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pril月
422:37:25
怀念
  老兄好!我也快接近初识你的年纪了世界变化很大,但是那些事还是没变,甚至还有倒退。或许你的观念过时了的时候,才是社会的幸事,可惜它还一直都对。恍然若梦,父母也还经常提及你!愿你在天堂安好!胜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21年April月
422:5:14
永远的怀念xb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7年March月
169:30:35
留言访客
  冯媛女士:我是若水生前好友长影导演华克,电影学院导演系首届毕业生。我与若水1957年春陶然亭相识,过从甚密。他有关反右社论、思维与存在同一性论争、及桌子哲学等立论与争辩过程,多次在报社寓所小聚谈过。此就学期间也曾资助我。84年落难后,我时拍海军片《蓝鲸》,他到华侨大厦与我见面,曾就纪念马克思文、污染议题及人道主义等简谈,是挚友最后一见。……前年《炎黄》6期发我“《创业》风波”,杨继绳君告我若水身后简况,憾无讯址,难以联系。为顾往留存,如方便可酌电话一叙。望京宅电84779568 手机:13671365868 华 克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5年January月
911:40:24
留言shengsheng、yihe
  科技发展了,环境变坏了,高铁出口了,嘴巴闭紧了,怀念你,学习你。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4年November月
1121:5:54
相册评论访客
  一帮西方的走狗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September月
1617:7:16
留言访客
  仗义执言,敢为天下先。
  一声正气,英名万世传。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May月
3021:40:33
留言徐勇
  追求真理是人类永恒的目标,但追求的方法却因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大不一样;须知,如何悍卫真理也是要讲策略的。敬佩若水先生的同时也不得不敬畏权势。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May月
814:34:32
文选评论陈小平
  我听老王也说他是湖南人。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April月
3015:38:10
相册评论1949牛
  王若水 体制内的反对派 思想者 敬佩你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1年March月
618:28:36
留言思民
  尊敬的王老师,您是民族的脊梁,当代的鲁迅。我时常想起我们在一起交谈时您的音容笑貌。我永远永远怀念您。------思民。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10年July月
2214:20:58
Beyond Life and Death言甚
  Beyond Life and Death
  
  前世不识君,相见永难忘.
  您在彼岸候,她在此生望.
  长恨不应有,天上人间无.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10年January月
99:49:25
相册评论访客
  吴国光:《智慧、风骨、理想——追忆三位尊敬的前辈》2009年秋发表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2009年December月
2323:0:29
文选评论访客
  尊敬!!
经典值1
[编辑][置顶][取消]
2009年November月
19:10:47
何与怀先生的文章访客
  一位痛苦的清醒者——纪念王若水(一)http://www.ausnz.net/wenyuan/article_detail.asp?catID=45&articleID=1528,
  一位痛苦的清醒者——纪念王若水(二)
  http://www.ausnz.net/wenyuan/article_detail.asp?catID=45&articleID=1529
  大约写于2006年
经典值4
[编辑][置顶][取消]
2009年September月
102:21:59
相册评论访客
  致敬!
经典值0
[编辑][置顶][取消]

留言置顶
山光池月:感觉这里沉闷了些,若水虽然甘于寂寞,但还是希望大家快活吧
若水说过:“宁做痛苦的清醒者,不做无忧的梦中人。”这是一个思想家的自勉。但在生活中,若水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有人道情怀的人。我想他的本意是希望他深爱的同胞,特别是年轻人活得快乐,活得本真。如果他还活着,可能也会支持李银河的性交易非罪化主张吧。给冯媛女士提一个建议,若水纪念馆能否增加一点年轻人的元素,不要搞得悲悲戚戚的,只是过来人凭吊历史的遗迹。比如选用一些若水和当年社会科学院新闻系年轻人在一起的照片?
(2006/2/12 11:39:08)
[编辑][消顶]
北京小申:我所见过的王若水(杂感,回忆)
初次见到若水先生,是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人民日报休假团留驻在青岛郊区的某个度假村里,若水先生是带着他的幼子去的。若水先生那年72岁,个头不高,面庞略显瘦削,看上去精神干练得很。无论是从若水先生当时的容貌,还是从他的幼子那英俊清爽的面孔上,都可以推断出若水先生年轻时的一定是气度不凡的翩翩才子。
  我和若水先生接触的时间并不甚多。那个时候我正为着高考的事情而苦拼,到度假村的时候手边是带着一大堆试卷的。记得其中有一套题,里面有一部分是专门测试学生诗词记忆能力的,从《诗经》到郭老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林林总总二百余首。我手头一时没有资料,便跑到外公那里去编凑,结果外公又把我支派到隔壁房间居住的胡绩伟先生那里。胡公见到我,零七零八地指点了一番,又让我去问若水先生:“他可是我们这些人里顶有学问的,诗词古籍看得最多。你该去请教他。”我急忙跑到若水先生舍前,若水先生正在观花。问明来意,若水先生让我进房稍坐,他片刻后即归。我走进若水先生舍内,发现桌旁放着一本《短暂春秋》。
   若水先生很是认真,他拿起笔来,一首首诗词慢慢回忆着,然后在卷子上做下些极小的记号,等到全卷看完,再一首首的慢慢填写。每天一首,若水先生都要用精炼的几句话来讲解一番。全卷填完,略剩几个空白之处,若水先生叹了口气说:“看来时间确实不等人了,这些好诗词都在脑子里,现在可真是要把它们丢下了。”
   临近我离开青岛的日子,我请来人民日报的诸公为我签一句话,胡绩伟先生、谭文瑞先生等题的是鼓励之言,而若水先生则在纸上写下“真善美”三字,此章至今犹存。
(2004/11/18 19:23:57)
[编辑][消顶]
李锐:悼王若水

  
  
  
  大 名 若 水 水 长 流 ,
  
  思 想 终 生 苦 索 求 。
  
  正 本 清 源 谈 异 化 ,
  
  去 邪 纠 误 得 丰 收 。
  
  
  
  权 威 假 冒 行 为 劣 ,
  
  真 理 昭 彰 笔 力 遒 。
  
  君 子 之 交 自 古 淡 ,
  
  立 言 立 德 仰 高 丘 。
  
  
  
(2002/8/31 17:11:56)
[编辑][消顶]
最新讨论
□景成:讨论(2016/10/25 20:08:40)
□王士俊:讨论(2015/12/26 23:04:40)
□访客:讨论(2015/5/22 10:09:33)
□访客:讨论(2013/9/23 13:10:24)
□xb:王若水和周总理的唯一一次“国骂”(2008/1/6 14:49:39)
□访客:ppfbwtcwbj(2007/11/26 13:30:57)
最新经典Top 5
□徐勇:留言(2011/5/30 21:40:34)
追求真理是人类永恒的目标,但追求的方法却因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大不一样;须知,如何悍卫真理也是要讲策略的。敬佩若水先生的同时也不得不敬畏权势。

□言甚:Beyond Life and Death(2010/7/22 14:20:58)
Beyond Life and Death
  
  前世不识君,相见永难忘.
  您在彼岸候,她在此生望.
  长恨不应有,天上人间无.

□charlyrong:纪念!(2003/4/4 21:52:47)
鲁迅先生好象说过,经过了许多沧桑,理想没有了,只看见有的高升了,有的隐退了,有的消失了。(大意)若水先生却是那种虽然不得不隐退了,但还分明活在我们生活中的人。
  不仅生活,还在有限的空间里,以有限的方式对似乎是无所不在的伪权威进行者有限的抗争!生于上个世纪初的动乱年代,目睹民族的辛酸血泪,一群不甘奴役、不屈强权、不畏命劫的青年,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献给了它深爱的民族。若水先生正是其中的一员。但是,不是普通的一员。因为他是那不困于艰难险阻的一员,是那不眩于因奋斗而来的权力、地位的一员,是那不盲于所谓“圣人”和“宏大叙事”的超理性的一员。他独立思考,有着自己的主见;他贴近生活,用自己的心灵、皮肤和呼吸触摸我们的生活,体察着我们人类自诩全能的理智在现实操作中造成的后果。所以,他首先是个有人情味的“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卑之无甚高论,是人对人价值本身的尊重和爱护,是孔子说的“爱人”,是孟子说的“亲亲”,是我们每个生命个体对与我们同样有着感情、血肉、思想和爱恨的同类的怜悯。
  但是,在伪善“主义”的一味高调声中,在少数人的权力天性释然中,在大多数的无知无觉中,原来的至善蜕变成极恶,原来的天国演义成地狱。为了这个还无法说清的梦想,人群必须予以划分成若干阶级,阶级中必须划分成不同层次,据说,这是为了弄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所以,人只有阶级性,没有共性,只有阶级感情,没有普遍的感情,只有对敌人的恨,没有资产阶级的人道。所以,当你一来到这个世界,你的出身就可以决定你终身的命运。这真是你的命运,因为,你还没有出生,有人已经给你确定了,任凭你如何抗争,等待你的都只是“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训斥。据说,对敌人的残酷打击是为了对朋友无限的爱护。因此,只要我们不断在伟人的指引下,不断找到敌人,不断革命,不断打击,不断批判,“这种运动三五年还来一次”,我们的清平世界指日可待,我们的共产梦想屈指可数。在这样的赞颂中,一切鲜活的生命都可以被献祭给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祭坛”,还要美其名曰,为解放全人类牺牲,或者是,死不改悔的反动分子,咎由自取!
   这就是曾经为幸福、平等、自由而奋斗的青年们在一生的斗争中得到的最后结果吗?这就是我们为民族的未来选择的康庄大道吗?这就是拯吾民于水深火热、扶大厦于狂澜即倒的最终结果?也许,对于少数掌权者来说,这无关宏旨,无关大雅,“一将功成万骨枯”,有限的几个生命相对于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算得了什么?没有一代代的牺牲,哪里有未来的美丽新世界?这个世界中,他们感受不到那些如灰尘如蝼蚁如细末般的个体的生命体验,他们无暇顾及据说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人民”的生命痛苦,他们能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级别、地位、权力、座次,是自己子女的收入、吃喝、留学。因此,无论他们如何声嘶力竭呼喊崇高,都必然被他们自身的践言践行击败,显得幼稚、虚伪和不道。
   本来,以副部级供职的若水先也可以这般,一边看着芸芸众生的盲目、天真和献祭,一边享受着生活的幸福、高贵和绚烂,还有,享受他的地位位带来的特权,只要他消隐一点孟子说的“不忍人之心”,只要他对自己的良心说,这些我没有看见;只要他学会一点阿谀,学会一点奉承;也许,他根本不需要学会,他只要跟其他人一样推说,没有办法,谁要我在屋檐下呢?他根本不需要学会,他只要看中一点别人都在疯狂抢购的金钱、财富、地位和名誉。
   可是,若水先生选择了孤立,“光荣的孤立”。据他自己说,他对官场、商场的东西看得很淡,很淡。他看中的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的那“几稀”,他看中的是内心的真实体验和关照,看中的是良知的平安和心中大道的眷顾。
   所以,他要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说出的话,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即使万般压力也在所不惜,即使身陷囹圄也在所不惜, 道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若水先生是不是真的“猛士”?这无须权力来盖棺论定,不须圣人的钦定,不须权贵的称颂,有他一生的言行为证,有他的不懈思考为证,有他终生念兹在兹的民胞物予为证!
  
  是为祭!

□消息:王若水先生遗著《新发现的毛泽东》出版(2002/9/30 12:44:23)
王若水先生最后一本著作《新发现的毛泽东》,已经于2002年7月底由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网上可以邮购。

□张素华:是一个正直的人(2003/5/1 22:03:30)
一个正直的人。想买一本《新发现的毛泽东》,不知到什么地方可以买到?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文革纪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