遇难。
  此后由他组建、训练、指挥过的太平军仍长期保有强悍的战斗力,为满清八旗和蒙古骑兵所难以匹敌,包括曾彻底压制住南下助清的英法联军。
  只是由于缺失战略统帅,太平军才最终功败垂成。后面总共坚持了12年,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这样的历程为历史所仅见。
  其中独特之处在于:
  一,中国汉族自唐末以来,经北宋、南宋、元、明,在民族信心上始终受打击,其间亡国两次,升平时期也仍有外敌威胁,挥之不去。
  明朝又一次亡国,满清八旗武功显赫,使汉族从上层文武到下层百姓都陷入民族信心上的最低点,连脑后也拖着一条长辫子。
  满族在自己全族皆兵的同时,对汉族宣扬“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而汉族也颇为接受了。
  但太平军却在这种长期的低迷中异军突起,事前连一点征兆也没有。随后战绩辉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善战的几支军队之一。
  这番奇迹中,东王杨秀清的建军原则是奥秘所在,后面将要探讨。
  汉族的信心自此觉醒,随后办工业,开教育,深介朝政,追赶西方,直到孙中山建立民国,将中国推入近现代的潮流中。而且,孙中山始终是洪秀全、杨秀清的崇拜者和宣传者。
  
  二,杨秀清指挥的战争进程显得十分流畅。
  这个进程和其中的一些关键战役应予分析。
  三,不识字和有才能之间能启示什么?显然并非小问题。
  这一点关系到对战略思维的深入认识,有可能破除一些常识的条框,一些似是而非的
  长久观念。
  四,太平军中的人才比例似乎是偏高的,而且不同的将领各有不同的特殊指挥风格,最著名的例如石达开善变,陈玉成避虚击实,李秀成严谨,赖文光游走歼敌等。
  此中的各种风格也有着重要探讨价值。
  首先,关于太平军的建军原则。
  据《太平军目》记载,“军”是基本单位,设军帅一人,军帅以下设前、后、左、右、中五个师帅,师帅以下设前、后、左、右、中五个旅帅,旅帅以下设壹、贰、叁、肆、伍五个卒长,卒长以下设东、西、南、北四个两司马,两司马以下设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个伍长,伍长以下为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个圣兵。
  这种结构固然简明,但还并不特殊。特殊的规定在于:军帅仅为治军之官,行军作战时另由统帅指派高级将领予以指挥。
  这倒是前所未有的规定了,可以使全部军队的任何一个部分消除本位主义思想,在最高统帅的统一调度下任意协调,毫无阻力,成为最自由的战略变形的基础。
  太平军从早期到晚期始终战法灵活,善于大规模机动,为敌方所难以仿效,原因就在这里。这是所谓“组织决定战法”的最佳例证之一。
  另外,设立“圣库”制度,规定军人不得私藏财物,日常只应从圣库领取基本开支,上下一律平等。
  反过来想就可以发现了,上上下下有私财的军队,也是不大服从调度的。
  仅从这两点便体现出太平军的根本一条建军原则,就是使军队组织符合战略上彻底自由调动的需要,一切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十分简明。这在此前的历史上比较起来,是非常有创造性的。
  1864年天京陷落之后,遵王赖文光以太平军制改编了华北散漫的捻军,仍称太平天国,使捻军面貌一新,行动整齐,然后在大规模的机动中以少胜多,歼灭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所部骑兵。可以说,这最后一支太平军仍击败了满清方面的第一悍将强军。
  杨秀清治军严厉,甚至稍有过严之病,但的确做到了令行禁止,效率充分。
  清方人士所写《武昌纪事》中评论:“(杨)有事传令,以次而下,奉行甚速。贼所倚赖者,秀清一人而已。”
  这些都是以组织方法作为基础的,而战略自由则是结果。
  士气从何而来?
  士气的根源在于行动自由程度的大小。
  最晚的赖文光一军仍有高昂士气,信心充足,也就不奇怪了。
  太平军从任何方面看都是一支彻底正规化的军队,着装漂亮,器械精良,有充分的训练和战斗素养,行军作战条令清晰,而且纪律严明,保持着高度的理想。
  在拥有一支优秀军队的基础上,杨秀清的战略指挥确实流畅回还,迅速多变,处处意在敌先,从敌方看来显得深远莫测,富有奸狡之能。
  其总的特点,按清方评论有如下这些:
  《贼情汇纂》:“智虑精祥,防维周密。”
  《贼情汇纂》:“识字无多,奸谲异常。”
  《贼情汇纂》:“(杨说)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
  《武昌纪事》:“外似端绪纷乱,内实总揽大纲,一无所紊。”
  这第四条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就说明了杨秀清的全部特点。
  而且这一点也正是战略艺术的要点所在。
  端绪纷乱是给敌人看的,总揽大纲是给自己用的,胜敌之道无过于此。
  攻克武汉之后,杨秀清进一步的全局筹划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这些特点。
  后人多有认为杨东进南京和轻师北伐是胜利中的失算,但杨已不在,一旦冤枉,他如何为自己辩解?
  实际上前一条指责是将太平天国12年后的失败逻辑跳跃式地(连跳了六七关)归因于12年前的状况了,而且忽略了杨遇难导致原有战略中断这个因素。
  而后一条指责如果成立,便等于说杨犯了一个战略上极为初级的错误,杨有这么低的水平吗?!
  武汉和南京时期,太平军总兵力约在十五万左右,清军仅在华北就接近百万,杨秀清以两万人北伐,谁以为他真地要用两万人并吞华北吗?那么他就真地是很低级了。
  应该回首从头开始分析当时的局面。
  攻克武汉之前,太平军长期围攻长沙不下(1852年10-11月),南方清军反而尾随而来,于是杨秀清决定撤围,然后突然占领益阳、岳州(12月3日、13日),获得大量船只、弹药和新兵,又不停顿地顺流直下武汉,于1853年1月12日攻占。
  至2月9日,全军离开武汉,东进南京。
  这停留武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与太平军此前此后的进军速度比较起来,显然是略有耽搁的味道了。
  因为武汉居天下之中,下一步该向何方,确实需要考虑。
  当时南方清军继续尾随,兵力数万,陆续赶来者还有更多。翼王石达开多次在武昌城外与之交战。
  北方清军向南调动,蒙古诸部也被动员。
  此时太平军无论继续向北还是回头向南,所遇的阻力都是相似的。
  后人有主张太平军应该一鼓北进的。
  实则战略上从无“进攻必须直线到底”这一条。
  相反克劳塞维茨曾论述过战略进攻有其顶点,不要轻易地用尽这个顶点,应该在顶点到来之前进行某种转向。这一论述十分重要。
  而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为后人所难察的一点,在于:
  杨秀清从广西打到武汉,这般神速,并不是攻坚破锐平推过来的,而是乘隙蹈虚跳跃过来的。例如长沙就并未攻破。
  这是卓越的战略手法,何以卓越,后面将会谈到。
  倒是要说,从武汉继续跳到北京去,不仅不再可能,跳到了也没好处。平推过去就更是下下水平了。
  进攻固然可转向,但半途而废地变为防守却不可。西入四川正是有防守的嫌疑。
  而如果东进南京,却可以发现有如下好处:
  (1)清方的守备重点是在河南方向,大军云集,江浙的阻力则较小。
  (2)一旦进入江浙,太平军的作战面就只有西和北两方,比原来四面临战要好得多,同时也容易将江浙以南的福建清军压缩歼灭。
  (3)清方的经济基础大半在江浙,而太平军一直还没有经济基础。
  (4)速进江浙的过程中,易于使清军的追击脱节,秩序紊乱,太平军在战术上容易反打时间差,回头歼敌。
  总之,东进是继续进攻,而非防守。
  比向北进攻战果要大。夺取清方经济基础比夺取河南,长远价值应是更大。
  反之北进可能是有灾难的。
  1853年2月9日至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迅即横扫江浙,5月8日从扬州北伐,5月19日从安徽和州西征,10月29日北伐军克天津郊外静海、独流镇,1854年6月26日西征军重占武汉。
  杨秀清是先占领南京再回头西征,相当于又是一次乘隙蹈虚的跳跃式行动,跳跃之时并不歼敌,完成换位了才回头歼敌。
  什么是换位?换位是战略变形方式的一种。
  一经换位,太平军就获得了上列的四条好处。
  而一般,在攻坚破锐之后却往往会丧失很多利益,因为既消耗了力量,又拖延了时间
  。
  这一次战略变形甚至不是一次等量变形,而是一次增量变形,很明显。
  相应清方所被迫接受的这次变形,则是个减量变形,由于经济基础被夺和优势兵力脱节。
  平推式歼敌和换位后歼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换位后的双方力量对比会有变化,时间、空间配置也会有变化。
  所以说战略中并非所有的行动都要用来直接歼敌,有些行动仅仅是用来改变时空配置的,也就是说,用来改变歼敌条件。
  更精彩的还在于,北伐不是一个真正的战略进攻,而仅是一个战略牵制,为了使北方的百万清军不至于全力支援西战场。
  后来也果然如此:西战场上只有曾国藩、胡林翼这些本地军队加上原南方清军在抵抗。
  北方清军被两万太平军牢牢地吸引了注意力,为什么?
  因为这两万人又是乘隙蹈虚,没打硬仗,几乎是偷行到了北京、天津。
  北伐军最终覆没,但从它所起到的全局战略作用来看,杨秀清是成功了而不是失败了。相当成功。
  失败的是清方,他虽然解救了腹心之灾,但武汉、南京以南的半个中国已不在其手。
  更糟的是,一旦太平军尽南方之力开始一场真正的北伐,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不能说太平军西征成功和清军剿灭北伐是双方各有胜负,因为在北伐军危难之际,杨秀清并未认真解救,他重视的是北伐军所起的作用而不是存亡。
  如果既要两万人扰乱北方又要两万人如数而归,那就过于拨弄如意算盘了,而清军并不是一堆草料。
  在清方看来,杨秀清围长沙不克则下武汉,转北上之势忽为东进南京,意外地又回头卷击南半天下,同时北伐矛头百出,确实是“外似端绪纷乱”,至于杨怎样“内实总揽大纲,一无所紊”,那倒不容易看清了。
  值得强调的是,西征战事不再是乘隙蹈虚的跳跃,而是扎扎实实的歼灭作战。
  这说明杨秀清对跳跃和非跳跃的各自不同作用,是分得很清楚的。该用此则用此,该用彼则用彼。
  1854年5月西征军曾遇到挫折,1855年2月由石达开扭转局势,此后全面压倒清军,可以说是全胜的结局。
  南京附近的形势,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太平军总兵力并不充足,却在两个大战场上大举出击,外加一个小战场:扬州、镇江、苏州方向。
  但很奇特的是,与各个战场上的飞扬之势相反,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却长期被清方江南、江北大营围困,从1853年3、4月一直到1856年6月。
  很显然杨秀清不急于解围,而是在坚城自保的前提下尽全力于远方诸战场的胜利,这番全局气魄自古以来不多见。
  可谓是爱惜兵力,重视效率。当然,这也是总兵力不足才逼出来的气魄,但也难能他竟然如此而为,而且效果良好。
  连最后破掉江南、江北大营,他也是抽空进行的,却干净利落,摧枯拉朽,这就更值得喝彩了。
  当中有个场面,体现出他指挥风格的一个侧面。
  6月14日,陈玉成、李秀成大军在驰骋中突然接到杨秀清命令,要他们立即改道立即攻破孝陵卫江南大营,陈、李认为“向营久扎营坚,不能速战进攻”,杨秀清指示“违令者斩”,于是陈、李不得已而展开全力攻击,竟破毁无余,追杀千里。
  所谓出其不意并胸有成竹,大概就是如此吧。
  而且,这也是“端绪纷乱”的又一次表演。
  总结而言,杨秀清注重战略之形的变化,将作战行动和非作战行动(跳跃)区分得很
  清楚,多以非作战行动(有时还包括半作战行动)来改变作战行动的条件,当战则战
  ,不当战则变形蹈虚,这是他指挥流畅的原因所在。
  这番战略才干与“识字无多”如何联系得起来?
  应该说,战略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武装力量的直接运用的普通战略内容,此
  中天赋可以代替文化,一部分是关于军事、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运用的大战略内
  容,此中文化不可代替。
  还应强调,在当代和未来,普通战略内容中文化的重要性也更提高了。
  但天赋的作用永远不会被排挤成零。
  特别对于两个文化相同的人,天赋就更是决定性的。
  天赋是什么?
  就是直接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万物变化规律(含战略规律)的能力。
  相反世界上还永远存在着一些假文化(含假战略学)。
  某些“饱学”的败将,就是受了它的害。
  败给只剩天赋,没有文化的杨秀清。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September月
717:17:45
请求帮助杭州金易
  http://mem.netor.com/m/jours/adlist.asp?boardid=458&joursid=20558&mname=紫荆魂20--20杨秀清纪念馆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September月
611:29:16
我的选择原上草
  东王虽有毛病,但还算得才干出众,知人善任.如果让我在他和那位洪天王之间选择的话(前提是只有他二人可选)我宁可在烧炭佬手下做事,也不去伺候那位“二兄 ”。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September月
322:37:40
后人
  希望能在梦中见到您。假如您现在还在世的话,您要对后人说些什么?您会如何去回顾过去,总结过去?您的过错在哪里?当然,您会说:“在150年后的今天来谈过去,那真是错误太多了。”我又会说:“我不在乎您的失误,只想听听您作为一个先人,您当时起来推翻满清是不是为了广大的受苦、受压、受穷的大众?我想您是为大众的,从您开始,我们已经有五代人都生活在广大的劳动人民当中了,而您的先人虽然在您的幼年就去世了,他肯定也是死于贫病。为什么在你们的领导班子里有那么多地主分子呢?我想我是问不完,您是道不明的。现在我只在乎能在梦中见到您,让我们在天天的梦中细细地、无边无际地聊吧!”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August月
2613:4:53
反清没错反奴役
  在当时, 在外族统治下,为侵略者的统治和奴役叫好的,是汉奸。
   在现在,不分清红皂白的为旧王朝叫好的,是想复辟。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August月
1322:43:32
东王,天国最伟大的人贼眼看人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August月
131:12:43
希望东王的后裔及族人能够把相关信息留在纪念馆(如果没有不方便的话)心 儿
  或者发在纪念馆的人物讨论区也行(不用注册笔名,每个ID第一次发文时自动注册)。毕竟,还有很多人关注着杨氏后裔及族人的消息。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August月
1220:33:48
寻宗杨颖
  请问杨秀军同志,你的老家现在何处?原在何处?有杨氏家谱吗?杨秀清的同辈人,并不以“秀”排行。同时,您的年令好像相差较大。可能不会是我曾祖一代的人。但,如果您也出生于广西桂平一带,您一定会了解很多有关杨氏家族的情况,如杨辅清的墓最后是否做在桂平平隘山,他的义子姓甚名谁?杨秀清的所有兄弟的下落及他们的后代的消息是否有点滴影响。现在有没有杨氏的后代可以数出他们的上四代到五代的名字?如果能在留言栏里,给我们一点信息,将感激不尽。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August月
1219:48:42
请问杨秀军同志杨颖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July月
2921:29:36
祈曾祖引导我们找到百年来失散的杨氏亲族后裔。杨颖
  我们已于1997年找到了曾祖杨秀清的坟墓。并立了墓碑。我祖父是在大难中由其姑母救出,后由杭城的王春乔巧安排,为屠姓夫妇(男虚令19、女13)领养,王春乔后与祖父的姑母结为夫妻,即我的太外祖,太外祖生一女,与我祖父结为夫妇,成为我的祖母。我们渴望能找到其他亲属的下落,诸如杨辅清等杨氏后裔及南京的傅氏亲属的情况。能给我们帮助吗?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June月
1313:51:30
东王千岁,您是太平天国实际缔造者贼眼看人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3年May月
2515:13:37
请各位网友注意在祭奠区的礼貌镝非
  灵堂之内,死者为大,请不要在那里发表不适宜的言论,谢谢配合!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经典排行Top 5
□晚秋:郦纯 :关于太平军二次击溃江南大营之役之比较的一点商榷(2003/5/15 5:07:06)

  关于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有的著作说:“忠工这一役打垮江南大营的战略,是先截断敌人的后方,主力从敌后进击,与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东王杨秀清打退江南大营则不从敌后进军的战略不同。萧盛远《粤匪纪略》记述其事道:“…—句容既失,大营后路己断, …远向大帅云。从前向帅金陵兵溃,系山由寡不敌众,彼时粮饷尚充,故从句容退守丹阳,得以保泉苏、常。今则军心涣散,情形不同。且后路节节皆贼,兵勇大半溃退,大营已成孤注。”所以第一次打破江南大营之设,敌人得以退守丹阳,抗拒太平天国向苏、常进军,而这一段,敌人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后路节节被截,在天京溃退之后,就无法再同上次那样在丹阳抗拒太平天国向苏、常进军。这就因为这两次战役所用的战略不同的结果。”按先取句容,断敌后路,乱敌军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战略。但把此次能直取苏、常,上次则被阻于丹阳,完全归功于此次先取句容,上次则后,似也未得其当。其中实有更重大的原因存在。在太干大国方面,上次东王似无必取苏、常的指示。《李
  秀成自述》说“东王下令,要我将孝陵卫向帅营盘打破。……然后饬令我与陈玉成、涂镇兴、陈仕章等领兵追由句容而去。”而不说必须攻取苏、常,所以战后就令翼王大军往援武昌,并无合力东攻的计划。虽然《金坛见闻记》有“金坛邑小民贫,非贼所急,而攻围不遗余力者,志在得金坛以窥苏、常也”之说,这可能是一种猜度,实际是攻丹阳不下,才转攻金坛,如丹阳终不下,而由金坛攻常州,则后路有被截断之可能。金坛虽下,仍须再攻丹阳,目的仍在追击向军,以谋天京之安全,未必确有攻苏、常之意。而最重要的是战后不久,天京就发生了“内讧”大变,即使有此目的,也无从实行了。此次则朝议决定东取苏、杭,而且政令统一,天京安定,将士有勇往之心,无后顾之忧,这是前后情况不问的要点。在敌人士气方面上,上次向荣虽兵败而退,尚未至一败而不可收拾,所以能够坚守丹阳,而且太平军吃了败仗,不得不改攻金坛,攻之又不能即下。此次和春之兵,士气消沈已极,在丹阳常州一溃再溃,而且副帅已死,主帅先逃,事实上食足不成其为军了,太平军东下,加入无人之境。这是前
  后情况不同的又一要点。所以《粤匪纪略》也说“军心涣散,情形不同”。如果把此次能够立取苏、常,完全归功于先取句容,截断了敌人的后路,那么敌人为什么还能退守镇江、丹阳?可见后路并没有“节节被截”。太平军之所以能直取苏、常,是由于征丹阳又打溃了敌军,而敌军在丹阳溃退前,太平军并没有将丹阳的敌军后路也节节截断。这次和春之守丹阳的军事形势同上次向荣之守丹阳相同,而且上次镇江还在太平军之手,这次镇江也归清军占领,照理说是比上次更有利于清军的,却一战即溃,就很清楚的说明并非由于太平军占领了句容。至李秀成所说,“和、张两帅之兵,前不能救后,后个能救前”,是指分五路攻其长墙时而言。敌军长墙广达百数十里,太平军分五路截之攻之,使其处处告警,所以前后不能互相救援。而依萧盛远书以记,实际是各自溃散,并无相救之心。秀成此语.并非说因为截断了敌人后路,所以前后不能相救,如果解释为
  截断了后路,使起前后不能相救,无疑是错误的。
  
  

□渌渌:请各位朋友原谅我(2002/9/21 9:03:07)
我立馆之初衷,非常简单,只是为他的灵魂有个归所罢了。
  我曾经注意到他,并且从未忘记有过一个他,我想如果是有灵魂存在的话,他该在世上有个家才是啊,所以建了这个纪念馆。本意与我本人无关、甚至与太平天国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这个馆的存在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南京的中山陵,它不是那座城市里任何一处遗址,它只是一个灵魂的归所,我愿它是他的故乡。
  我小小的心意,可能大大地冒犯了来这里的朋友,只能请大家原谅我了。
  我真挚地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镝非:支持你。(2002/9/23 10:59:48)
纪念馆。顾名思义是用来纪念逝者,寄托怀念的地方。
  
  前几天来的时候,我就猜到你会出现了

□贼眼看人:东王,天国最伟大的人(2003/8/13 22:43:33)

□反奴役:反清没错(2003/8/26 13:04:54)
在当时, 在外族统治下,为侵略者的统治和奴役叫好的,是汉奸。
   在现在,不分清红皂白的为旧王朝叫好的,是想复辟。

最新经典Top 5
□原上草:我的选择(2003/9/6 11:29:16)
东王虽有毛病,但还算得才干出众,知人善任.如果让我在他和那位洪天王之间选择的话(前提是只有他二人可选)我宁可在烧炭佬手下做事,也不去伺候那位“二兄 ”。

□杭州金易:请求帮助(2003/9/7 17:17:46)
http://mem.netor.com/m/jours/adlist.asp?boardid=458&joursid=20558&mname=紫荆魂20--20杨秀清纪念馆

□镝非:转帖:将星灿烂---杨秀清(2003/10/4 1:03:08)
发信人: 2182(218.2.*.*), 信区: Military. 本篇人气: 147
  标题: 将星灿烂---杨秀清zz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Sep 20 23:36:49 2003)
  
  杨秀清
  在中国历史上,19世纪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段相当特殊的事件,史上独一,表现在诸多方面。
  而其真正的首脑,东王杨秀清,更是特殊事件中的特殊人物。
  他在世的时候,太平天国取得了一系列奇迹般的胜利,他被难之后,一切终于难以挽回。
  这使人们在钦佩他才干的同时,也对他深切同情,为他惋惜。
  这种双重情感,人们似乎还没有赋予给历史上其他的军事统帅。
  更奇怪的是,他不识文字。这方面只有成吉思汗能够跟他比一比。
  1821年,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省紫荆山区一个贫苦的山民家庭,5岁丧母,9岁丧父,零丁孤苦,困厄难堪。
  他成为烧炭工,每天进入深山取柴烧火,然后背炭出山贩卖。
  孤陋寡闻,最多只是看过一些表现古代将帅征战的乡村戏剧,这应该算作他惟一受过的军事教育了。
  他性格机警,在山民中颇有人缘和威望。
  1847年前后,洪秀全、冯云山来到紫荆山区发展“拜上帝教”,人数不少,杨秀清也加入其中了,作为一个很普通的成员。
  在“拜上帝教”中,洪秀全自称上帝的次子。不久又去往别处,留下冯云山主持这边的事务。
  因为一次泄密事件,冯云山被抓,会众们立刻陷入群龙无首之中,甚至各层干部也难以服众,情况十分紧急。
  这时身为普通一员的杨秀清开始了他大胆的表演,突然伪装上帝降临己身,发布圣旨,稳住了人心。
  冯云山回来之后,便承认了杨秀清的降神之能,两人开始共同管理事务。
  从此杨秀清的才干开始发挥,筹备行政组织,颁布行政法度,组建严格的军队,创造军事规章,整然有序。
  直到太平天国后期,军政人士们还在慨叹不识文字的杨秀清何以能治国建军,席卷天下,称之为不解之谜。于是用天降英才来解释。
  1851年太平天国建国,太平军出师反清,略经早期弱小时的困难周旋之后,1853年便波及了武汉、南京以南的半个中国,同年西征、北伐,同年北伐军逼近北京、天津,1855年西征军全面胜利,1856年9月2日杨秀清在内讧中遇难。
  此后由他组建、训练、指挥过的太平军仍长期保有强悍的战斗力,为满清八旗和蒙古骑兵所难以匹敌,包括曾彻底压制住南下助清的英法联军。
  只是由于缺失战略统帅,太平军才最终功败垂成。后面总共坚持了12年,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这样的历程为历史所仅见。
  其中独特之处在于:
  一,中国汉族自唐末以来,经北宋、南宋、元、明,在民族信心上始终受打击,其间亡国两次,升平时期也仍有外敌威胁,挥之不去。
  明朝又一次亡国,满清八旗武功显赫,使汉族从上层文武到下层百姓都陷入民族信心上的最低点,连脑后也拖着一条长辫子。
  满族在自己全族皆兵的同时,对汉族宣扬“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而汉族也颇为接受了。
  但太平军却在这种长期的低迷中异军突起,事前连一点征兆也没有。随后战绩辉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善战的几支军队之一。
  这番奇迹中,东王杨秀清的建军原则是奥秘所在,后面将要探讨。
  汉族的信心自此觉醒,随后办工业,开教育,深介朝政,追赶西方,直到孙中山建立民国,将中国推入近现代的潮流中。而且,孙中山始终是洪秀全、杨秀清的崇拜者和宣传者。
  
  二,杨秀清指挥的战争进程显得十分流畅。
  这个进程和其中的一些关键战役应予分析。
  三,不识字和有才能之间能启示什么?显然并非小问题。
  这一点关系到对战略思维的深入认识,有可能破除一些常识的条框,一些似是而非的
  长久观念。
  四,太平军中的人才比例似乎是偏高的,而且不同的将领各有不同的特殊指挥风格,最著名的例如石达开善变,陈玉成避虚击实,李秀成严谨,赖文光游走歼敌等。
  此中的各种风格也有着重要探讨价值。
  首先,关于太平军的建军原则。
  据《太平军目》记载,“军”是基本单位,设军帅一人,军帅以下设前、后、左、右、中五个师帅,师帅以下设前、后、左、右、中五个旅帅,旅帅以下设壹、贰、叁、肆、伍五个卒长,卒长以下设东、西、南、北四个两司马,两司马以下设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个伍长,伍长以下为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个圣兵。
  这种结构固然简明,但还并不特殊。特殊的规定在于:军帅仅为治军之官,行军作战时另由统帅指派高级将领予以指挥。
  这倒是前所未有的规定了,可以使全部军队的任何一个部分消除本位主义思想,在最高统帅的统一调度下任意协调,毫无阻力,成为最自由的战略变形的基础。
  太平军从早期到晚期始终战法灵活,善于大规模机动,为敌方所难以仿效,原因就在这里。这是所谓“组织决定战法”的最佳例证之一。
  另外,设立“圣库”制度,规定军人不得私藏财物,日常只应从圣库领取基本开支,上下一律平等。
  反过来想就可以发现了,上上下下有私财的军队,也是不大服从调度的。
  仅从这两点便体现出太平军的根本一条建军原则,就是使军队组织符合战略上彻底自由调动的需要,一切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十分简明。这在此前的历史上比较起来,是非常有创造性的。
  1864年天京陷落之后,遵王赖文光以太平军制改编了华北散漫的捻军,仍称太平天国,使捻军面貌一新,行动整齐,然后在大规模的机动中以少胜多,歼灭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所部骑兵。可以说,这最后一支太平军仍击败了满清方面的第一悍将强军。
  杨秀清治军严厉,甚至稍有过严之病,但的确做到了令行禁止,效率充分。
  清方人士所写《武昌纪事》中评论:“(杨)有事传令,以次而下,奉行甚速。贼所倚赖者,秀清一人而已。”
  这些都是以组织方法作为基础的,而战略自由则是结果。
  士气从何而来?
  士气的根源在于行动自由程度的大小。
  最晚的赖文光一军仍有高昂士气,信心充足,也就不奇怪了。
  太平军从任何方面看都是一支彻底正规化的军队,着装漂亮,器械精良,有充分的训练和战斗素养,行军作战条令清晰,而且纪律严明,保持着高度的理想。
  在拥有一支优秀军队的基础上,杨秀清的战略指挥确实流畅回还,迅速多变,处处意在敌先,从敌方看来显得深远莫测,富有奸狡之能。
  其总的特点,按清方评论有如下这些:
  《贼情汇纂》:“智虑精祥,防维周密。”
  《贼情汇纂》:“识字无多,奸谲异常。”
  《贼情汇纂》:“(杨说)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
  《武昌纪事》:“外似端绪纷乱,内实总揽大纲,一无所紊。”
  这第四条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就说明了杨秀清的全部特点。
  而且这一点也正是战略艺术的要点所在。
  端绪纷乱是给敌人看的,总揽大纲是给自己用的,胜敌之道无过于此。
  攻克武汉之后,杨秀清进一步的全局筹划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这些特点。
  后人多有认为杨东进南京和轻师北伐是胜利中的失算,但杨已不在,一旦冤枉,他如何为自己辩解?
  实际上前一条指责是将太平天国12年后的失败逻辑跳跃式地(连跳了六七关)归因于12年前的状况了,而且忽略了杨遇难导致原有战略中断这个因素。
  而后一条指责如果成立,便等于说杨犯了一个战略上极为初级的错误,杨有这么低的水平吗?!
  武汉和南京时期,太平军总兵力约在十五万左右,清军仅在华北就接近百万,杨秀清以两万人北伐,谁以为他真地要用两万人并吞华北吗?那么他就真地是很低级了。
  应该回首从头开始分析当时的局面。
  攻克武汉之前,太平军长期围攻长沙不下(1852年10-11月),南方清军反而尾随而来,于是杨秀清决定撤围,然后突然占领益阳、岳州(12月3日、13日),获得大量船只、弹药和新兵,又不停顿地顺流直下武汉,于1853年1月12日攻占。
  至2月9日,全军离开武汉,东进南京。
  这停留武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与太平军此前此后的进军速度比较起来,显然是略有耽搁的味道了。
  因为武汉居天下之中,下一步该向何方,确实需要考虑。
  当时南方清军继续尾随,兵力数万,陆续赶来者还有更多。翼王石达开多次在武昌城外与之交战。
  北方清军向南调动,蒙古诸部也被动员。
  此时太平军无论继续向北还是回头向南,所遇的阻力都是相似的。
  后人有主张太平军应该一鼓北进的。
  实则战略上从无“进攻必须直线到底”这一条。
  相反克劳塞维茨曾论述过战略进攻有其顶点,不要轻易地用尽这个顶点,应该在顶点到来之前进行某种转向。这一论述十分重要。
  而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为后人所难察的一点,在于:
  杨秀清从广西打到武汉,这般神速,并不是攻坚破锐平推过来的,而是乘隙蹈虚跳跃过来的。例如长沙就并未攻破。
  这是卓越的战略手法,何以卓越,后面将会谈到。
  倒是要说,从武汉继续跳到北京去,不仅不再可能,跳到了也没好处。平推过去就更是下下水平了。
  进攻固然可转向,但半途而废地变为防守却不可。西入四川正是有防守的嫌疑。
  而如果东进南京,却可以发现有如下好处:
  (1)清方的守备重点是在河南方向,大军云集,江浙的阻力则较小。
  (2)一旦进入江浙,太平军的作战面就只有西和北两方,比原来四面临战要好得多,同时也容易将江浙以南的福建清军压缩歼灭。
  (3)清方的经济基础大半在江浙,而太平军一直还没有经济基础。
  (4)速进江浙的过程中,易于使清军的追击脱节,秩序紊乱,太平军在战术上容易反打时间差,回头歼敌。
  总之,东进是继续进攻,而非防守。
  比向北进攻战果要大。夺取清方经济基础比夺取河南,长远价值应是更大。
  反之北进可能是有灾难的。
  1853年2月9日至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迅即横扫江浙,5月8日从扬州北伐,5月19日从安徽和州西征,10月29日北伐军克天津郊外静海、独流镇,1854年6月26日西征军重占武汉。
  杨秀清是先占领南京再回头西征,相当于又是一次乘隙蹈虚的跳跃式行动,跳跃之时并不歼敌,完成换位了才回头歼敌。
  什么是换位?换位是战略变形方式的一种。
  一经换位,太平军就获得了上列的四条好处。
  而一般,在攻坚破锐之后却往往会丧失很多利益,因为既消耗了力量,又拖延了时间
  。
  这一次战略变形甚至不是一次等量变形,而是一次增量变形,很明显。
  相应清方所被迫接受的这次变形,则是个减量变形,由于经济基础被夺和优势兵力脱节。
  平推式歼敌和换位后歼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换位后的双方力量对比会有变化,时间、空间配置也会有变化。
  所以说战略中并非所有的行动都要用来直接歼敌,有些行动仅仅是用来改变时空配置的,也就是说,用来改变歼敌条件。
  更精彩的还在于,北伐不是一个真正的战略进攻,而仅是一个战略牵制,为了使北方的百万清军不至于全力支援西战场。
  后来也果然如此:西战场上只有曾国藩、胡林翼这些本地军队加上原南方清军在抵抗。
  北方清军被两万太平军牢牢地吸引了注意力,为什么?
  因为这两万人又是乘隙蹈虚,没打硬仗,几乎是偷行到了北京、天津。
  北伐军最终覆没,但从它所起到的全局战略作用来看,杨秀清是成功了而不是失败了。相当成功。
  失败的是清方,他虽然解救了腹心之灾,但武汉、南京以南的半个中国已不在其手。
  更糟的是,一旦太平军尽南方之力开始一场真正的北伐,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不能说太平军西征成功和清军剿灭北伐是双方各有胜负,因为在北伐军危难之际,杨秀清并未认真解救,他重视的是北伐军所起的作用而不是存亡。
  如果既要两万人扰乱北方又要两万人如数而归,那就过于拨弄如意算盘了,而清军并不是一堆草料。
  在清方看来,杨秀清围长沙不克则下武汉,转北上之势忽为东进南京,意外地又回头卷击南半天下,同时北伐矛头百出,确实是“外似端绪纷乱”,至于杨怎样“内实总揽大纲,一无所紊”,那倒不容易看清了。
  值得强调的是,西征战事不再是乘隙蹈虚的跳跃,而是扎扎实实的歼灭作战。
  这说明杨秀清对跳跃和非跳跃的各自不同作用,是分得很清楚的。该用此则用此,该用彼则用彼。
  1854年5月西征军曾遇到挫折,1855年2月由石达开扭转局势,此后全面压倒清军,可以说是全胜的结局。
  南京附近的形势,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太平军总兵力并不充足,却在两个大战场上大举出击,外加一个小战场:扬州、镇江、苏州方向。
  但很奇特的是,与各个战场上的飞扬之势相反,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却长期被清方江南、江北大营围困,从1853年3、4月一直到1856年6月。
  很显然杨秀清不急于解围,而是在坚城自保的前提下尽全力于远方诸战场的胜利,这番全局气魄自古以来不多见。
  可谓是爱惜兵力,重视效率。当然,这也是总兵力不足才逼出来的气魄,但也难能他竟然如此而为,而且效果良好。
  连最后破掉江南、江北大营,他也是抽空进行的,却干净利落,摧枯拉朽,这就更值得喝彩了。
  当中有个场面,体现出他指挥风格的一个侧面。
  6月14日,陈玉成、李秀成大军在驰骋中突然接到杨秀清命令,要他们立即改道立即攻破孝陵卫江南大营,陈、李认为“向营久扎营坚,不能速战进攻”,杨秀清指示“违令者斩”,于是陈、李不得已而展开全力攻击,竟破毁无余,追杀千里。
  所谓出其不意并胸有成竹,大概就是如此吧。
  而且,这也是“端绪纷乱”的又一次表演。
  总结而言,杨秀清注重战略之形的变化,将作战行动和非作战行动(跳跃)区分得很
  清楚,多以非作战行动(有时还包括半作战行动)来改变作战行动的条件,当战则战
  ,不当战则变形蹈虚,这是他指挥流畅的原因所在。
  这番战略才干与“识字无多”如何联系得起来?
  应该说,战略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武装力量的直接运用的普通战略内容,此
  中天赋可以代替文化,一部分是关于军事、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运用的大战略内
  容,此中文化不可代替。
  还应强调,在当代和未来,普通战略内容中文化的重要性也更提高了。
  但天赋的作用永远不会被排挤成零。
  特别对于两个文化相同的人,天赋就更是决定性的。
  天赋是什么?
  就是直接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万物变化规律(含战略规律)的能力。
  相反世界上还永远存在着一些假文化(含假战略学)。
  某些“饱学”的败将,就是受了它的害。
  败给只剩天赋,没有文化的杨秀清。

□杨颖:祈曾祖引导我们找到百年来失散的杨氏亲族后裔。(2003/7/29 21:29:36)
我们已于1997年找到了曾祖杨秀清的坟墓。并立了墓碑。我祖父是在大难中由其姑母救出,后由杭城的王春乔巧安排,为屠姓夫妇(男虚令19、女13)领养,王春乔后与祖父的姑母结为夫妻,即我的太外祖,太外祖生一女,与我祖父结为夫妇,成为我的祖母。我们渴望能找到其他亲属的下落,诸如杨辅清等杨氏后裔及南京的傅氏亲属的情况。能给我们帮助吗?

□杨颖:请问杨秀军同志(2003/8/12 19:48:43)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